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家庭中的沟通:父母是孩子的榜样
- 儿童青少年沟通心理学
- 钱荣
- 9374字
- 2021-05-06 15:00:31
第一节 忽视:先为夫妻而后为父母
夫妻关系是家庭中的第一关系,而很多家庭有了孩子之后,母子关系、父子关系成了第一、第二的关系,甚至婆媳关系都排在了父子关系之前的位置,夫妻关系被排在了最后,夫妻之间的沟通逐渐变得最少。
婴幼儿期的忽视
自从家里的孩子出生,孩子就成了家庭的中心,尤其是新手夫妻,疲于如何照顾孩子——产假中的妈妈一天24小时陪伴着孩子,而没有产假的爸爸正常工作上班,有时甚至还加班晚回家。很多家庭此时会请帮手,一般情况下奶奶或外婆成了协同照料者。
【沟通心理解读】
孩子的降生,家里几乎所有的焦点都在孩子身上。而刚生完孩子的妈妈,一方面承受着生育孩子带来的身体的痛苦;另一方面有着初为人母的焦虑,担心是否能养育好孩子,尤其当孩子哭闹较多时,焦虑感不断升级。但妈妈的状态却经常是被忽略的,不管多痛苦,周围人的反馈大多都是“别太矫情,哪个女人不经历这个过程”,痛苦被忽视,焦虑不被理解,经常被问责,甚至有的妈妈发展成“产后抑郁”,仍然不被关爱。
一个焦虑的、无力的、缺乏独立意识和思维能力的妈妈给孩子带来的是巨大的不安全感,甚至会影响孩子一生。焦虑、抑郁的妈妈会对养育孩子产生绝望感,有时也将这种负面情绪怪罪在孩子身上,甚至出现极端情况,使孩子成了受害者。
爸爸的角色作用是,当他参与孩子的养育过程中时,能够让孩子具有更好的性别意识,有更好的社会责任意识,同时更加勇敢和具有冒险精神。
孩子处于婴幼儿期时,孩子对家中的氛围很敏感,照料者间的沟通会影响孩子最初对沟通的理解:没有言语沟通的环境,不利于孩子了解什么是言语沟通;而争执的环境,孩子也能感受到紧张感,更易哭闹,不利于其身心健康成长。
【父母该怎么做】
养育孩子是夫妻共同的责任,夫妻,先为夫妻,而后为父母。夫妻间的沟通是家庭中最首要的沟通,妻子的角色、妈妈的角色,都需要被关爱和理解;丈夫的角色、爸爸的角色,都需要得到重视和陪伴。夫妻相互理解、关爱、体贴、陪伴,营造出温暖、和谐的家庭氛围,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
儿童期的忽视
家中的孩子上了学,父母基本都恢复了正常的上班。一种情况是,父母上班地方离家较远,孩子被放在了老家由老人照顾,周末再回去看看,有些月末甚至到长假才回家,父母角色被忽视,孩子的关爱缺失,成了“留守儿童”。
另一种情况是,家中的“帮手”归位,家中只有父母和孩子,父母上班、孩子上学,经过了一天辛劳的父母,回到家之后经常处于疲乏的状态,还有一堆家务,没有过多的精力、较好的状态陪伴孩子。父母经常为了家务、教育孩子起争执。妈妈经常抱怨爸爸在家时看手机、玩游戏、看电视,甚至干脆将爸爸推到一边,什么都不用他管。在孩子面前,爸爸的威信缺失了,角色的缺失了。有经济基础的家庭,父母会请保姆解决家务问题,但孩子的教育,仍然是夫妻争执的焦点,爸爸的角色被忽视,妈妈的抱怨,对孩子的心理也会造成负面的影响。
【沟通心理解读】
“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缺乏倾诉、依恋的对象,经常处于孤独、自卑的状态中。他们缺乏安全感,渴望爱而又得不到爱,长期处于焦虑、紧张甚至自我封闭的状态中,人际沟通能力相对较弱,容易逆反,对周围人容易产生戒备、敌对的心理,与父母的关系淡漠,甚至会产生怨恨、偏激的想法。
父母的角色是孩子教育中不可缺失的,从妈妈的角色中,孩子感受到事无巨细的体贴、关爱、理解、包容,是亲密感形成的关键,而从爸爸的角色中,孩子学到了坚强、刚毅,掌握了力量、规则。任何一方的缺失或忽视,都会让孩子产生不安全感,甚至为了讨好某一方表现出矛盾的心理和行为。与父母的沟通、与父母的关系,甚至日后孩子自己的亲密关系,也受到父母相互之间沟通方式、相处模式的影响。
【父母该怎么做】
父母是孩子最首要的依恋对象,若父母因经济原因、工作原因实在不能待在孩子身边,关爱也不能缺失,物质的补偿无法弥补精神的关爱。父母可以经常与孩子通电话、视频聊天,拉近与孩子之间的心理距离,及时协助解决孩子遇到的问题,这样即便不能长时间陪在身边,孩子也能感受到父母的爱。
夫妻之间需要尽量达成教育的共识,在孩子面前树立双方的威信。父爱和母爱缺一不可,孩子能感受到父母之间的爱,这是孩子认知亲密关系、与父母建立良性沟通和互动的关键。
青春期的忽视
青春期的孩子经常表现出不愿与父母沟通的状态,于是很多父母便干脆让孩子自己待在家里,既然相看两生厌,不如不相见。他们忽视了父母应该发挥的陪伴作用,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也就变得越来越僵。
孩子处于青春期时,多数父母也正处于更年期,更年期的父母身体激素发生变化,情绪波动较大,容易忽视对对方的理解、关爱,父母之间的沟通也经常以争执、冷战的方式出现,家中的氛围较为紧张。因此,孩子不愿意加入父母双方的争战中,往往就会出现不愿回家、不愿与父母沟通的状态。
【沟通心理解读】
青春期的孩子内心很敏感,比较叛逆,不愿与父母有太多沟通,但从内心里,他们又是不成熟的孩子,渴望父母的理解、关爱、陪伴。行为与心理的矛盾也是这个年龄阶段孩子的独有特点。而若因为孩子的拒绝就忽视对孩子的陪伴,那样孩子的内心就会越发孤独、叛逆。
有青春期的孩子的家庭氛围容易紧张,若父母忽视了温馨氛围的营造,孩子也会变得更加敏感、孤立、易冲动。父母之间的关系影响着孩子对亲密关系的认同,父母的争执也影响孩子的心理状态,他们容易将父母的矛盾归咎为自己的原因,认为自己做出某些改变就会改变父母的关系,但尝试无果、自我疏解不了时甚至还会出现自伤、自残、极端行为,对身心健康产生严重的伤害。
【父母该怎么做】
父母需要理解青春期孩子的独有心理特点,给予更多的关爱、理解、陪伴。而不是将自己推开,干脆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陪伴、引导。青春期也是一些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期,需要父母在有意、无意的情景中,给予孩子适当的引导。
父母的关系是孩子对亲密关系、对婚姻、对家庭的最初理解,父母需要重视双方的关系对孩子造成的影响,尽量不在孩子面前起争执或冲突,发生争执时也不在孩子面前抱怨,或做出一些试图将孩子拉向自己的言行。夫妻的矛盾是夫妻自身的,与孩子无关。
沟通良方
父母与孩子是渐行渐远的别离,而夫妻间的陪伴却是最长久的,有了孩子,更不能忽视了夫妻关系。“爸爸所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爱妈妈。”在良好的夫妻关系,温馨的家庭氛围里长大的孩子,也是幸福的、自信的、独立的、乐观的。
在孩子的每个成长阶段,父母都应该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因为父母之间的爱和父母的相处模式对孩子的安全感、身份的认同感、对亲密关系的建立,甚至以后的婚姻观、家庭观都有影响。
父母要避免对任何一方的忽视,要充分发挥爸爸、妈妈的角色,让孩子的爱不缺位、不缺失。
第二节 我爱你:爱意的表达与传递
爱是什么?是包容、尊重、信任、理解、责任、关心,是无条件的付出和彼此的奉献。在生活中,爱无处不在。从恋爱到结婚到生子,爱情给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人们的角色也为之改变,从为人子女,到为人父母,如果我们在爱意中成长,我们也会将这份爱意传递。但爱要如何表达,却成为困扰很多人的沟通主题。
生活中,严肃的爸爸常常羞于表达爱,家庭中几乎没有“我爱你”的表达,虽然从一些具体的举动中能传达出爱意,但爱的表达离不开语言。
婴幼儿期爱的表达
有些父母在家中羞于表达情感,谈恋爱时能自然地表达“我爱你”,但结婚成家后,这样的表达却越来越少,夫妻之间多忙于柴、米、油、盐、酱、醋、茶,反而没有了更多情感的交流。当孩子降生后,家中的焦点就成了孩子,夫妻之间爱的交流就变得更少了。
羞于表达的父母,对孩子的爱也羞于用言语表达,认为亲亲、抱抱、满足生理需求就是自己爱孩子的表现。甚至有时妈妈给孩子读绘本,孩子从绘本中学到了“我爱妈妈”而后表达给妈妈时,妈妈的反馈只是“嗯,嗯”,或重复“我爱妈妈”,却不能反馈给孩子“妈妈也爱宝宝”,即希望得到孩子爱妈妈的表达,却很少给予“宝贝,我爱你”的表达。
【沟通心理解读】
婴儿刚出生后,对于不同于子宫内的新环境表现出较大的不适应,此时,妈妈是他最熟悉的依靠,妈妈是他的全部,他从妈妈温柔的声音、温暖的亲亲抱抱、及时的需求满足中,能感受到妈妈的爱。同时,对于爸爸、其他照料者的爱意,孩子的反应会稍微滞后,但通过一段时间的需求满足、抱抱、亲亲等互动中,孩子也能体会到爱意。
孩子对于爱的感知、理解、表达,一方面通过他自己的体会来实现;另一方面通过观察周围人的互动、通过父母爱的表达、通过绘本阅读来实现。孩子会因此而理解了什么是爱,如何表达爱。
【父母该怎么做】
父母可以通过亲子陪伴,如亲子游戏、亲子阅读的方式,让孩子从基本的生活需求以外感受到父母的爱,并通过绘本故事理解爱是什么,如何表达爱。
父母在孩子处于婴幼儿时,就应该给孩子灌输“父母给孩子的爱是无条件的”这一思想,因为在孩子眼里,父母是他们的全世界,他们对父母的爱是无条件的,一以贯之的。但父母却常常表达成“你不好好吃饭,我就不喜欢你了”“你不听话,妈妈不爱你了”等。这些都是将爱当作了有条件的威胁,并不利于孩子对于爱的理解。
儿童期爱的表达
“爱我你就亲亲我,爱我你就抱抱我,爱我你就夸夸我……”耳熟能详的儿歌,每当孩子学会时,总会在父母面前反复唱,而当父母能跟随他的儿歌,给他亲亲抱抱时,孩子就会特别满足、开心地跑去玩。
孩子很希望从父母那里得到爱自己的证明,尤其当父母吝啬于表达爱时,孩子会产生“父母是不是不爱我”的怀疑。如果家里还有其他的兄弟姐妹,父母的关注相对分散,或父母经常发生争吵,或父母经常训斥孩子时,孩子对于父母是否爱自己的困扰会非常深刻,甚至有时还会通过一些反常举动试图吸引父母关注,印证父母是否是在意自己的、是爱自己的。
【沟通心理解读】
亲亲、抱抱、夸夸,是孩子对父母爱自己的最简单的理解,但父母因为忙碌,或羞于表达,或观念里认为孩子应该严肃管教,很少做出这些表达爱意的举动。父母认为给你做好吃的饭菜,就是爱你;给你买好看的衣服、鞋子,就是爱你;给你买玩具,就是爱你;给你报辅导班,就是爱你。但作为儿童,他们还不会理解这背后所表达的爱的深层含义。
在儿童的观念里,除了亲亲、抱抱、夸夸,父母的关注、父母的眼神鼓励、父母的“摸摸头”、父母抚摸抚摸背,这些是父母爱自己的证明。有些孩子为了验证父母是否爱自己,会做出一些调皮的、明知是错误的举动,以获得父母的关注,甚至认为这时父母的批评、打骂都是关爱自己,形成了畸形的对爱的理解,这让孩子以后对爱、对亲密关系的理解都会形成负面的影响。
【父母该怎么做】
爱孩子就要及时的表达,别让孩子自己去求证父母的爱。父母平时给孩子多一些陪伴,多通过一些肯定的言语、眼神、爱抚,表达对孩子的爱意,让孩子知道父母是爱自己的。
避免孩子自己做出一些刻意寻求关注的举动,当孩子做出一些错误的、寻求关注的举动时,要及时地告知孩子此类行为的错误。若意识到孩子做这类事情的目的是寻求父母的关注,那么在他做此类事情时,可以通过忽视的方式,让他意识到此类行为并不能引起父母的关注;而在他不做出此类举动时,及时给予表扬、赞赏,从而让孩子意识到错误的举动并不能引起父母关注,做对了才会得到父母的鼓励和赞赏。
青春期爱的表达
《少年说》的某一期,一位14岁的女孩在天台上对妈妈喊话:
“妈妈,你是不是没有那么爱我了?你工作很忙,每天都很少跟我说话,就算在家,每天也有很多电话要接……我不知道为什么你有那么多时间跟别人说话……我有一次给你打电话,一直忙音,好不容易接通了,你却用特别冷漠的语气问我有什么事情。”
听着孩子的哭诉,妈妈许诺会一周花两次时间好好陪伴孩子,跟她好好说话。
【沟通心理解读】
青春期的孩子,也渴求父母的陪伴和理解,希望父母能享受与他们在一起的时光,相信他们,并把他们看得很重要。但很多父母眼里只有工作、客户,他们将最好的态度、最好的语气、最好的耐心留给了客户,却忽视了对孩子的爱。孩子需要的爱是陪伴,是坐下来与自己好好沟通,是眼神的肯定,是拍拍肩的鼓励,是失败时的鼓舞,是分享成功时的喜悦。若沟通时父母能对自己分享的信息做出温暖、积极的回应,孩子会觉得自己分享的信息被接受了,并愿意敞开心扉。
青春期的孩子对“爱”的理解,也是从家庭中,从父母身上习得的,父母营造有爱的家庭氛围、给孩子树立很好的互相关爱的榜样,孩子也会更自信、更有安全感。在涉及亲密关系时,孩子不会自卑、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看到父母爱意的表达,孩子也会学习或主动沟通,而不至于盲目尝试。
【父母该怎么做】
父母对孩子渴求陪伴的状态,需要给予积极的反馈,而不是忽视,要每周都有固定的时间用心陪伴孩子,利用一些轻松的亲子活动,与孩子进行平等的、轻松的沟通,让他意识到“不管父母工作多忙,自己都是父母最爱的宝贝”。
对青春期的孩子表达爱,更多的是通过非言语的形式,而适用于儿童的“摸头”“抱抱”,对他们已经不适用,甚至可能引起反感,可以用将他们当作成人的方式来表达爱,父子间“勾肩搭背”,母女间“挽胳膊”都是表达爱意的形式。
沟通良方
在孩子成长的每个年龄阶段,父母都要在家中营造爱的氛围,协调好自己的工作时间和陪伴家人的时间,给孩子传达“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条件的”的信息,引导孩子理解爱是什么,如何表达爱。对他们进行及时的肯定、眼神鼓励和爱抚,铭记他们纪念日、生日、升学、获奖等特殊纪念意义的日子,适时地给孩子准备礼物,这些都能让孩子有充分的被爱的感受。
第三节 冷漠:冷暴力也是一种伤害
冷漠,表现为情感上的冷淡、轻视、放任、疏远和漠不关心,致使他人在精神上和心理上受到伤害。这是一种精神暴力,对人的伤害不亚于身体暴力。长期遭受精神暴力,使人容易出现情绪表达障碍和性格扭曲。家庭冷暴力的极限会使很多受伤害的人产生报复心理。
婴幼儿期的冷漠
孩子的爸爸每天回到家就抱着手机,沉迷于游戏中,自动隔离周围的环境,对妻子、孩子都不闻不问。而孩子的妈妈每每想要去沟通一些话题时,都被三两句话打发,之后继续是无言的对待,孩子的爸爸继续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婴儿哭闹时,父母让他自己独自哭闹,不给予任何反馈,这是父母对孩子的冷漠,也是一种冷暴力。婴儿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寻求关注不能得到实现,会让婴儿产生强烈的无助感,使他们难以建立安全感,无法形成安全依恋。
【沟通心理解读】
婴幼儿期是孩子形成安全感、形成安全依恋的关键期,在这一阶段,孩子的沟通方式主要是哭闹、求抱抱等非言语的形式,父母若此时都采用冷漠、忽视的方式,孩子与父母的依恋关系难以建立,也会形成强烈的无助感、不安全感,对孩子人格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
家庭中的冷战,父母的冷漠处理,必然会产生一些负面情绪,本该正常沟通的语言环境、轻松的氛围,变成具有攻击意味的沉默。孩子会感知到这样紧张的氛围并因此产生不适感,这也不利于孩子沟通行为的习得。
【父母该怎么做】
再好的感情,也经不起一次次的冷漠对待,夫妻双方出现问题时,要先平静下来,看书、听音乐转移一下注意力,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后双方再做沟通,并尽量采取积极的沟通方式,主动道歉,短信、邮件等都可以。先避免谈及敏感话题,逐步沟通,尽早打破冷战的僵局。
在解决问题后,双方处于较好状态时,达成对出现矛盾时如何沟通的共识,避免以后再出现用冷漠、沉默、忽视等冷暴力的方式处理矛盾冲突,为孩子营造一个轻松的、积极的沟通氛围。
儿童期的冷漠
父母对孩子的冷漠是一种精神上的惩罚,孩子虽然在家里,但却感受不到父母的关爱。父母忙于自己的应酬,对孩子不闻不问;或因为工作,将孩子独自放在家里;有些父母纠缠于夫妻之间的关系、婆媳关系等,无暇顾及孩子,这都会对孩子产生一定程度的伤害。
父母的冷战有时也会波及孩子,对孩子故意表现出不去关注的状态。孩子满心欢喜地拿着满意的成绩单给父母看,都被无视地推开;孩子做出一个精美的手工作品送给父母,被训斥一句“做这有什么用,学习去”;孩子帮妈妈做了家务,等待父母的表扬,父母却没有任何反馈……
【沟通心理解读】
父母的关注和肯定,是对孩子成长最大的助力。而父母对孩子的冷漠,就是一种精神上的摧残,会让孩子缺乏自信、自我否定、质疑自我价值,为寻求父母的关注,孩子会变得异常敏感。
父母持续的冷战也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有的孩子会因为经常成为冷战的“牺牲品”,变得对周围的环境非常敏感,对家里的氛围异常警觉。长期下去,孩子会变得过于敏感、不自信或刻意讨好他人;也有的孩子学会了父母的冷暴力方式,变得很冷漠,没有一般孩子的喜、怒、哀、乐,对他人也是漠不关心……
【父母该怎么做】
孩子需要父母的关注、肯定、鼓励,对孩子投来的寻求关注和认可的目光,及时给予眼神反馈,及时赞许、鼓励;对孩子需要父母出席的活动,尽量抽出时间陪伴参加;对孩子出色的表现,及时认可、赞赏。
当孩子犯错时,父母应与孩子及时沟通,及时纠正错误的行为,而不是采用跟孩子置气的方式,对孩子不理不睬,甚至采用将孩子独自关禁闭的方式,这些都会对孩子造成心理创伤。合理的惩罚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方式,但冷漠、冷暴力绝不该是实施给孩子的惩罚。
青春期的冷漠
“我们每天几乎都不说话,我有时想和他做一些沟通,可是他却一副冷冰冰的样子,我的话根本就说不出来。如果再这样下去,我的精神真的要崩溃了。”妈妈在孩子面前抱怨道。
“爸妈一吵架就冷暴力,我在家里非常难受,左右不是。现在导致我也有这种倾向,虽然我知道自己非常讨厌冷暴力,每次都希望他们能坐下来好好沟通,但自己无形中也被影响了,有时自己跟同伴相处时,感觉自己也有实施冷暴力的倾向。好痛苦。”一位青春期的孩子对咨询师说。
【沟通心理解读】
夫妻之间的家庭冷暴力对孩子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一方面,这种紧张的氛围,会让父母选择将孩子作为情绪的宣泄口;孩子成了情绪的垃圾桶,承受着来自父母的压力,但他们又没有解决父母矛盾的能力,甚至也没有自愈的能力,只能自责、被伤害。
另一方面,在这种环境里生活的孩子,也会习得冷暴力的处理方式,轻者会性情忧郁,变得懦弱或残暴,重者可能会产生自残、自杀倾向。而父母对青春期孩子的冷漠对待,是更严重的自我意识的摧残。
【父母该怎么做】
在家庭中尽量避免冷战的处理方式,夫妻之间的问题应积极沟通,避免将孩子拉入冷暴力的旋涡。要对孩子积极关注,对青春期的孩子表现出的独立人格给予积极的肯定,不忽视他的任何成长需求。对孩子提出的质疑认真对待,不用冷漠的方式对待孩子。
沟通良方
冷暴力经常会让人抓狂,因为它是一种被动型的攻击形式,是采用沉默、忽视、冷漠的方式惩罚、控制对方。
对家人、对孩子,都要尽量避免采用冷漠、冷暴力的沟通方式,不忽视孩子成长的任何环节,陪伴孩子的成长。对婴儿期的孩子表现出的需求积极关注、及时满足;对儿童期的孩子寻求寻求关注、积极表现的成绩及时认可、鼓励;对青春期的孩子,及时地关注成长的独立表现,给予成人式的关注、鼓励。
第四节 家庭暴力:无法挽回的创伤
家庭暴力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与直接遭受家庭暴力的孩子相比,作为家庭暴力目击者的孩子遭受的伤害更隐蔽,隐蔽的伤痛主要在精神上、心理上。
联合国发布的《2013暴力侵害儿童全球调查报告》表明,全球每年有1.33亿~2.75亿的儿童,目睹发生在其父母之间的某些形式的暴力行为。而在我国,根据全国妇联2015年的调查,2.7亿个家庭中约有30%存在家庭暴力。按每个家庭平均一个孩子计算,中国约有9000万孩子生活在存在暴力的家庭中。
婴幼儿期的家庭暴力
孩子降生后,家里多了很多新的主题,生活中多了一些可能产生摩擦的琐事,夫妻间对此处理不当,发生争吵很常见,但情绪控制不当,甚至出现情绪过激而动手打人的情况,就涉及家庭暴力的问题了。
【沟通心理解读】
家庭暴力是家庭成员负面情绪过多、攻击性情绪增长,出于释放能量的一种需要而产生的暴力行为。家庭暴力发生时,90%的孩子就在同一个房间或隔壁房间,他们被称为“目睹家庭暴力儿童”。
研究发现,儿童期曾看到或听到父母家庭暴力发生的个体,其成年后实施暴力行为的概率是对照组的3倍。长期暴露在家庭暴力环境中的儿童会产生“暴力是解决家庭问题的合理方式”的错误认知,因为他们并未从家庭中学习到解决冲突的其他方法。
【父母该怎么做】
提高调节情绪的能力,不将坏情绪带回家,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生活中经受的压力而产生的压抑的状态,及时进行自我排解。对于原生家庭对自己产生的影响,能有所觉知,并尽量避免。找出适合自己的心理调节方式,如有必要,及时找心理咨询师求助,不将坏情绪影响到家人。
儿童期的家庭暴力
孩子是家中最弱势的群体,有些父母在外面受了气,不能控制、调节好情绪,回家后将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一旦孩子的分数没有达到预期或孩子有表现不好的地方,就体罚孩子。
【沟通心理解读】
生活在家庭暴力环境中的孩子,有着强烈的自卑心理,内心非常敏感。他们时刻担心父母是不是情绪不好,谨慎地观察父母。父母情绪好时,跟孩子很亲昵,但父母有时情绪是突然变化的,孩子也把握不到原因,便会自责是不是自己哪里做错了,想寻求关爱又恐惧父母突然变脸,因而内心矛盾、缺乏安全感。
父母打骂孩子后并不会认错,反而会让孩子认错,孩子的心里很排斥,却又不得不认错;孩子对父母也会产生恐惧心理,自尊心被一点点磨灭,与父母的关系也越来越远,导致自卑、懦弱。被家庭暴力影响的孩子,也会习得父母的行为,形成孤僻、暴戾的性格。
【父母该怎么做】
和睦的家庭氛围,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支撑。父母的关爱是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对儿童的体罚会对孩子身心造成严重的摧残。父母应及时控制好情绪、控制好自己即将施暴的行为,平息好情绪再沟通。
父母应时刻记得自己是孩子的榜样,应做好言传身教。父母的行为方式、情绪的控制、处理问题的方式都是孩子的榜样,孩子都在学习、模仿。
青春期的家庭暴力
“与男生说话、接触,就会让我觉得恐惧,总觉得他们身上都有暴力因子,随时都有可能打我。我要跟他们保持距离。”“只要看到争吵的混乱场面,我就害怕。”一位经常目睹妈妈被爸爸家庭暴力的女生对咨询师这么说。
【沟通心理解读】
见证了家庭暴力的孩子,对亲密关系会存在恐惧。目睹父母的暴力行为,孩子会将暴力合理化,认为自己或他人的暴力,都是正常的情绪发泄方式。
有研究显示,从小目睹妈妈遭受家庭暴力的女性,长大后成为家庭暴力受害者的概率,是一般女性的4.3倍;曾经目睹家庭暴力的男性,长大后对伴侣施暴的概率,则是一般男性的5.27倍。
【父母该怎么做】
青春期的孩子,情绪容易暴躁,容易出现暴力行为,作为父母,需要避免在家中出现暴力行为,对于孩子出现的不当的情绪宣泄行为,尤其是暴力行为,需要及时引导,不能以暴制暴,强化暴力行为。
家庭中夫妻之间的矛盾,尽量平和地解决,营造温馨、和谐、有爱的氛围,给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的典范。
沟通良方
对孩子的体罚和夫妻之间的家庭暴力,都是在家庭中必须杜绝的现象。
家,是孩子成长的港湾;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终身学习的榜样。作为父母,要时刻记得这份角色带来的责任,营造温馨、有爱、和谐、平等的家庭氛围。
父母要学着控制自己的情绪,能够及时地排解压力、调节情绪,不将压力和负面情绪带回家,避免将原生家庭带给自己的创伤再赋予孩子。夫妻之间有问题时,在平静的状态下,平和地沟通,避免暴力处理。双方沟通解决不了的问题,应寻求专业帮助,不让孩子成为目睹暴力、经受暴力的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