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生活中的沟通:规则的建立和社会角色的认知

第一节 害羞:躲在妈妈身后的孩子

调查显示,大约1/5的孩子都有害羞的心理,成年后也不能完全摆脱。如果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没有及时改变害羞的状态,孩子长大之后,很有可能会变成一个敏感、害羞的成人。

婴幼儿期的害羞

小海是一个长得很可爱的男孩,但妈妈带他去玩时,他一直躲在妈妈身后,周围人与他打招呼时,他也会回避眼神交流,跟他说话也一直低着头,或专注地玩着自己手里的小汽车。有一次,比较热情的邻居阿姨跟他亲近,伸手要抱他时,他却扭头跑开了。家里有亲戚到访,小海也躲着不见人。妈妈带他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他也只是独自玩。

【沟通心理解读】

孩子的性格天生就有差异,有些天生胆大、外向,有些天生胆小、内向。在遇到陌生情景或陌生面孔时,孩子认生、害怕,是正常现象,在父母的引导、鼓励下可以逐渐缓解。

孩子不愿意与人交流,难以和父母及同龄孩子相处,也有可能是孤独症的表现。孤独症也称自闭症,主要表现出语言障碍,不会说话或说话迟;不同程度的人际交往障碍;与人很少有眼神上或肢体上的交流;兴趣狭窄,对某些细节、主题异常关注;行为方式刻板;听觉敏感,对特殊声音喜欢或恐惧。孤独症一般在3岁以前就会表现出来,是一种广泛性的发育障碍。

【父母该怎么做】

对于孩子性格的差异,父母也不必着急,可以根据孩子的成长特征,有意识地逐步引导孩子进入新环境,逐渐适应令孩子害怕的场景,孩子会慢慢改变。

对于可能患有孤独症的孩子,父母需尽早带到医院,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家庭成员一起参与孩子的治疗,能互相鼓励、支持,坚定信心,因为家庭的态度对孤独症的影响不亚于干预治疗。根据治疗方案,采用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相结合的方式,配合医生的治疗、训练,必要时可以在特殊教育学校或医疗机构接受教育和训练,包括感觉统合训练、社交能力训练等。父母需要接受自己孩子的不同,营造轻松愉快的成长环境,带动身边人的逐步接受。

儿童期的害羞

小童是个害羞的姑娘,她说话声音较小,经常不敢说话、不敢喊人,父母比较焦急,经常当着其他人的面大声斥责她,训斥她不喊人或声音小,还当着孩子的面对别人说:“这孩子一向胆小,不愿意说话。”小童在遇到人时也基本不喊人,因为妈妈总会在身后帮她解释“胆小,不愿意说话”。

【沟通心理解读】

孩子对环境、对他人缺乏安全感时,会有害羞的表现。孩子的害羞有可能是因为父母教养方式过于严格,以成人的标准要求孩子造成的,导致孩子的压力很大,不愿意开口。在家庭成员内部,有的父母会千方百计地哄劝孩子开口,有的则认为孩子现在还小,不想说也不用勉强。引导方法的不一致,既不利于孩子学习如何表达,压抑他的表达欲望,也会让孩子产生焦虑的情绪。

有些父母过度保护,不让孩子自己尝试,有些为了缓解尴尬,维护面子,在孩子面前跟别人解释说孩子胆小、不说话,给孩子贴上了标签,孩子受到暗示,会成为父母形容的样子,胆小、害羞、不主动表达。

【父母该怎么做】

当孩子面对新的、不熟悉的人或事感到不适或恐惧时,父母要陪伴、鼓励、支持他们,帮助他们提前做好心理建设,预演场景,多做训练,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的害羞和不适会有所缓解。

父母要有意识地鼓励孩子和引导孩子与人交往。面对害怕的场景,对孩子多肯定、少批评,多鼓励、少指责。避免给孩子贴标签,用正面的话语给孩子鼓励,如“今天和阿姨说话的声音比较大,很好听,很棒哦!”微笑、点头、挥手、眼神交流,都会给孩子以鼓励,能逐步降低孩子的恐惧感,提高孩子与人交往的勇气、建立与人交流的自信。

青春期的害羞

小萱是一名初二的学生,平时与同学交流较少,没有较好的朋友,几乎不参加学校的活动,老师喊他回答问题时,他总是缓缓地站起来,低着头不说话,无论老师怎么鼓励,他就是不说话。回到家也是自己待在房间,几乎不与父母交流,也很少和父母一起参加家庭聚餐。

父母对孩子若一直较少关注,默认孩子内向的性格,不予引导,较少陪伴,孩子“孤僻”的状态会更加严重,甚至形成社交焦虑症或社交恐惧症,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沟通心理解读】

青春期的孩子会多一些敏感和害羞,但有些已经不仅仅是害羞,他们会表现为害怕或回避社交,拒绝参加群体活动。学习、社交技能锻炼的机会都因此减少,学习、生活能力也受到影响,这类情形中孩子可能出现了社交焦虑症或社交恐惧症。社交焦虑症或社交恐惧症的表现如下。

1.害怕被人注视或评论。

2.认为别人能看透自己的窘态,对自己都是负面评价。

3.回避与人的眼神交流,浑身不自然,手脚无处安放。

4.回避导致社交焦虑的情景,通常是减少社会交往。

5.在社交场合,会伴有脸红、颤抖、心速过快、尿频、恶心等反应。

孩子出现社交焦虑症的情况,父母不必过于焦虑或担忧,父母的焦虑也会传染给孩子,积极的引导、训练会缓解孩子的焦虑。

【父母该怎么做】

孩子若出现了社交焦虑症或社交恐惧症的情况,尤其还影响到了学习和生活时,父母需调整好心态,了解孩子焦虑的原因,学习一些帮助孩子克服焦虑的方法,陪伴、鼓励、支持、引导孩子,帮助孩子逐渐克服紧张和害怕。

可以采用系统脱敏法,从孩子不太紧张的场合、较熟悉的人训练起,逐步、逐级扩大社交的人群,适应陌生的场合、紧张的情景、社交的时长,从而逐渐适应、缓解紧张。还可以通过心理咨询门诊或机构,辅以药物缓解、采用暴露疗法等,帮助孩子克服焦虑、紧张情绪,建立起正常社交的自信。

沟通良方

孩子的害羞,可能是性格的原因,可能是对新环境的适应力较弱、对环境缺乏安全感,也可能是孤独症、社交焦虑症、社交恐惧症的原因,父母需仔细辨别分析,对待孩子多一些耐心与陪伴,用心引导。

对于孩子可能出现的孤独症、社交焦虑症、社交恐惧症,尽量早诊断、早治疗,父母间互相支持、鼓励,营造积极的、支持的氛围,帮助孩子进行技能训练,逐渐提升孩子的适应力。

孩子成长中都会经历害羞、对陌生人畏惧的过程,家长应避免给孩子贴上害羞、胆小的标签。父母需有充分的耐心,给孩子多创造一些机会,让他逐渐多见一些人、多面对一些可能会害怕的情景,陪伴他、鼓励他、引导他,帮助孩子提升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提升社交技能。

第二节 抢占:走开,这些都是我的

孩子为争夺物品发生的争执或冲突,是经常令父母头疼的问题,孩子抱着玩具不放,对方父母询问能否分享,如何缓解尴尬的场面,让孩子能主动与别人分享?兄弟姐妹之间经常为争夺父母的爱、争夺玩具发生争执,如何帮助他们保持良好的关系?

婴幼儿期的抢占

小敏2岁半,爸爸平时工作很忙,回家时小敏都睡着了,有次难得周末不用加班,小敏爸爸看到在沙发上玩耍的妈妈和小敏,过去都抱了一下,小敏的反应却很强烈,将要抱妈妈的爸爸的手推开,爸爸试着又抱一下妈妈,小敏又撇嘴大哭,推开了爸爸。之后玩耍、吃饭、洗澡时,只要爸爸在边上,小敏就哭闹,爸爸无奈,只好独自一人躲到一旁的小房间。

小敏带着自己心爱的托马斯小火车出去玩,碰到妈妈的朋友带着小姐姐也出来玩了,小姐姐很想玩一玩小敏的小火车,妈妈对小敏说跟姐姐分享一起玩啊,小敏抱着小火车,摇着头说“这是我的”,妈妈就和小敏一直讲道理,让她把小火车拿出来,小敏委屈地大哭起来。

【沟通心理解读】

2岁以内的婴幼儿还没有形成完全的自我意识,在孩子的眼里,他和妈妈是一体的、共生的,不允许别人介入自己和妈妈之间,这时如果有别人,比如爸爸,在幼儿面前表现出对妈妈的亲密行为,孩子就会觉得自己的主权受到了侵犯,妈妈被抢走了,便会生气、伤心、哭闹。

孩子到2岁以后,进入“物权敏感期”,开始意识到哪些东西是属于自己的。三四岁时,孩子普遍出现“利己”倾向,比较自我。此时若强迫孩子分享他的玩具、读物,孩子会非常委屈,认为父母是帮其他小朋友抢自己东西,对父母不理解自己而感到愤怒、伤心。

【父母该怎么做】

爸爸需要创造一些机会,多参与孩子的照料,尽量每天都能陪伴、照顾、关爱孩子,孩子也会建立对爸爸的依恋,对爸爸的亲切感也会加深。在家中经常玩一些一家三口的亲子游戏,妈妈也多做一些引导,能让孩子意识到,爸爸不是跟他抢妈妈的,爸爸、妈妈都是爱他的。

孩子对自己物品的所属意识会经历一个非常敏感的阶段,父母不必强求孩子分享,要充分考虑孩子的感受,让孩子做自己所有物的主人,由他决定是否分享。但平时需要通过绘本、故事、生活等小事例,给孩子做一些分享意识的引导,如分享可以获得哪些快乐,引导孩子形成分享的观念,让孩子主动快乐分享。

儿童期的抢占

小明是出了名的“小霸王”,爷爷奶奶宠爱,爸爸妈妈疼爱,要什么玩具给什么玩具,要什么吃的立马买回来。小明跟小朋友一起玩时,会经常发生争吵、打闹现象,因为他带出去的玩具,从来都不愿意跟其他小朋友分享,在游乐场玩时玩着跷跷板,还让奶奶帮忙占着秋千,其他小朋友要荡秋千时,就立马哭叫着跑过去说,“走开,这是我的,我要玩的”。

后来小明的妈妈又怀孕了,妈妈告诉小明要有个弟弟陪他一起玩了,小明一开始开心,但弟弟降生后,他却经常闹情绪,不准弟弟碰他的东西,还对妈妈说:“你把弟弟塞回肚子里吧。”

【沟通心理解读】

孩子通常到了七八岁时才真正懂得分享,若不能给孩子及时的引导,孩子出现自私、抢占行为的可能性很大。孩子的抢占行为跟家庭中营造的氛围有一定的关系,父母的纵容、包庇、让孩子独享、教孩子玩具不给其他小朋友玩,都会让孩子缺乏分享意识,产生抢占行为。

孩子内心都渴望得到父母独一无二的爱,在孩子的观念中,弟弟或妹妹的降生,是将父母的爱夺走了,将自己的玩具也分走了,抢占行为,甚至对弟弟妹妹的攻击性行为,也是想夺回他认为应该都属于他的关爱和玩具。

【父母该怎么做】

在家庭中创造分享的氛围,避免营造孩子的特殊地位十分重要。比如吃东西时,家人都共同分享,买的比较少或很好吃的食物,也要避免让孩子一人独享。给孩子创造经常与同伴一起玩耍的机会,引导孩子分享自己的零食、玩具,让孩子体会分享的乐趣。

跟孩子充分建立共情,引导、帮助孩子把他消极的、负面的情绪、感受表达出来;对于孩子在现实中并不拥有的东西,给他们以想象的空间,引导他们表达出自己的愿望;帮助孩子以象征性的或创意的方式,比如,画画、过家家、写作的方式,发泄他们的敌意感受;及时制止孩子具有攻击性的伤害行为,告知孩子如何更好地发泄愤怒情绪。

青春期的抢占

小牛是一名初三的学生,在家中总是一副唯我独尊的状态,妈妈中午炒了一份糖醋排骨,是小牛爱吃的,他就把盘子往自己面前一端,将盘子里的排骨一扫而空,爸爸妈妈一块也没吃到,两人面面相觑。小牛已经不是一次两次这样,遇到好吃的全都抱到自己身边,一人独享,家里有客人到访也是如此,爸爸妈妈感到非常尴尬,却不知如何劝导。

小牛在家时经常将房间里的音乐开得特别大声,也不管家中是否有其他人,不管爸爸或妈妈是否在睡觉,妈妈让他把音乐声音开小点儿,他大声回应道:“我在听音乐,这是我的房间,你们把门关起来呗。”之后依旧轰隆隆地继续播放着音乐。

【沟通心理解读】

孩子平时的习惯,是从小养成的,到青春期时,他们会寻求强烈的独立感,寻求独立空间、寻求自由,但这种追求,如果童年期父母没有很好的教育关于分享的观念意识,孩子会变成自私、不顾及他人,性格中养成一种独占甚至霸占的意识。加上青春期暴躁、易怒的情绪,孩子的这种状态会给父母带来很大的困扰,将来到学校住宿,与同学相处都会成为问题。

【父母该怎么做】

父母在家庭中需要营造好的氛围,家庭是大家共同生活的空间,物品、食物都是共享的,不论是孩子或者是家中的任何一名成员都要充分考虑家庭中其他成员的感受,有着与家庭成员共同分享的意识。父母要与孩子做朋友,平等地与他们沟通,将孩子当作成人,不给予独享的特权,并引导孩子的分享意识,包括空间、食物,甚至引导孩子分享自己成长的疑惑和自己的小秘密。

若是多子女家庭,帮助孩子们协调好子女之间的关系,化解他们之间的敌意或冷战,理解他们的状态,让他们能有自己情绪的发泄口,可以让他们有机会与其他孩子享有特权与责任,互相支持、互相理解、互相帮扶。

沟通良方

抢占、独占、霸占,都是孩子自私行为的表现,父母需在家庭中营造共享、分享的沟通氛围。

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对于分享意识有不同的理解,婴幼儿期的孩子,有着“物权敏感期”,有强烈的“我的”意识,此时应不强制孩子分享,而逐步通过故事、生活小事例、带孩子一起参加游戏的方式引导孩子产生分享意识,让孩子主动快乐地分享。从儿童期开始,要明确培养孩子的分享意识,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及时化解兄弟姐妹之间的敌意、冲突,学会共同分享喜悦、悲伤,分享玩具、物品。青春期的孩子,追求独立空间和自由,父母需要营造平和、共享的家庭氛围,把彼此都当作朋友,培养孩子在共同生活的空间里能兼顾他人的沟通习惯。

第三节 听我的:规则?权威?尊重

父母在育儿的过程中,经常喜欢用“听我的”来强化自己的权威,让孩子服从,但无意中也会发现,孩子也在使用“听我的”。比如,孩子与同伴相处时,让其他小朋友“听我的”,在与父母沟通时,让父母“听我的”,甚至在争执、冲突中,怒吼“听我的”,这种看似树立权威的行为,实际为沟通的顺利进行带来了障碍。

婴幼儿期的“听我的”

在孩子还小的时候,父母对孩子的各种要求都比较低,孩子做出一点儿贡献,父母就会觉得孩子很懂事,就算是父母想让孩子做一些什么事情,也会用很温和的语气向孩子提出,如果孩子一时不愿意做,父母也不会生气,对孩子有比较多的耐心。

当孩子长大一点儿后,父母就觉得,孩子也该懂事了,让他做什么他就应该马上去做,不能哭哭啼啼、拖拖拉拉的。无意间,父母向孩子提要求时就多了几分坚定,少了几分温和,当孩子不愿意马上做出父母期待的反应时,还会指责孩子不听话。孩子的自主意识也在发展——我本来就已经不喜欢事事听你的安排和指挥行事了,你还这么坚定地要我听从你的要求?!哼,我就不听!

【沟通心理解读】

2~4岁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个叛逆期,俗称“宝宝叛逆期”。在这个时期,孩子的自主意识逐渐发展起来,他想主导自己的生活,不想再听从父母的指挥和安排,也希望父母有时能听他们的。

但是很多父母因为缺乏学习,还不太懂得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所以在孩子不听从指挥和安排来行事时,就容易下意识地给孩子贴上“不听话”的标签。亲子双方容易陷入一个恶性循环——父母的要求越生硬,孩子就越不肯听从;孩子越不听从,父母就越恼火、越心急,语气越生硬,甚至拿出权威的语气让孩子服从,使双方关系更为紧张。

【父母该怎么做】

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当孩子出现类似不听话的表现时,淡定些,先反思自己是不是给孩子太高的期待,要多给孩子一些尊重和等待,不轻易给孩子贴上“不听话”的标签,让孩子慢慢度过发展期。

增强自己的育儿信心。对孩子少用“听我的”这样的命令式口吻,因为对孩子的强硬要求,孩子也会模仿,并用到自己与同伴之间的相处,甚至与父母的对话中。

在家中营造民主的氛围。与孩子共同商定活动的方案、行为的准则。

儿童期的“听我的”

小飞和同伴一起玩游戏时,总是要别人听他的,小朋友不搭理他,或者没按照他的规则去做时,他就会大叫“听我的,你们听我的”!甚至还会哭闹、打人,父母很是头疼。

爸爸妈妈下班回家后都忙着自己的事情,妈妈在厨房烧饭,爸爸躺着玩手机,小飞要他们陪自己玩,妈妈不耐烦地说:“出去,出去,妈妈要烧饭。”爸爸抱着手机头也不抬地说:“自己玩,自己玩,爸爸有事要忙。”吃饭时,小飞跟他们分享自己在学校的见闻,爸爸妈妈各自拿着手机,头也不抬地应付道:“哦,嗯。”小飞看这情形,大叫了一声:“你们听我说。”爸爸妈妈头抬了起来,小飞又说了一句“听我说”,父母跟他有了眼神互动,小飞开心地讲起了他的见闻。

【沟通心理解读】

同伴在儿童成长中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有利于儿童的认知技能学习、情绪安定、社交技能掌握。儿童的友谊发展也经历几个发展阶段。

4~5岁的儿童属于单向帮助阶段,此时他们要求朋友听从自己的愿望和要求,顺从自己的同伴就是朋友,否则就不是朋友;6~12岁的儿童属于双向帮助阶段,儿童对友谊的互动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有明显的功利性。举止平静、出色、合作、助人的儿童更受欢迎。

儿童的自我意识形成时,希望周围的人都能遵从他制定的规则,儿童与人沟通时,希望对方能关注他。大声的呼叫,也是为了获得对方的关注。

【父母该怎么做】

父母需引导、帮助孩子处理好同伴关系,给予孩子自信、鼓励。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故事情景的方式,培养他与同伴交往中的基本交往技能,理解同伴,学习处理冲突,培养孩子的利他主义行为,让他能够为自己负责。

避免让孩子通过吼叫的方式吸引自己关注,若只在吼叫时才予以反馈,会强化他的吼叫行为。父母与孩子沟通时,要做好孩子的榜样,通过眼神、肢体动作、表情等非言语动作积极反馈,表示出对孩子的关注。

青春期的“听我的”

“孩子突然像变了个人似的,越来越难管,以前很听话的,现在经常对着干,可真难管啊。”这是很多青春期孩子父母的共同感悟。自己一手带大的孩子从无话不谈变得无话可谈,孩子也不愿意听自己的。

青春期的孩子会从乖巧的状态变得拒绝配合,甚至顶撞父母,这让父母认为孩子在挑战自己的权威,甚至怒吼“听我的”!但这样的压制、控制,并不能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越想控制,他们越想逃离。

【沟通心理解读】

青春期是发展“自我同一性”的关键期,实现了自我同一性的青少年至少有以下3方面体验:一是感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独特的、有自己个性的个体;二是自我本身是统一的,需要、动机、反应模式可以整合一致,具有童年发展而来的连续感和相同感;三是自己设想的“我”与觉察到的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是一致的,并深信自己努力所追求的目标以及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所采用的手段是社会所承认的。

解决自我同一性的冲突是青春期孩子成长的重要任务,若孩子缺乏主见、尊重“权威”、缺少反思、较少焦虑,对传统的价值观感兴趣,与父母的联系比与同伴的联系紧密,那么这是青少年探求、实现自我同一性过程中出现的失败现象——“同一性拒斥”。这样的孩子未来往往缺乏主见,容易盲从,不喜欢改变,无法应对挑战。他们会通过回避变化和压力来获取安全感,当遇到挫折时,他们更容易丧失目标和信心。

【父母该怎么做】

青春期的叛逆是生理成熟、思维能力提高的表现,是孩子探索自我、建立自我同一性的途径。当孩子叛逆、不听话、不配合、不沟通时,父母不要认为孩子是对自己威严的挑战,要引导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对孩子探索自我的表现要加以肯定。

父母要和青春期的孩子以朋友的身份平等沟通,而不是用权威者的身份压制他们必须服从于自己。父母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规定和要求时,要与孩子共同商量,充分考虑孩子的需要和想法,听取并接受孩子的意见,并对制定的要求做出解释,让孩子主动遵守,而不是强制执行。

沟通良方

“听我的”是父母树立权威的表达,是孩子表达自我、宣誓独立的方式,父母若一味地以权威者的身份与孩子沟通,压制孩子想法的表达,对孩子的成长不利,也不利于亲子关系的沟通。

婴幼儿的第一个叛逆期,儿童的同伴关系建立期,青少年的青春叛逆期,都是孩子表达自我意识、拒绝服从的阶段。父母需要遵从孩子的发展规律,降低对孩子的高标准、高期待,帮助孩子掌握基本的社交技能,让孩子勇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勇于探索自我,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

第四节 角色扮演:我也想当爸爸/妈妈

角色扮演是孩子通过想象,创造性地模仿现实生活的活动,它为孩子提供了模仿、再现人与人关系的机会,为他们形成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打下基础。当孩子产生了在现实世界中无法得到的、无法满足的愿望时,他就会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来使这个愿望成真。

婴幼儿期的角色扮演

幼儿从小就喜欢角色扮演游戏,2岁开始,她就开始像模像样地哄怀里的布娃娃睡觉,给布娃娃喂饭,假装自己是个温柔的妈妈;她会戴着听诊器玩具认真地在毛绒小熊身上探来探去,给小熊喂药、挂水,假装自己是个负责任的小医生;她会拿着故事书和小棒子,站在家里黑板前,面向对面排排坐的一群玩偶,假装自己是正在讲课的小老师;她会穿上妈妈的高跟鞋,背上妈妈的包,涂上妈妈的口红,一副小大人的模样,假装自己是个忙碌的上班族。

【沟通心理解读】

12~18个月是“角色扮演”能力的萌芽期,很多孩子从1岁后开始会假装做一个动作,如假装自己在喝水、在吃饭、在睡觉等。18~24个月大的孩子会利用玩具来进行一些简单的扮演了,但还停留在一两个单一动作的层面,如用玩具假装打电话。2岁以后,大部分孩子的角色扮演不再是一个动作了,他们会把多个动作合并在一起,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开始有故事情节了”。30~36个月大的孩子开始扮演一些日常中不那么熟悉的情景了,如把自己当作医生,给患者治病。

对孩子来说,事实与想象并没有太大的区别,角色扮演能进一步激发孩子的想象力,促进右脑发展;模拟对话不仅能加深与妈妈的情感交流,还可以刺激孩子左脑的语言中枢;通过角色扮演游戏,还能帮助孩子疏导压力和害怕等情绪,为面对真实的情景做准备。

【父母该怎么做】

父母可以尝试带着孩子一起玩,开始时在孩子面前演示一些最简单的自我扮演动作,扮演动作简单并且和孩子日常生活相关,让孩子慢慢形成“扮演”的概念。同时,逐渐给孩子准备合适的、孩子感兴趣的角色扮演玩具,让孩子能进行角色的模拟和扮演。

与孩子一起玩角色扮演时,多引导孩子丰富扮演的情景,充分发挥想象力,让孩子充分描述情景内容。多带孩子出门见识外面的世界,带孩子去公园、逛博物馆、去别人家玩耍等。这些新的生活体验都可以成为角色扮演的素材。这就是最基本的“举一反三”的能力,也能锻炼孩子的记忆力。

儿童期的角色扮演

儿童在进行角色扮演时,喜欢将自己化身为他们喜欢、崇拜的形象:超人、蜘蛛侠、奥特曼、白雪公主、芭比娃娃等,会用偶像的名字来给自己命名,学着那些形象的动作、语言,握着小拳头对着空气打坏蛋,模仿惩恶扬善的情节等。

从幼儿园放学回家后,小桐一直闷闷不乐,妈妈问小桐发生了什么事情,小桐也一直不吭声,吃完晚饭妈妈想起来小桐喜欢玩角色扮演游戏,于是跟小桐模拟幼儿园的场景,由妈妈扮演小桐,小桐扮演老师。经过一轮扮演游戏,妈妈知道了小桐不开心的缘由,原来上课时小桐不专心,离开座位与同学说话,被老师训斥了几句,还被罚站了。妈妈了解清楚缘由后,给小桐做了安抚,小桐的状态终于好转了。

【沟通心理解读】

角色扮演游戏能让孩子学习“换位思考”,学习设计游戏情景,学习如何坚持自己正当的权利,怎样控制自己的言行,以符合游戏规则,这对孩子的想象力、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等的提升,都有很大的帮助。

孩子在经历挫折、在学校被老师批评、与同学发生争执时,难免情绪低落,问及缘由,有时也表达不清,而用角色扮演游戏跟孩子一起还原当时的情景,孩子可以声色并茂地还原情景,帮助父母了解孩子到底经历了什么。在还原情景的过程中,孩子的情绪得到了缓解,父母了解清楚缘由,也能帮助孩子调节情绪,走出挫折。

【父母该怎么做】

角色扮演游戏,是父母与孩子之间很好的沟通渠道,父母平时可以腾出一些时间,陪孩子玩这类游戏。根据孩子喜欢的角色,对故事情景进行改编,父母扮成故事中的角色,跟孩子一起对戏,将行为习惯、礼仪等包含在游戏中,让孩子通过角色扮演,收获比平时讲道理更好的效果。

与孩子多模拟上学的场景,可以帮助孩子克服上学的恐惧;与孩子一起扮演老师、学生的角色,可以帮助父母了解孩子在学校经历的事情,帮助孩子走出挫折情景、缓解紧张情绪,引导孩子掌握上学的礼仪、行为规则、与同伴交往的技能,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

青春期的角色扮演

有些女孩在青春期时,喜欢扮演成男孩的样子。她们厌恶自己的女性角色,喜欢模仿青春期男孩的坏毛病,如抽烟喝酒和拉帮结派。这些女孩会借口说是因为那些男孩对她们感兴趣,她们才模仿这些行为。青春期的男孩经常喜欢扮演一种聪明、勇敢和自信的男性角色,他们相信自己就是真正的、完善的男性,却不面对自己的不成熟的现状。

【沟通心理解读】

对青春期女孩模仿男性角色的行为加以分析,就可以发现这些女孩从年幼时开始,便因为环境、家人的各种影响,讨厌自己女性角色,转而期待自己是一位男性,并认为因此可以受到更多关爱、满足一些期待,到青春期,这种厌恶女性而对男性角色的偏爱表现得更加明显。

对男孩教育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也会在青春期暴露无遗。与男孩极端的女性化行为类似,有些男孩表现出极端的男性化,甚至将极端的恶习理解为男性的人格特征。他们酗酒、纵欲,甚至仅仅为了表现和炫耀他们男子汉气概而不惜犯罪。这些极端化的恶习需要正确引导。

【父母该怎么做】

父母对于孩子的培养,需要重视男性角色、女性角色的塑造,避免对孩子的过度控制和反向角色期待。有些重男轻女的家庭,会表现出对女孩的排斥,作为父母,要对孩子有所保护,引导孩子合理、正确地认知自身的角色,认识到自身角色的优越性。对于男孩,不给予过度期待和压制,让孩子形成合理的自我认知。

父母要做好孩子的榜样,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摆正自己的角色,让孩子理解男性角色、女性角色的正常状态。要避免孩子因为嫌弃爸爸或想要保护妈妈,表现出与自己身份不符的角色扮演。

沟通良方

角色扮演是孩子成长、心理成熟、掌握社交技能必经的一种成长形式。通过角色扮演,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想象力、问题的解决能力、行为习惯都得到提升,父母与孩子的亲子关系也能得到改善。

从婴幼儿期开始,父母便可以培养孩子的角色扮演能力,引导孩子如何进行角色扮演,和孩子一起创设角色情景,引导孩子扮演、表达;儿童期,家长可以让孩子自己进行角色设计、制定游戏规则、处理角色冲突,帮助角色进行情绪疏导;青春期,家长要帮助孩子正确认知自己的角色,处理角色和身份认同的冲突。

第五节 我们不一样:性别意识的引导

孩子出生即有了自己的生物学性别,在成长过程中,逐渐获得社会所认为的适合于男性或女性的价值、动机、性格特征、情绪反应、言行举止和态度。这个将生物学性别与社会对性别的要求融进个体的自我知觉和行为之中的过程是孩子区分性别角色或性别定型化的过程。

婴幼儿期的性别教育

孩子在婴幼儿期与妈妈联系紧密,从2岁开始,孩子会观察男生、女生的身体构造,幼儿对于男女的差异已有了朦胧的认知。

幼儿会在爸爸妈妈洗澡、换衣服时悄悄地想去观察,有些父母会立马拉着孩子离开,对孩子想要探求男女差异的行为一味地压制,不知如何引导。

【沟通心理解读】

性别的恒常性认知,经历3个阶段:2~3岁是性别认同期,孩子能意识到不同的性别,知道自己是男生或女生,知道性别角色该有的活动和兴趣;4~5岁能掌握性别的稳定性,知道人的性别不会随年龄变化而变化,也知道与性别相关的心理特征,比如,男孩要胆子大,女孩要文静,可以撒娇;6~7岁是掌握性别一致性的时期,孩子懂得人的性别不会随服饰、形象或活动的改变而改变。

在孩子性别认知的敏感期,需要合理引导,若对女孩盲目进行男性化的养育,将男孩一味进行女性化的养育,孩子会出现性别角色的混乱,对自己的性别认同出现障碍;尤其到了青春期,孩子会出现自我认同混乱,对于自己的性别、行为方式都会出现认同障碍。

【父母该怎么做】

父母在孩子2岁多,即在孩子性别的敏感期时,可以通过与孩子一起读绘本、讲故事引导孩子意识到男孩、女孩的差异,并结合孩子的日常生活,从服饰、玩具的选择、游戏方式等方面,对孩子进行培养。比如,给女孩穿裙子,男孩穿裤子;女孩穿粉色,男孩穿蓝色;女孩留长发,男孩留短发;女孩玩洋娃娃,男孩玩汽车、机器人。

父母在教孩子认识自己的身体构造的同时,也一定要告诉孩子,内衣、泳衣覆盖的身体部位是非常重要的,除了自己的父母或者医生,其他任何人都不能触碰。如果有其他人碰了他们的隐私部位,一定要第一时间告诉父母。

儿童期的性别教育

孩子经常会问父母这样的问题,“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有些父母会回答“你是从垃圾堆里捡来的”,“你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有孩子会问:“我小时候在你肚子里,那是怎么出来的?”妈妈回答“你是从胳肢窝里拽出来的”等。这些迷惑性的回答,会让孩子对自己的出生不能有一个明确的认知,对自己的身份产生怀疑,还会导致孩子为了寻求正确答案出现一些不良行为。

小明妈妈非常喜欢女孩,总是在各种场合说女孩好,比如,女孩文静,女孩可以好好打扮,女孩温柔,她也总是把小明打扮成女孩的样子,给他穿裙子,扎辫子,买女孩过家家的玩具。渐渐地,小明也表现得越来越像女孩,有时还让妈妈给他买裙子穿,他在学校也喜欢跟女生打成一片,老师们有时也觉得小明太像女生。

【沟通心理解读】

孩子上学后经常受到世俗偏见的影响,比如,父母、老师总会在很多场合表达出女孩听话、安静、文雅,但脑袋不灵活、死读书;男孩调皮捣蛋、好动,但脑袋灵活、聪明的话。孩子受到这些暗示,也会形成这样的性别偏见,并逐渐趋于出现与这些说法一致的行为。父母对孩子培养的方式、对孩子的期待等思想,都会慢慢灌输给孩子,孩子为了讨好父母,会表现出父母期待的样子,长期如此,孩子会认为自己就该是这样的表现,甚至会出现不符合性别角色的行为。

【父母该怎么做】

若孩子好奇于自己的出生,父母要采用科学的解释来引导,要认识到生命的来源是美好的,而不是羞耻的,要让孩子能够有客观的科普认知,坦然接受自己。孩子从5岁开始,就要开始培养其独立睡觉的能力,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9岁开始,孩子有了性意识,对于一些有性刺激的画面应避免让孩子看到,也要避免在孩子面前穿着过于暴露,以免对孩子产生影响。

异性家长要避免在孩子面前换衣服,带孩子一起洗澡,带孩子上厕所等。有些父母感情很好,会在孩子面前做出一些过于亲密的举动,这些表达爱意的亲昵行为最好避开孩子。因为对性别意识模糊或者初建立的孩子来说,他会认为只要是自己喜欢的人,就可以用这种行为来表示,会让孩子对性别意识缺乏界限感。

青春期的性别教育

青春期阶段,孩子身上的“预言效应”表现得更为明显。父母、老师对男女生学习失败会有明显的差异解释,在女生考试较差、遇到困难时,容易归结为女生学习能力较差,是智力问题;而在男生遇到同样的问题时,则认为是学习动机的问题。受此观念影响,女生会觉得自己学习不好是因为自己是女生,智力水平原本就比男生低,自暴自弃;而男生往往对老师的批评不在乎,相信自己有能力,并经过努力表现出期待的结果。

【沟通心理解读】

13~18岁的孩子进入异性吸引期,渴望得到异性的喜欢与认可。他们会悄悄地关注异性,并进行调侃、讨论,有一些新鲜和刺激的感觉。此时,男孩和女孩的表现都会有些拘谨,这是孩子走出家庭圈、认识异性的最初学习阶段,他们逐渐会明确自己喜欢什么样的异性,并渴望爱情。

青春期的孩子激素分泌旺盛,对性充满了好奇与冲动。如果发现孩子有自慰行为,不要大惊小怪,要合理沟通,避免孩子心理因为感到羞耻与罪恶,又控制不住自己,形成内心冲突,产生心理障碍。

【父母该怎么做】

对孩子呈现坦然的、开放的态度,不要欺骗孩子,也不要回避孩子的问题。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体,对生殖系统的生理解剖、对性安全和性卫生知识有一个科学的了解。青春期的孩子,从网络上、书上、学校里,对于性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如果此时再告诉孩子错误的信息,容易对他们产生误导,也让孩子对父母不信任,产生沟通障碍。

正确看待男女差异和性关系。父母在回答所有关于性的问题时,应该强调爱与责任感在一段亲密关系中的重要地位。

沟通良方

性别意识是从小就要对孩子进行教育、引导的,父母需要根据孩子成长的关键期,及时对孩子进行引导,让孩子建立对自己的性别认同意识,认识到男女生的差异,了解性安全的知识。

幼儿2~3岁开始对性别敏感,父母需要把握这个关键期,让孩子认识到男女的差异,对孩子的性别认知进行正面引导和认可;帮助孩子理解“男女有别”;对孩子强调对身体私密部位的保护;在儿童期,引导孩子发展他(她)的“男子气”“女子气”,帮助孩子建立自己的性别认同,避免性别认同混乱;在青春期,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体,普及性安全和性卫生知识,让自己成为孩子坚强的后盾。

对孩子的性别教育、性教育,不能成为家庭教育的雷区或盲区,父母需及时了解、补足相关知识,对孩子进行科普教育,帮助孩子早些掌握相关知识,避免孩子的盲目探索,加强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