• 方格稿纸
  • 冮红
  • 114字
  • 2021-12-22 17:49:14

Ⅰ 执着于新闻、新路、新境界

“做一名好记者,最重要的是什么?是悟性。只有勤于钻研、思考,不断总结,才能进步。”新闻前辈的经验,激励着我一直在新闻的海洋里细心地“悟”着新闻工作者的担当之道、时政新闻的创新之道、媒体融合的发展之道……

不能忘却的精神

2018年,中国报业协会成立30周年。2018年,也是《石嘴山日报》30岁生日。

30年,对于个人来说,是而立之年;对于一份报纸来说,是一段不平凡的历程。

1987年2月,张元善(《石嘴山日报》第一任总编辑)、王跃英(《石嘴山日报》原副总编辑)等人开始筹备出版《石嘴山报》。在当时创办一张新闻性报纸,难度有多大,今天的人们是难以想象的,专业人员匮乏,报纸印刷无法解决,办公地点没有着落。王跃英回忆说,1987年5月15日,出版第一期试刊报纸时,人员极度紧缺,到了6月份,才勉强从矿区调来一位搞摄影的同志。到了7月,借毕业生分配的光,他们挖来了一名大学生。人员紧缺问题缓解了,可报纸印刷又横在了面前。大武口没有印刷厂,由宁夏日报振兴印刷厂承印,五六十公里的路程,来回奔波。王跃英说,有一次他一天就跑了两个来回,当与同事一起从班车上抬下近万份报纸时,浑身像散了架似的,坐在路边连动都不想动一下。这样的状况,一直延续了五六年。当时的办公地点,在市委的门房,一间小房子,冬天还要烧一个大铁炉取暖,简陋至极。不久,他们迁入市委办公大楼的两个房间(暂用)。经过十年艰苦奋斗,才于1996年租用石嘴山市委党校17间楼房作办公用房。又过两年,迁入大武口朝阳西街161号楼内,与石嘴山市水利局共用一座办公楼。直到2002年12月,才迁入大武口鸣沙南路51号自己的3000平米的办公大楼内,真正拥有了自己的社址。

1987年2月到1996年9月,近10年时间,一群充满激情的年轻人,挤在简陋的办公房内,用一篇篇反映石嘴山重大变化的新闻报道填满日历,见证着石嘴山人民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艰苦奋斗、追求美好生活的丰富实践。1989年打响庆祝建国40周年宣传战役,先后举办了“庆祝40周年好新闻”“石嘴山在前进”“煤城人家”“我爱煤城石嘴山”四项征文比赛;1994年开展“重振石嘴山大讨论”新闻宣传战役……重大事件,他们从未缺位,与时代共振,与石嘴山同行;《一个清洁工的二十一年》《厂长小事》《我爱我家》……关注民生,他们从未忘怀,高度下的贴近,真实中的精彩。

在了解那段历史的过程中,我常想,是什么让他们在殚精竭虑的新闻苦旅中如此乐此不彼?经过思考,我给出自己这样的答案:是满怀激情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当时,他们写稿,用的是稿纸。改稿,也得用笔直接改,然后再给领导审阅签发。排版,要在版样纸上按照一篇篇稿件的字数画出来。而当时记者采访的条件,就更艰苦了。在市区采访骑自行车,到郊区,则坐长途车。通信不发达,没法预约,经常吃“闭门羹”,只好下次再去。有时农村的采访对象如果不在家,记者就要跑到田间地头去找人家。即使在这样的条件下,大家凭着对新闻事业的热爱,勤奋采访写稿,没有人叫苦,一天没采访到新闻,两天不发稿子,就心里发慌。

艰难岁月,正是有了他们充分燃烧起来的激情,才有了那一期期报纸的精彩和今天不灭的回忆。

激情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一种可贵的工作品质。激情于人,如“吹动帆船的风”,是做好工作、成就事业的内在动力。从那些新闻前辈身上,我看到了熊熊燃烧的新闻激情。

今天,我们用电脑写稿、编稿、排版,方便快捷;今天,我们下基层采访,手机预约,采访车直达;今天,我们上网找“狗狗儿”帮忙查找资料,丰富全面;今天,我们用数码相机拍摄,不用冲洗,在互联网上进行远距离传递十分方便。

……

30年来,现代科技加速发展,新闻传播从“铅与火”“光和电”走到了“数与网”。我们挥手告别旧时代,但老一辈新闻人艰苦奋斗、激情干事的精神,我们却永远不能忘却。

时光飞逝如电,但30年绝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有无数的新闻和为新闻奋斗的故事。

1998年年底,大学毕业的我,走进了石嘴山日报社这个温暖的大家庭。

懵懂中,当了几天编辑,干了几天记者,上路很慢,对新闻稿件的写作、版面的编排,都没能驾驭的得心应手。因为好强,总想快速成长,像老记者、老编辑那样干得好,可总是事与愿违,因此工作得很辛苦,也很痛苦,也曾一度怀疑自己入错了行。

真正对新闻的了解,对新闻工作的喜爱,应该始于1999年6月6日,那是我从事校对工作的第一天。

我是学中文的,对新闻是陌生的,但对文字把关是有底气的。校对工作的近一年时间,我时时处处做有心人,向记者学习,通过记者稿件增加各种新闻知识储备,拓展知识面;向编辑学习,通过学习编辑的工作技巧,发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校对工作的近一年时间,我始终坚持这样的信念:首先把事情做对,然后再把它做好。首先,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把本职工作做好做扎实,努力消灭校样中存在的差错,争取达到质量合格。其次,运用自己的知识积累和专业优势,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不断发现并改正校样中存在的不足。

真正对新闻的了解,对新闻工作的喜爱,应该始于1999年6月6日,那是我从事校对工作的第一天。

近一年的校对工作,让我进步很快,也锻造了我的奉献精神,强化了我的责任意识,培养了我的新闻语言能力,最最重要的,是让我拥有了精益求精的品格。这些,都为我日后成为首届全国地市报优秀记者、宁夏好编辑、石嘴山名编辑、石嘴山市第三届“351人才”工程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017年入选自治区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对新闻作品的精益求精,也成为我今生永远不能忘却的精神,这种精神也激励我一路向前。

对新闻作品精益求精的前提是采访求细求深。一篇报道能否成为颇具新闻价值的力作,关键在于采访。采访深入细致,占有的素材多,感人的事迹多,就会激情迸发,有写作的冲动;提起笔来就会如鱼得水,写得生动活泼,情景交融。

2015年6月末,正是宁夏一年间骄阳似火的酷暑时光,我得到一条新闻线索:一对年轻的回汉夫妻在城市郊外历时8载辛勤培育枸杞并迎来丰年。贺兰山东麓、宁夏五宝之首枸杞、一对创业的年轻回汉夫妻,这些颇具新闻热词的字眼,吸引着我顶着酷暑“文字下乡”。结果,这一跑,不是一趟,而是一趟又一趟。我用一颗火热的心去感悟中国普通百姓艰辛的创业历程,用脚板子写就带有泥土气息的文字。动情处,热泪也倾洒在骄阳下的红枸杞园。新闻有了热度,文字有了感情,报道得以升华,成为情节动人的报告文学,该作品荣获2015年度中国城市党报新闻奖一等奖。

激情满怀+精益求精,成就伟大的新闻事业。

30年来,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激励下,老报人拓荒奠基,新报人接力前行,一茬茬通讯员笔耕不辍,广大读者不离不弃,一起携手奉献出了6000多期记录石嘴山历史的报纸。30年来,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激励下,《石嘴山日报》从青涩走向成熟,从四开四版到四开八版,再到四开十六版,从周刊、周二刊、周三刊到日报,从报纸到全媒体形态,油墨芳香,记录着时代的变迁,也凝结着自身发展的印记。

重温旧文往事,更执着于新闻、新路、新境界。

2014年11月8日,石嘴山市委、市政府在宁夏率先启动媒体改革工作,对石嘴山日报社、市广播电视台、市网络信息中心3家市属新闻单位进行整合,正式挂牌组建石嘴山新闻传媒集团。集团自组建以来,积极探索媒体融合发展之路。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石嘴山日报》、石嘴山电视台、石嘴山综合广播、石嘴山网、“今日石嘴山”移动客户端为龙头的党报、党台、党网、党端的全媒体传播矩阵,在充分运用新技术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主动引导舆论导向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们,是“当下”的记录者,也是“历史”的见证人,更是石嘴山发展的瞭望者。经过30年的探索和实践,今天的我们,会秉承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的精神,继续把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对新闻事实、对良知与道义的信仰,深深地镌刻在石嘴山大地上。

(写于2017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