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关是建在长城上唯一用长城来命名的关口。
作为盐池人,都对长城关有着一种自豪感。总觉得长城就是我们的骄傲,也是悠久历史的见证,每每都会毫不客气地对客人讲道,长城就从我的家乡穿过,我的家乡有长城关。说起这些话,我也觉得很有底气,觉得很是了不起的。
长城关成了盐池的标志,也成了盐池的历史文化名片。
周日相约登长城关,想一览长城关的盛景,但听说夜里的长城关更是绚丽多彩,现代灯光亮化了的长城关更显出不一样的风采。我们决定白天登长城关,望尽天涯,晚上远观长城关,感受灯火阑珊的长城关风采。
步行二三十分钟,长城关已在眼前。城楼高大雄伟,青砖灰瓦,飞檐流光溢彩最先映入眼帘,重重叠叠的楼阁,雕梁画栋,显得富丽堂皇。
从北入城门,城门上刻有“长城关”三个大字,楼台之上再无其他字迹。
站在长城关下,仰头向上望去,真的感觉到了长城关的雄伟、高大和气势恢宏。从长城关的城门洞进入关里,长长的门洞有丝丝的冷风吹过,多少给人一种压抑和清冷的感觉,似乎有刀光剑影在无形地闪现。
穿过门洞,眼前一片开阔,顿时也亮堂起来,广场是崭新的大理石铺成的,整齐而干净,让人顿觉心旷神怡。广场上雕刻了明代三边总制王琼的《九日登长城关楼》诗句,每个字有一米多见方,分两行由南向北排列。
九日登长城关楼
危楼百尺跨长城,雉堞秋高气肃清。绝塞平川开堑垒,排空斥堠扬旗旌。已闻胡出河南境,不用兵屯细柳营。极喜御戎全上策,倚栏长啸晚烟横。
诗行字迹工整,苍劲有力,金色大字,多少有些富华,可惜金色多有磨损,显得不够齐整。
诗歌反映了三边总制的豪情和壮志,也描述了长城关的坚固和壮观,充分体现出他对长城关的欣赏和对长城关防御功能的自信。
从西门入口处,沿阶而上数十层至关楼上,正中楼阁高大雄伟,不算基座,三层楼阁,飞檐突扑,斗拱林立,彩绘鲜艳,红漆圆柱烘托而起,气势宏伟。
四周有垛口围起,约一人多高,垛口宽大,一字排开。转向城楼北侧,放眼望去,大漠草原尽收眼底,碧蓝清澈的天空下,好似能望到无边无尽的天际。
楼内四周壁画琳琅满目,穹顶彩绘栩栩如生,红门红窗,极尽艳丽,给人一种高贵和震慑的感觉。我由此想到,中国长城上的名关,大都是这样的装饰,与其说是一种炫耀,不如说是一种文化的震慑,这样的建筑,就是前来进犯的敌人都能感觉到对方的势力强大和技艺精湛,一种崇拜就会油然而生。
这可能是我国古人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最高境界,而今能有谁了解呢?我们只有无尽的佩服和骄傲。
沿楼梯进入二层,旋回一周,上下来往完全自如。一样的穹顶,一样艳丽的彩绘,一样的奢华。我们除了佩服还是佩服。
凉风习习,在二层高楼,更是空旷寂寥,环顾四下,苍穹之中,有眩晕之感,这是恐高而已。但心里还是很高兴的,左左右右地把盐池县城看了个遍,竟然发现了一些新的建筑,是我们所不知道的,有些惊叹。
继续攀高,最顶层,有风掠过,吹起了衣角,明显地感觉到了高处不胜寒,空间有些狭小,但足以观敌瞭阵。
挥挥手有君临天下的感觉,这时候环顾四下,辽阔而悠长,遥远的天边也就呈现在眼前。站在关楼上稍做遐想,就好似从北方有滚滚尘烟飞卷而起,有几十万铁骑奔涌而来。
感叹先人的智慧和才能,也感叹今人在盛世中恢复和重建了长城关。引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句子“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来宣示今日之兴盛。而今正值盛世,传承中华文化时不我待。
左右两侧,各建有一座楼阁,为歇山式二层斗拱楼台,风格和主楼台如出一辙,只是少了一层,雕梁画栋,飞檐高翘,左右呼应,形成合力之势,拥抱着主楼台,更显出主楼台的雄伟和高大。
整个长城关雄浑一体,巍巍壮观。
期待晚上长城关的夜景。等着华灯初上之时,欣然前往,远远就看到了楼阁上金光闪闪,现代灯光把长城关勾勒出梦幻的色彩。夜景只能远观,而不能近看矣。
各种灯光把长城关映照在五彩绚烂之中,主色调为金黄色,四周点缀耀眼的金色,灯光的形状随着长城关的样式而变化,一会儿闪现一种色彩,一会儿变化一种亮度,整个长城关呈现出多彩的迷人的闪烁的亭台楼阁,犹如蓬莱仙境,仿佛又是人间天堂。
美轮美奂的色彩,在长城关闪现着,的确给人一种流连忘返的感觉。长城关往南与长城公园连为一体,一座曲曲折折的小桥,也点缀在五彩的灯光里,形成了独特的景观,但看小桥上的拱洞,就被灯光衬托出圆月的形状,与湖水相映,闪现着点点的银光,着实耐看,真的美不胜收啊!
驻足观看,游人如织,的确有点灯火阑珊处,佳人在此地的热闹氛围。
掌握历史,才能更好地前进。在游历了长城关之后,我想更多了解一下历史上的长城关。
现今长城关建在明代长城头道边上,坐落在长城之上,距离县城有两千米之遥。但据历史记载,明代花马池的长城关遗址在县城北门六十步之遥(今盐池县城北门处),其遗址还清晰可辨,有残垣断壁的痕迹,黄土夯筑的高大墙体还显示着当年长城关的雄姿。
《增补万历朔方新志》中,明嘉靖九年(1530年)副使齐之鸾作有记略一篇,记录了修筑长城关的前提,也点评了修筑长城关的重要性,现抄录如下:
副使齐之鸾东长城关记略
河东弃不毛千里,皆古朔方地。成化间,即其处筑长城三百余里,顾虏日抄掠,而城复卑薄,安足为障乎?嘉靖乙丑,虏入寇,总制王公琼破走之。乃凭城极目套壤,叹曰:“城去营远,贼至不即知。贼夷城入,信辔飞掣。设险守固,重门御暴,不如是也。吾欲沿营画堑,联外内辅车掎角之势。”乃疏论之,以之鸾与佥事张大勇领其事。庚寅秋就绪。及冬,虏入,果不能越。因复疏请,自红山堡之黑水沟,至定边之南山口,皆大为“深沟高垒”,峻华夷出入之防。堑深广皆二丈,堤垒高一丈,广二丈。沙土易圯处则为墙,高者长二丈余有差,而堑制视以深浅焉。
关“门”四:“清水”“兴武”“安边”,以营堡名;在花马池营东者,为总要,则题“长城关”。高台层楼,雕革虎视。凭栏远眺,朔方形势,毕呈于下。
毛卜喇堡,设暗门一。又视夷险,三五里置周庐敌台若干所,皆设戍二十人,乘城,击剌,射蔽之器咸具。
这大概是最早记录长城关的文字了,记述了长城关楼台高大,远眺天下可及,军事防御的重要性,围绕长城关的其他长城上的防御工事,都以长城关为重点。
长城关是砖石结构的宏大建筑,但从齐之鸾记述中的“高台层楼,雕革虎视”中,就能看出长城关的高大雄伟。再从记述周边各堡以长城关为中心的防御功能,也能判断出当时长城关的险要和壮观。
长城关修筑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距今已近490年。城楼上题有“深沟高垒”“朔方天堑”“北门锁钥”“防护天堑”等牌匾。从所题牌匾来看,当年的长城关是何等的险要和雄踞一方,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长城关在边塞的突出地位。
《增补万历朔方新志》中记载的关于描写长城关的诗句还有很多,从中都能看出当年长城关在边关防御中的重要性。自长城关建成后,边境安稳了好多年,而且长城关关口有贸易集市,商人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蒙汉交易月三次”,从这个记载中,可以看出当时稳定的边塞和和睦相处的边民。实际上小规模的贸易往来在民间一直都有,蒙汉互通婚姻的情况也有,可见长城关的建造,的确维护了当年社会的稳定。
长城关高大的楼台,不但高耸雄壮,而且精美绝伦,可惜没有保存下来,毁于哪一年也没有记载。在今天盐池北门口,北关北路到老制药厂之间,头道边上,长城关的遗址还清晰地保留下来,基址夯土层和高大的土墙依旧能看出当年长城关的庞大来。
嘉靖九年建成后,三边总制王琼和后来的守关将领都曾写过诗歌,来赞颂长城关。
明代都御史巡抚王崇古作《中秋同霍军门长城关对月》一首。
中秋同霍军门长城关对月
爱尔清秋月,长城此共看。边声传大漠,朔气动皋兰。已照沙场骨,犹悬拜将坛。壮猷瞻汉霍,乘月靖呼韩。
明代三边总制李汶作《长城关远眺》一首,《九日饮长城关》一首。
长城关远眺
驱车直上傍烟霞,到处羊肠石径斜。远岫逶迤抱雪谷,翠微陡绝搏风沙。三春不解毡裘服,五月始开桃杏花。狼望龙城近在掬,惊心别是一天涯。
九日饮长城关
倚剑危楼强做欢,河南疆场汉衣冠。天空乍喜疑眸远,体健犹怀散步难。尘柄坐谭人送酒,狼烟猝起客登坛。穷荒久没燕然石,垒嶂惟余山色寒。
明代杨应聘作《长城关同刘定于老先生饮眺和答》四首。
长城关同刘定于老先生饮眺和答
其一
秋风乘障度晴峦,万里长烟此纵观。组练新明司马法,旌旄载舞有虞干。登临感兴思横草,邂逅论交蔼臭兰。百二河山归锁钥,何忧瀚海起狂澜。
其二
峥嵘壁垒壮城隍,自古雄图道朔方。德水朝宗开上国,龙沙环向伏名王。凭陵宇宙过楼橹,管领华夷羡衮裳。何幸步趋随指顾,樽前石画总金汤。
其三
元老行边此驻骢,功高伫听赋彤弓。开轩移日襟怀爽,把酒临风眼界空。独抱兵机黄石秘,相将王事赤心同。殷勤借箸筹边意,黠虏原来在目中。
其四
昼接劳谦客座淹,谭兵慷慨对掀髯。遥天寥落云霞荡,古戍平临烽火熸。歌入笳声翻塞曲,情深杯酌敞栊帘。余光携散兰山色,翘首星辰倍仰瞻。
《增补万历朔方新志》中关于长城关的诗句还有很多,选取其中几首,意在佐证长城关的险峻和壮观,但有多首诗歌都是将领在长城关上饮酒而作,看来把酒临风,意气风发,在长城关上,更能显示出英雄本色。
长城关雄踞天下,而今才被人们所知,多少让人有点遗憾。
“红城城”就是高平堡
在盐池城西北方向,有一处制高点,海拔在1500米左右。
这个地方叫聂记梁,四下周围统称为聂记大梁,方圆有十几平方公里。
在这座大梁上有一座古堡,是明代长城头道边上的一座古城堡,因处在地势较高的大梁上,格外引人注目。从青银高速公路上走过,途经此处,唯一能引起你注意的恐怕就是这座古城堡了。民间叫“红城城”,史书中称之为高平堡。
我曾无数次去过这座古城堡,对古城堡的整个环境十分了解,由于海拔高,在县城范围是一处高地,所以登上聂记大梁,全县四下一目了然,整个城市周边一览无余,还能远眺到北方广阔的草原和东边的定边县城。往南能隐隐约约看到数个烽火墩台,往西则清楚地瞭见“头道边”蜿蜒曲折,一路向西,四周所见也十分清楚明了。
按照明代筑长城的规制,“三十里一堡,六十里一城”的说法,恰好这座古城向东距花马池古城三十里,向西距安定堡古城三十里,选择在此处修筑城堡,应该是充分地考虑到了地形的制高点和城堡之间相互驰援比较接近的原则。
古城堡在长城的内侧,也就是长城的南侧,距离长城仅仅有一百米远。黄土夯筑而成,大致轮廓基本完好,南城墙和西城墙保存较为完好,北城墙略高于地表,东城墙几乎和地表处于同一个层面,城墙四角仍然保持着原有的特点,宽大而厚实。城池内荒芜不堪,杂草丛生,瓦砾遍地,城内积沙已有半城墙高了,城池几乎为沙土淹没。
站在古城堡上,四下瞭望,仿佛能看到茫茫的草原之上奔腾的马群和猎猎的旌旗,也仿佛能听到战马的嘶叫和战鼓的擂鸣,金戈铁马的时代仿佛就在眼前。
城堡的废墟一片苍凉和荒芜,也给人无限的惆怅和无奈,历史的沧桑在几百年后就是这样呈现在我们眼前的,而我们只能用幻想和猜测来感知五百年前古人戍边的情景了。
为什么民间把这座城堡叫作“红城城”呢?
盐池境内的明代长城中的头道边,也称“深沟高垒”,又因为此段长城的土呈紫色,所以还称之为“紫塞”。长城上大约间隔一百五十米有敌台一座,排列有序,大都也呈紫色。三十里一堡,六十里一城,盐池境内从毛卜喇城堡到花马池城一百八十余里,有城堡六座,分别是:毛卜喇堡、兴武营城、永兴堡、安定堡城、高平堡、花马池城,恰好为“三十里一堡,六十里一城”。
城和堡的土均为紫色,尤以高平堡地段土的紫色明显,当地老百姓看到高平堡是一座紫红颜色的古城堡,高高地矗立在聂记大梁上,十分明显和耀眼,久而久之就叫成了“红城城”,以至于后来人们都叫此城为“红城城”而不知道此城的真实名字叫高平堡了。
“红城城”也成为盐池县的一座地理标志了,每当走到牛毛井子附近,人们自然而然就会想起“红城城”来,不自觉地就扭头向北望,关注一下这座古城堡。我想每一个盐池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每每行走在青银高速公路上,是否快到县城了,总是下意识地问一句,快到“红城城”了吗?到了“红城城”就有到家了的感觉。
历史上有记载,可随着历史的变迁,人们对原来的实物有新的称谓,但也改变不了它原来的作用。或许“红城城”的历史使命已经结束,但世人赋予它新的历史使命又刚刚开始了。
据1986年出版的《盐池县志》记载,高平堡在县城西30里之聂记梁东坡,北去“头道边”,南到公路均百米。现存古城250米见方,四隅有角台,门东开带瓮城。城内荒芜,遍布残砖碎瓦,门前有庙台两座。
现在已经找不到门前的庙台了,东瓮城也已经被沙土掩埋在地下,没有一点痕迹了,从城墙上仔细地辨认,大致上还能有所分辨。
我曾经站在高平堡上,涌动了无限的遐想,五百年前在此屯兵,这座250米见方的城池能容纳多少士兵呢?他们的防御功能到底如何呢?在这么辽阔的地方进行防御,就是成千上万的军队,在茫茫的草原上也显得十分的渺小,可在此地屯兵竟然有几百年啊!
高平堡的名字有可能来源于当时修筑这座城堡将领的姓名,也可能根据地形、形势而命名,这些已经无法知道了,而附近的村子叫高平堡村,村子沿用了城堡的名字,因为当时有城堡的时候还没有村子呢,村子是后来才形成的。
我很好奇,经多方查找,终于找到了高平堡的驻军情况,也是让我大吃一惊!
据明代《陕西四镇图说》记载:高平堡设在平川系极冲中地,城垣三百五十步零。南至兴隆四十里,北至边墙一里,东至花马池三十里,西至安定三十里,至镇城二百七十里,内设坐堡一员,步军九十六名。边外酋首木舍打太等下部落在长流水等处驻牧,离边百余里,本堡乏水,居人苦之,兵难多屯,亦难御敌,所以边垣墩台悉隶花马、安定分管,居常惟取声势易达,遇警全赖东西兵马应援。
这里的兴隆堡,按地理位置推算,应该是野狐井附近的古城堡了,因为遍查长城向南的古城堡,而且距离高平堡四十里的古城只有这一座了,所以可以断定,野狐井古城即是兴隆堡古城了。
噢,原来如此。高平堡当时周围没有饮用的水,条件非常艰苦。九十六名士兵怕是也不好生存,但从设置高平堡来说,军事意义可能更加重要,因为它居高临下,视野开阔,所能观察到的地方比较清楚明了。据估计,高平堡应该是当时报警的最佳地点,早早发现敌情,早早报警,所以作用非常之重要。
我时常想,“红城城”的历史可能要比高平堡的历史更加久远地流传下去,现在没人叫这座古城堡为高平堡,都叫作“红城城”,“红城城”将载入新的历史史册中。
1982年盐池县人民政府编印的《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地名志》一书中用一句话记载了高平堡村:高平堡,沿用古堡名称。
冬日的夕阳下,古城在一片紫霞中显得更加紫中泛红,红中泛紫,在西天的碧云映衬下,一座孤独的格外耀眼的紫色城堡矗立在聂记大梁上,紫色的墙体在夕阳余晖的映照下,余光从墙体穿射过来,也散发出红紫红紫的光,整个城堡宛若一座红色的城堡。
我恍然大悟,“红城城”由此而来,也算是盐池一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