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研究
中医学的概念、属性与特点
为了明了中医学的概念与学科属性,首先应对医学的概念与学科属性有所了解。医学的概念,似乎人人都很熟悉,但要做出科学而准确的定义却非易事。这是因为医学本身极端复杂,人们对医学的认识、理解不同,而研究者在语义上或在对所使用的概念的理解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分歧。
由于医学的研究对象是生物属性与社会属性相统一的人,医学的基本矛盾是健康与非健康的矛盾,医学应当包括科学技术知识体系和医疗保健实践活动体系,是医理、医技和医业的综合体。因此,医学可以界定为是研究人的健康与非健康及其转归规律的科学技术知识和实践活动的体系。
近代科学发展以来,自然科学从哲学分离后便进入各领域的细节研究,医学也开始从生物、物理、化学的角度去探讨和研究人的生命运动和疾病过程。因此,关于医学的学科属性,人们往往视其为自然科学的一种或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但医学研究的对象是人,即个体的人和群体的人。人的生命活动受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规律的共同支配,从而决定了医学具备自然科学、心理科学和社会科学三大属性,而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思维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医学认识也跨越了这三个方面的知识,因此,医学也具有哲学的属性,至少是具有医学层次的哲学性认识。所以,可以说医学是一个多学科、跨层次的立体系统,是人类发展史上自然科学、心理科学、社会科学和哲学发展的综合产物。
明白了医学的概念、属性,有助于我们认识中医学的概念、属性及其特点。因为从形式逻辑概念划分的角度而言,中医学是医学概念不断被限定的一个种概念。医学概念是中国医学概念的属概念,中国医学是指历史上和现时代在中国国土上流行过和正在流行的所有医学体系,如中国传统医学和西医学,所以,中国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属概念。中国传统医学则是汉医学、藏医学、蒙医学的属概念。在中华民族创立的传统医学中,汉族医学的历史最为悠久,理论和实践经验最为丰富多彩,对中华民族的健康和繁衍贡献最大,在中西方科学文化交流中占据了突出的地位,代表着中国传统医学的水平,因而获得了中医学的称谓。所以,中医学实指中国传统医学体系中的汉族医学体系,是对中国传统医学体系中汉族医学的简称。
发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医学除具有医学学科的特性外,与发源于古希腊文化的西医学相比较而言,又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文化特点
中医学是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孕育、成长和发展起来的。尽管在不同历史时期吸收了不同的文化及科技成果,但其文化母体始终未变。在哲学体系、思维模式、表达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始终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因而中医学无疑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文化学研究认为,任何一种文化的特性,是在该文化的发生时期决定的。各民族由野蛮时代跨入文明时代所走的不同路向,决定着其民族文化心理的深层结构,即“原始-古代积淀层”。民族文化的“原始-古代积淀层”是民族文化的坚硬内核,或曰“文化基因”,具有强大的文化遗传性,它犹如决定物种进化演变的基因一样,也决定着该民族文化的发展趋向及形态。
文化又是一个在特定的空间发展起来的历史范畴。不同民族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逐渐形成了风格各异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孕育了各种文化类型。地理环境是文化赖以产生的基石,是形成人类文化的复杂网络中的重要成分,它通过物质生产方式这一中介影响或决定着各民族、各国家的文化类型。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在区别于开放性的海洋环境的半封闭的大陆-海岸型地理环境之中,这样的地理环境,适合于农业发展,孕育了不同于工商业经济的个体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由此造就了中华民族尚农、务实、循环、变易、中庸、注重自然节奏等文化观念。在社会组织上,中国古代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联结起来的家国同构的宗法制社会,其地域国家组织与血缘宗法组织互为表里,而不同于以纯粹地缘组织取代血缘氏族组织的多元化社会。由此形成了中华民族重人伦而轻自然、重群体而轻个体,以及先王观念和传统崇拜的流行。
总之,地理环境、物质生产方式、社会组织的综合格局,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即除语言文字外,第一是“天人合一”的整体观,认为主体和客体是统一的,人是整体宇宙的一部分,自然与人类有统一性。第二是综合系统思维方式。中国思维重综合,着重从整体上把握事物,强调事物的关系与功能,不注重它的实体和元素,并把主体和客体综合在一起,把客观知识与主观行为综合在一起,成为综合性思维。第三是以社会和谐为本位的人文主义精神,其基本精神是宇宙以人为中心,知识以利于人为准绳[1]。第四是注重实用,注重实践。其所作所为大都从实际效用出发,排斥或蔑视空谈和空想,做学问也强调“经世致用”。注重实用的特点,又演化为注重经验传承、崇尚祖先、崇尚权威、长于继承、弱于创新等文化倾向。第五是重视时间,或称为时间型文化,强调的是周期性变化、连续、合一、求同、无形,与西方空间型文化偏重非周期性变化、间断、分立、求异、有形适成鲜明对照。
2.时代特点
当我们说中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分支时,已经赋予了中医学以时代特征。中医学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母体。一般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及思维的成型期上限大致在夏商周三代,特别是商周时期,
下限则大致在春秋战国及西汉时期。这一时期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框架或主流形式,以后虽然也有不断的变化、衍生、发展,但总体上来说,并没有使这一格局有太大的改变。同时,由于半封闭的大陆-海岸型环境为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独立发展的地理条件,使其较完整地保留了民族传统,获得前后递进、陈陈相因的延续性,如学术上的先秦诸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其中虽然不乏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有情致和韵味却一脉相承,未坠于地。与西方文化的突破式发展演变不同,中国传统文化则呈现出连续性的特征。中医学正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这种连续性发展中不断发展、壮大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连续性发展是中医学在世界其他传统医学衰落后仍然能够存在并不断发展的根本保障之一。
一定时代人类科学技术、哲学思想的整体水平决定着一定的医学模式。所谓医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人类在认识自身健康与防治疾病过程中对医学问题的整体思维方法,它反映了一定时期医学发展的基本观点及研究的领域、方法和目标。远古时期的原始医学由于受文化、科学知识的限制,人们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不足,认为健康和疾病乃神灵所赐,为了使机体健康,只好求神保平安,采用巫祝的形式治疗疾病,形成了神灵主义医学模式。在古代经验医学时期,哲学是一个科学群,无论是中国医学、西方医学和阿拉伯医学,还是天文学、力学、数学均囊括于哲学之中,统称为自然哲学。古代医学在朴素唯物辩证观的指导下探讨疾病和健康问题,用调节机体内外环境的平衡来治疗疾病和保持健康,形成了自然哲学医学模式。从16世纪到19世纪末,古老的医学摆脱了狭隘的经验束缚,以当时自然科学技术为基础,应用科学实验的方法,使医学步入了实验医学的新阶段,并形成了生物医学模式。随着现代社会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疾病谱、死因谱发生了显著变化,医学心理学、医学社会学和社会医学的发展,以及对人体结构与功能分析的微观化、信息化,加强了医学理论整体化、综合化趋势。现代社会人类保健需要的不断提高,医学服务范围的不断扩大,促使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从医学的发展时代及其相应的医学模式而言,中医学无疑属于古代经验医学时期的自然哲学医学模式。但中医学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又有别于古代西方自然哲学医学模式。正如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2]在《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三卷中所说:“当希腊人和印度人很早就仔细地考虑形式逻辑的时候,中国人一直倾向于发展辩证逻辑,与此相应,在希腊人和印度人发展机械原子论的时候,中国人则发展了有机宇宙哲学。”因此,虽然中医学从主要方面而言仍属于古代经验医学,但它在中国古代有机整体观指导下,采用辩证方法所建立的理论体系及千百年来积累的丰富诊疗经验,包含着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合理内核,至今仍具有巨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对未来生命科学与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3.方法特点
中医学与西医学的研究对象与目的一致,而之所以形成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与其所采用的哲学观、思维方式和实践层次的研究方法有关,关键则在于由地域、时代特征所形成的不同哲学观及思维方式。中国古代哲学的元气论有机自然观与古希腊原子论机械自然观及其伴随的不同思维方式,影响着中、西医学的不同研究思路与方法,从而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
元气学说始于战国,成于两汉,其丰富与发展延续至明清。元气学说与阴阳、五行学说相交汇,形成了一种比较系统的自然哲学思想,其主要观点为: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是一种至精无形、连续无间、能动的、可入的、无限的存在物,它可以向有形质的、间断的物质转化,是有形质的、间断的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媒介;
气的聚散运化过程决定着世界上一切有形事物的生生灭灭,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以时间为主轴的气化活动的过程流,而气化活动的动力源泉在于阴阳二气的交互作用。原子论发轫于古希腊的留基伯(约公元前500—公元前440)与德谟克利特(公元前460—公元前370),后经培根(1561—1626)、笛卡尔(1596—1650)等人的发展,形成系统的哲学观点和方法。1808年,道尔顿(1766—1844)创立了化学原子论,把组成分子的结构单元称为原子。原子论的主要观点为:原子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它是不可分割、有特定的形状与重量、间断存在的物质粒子;原子在虚空中运动,彼此碰撞,按照不同的位置排列,构成不同的事物,而运动的源泉在原子的外部。气与原子的关系,也有学者比喻为现代物理学中场与粒子的关系。如果说,西方原子论强调个体性、间断性、有形性、结构性、组合性、机械性、思辨性,它作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曾对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和欧洲近代科学理论思维产生了巨大影响的话,那么,中国的元气论所强调的整体性、连续性、无形性、功能性、化生性、辩证性、直观性,则为中国两千多年的哲学理论思维和古代科学定下了基调。前者是还原论思维方式的思想渊源,后者则奠定了中国古代系统论思维方式的基础。
思维方式,是指人们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最基本、最稳定的思维模式和程式。思维方式不仅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而且是它的最高凝聚或内核,作为文化的母胎或基因,它对文化的构建具有控制、支配、导向的重要功能。学术界对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认识,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较有代表性的如蒙培元[3]认为:传统思维方式有一个最基本的特征,就是经验综合型的主体意向性思维。就其基本模式及其方法而言,它是经验综合型的整体思维和辩证思维;就其基本程序和定势而言,则是意向性直觉、意象思维和主体内向思维。二者结合起来就是传统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其他种种特点,都是在这一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形成的。就经验综合性
特征而言,它和西方的所谓理性分析思维是对立的,它倾向于对感性经验做抽象的整体把握,而不是对经验事实做具体概念分析;它重视对感性经验的直接超越,却又同经验保持着直接联系,即缺乏必要的中间环节和中介;它主张在主客体的统一中把握整体系统及其动态平衡,却忽视了主客体的对立及概念系统的逻辑化和形式化,因而缺乏概念的确定性和明晰性。就意向性特征而言,它突出了思维的主体因素,而不是它的对象因素,但这种主体因素主要是指主体的意向活动及其价值判断,而不是认识主体对客观实体的定向把握,所以,从根本上说,它是价值论或意义论层面的,而不是认知型的或实证论层面的。田盛颐[1]在分析中西思维方式不同特点时也指出,西方文化重分析,把现实事物看作无数细小部分组成的复合体,因此原子主义和还原主义是西方思维的主要模式。中国思维重综合,着重从整体上把握事物,强调事物的结构和功能,不注重它的实体和元素,而且这种综合不限于客观对象,并把主体和客体综合在一起,把客观知识与主观行为综合在一起,成为整合性思维。西方的思维定向是认识客观事物,把客观事物分离化,为知识而知识。中国的思维定向是“知以致用”“知行合一”,把客体的知识仅仅维持在主体的使用之上,使求知与道德和生活实践结合在一起。由此引起的就是知、情、意的统一,在认知中以情为主导,趋向价值选择而不是真假判断,这与西方思维模式中的理性主义相反,西方思维以概念和逻辑形式为工具,中国思维则以意象和隐喻为工具。虽然对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认识及表述不一,但总体上可以认为,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是系统整合型意象思维,有别于西方的还原解析型概念思维方式。当然,这只是就两者的长短相对而言,并不能因此说
中国思维方式中没有分析,西方思维方式中没有综合。但同样是分析或综合,二者的形式亦不尽相同,如希腊的分析是沿结构准确性的路径发展的,而中国的分析是沿种类精细性的路径发展的。
4.对象特点
中、西医学的研究对象都是人。面对这个具有自组织、自适应、自调节、自稳态、自演化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由于受研究思路和方法的影响,人们采用了不同的介入方式与方法,各自从不同角度选定了自己的研究对象,建立了主体与对象间不同的耦合关系,提出了不同性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不同思路,研究了人的健康与疾病的不同方面与层次,发现了不同的现象和规律,因而形成了不同的理论体系。
西医学主要在原子论机械自然观的指导下,采用还原解析型概念思维方式,侧重形式逻辑与归纳推理,以实体模型方法和解剖实验方法,研究的是构成人体的器官、组织、细胞、分子的结构和功能,其着眼点在各种器质性改变,着重点在整体水平以下各个结构层次的形态结构与微观机制;其生理、病理、诊治的思考轴线是定位性的、包含特定理化内容的病理过程,病因的探寻方向是具有特异致病作用的生物或非生物的有形物质因子,治疗的基本途径是特异性地消除致病因素以纠正病理。中医学在元气论有机自然观的指导下,采用系统综合型意象思维方式,侧重辩证逻辑与演绎推理,以唯象模型方法和功能观察方法,研究的是整体层次上的机体反应状态及其运动、变化,其着眼点在功能,着重点在整体;其生理、病理、诊治的思考轴线是人的整体功能的状态变化,病因的探寻方向是影响整体功能状态的各种相互关系与相互作用,治疗的基本途径是通过功能调节以使整体功能恢复到最佳状态。因此,也有学者认为,中医学的科学认识活动,是以研究人体生命运动的生理、病理征象为切入点,来探索生命和疾病的本质,把握的是生理病理状态。与西医学从人体的实体结构入手,揭示生命规律,把握的是各脏器的功能完全不同。所以,中医学的本质特征是“现象-状态医学”,即通过研究人体生命运动的生理、病理及治疗用药过程中的现象,把握生命和疾病所处的状态,来防治疾病、增进健康和延长寿命的医学科学学科。现象与状态的关系是中医理论固有的特殊矛盾,成为决定中医学科性质、面貌及发展方向的根本属性。可见中西医尽管认识的对象同为人体,但所揭示的不是同一个人体“世界”。这两个“世界”是人体的两个不同的关系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平权性、不可互替性和难以通约性。
综上所述,中医学的特点,从文化而言,是属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从时代而言,主要属于古代经验医学时期;从方法而言,主要是在元气论有机自然观指导下形成的系统综合型意象思维;从研究对象而言,重在整体层次上的机体反应状态。因此,我们可以说,中医学是在中国古代元气论有机自然观指导下,主要以系统综合型意象思维方式,研究整体层次上的机体反应状态所形成的传统医学科学体系。这一传统医学科学体系以整体观念为指导,追求人和自然和谐共生,从整体系统把握人体健康;在生理上,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为基础,主张阴阳平衡,气血畅通;在疾病预防上,注重未病防成、已病防重、病愈防复的治未病思想,总结了形神共养、顺应四时、饮食调摄、运动调息等系统养生理论和方法;在治疗上,以辨证论治为特点的个体化诊疗,重视个体差异和疾病的动态演变;在方药上,根据药物性味归经,运用七情和合的配伍法则,使方剂减毒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