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处不在的科学学习:第十二届馆校结合科学教育论坛论文集
- 高宏斌 李秀菊 曹金主编
- 5690字
- 2021-04-23 19:31:16
场馆科学教育项目校本化实施初探
——以“照片墙上的秘密”为例
鲁文文 田超然 周佳佳[1]
(郑州科技馆,郑州,450052)
摘要 目前,许多基于科技馆展教资源开展的“馆校结合”科学教育项目只是找到了与学校教学的结合点,在课程融合的深度和广度方面做得都不够,在深入分析馆校结合科学项目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我们认为,“馆校结合”开展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场馆科学教育课程在某些方面引领学校科学教育的发展。通过两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发现,以项目式学习统整场馆资源和学校教材,将场馆科学教育项目以校本课程的形式实施,为科技场馆与学校的深度合作打开了新思路,且能够很好地实现这一目标。根据这一思路设计的“照片墙上的秘密”项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场馆教育 科学素养 馆校结合 科学课标 校本课程
1 背景及思考
2008年,郑州科技馆着手开发与实施馆校结合的科学教育项目,不断尝试与学校课程进行对接,经过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果,过程中也遇到了新的问题,比如大部分的学校教师缺乏主动利用场馆教育资源开发教育项目的积极性;馆校结合的科学教育项目实施大多依赖于馆员。在馆员人数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必须创新馆校结合的思路才能解决这一问题。
经过十余次的学校走访、二十余次的深入探讨,我们发现必须将场馆优质展品资源与学校课程进行深度融合,真正考虑学校的需求。当然,科技馆还是要保持自身特色,在科技博物馆教育基本特征中,“基于实物的体验”“基于实践的探究”“多样化”及其背后的“直接经验”是4个关键要素。我们应发挥自身的价值和优势,围绕这4个关键要素设计开发“馆校结合”项目。[2]反复商榷后,终于有了新的思路:将特色展区的展品概念与学校科学教材(大象版)进行重新整合,梳理展品展示的核心概念,深挖小学科学教材中的课程主题资源,调整教材课程内容的编排顺序,合并、删除、扩充项目内容,开发基于学校总课程目标及科学课程标准,充分利用科技馆展品资源的项目式教育活动。
此次馆校结合创新教育项目的开发与实施,以发挥馆校双方优势,调动教师利用场馆资源开发课程及利用场馆教育项目实施教学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为根本目的。结合郑州科技馆生命科学、磁电等特色展区的展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的方式统整大象版科学教材五年级的主题课程,创造若干研究主题,并以主题研究的形式进行课程学习。我们选取陇西小学、桐淮小学为此次项目实施的试点学校。为确保活动能够顺利、有效开展,我们聘请郑州师范学院科学教育系系主任为课程指导、二七区教研室科学组教研员和试点学校的校长为项目组成员,同时,我们和学校协商,对学校课时进行调整,将一周分散实施的两节科学课调整为每周两节连上的大课,围绕表现性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测。
2 馆校结合科学教育项目的校本化实施——以“照片墙上的秘密”为例
2.1 课程概述
“照片墙上的秘密”总课时为4课时,是利用郑州科技馆生命科学展区“人的出生”“遗传与变异”等展品,结合了四年级、五年级的教材内容,对其中有联系的“我从哪里来”“我像谁”这些单元进行整合而开发出的研究性课程,帮助五年级学生系统地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在国家课程的基础上,进行有条理、深入的探究。
2.1.1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能基于所学知识,用科学语言、概念图、统计图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表述探究结果。
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采用不同的表述方式,如科学小论文、调查报告等方式,呈现探究的过程与结论;能基于证据质疑并评价别人的探究报告。
2.1.2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遗传和生命周期,会有一些简单的了解,但是不够科学准确。郑州科技馆生命科学展区的展品能给学生提供大量的信息,直观的展示方式可以带给学生更加真实的体验。学生可以在这里记录、体验、拍摄相关的内容,进行资料搜集。然后根据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汇总、分析,挑选出与本组研究相关的内容,并讨论汇报的方式、人员的分工合作、模型的制作等内容,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科学学习的方法,激发主动探究的兴趣。
2.1.3 学习目标
第一,科学知识:学习人的遗传和生命周期;能通过分工与合作,制订合理的项目研究计划。第二,科学探究:能有效利用场馆资源搜集资料,并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会使用模型、PPT、表演、游戏等多种形式,呈现研究的成果。第三,科学态度:学会与人合作、善于表达、乐于分享。第四,科学、技术、环境与社会:感恩母亲,珍惜生命。
2.1.4 评价任务
第一,观察学生能否填写项目研究计划书。第二,学生能否依据场馆展品图提示,参观与项目有关的展品,并进行记录搜集、整理资料。第三,观察各组能否按照评价标准,来展示研究的成果。
2.1.5 教学方法
制订计划、搜集资料、讨论、汇总分析、展示、评价。
2.1.6 教学准备
每组一张场馆展区地图,项目研究计划书,一块秒表,一台电脑,记录单,模型制作使用的轻黏土、白纸、彩笔、PPT等。
2.2 实施流程
教学地点:科技馆三楼教室与生命科学展区。
实施人员:以试点学校教师为主、场馆馆员为辅。
2.2.1 第1、2课时实施流程
教学环节一(情景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向学生展示两组照片,引导学生发现孩子有些特征和妈妈相似,这是“遗传”现象。妈妈由年轻到年老的容貌变化,经历了一个“生命周期”,从而明确研究主题“遗传与生命周期”。
设计意图:出示内含规律的两组照片,帮助学生更容易发现妈妈和孩子之间的遗传特征与生命周期现象。
评价要点:学生能观察出每组照片的特点(从五官),用恰当的形容词、比喻等描述照片上人容貌的特点。
此环节教师让学生尝试解释生命周期的特点,列举三年级、四年级学过的动物生命周期,比如蝴蝶的生命周期“卵—幼虫—蛹—成虫”,引导学生思考人的生命周期。
教学环节二(确定项目、制订方案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研究的内容:遗传或生命周期,并制订项目研究计划,教师对学生的研究计划做出评价反馈,比如场馆参观注意事项、收集资料、用自画像、统计图、成长相册等不同形式表达出来。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了解计划书各要素含义,并能制订项目计划书。
评价要点:学生了解计划书各要素含义,能在规定时间内,通过讨论、分工写完计划书(对内容不做过高要求,强调形式完整和学生经历过程)。
教学环节三(场馆探究30分钟):发放展厅导览图,按要求在郑州科技馆三楼生命科学展区进行展品操作、搜集人的遗传或生命周期方面的资料并做记录,教师巡视指导有需要的学生如何做记录。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学生根据展品地图,快速有效地找到相关的展品进行学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评价要点:小组间能够合理分工与合作,有序、高效地进行场馆探究,并记录要点。
此环节需要场馆人员在学生进入展厅前,介绍活动注意事项。1~3名教师和馆员在展厅,随时解答学生在操作展品时遇到的疑惑。
教学环节四(小组交流、完善方案10分钟):教师评价探究活动情况,帮助学生快速收心。各小组汇报探究情况,其他小组和教师对汇报小组的成果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学生在搜集资料后,会对自己前面的认识有进一步的思考,因此要给学生再次修改的机会,完善方案。
评价要点:学生能认可教师对活动过程的评价,并在小组内进行反思,对下一阶段任务分工达成一致意见。
教学环节五(深入研究、产出成果):教师发布课后任务,让学生在课下收集更多有关遗传、人的生命周期的信息,每个小组确定下次活动研究成果的展示形式,并做好展示准备。
设计意图:科学研究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不仅仅只在课堂上进行,课下也仍要继续研究,为下次的展示做好准备。
评价要点:准备充分。
2.2.2 第3、4课时实施流程
教学环节六(制定标准、优化成果):教师明确本环节的主题是“成果分享与交流”。学生共同制定成果评价标准:①主题明确、内容翔实,②语言流畅、形式新颖,③分工合作、成果突出。各组对照标准,简短分析,再次优化将要展示的成果。
设计意图:展示前制定评价标准,可以让接下来的成果展示,更有条理性。
学生在上节课及课下搜集的资料,内容有些杂乱,缺少主题,这一环节的设置,可以帮助学生把这些资料汇总在一起,确定主题,筛选和研究相关的内容,并根据评价标准,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展示。
评价要点:能形成意见一致、较为合理的评价标准。
教学环节七(表达交流、成果展示):各组学生全员参与,展示本小组研究“遗传”和“生命周期”的成果,其他组在看的同时,填写“评价记录单”,各组依据评价标准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学生展示项目研究成果,是对前期学习的一个检验,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展示,从而掌握科学探究的多种方法。
评价标准:学生能用图示、情景剧、PPT等多种形式展示“遗传”和“生命周期”研究发现,并多人参与。
教学环节八(知识汇总、总结评价):各组填写“评议鉴定书”并进行汇报评价。
设计意图:教师、学生对学生的研究成果做出评价。
评价标准:学生能够根据现场汇报情况,对“遗传”“生命周期”形成较为清楚的认识,并且能够客观地给予其他小组评价。
教学环节九(项目拓展、学科融合20分钟):“刚才我们经过了展示评价,下面来轻松一下,听一首歌:教师播放《时间都去哪儿了》,引导学生以‘感恩父母’为主题展开讨论。听完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想呢?”
小组活动:为即将到来的母亲节、父亲节准备礼物,小组内交流想法并说明如何有步骤地实现想法,并在主题班会上展示为父母制作的礼物。
3 实施效果
如果没有经历这样的馆校结合教育尝试,可能我们永远没有办法感受到真实情景下的学习,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造能力,提升教师教学技能,有多么大的帮助。
学习同样的主题,在以往的学校课堂中讲授时,教师首先会引领学生完成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内容,然后再进行深入拓展,虽然教师也会搜集不同的文字、图片、视频资料,帮助学生理解,但是让学生亲身体验、感受的形式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授课地点的改变,让学生们一个个欢呼雀跃,积极主动地参与研究,甚至在研究前确定研究主题、制订计划这些环节,学生都兴趣高涨地讨论,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每个人都沉浸在科学研究的快乐中。
当教师把学生带到相关展区,学生通过不同的展品体验、感受、理解关于“生命的诞生、生男生女的原因、放大DNA、血型与遗传、遗传的特性、爱的结晶、青春剪影、不同月份的胚胎、血管虚拟漫游……”这些内容,形象、直观、生动地帮助他们理解其中的原因。而学生也从中受到启发,在后续的成果展示中,有的小组动员全班人员参与,动情演绎了“人的一生”:从生命的孕育,到生命的诞生、少年到青年再到老年、离世,再到他的后辈对他的祭奠,不仅有科学知识的介绍,更多的是对于生命价值以及生命轮回的真切表达,现场十分感人。
有的小组用轻黏土制作了不同月份的胎儿模型(缩小版),表现了胎儿发育时期的主要特点,并通过两个学生一问一答式的互相对话进行介绍。还有的小组充分发挥了绘画及表演天赋,描绘了宝宝十个月的成长特点及母亲的状态。还有的小组,用简单的材料自制教具,向大家揭示遗传的奥秘。这些在平时的课堂中是不容易看到的,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用科学的语言记录整理信息,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呈现探究的过程与结论。
开放的教学环境,自主的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促进教师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开阔学生的眼界、增加学生的体验活动,教师同样也能获取更加丰富的资源,有利于教师教学技能的提升。
由于此项活动在教育部门也是首创,“照片墙上的秘密”被选为二七区优质科学校本课程,并在科学教研会上进行展示。新颖独特的方式,吸引了郑州中学、桐淮小学等学校引入这样的方式。
4 对于深入开展馆校结合教育的启示
4.1 场馆教育项目校本化实施是深入开展馆校结合的有效方法
将科技馆的特色教育项目系统地、有序地在学校常态化实施,有助于建立长久、有效的馆校合作机制。通过这样的过程,让教师了解场馆资源,了解科技馆的教育理念,并将这种理念于无形中应用到学校教学中。需要明确一点,场馆教育项目校本化实施的地点并不一定在学校,需要用到场馆展品的时候学生必须来到科技场馆。
4.2 打造场馆教育品牌活动
好的馆校结合科学教育活动,不是迎合学校而设计的,更不是取代学校的科学教学,而是使用优质的科学教育资源切实解决科学教师在教学实施中遇到的问题。科技场馆擅长的,刚好是学校需要的,更加重要的是社会上的任何一家单位或者机构都无法替代,这就是品牌教育活动对于学校和社会的影响。如此,才能调动学校和教师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4.3 保持场馆教育特色
科技场馆教育项目的开发和实施如果仅仅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方面吻合学校需求,而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活动形式与课堂教学没有明显差别,那便丧失了“馆校结合”的意义。[3]馆校结合的科学教育活动,无论是基于展品设计的活动还是结合国家课程标准策划的内容,都必须凸显场馆自身特色,发挥场馆在设计、实施此项活动中的优势。与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合作的过程中,保持独立的思考和判断能力,可以借鉴学校的优点,但不能完全受正规教育影响,失去了场馆自身特色。
“照片墙上的秘密”教育项目在设计阶段,学校教师就完全接受了场馆“基于实物的体验”“基于实践的探究”这一教育理念,并且克服种种困难,由学校教师带学生到科技馆上课,这些都基于学校意识到场馆教育的优势是其他任何地方都取代不了的,是学校喜欢的,是帮助教师提升教学技能的,是让学校的科学教学更上一个台阶的。如果能打造出更多这样的活动,让越来越多的学校依赖于科技馆实施科学校本课程,我们离实现引领学校科学教育就会更近一步。
参考文献
[1]朱幼文:《基于需求与特征分析的“馆校结合”策略》,载《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第二十四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暨第九届馆校结合科学教育论坛论文集》,2017。
[2]王莹莹:《对接〈课标〉又区别课堂——“校园博物馆”项目课程开发的思考与实践》,《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19年第6期。
[1] 通讯作者:鲁文文,郑州师范学院,研究方向为科学教育。
[2] 朱幼文:《基于需求与特征分析的“馆校结合”策略》,载《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第二十四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暨第九届馆校结合科学教育论坛论文集》,2017。
[3] 王莹莹:《对接〈课标〉又区别课堂——“校园博物馆”项目课程开发的思考与实践》,《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19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