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范畴研究

气是中国古代哲学、医学乃至整个民族传统文化中最基本、最著名、最独特的范畴,是中医理论与中国古代哲学的本质结合点,也是中医学里应用最多的范畴。所以,搞清气范畴的内涵,是学好中医学的基本要求。

1.气的含义

气是一个歧义蔓生的不同层次的概念集合体,《汉语大字典》罗列其释义达20余种。然就其概念的演变而言,大致可归纳为三类。

(1)气体状态的物质

气的原初含义,当指区别于液体、固体的流动而细微的存在。其认识的发生主要源于三个方面:一是与风、云雾及寒暖气候等自然界之空气、气体的认识有关;二是火的应用,使人们认识到蒸气、烟气、火气;三是与人体呼吸之气及热气有关。如许慎《说文解字》说:“气,云气也,象形。”气是象形字,其形象云气之貌。云气之形较云轻微,其流动如野马流水,其多至层层叠叠,故气字以笔画弯曲象征其流动之形,而以三画象征其多层重叠。又如殷墟卜辞中有许多焚燎人牲,以烟气向神求祈的记载,说明当时人们对烟气的重视。而《礼记·祭义》说:“气也者,神之盛也。”郑玄注云:“气谓嘘吸出入者也。”即指人的呼吸之气。从呼吸之气引申发展,气亦用于表示精神和精神状态。

(2)客观存在的精微物质

在对自然现象的长期观察中,人们发现蒸煮食物会冒出蒸气,冬天的河面上还会自然冒出蒸气,山谷中可冒出雾气,草木燃烧可冒出烟气,冶炼金石也可冒出烟气等,从这些现象中可推想出有形之物中存在着无形之气;另外,水气升空而化为云,风吹云动,云聚成雨,和风细雨滋润养育万物,这种循环变化也使人们逐步认识到,似乎气是构成万物的共同的本始物质。由此从常识的气概念引申提炼而成哲学的气概念,用以指客观存在的精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如《庄子·知北游》曰:“人之生,气之聚。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故曰通天下一气耳。”这是最早的气一元论。荀子也将气看作是天地万物之本,用气的观点阐明整个物质世界的统一性。《荀子·王制》曰:“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虽然水火、草木、禽兽、人隶属于自然界物质的不同层次,但都是由气构成的。由此可见,气是生命与意识的基础,指构成宇宙万物的实在本原,也是构成人类形体与化生精神的实在元素。

(3)一切可感知的现象或状态

在上述含义的基础上推而论之,气尚可泛指一切可感知的现象或状态。张载《正蒙·乾称》说:“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即一切可以表述的都是存在,一切存在都是可见之象,一切可见之象都是气。如孟子的“浩然之气”,指一种精神境界;宋代理学所谓的“气象”,指有道德之人的精神风度。他如政治上注重民气,军事上讲究士气、勇气,做人要有骨气、正气,要讲和气、静气,避免傲气、霸气、娇气、浮气等,均属此类。中医诊断学上望神气之盛衰,亦属于此例。

现代学者对气范畴内涵有不少研究,但各家理解不尽相同。如李志林[4]认为气主要可分为自然常识之气、人生性命之气、精神状态和道德境界之气、客观存在的物质之气和能动的实体之气。张立文[5]则将气范畴的内涵理解为六个方面,即气是自然万物的本原或本体,是客观存在的质料或元素,是具有动态功能的客观实体,是充塞宇宙的物质媒介或媒体,是人生性命,是道德境界,它是一个涵盖自然、社会、人生的范畴。刘长林等[6]认为,古代文献中的“气”主要有三种含义:气态物质之气,生化之本之气,符号-关系模型之气。生化之本之气是以主客相融的方式,通过心灵“体验”对世界的发

现。因此,用主客对立的方式建立起来的科学方法不能证明“气”的真实性或虚假性。最有力的办法是认真按照主客相融的方式,亲自去做一下,看到底有没有“气”的存在,这是问题的关键。“气”概念实际是在现象层面为认识事物之间的功能信息关系而建立的符号-关系模型。其功用在于避免考察实际过程,只研究事物之间的对应变化关系,寻找其功能信息的相关性规律,并由此认定事物的性质,在此基础上,再逐渐形成事物整体的功能信息模型。

2.哲学之气的特性

气作为中国古代哲学逻辑结构的最高范畴,是宇宙的本原或本体。气分为阴阳二气或五行之气,阴阳二气的升降交感、氤氲合和,五行之气的交互作用,产生了宇宙万物并推动着它们的发展与变化。与气范畴相对应,西方哲学提出原子的范畴,认为原子是世界万物的本原,无数的原子永远在虚空中向各个方向运动着,相互冲击,形成旋涡,从而产生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原子是事物不可分割的单元,它没有质的差别,只有大小、形状的不同,原子以不同的秩序和位置互相结合而形成各种事物。如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所说:“在中国哲学中,注重物质,以物的范畴解说一切之本根论,乃是气论。中国哲学中所谓气,可以说是最细微最流动的物质……西洋哲学中之原子论,谓一切气皆由微小固体而成;中国哲学中之气论,则谓一切固体皆是气之凝结。亦可谓造成一种对照。”故与西方哲学原子论相比较,除二者同有的物质性、运动性外,气范畴尚有如下特性。

(1)弥散性

气的弥散性,主要是就气在空间存在的方式而言,具有至大无边、无所不在、连续无间的特性。气是一种没有空隙、在空间中具有连续性的物质形态,它弥漫分布于所有空间。如张载《正蒙·太和》说:“气之聚散于太虚,犹冰凝释于水,知太虚即气,则无无。”王廷相《天论》也指出:“有虚即有气,虚不离气,气不离虚,无所始无所终之妙也。不可知其所至,故曰太极;不可以为象,故曰太虚,非曰阴阳之外有极有虚也。”即太虚与气是同义反复的概念,只不过太虚是无形之气,气的有形状态是宇宙万物,而太虚不具备有形的属性。由此亦决定了气的无限性,一方面宇宙是无限的,而气弥漫充斥于所有空间,故气在量上也是无限的;另一方面,即使在微小至极的地方,也有气的存在。故《管子·内业》说,气“其细无内,其大无外”。即气就其质言,至精无形;就其体言,则广不可量。

(2)透达性

气的透达性与弥散性相互联系,是指气至精无形,可以出入于有形质的物体内外,贯通于一切天地万物之中。沈括《梦溪笔谈》对此论述说:“如细研硫黄、朱砂、浮石之类,凡能飞走融结者,皆随真气洞达肌骨,犹如天地之气,贯穿金石土木,曾无留碍。”朱熹《朱子语类》亦说:“天地之气,虽至坚如金石,无所不透。”均反映了气的透达之性。在气的透达性基础上,古人提出同气相应的思想,认为性能相同的气,不管彼此之间相隔多远,中间有无东西阻隔,其相互作用均可通达无遗。由此又认为气是万物的中介,事物间的相互感应是通过气的中介传递作用而实现的,并以此解释自然现象,如共振、潮汐与月亮的关系,磁石吸铁等自然现象。《淮南子·说山训》云:“月盛衰于上,则蠃蠬应于下,同气相动也。”东汉王充认为,玳瑁拾芥、磁石引针,是由于它们之间同气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他物体不发生这种作用,是由于“气性异殊,不能感动也”(《论衡·乱龙》)。王夫之在《张子正蒙注·动物》中则概括性地指出:“物各为一物,而神气之往来于虚者,原通一于氤氲之气,故施者不吝施,受者乐得其受,所以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琥珀拾芥,磁石引铁,不知其所以然而感。”

(3)能动性

气的能动性是指气处于永恒的自发的运动之中,其运动的内部机制在于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古人用气的能动性解释各种自然现象,如四季更迭,是阴阳推移的表现;雷鸣电闪,是二气激射的结果;云雹雨雪,是阴阳的聚敛发散;地动山摇,是阴阳的压迫迸发等。物质之间不同形态的转化,亦常用气的能动性予以说明。气的运动形式大致可分为聚散运动、升降运动和流动,气处于离散聚合的不断运动之中,气聚成物,物散复气,气的聚散不止导致了万物的生生不息。气的永恒运动的过程,古人也称为“气化”,而且认为气化是“动”与“静”、“一”与“两”(或合与分)、“渐”与“变”的辩证统一,有机地把气的实体性与运动性结合起来。由气的能动性出发,古人还产生了一种物质守恒观念,认为在气的转化过程中,气不生不灭,总量守恒。如郭象《庄子注·至乐》说:“一气而万形,有变化而无生死也。”说明气在时间上也是永恒不灭的,时间的实质是阴阳二气推移消长运动规律的恒常表现和量度。如《管子·乘马》篇说:“春秋冬夏,阴阳之推移也;时之长短,阴阳之利用也;日夜之易,阴阳之变化也。”即时间就是阴阳二气运动的阶段、节奏和持续性。

(4)多样性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气就其物质形式而言,是一种整体的存在,也常常被称为“一气”,如《淮南子·本经训》说:“天地之合和,阴阳之陶化,万物皆乘一气者也。”罗钦顺《困知记》言:“盖通天地,亘古今,无非一气而已。”但从气的性质及其效应的角度而言,气又是多样性的,在整体的气内部存在着不同性质的成分或部分,这些不同性质的成分在产生事物和支配各种事物的运动变化方面有着不同的效应,因而也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气的名称,大而分之有阴气、阳气,次而分之有木、火、土、金、水五行之气,再细而分之,则成百、成千,数不胜数。诚如张载《正蒙·乾称》所说:“阴阳之气,散则万殊,人莫知其一也;合则混然,人不见其殊也。”气的性质又是通过其效应而间接推论的,《素问·气交变大论》说:“善言气者,必彰于物。”也只有通过其效应才能认识不同性质的气。由此可见,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气是一与多的统一,并具有体用一原、微显无间,即物质与功能相统一的特点。故李泽厚[7]指出:“在古代思想家那里,经常可以看到规律、功能与实在、存在两个方面尚未分开的现象,这两者对他们来说,乃是一种统一整体的直观把握。”从此角度而言,也可以说气概念颇接近于现代科学的质-能概念。

(5)化生性

原子论认为宇宙中的一切都是由原子按一定规律组合而成,只是由于结合方式或排列状态的不同,组成了性质不同的事物,事物的运动则是具有特定机械属性的物质微粒在宇宙空间的位移,带有明显的机械性。中国古代哲学气论则认为宇宙万物是由不同性质的气交合作用化生而成,如《易传·系辞下》说:“天地缊,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有天地之气或阴阳之气的交合,才有宇宙万物的生成与变化。这样的观念,实际上是以人的自身的特性反观或规定宇宙万物的特性,从而赋予宇宙整体以某种似于人的生命机体的意义,认为宇宙万物作为一个恒常不息的变化整体,具有类似于生命有机体那样生生不息、化育流行的特定功能,诚如《易传·系辞下》说:“生生之谓易”,“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强调变化不是表面的流动,不是单纯的机械的变化,而是不断有新质出现的生动发展过程,是有机和谐的发育。那么,本原之一气何以能够化生出种类不同的万物?古代哲学家也有不同的诠释。汉代王充用气量多少解释说:“是故酒之泊厚,同一曲糵;人之善恶,共一元气。气有少多,故性有贤愚。”(《论衡·率性》)张载则认为气本原自身存在着差异,“气则有异,天下无两物一般,是以不同”(《张子语录·下》),并提出“气本”“气质”两个不同的概念,“气本”之气是指世界本原,是形而上者;“气质”之气则不复形而上之本原,只是指化生天地万物的质料。“气质”之气有刚柔、缓速、清浊

之分,万物生成之时,所禀之气不同,决定了具体客观存在的多样性。王廷相提出“元气种子说”,指出:“天地未形,惟有太空,空即太虚冲然元气。气不离虚,虚不离气,天地日月万形之种皆备于内,一氤氲萌蘖而万有成质矣。”(《雅述》)即从万物的本原看,“元气者,天地万物之宗统”(《慎言·五行篇》);从万物的本体看,“气者,造化之本”(《慎言·道体篇》),元气本体具有不同物质之种子。

(6)经验性

气作为中国古代哲学体系中终极本体的概念,并不是克服了直观性、经验性缺陷的哲学纯粹概念。对于哲学最高概念,人们不是用视觉、听觉和触觉去感知,而是通过哲学理性思维来认识与把握。黑格尔[8]说:“如果人们所了解的具体是指感觉中的具体事物或一般直接的可感知的东西来说,那么,概念也可以说是抽象的。概念作为概念是不能用手去捉摸的,当我们在进行概念思维时,听觉和视觉必定已经成为过去了。”黑格尔[9]在评论原子论哲学性质时又说:“‘一’的原则完全是观念性的,完全属于思想,即使我们也愿意说原子存在……我们不能看见‘一’,因为它是思想的一种抽象。”反观中国哲学第一概念——气,虽然已上升为宇宙本原,但其经验性局限仍未自觉得以克服,仍然是一个可以用听觉、视觉和触觉去感知的具体现象,尚与抽象概念存在着量的差别和性质的不同,还不是一个有限的定在。气实际上有着两重性:一方面是具体的,是我们能感知到的物质性东西;另一方面,它既然被认为是万物的本原,是多中之一,所以又是一般的。选择这种既是具体又是一般的东西作为万物之本原,表明了当时人类认识的哲学进程,尚处于从具体到抽象发展过程中的最初阶段,人类的认识企图从现象上升到抽象,但还摆脱不了现象。另外,因为气是宇宙的有机本原,是一活泼泼的充满生命活力的终极性根据,所以才能形而上地诠释生命的起源、精神意识的

缘起,乃至人性的善恶等,从而使气范畴具有了泛生命性与泛伦理性。

曾振宇[10]也认为“气”作为哲学范畴,存在着泛生命性、泛道德性、直观性和前逻辑性四大特质,由此决定了气范畴实质上是一种“具体的一般性”,而不是“抽象的一般性”。气范畴是具体的、能动的,包含着特殊性的一般性,因此它必须是体用一如,既是形上又是形下,既是存在又是作用,实质上属于逻辑学意义上的“自毁概念”。它没有确定的逻辑内涵,也缺乏确定的逻辑外延;它可以诠解自然、生命、精神、道德、情感、疾病等一切认知对象的起源与本质。它是一个大而无当的泛宇宙本原,是一个无限性的终极根据。宇宙间的一切均被认为是这一本根及其流行:“盖上天之载,无声无臭,其体则谓之易,其理则谓之道,其用则谓之神,其命于人则谓之性,率性则谓之道,修道则谓之教。”(《二程集》)易、道、神、性、天命等,都是这一形而上本根的具体内涵。

总之,哲学之气是指化生天地万物的本原,是至精无形、充盈无间、连续的、可入的、能动的、无限的物质存在,与西方原子论自然观相比较,表现出整体性与个体性、连续性与间断性、无形性与有形性、功能性与结构性、化生性与组合性、辩证性与机械性、直观性与思辨性诸多方面的差异,进而造成自然观上有机论与机械论、矛盾形式的阴和阳与原子和虚空、动力源泉的内在矛盾与外力作用、系统发生机制的分化与组合、研究重心的关系与实体、研究方式的整体与分解、思维方式的系统论与还原论等不同。李存山[11]则将气论哲学的基本思想概括为本原与现象的统一、物质与运动的统一、物质运动与时空的统一、物质运动与常规的统一、物质与精神的

统一及自然与社会的统一。气学说的整体关联性,造就了中国传统文化及中医学的整体思维方式;气的体用一原、微显无间的特点,促使人们重视事物的性质、功能、作用和关系的研究,而不是着重研究事物的构成元素和实体。

3.中医学气范畴的内涵

中医学气范畴的形成,与古代哲学气范畴的影响、渗透密切相关,同时,又源于古人对人体自身生命现象的观察与体悟,如对呼吸之气的认识,对伴随出汗、排泄等“热气”的观察,以及导引、吐纳等功法修炼时对气在体内上下流动或沿经脉流注的体悟等。如此,建立了中医学的气范畴。

中医学的气,其基本内涵是指构成人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能量、信息的总称,与哲学之气的高度抽象不尽相同。中医学以气来阐释生命的本质,认为气具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化、营养等诸多功能,并根据临床实践经验,构建了人体气的不同层次结构。一身之气,是人体内气范畴的最高层次,其生成一是源于父母先天之精所化之气,二是来源于脾胃化生的水谷精气,三是源于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人体生命之气随其性质有阳气、阴气之分,分布于人体内不同部位,则形成不同名称的气。其中元气、宗气、营气、卫气,可以认为是人体气理论结构的第二层次,脏腑之气、经络之气则是人体气理论结构的第三层次。人体气的不同层次结构理论,则超越了中国古代哲学气范畴的内涵,促进了气学说的发展。

另外,关于气范畴的认识,常会涉及“精”这一概念。从哲学层面讲,精,亦称精气,一般泛指气,如《吕氏春秋·季春览》曰:“精气一上一下,圜周复杂,故曰天道圜。”《素问·五运行大论》言:“虚者,所以列应天之精气也。”此言精气,与气的意义基本相同。“精”有时则专指气的精粹部分,是构成人的形体和精神的本原物质,如《管子·内业》说:“精也者,气之精者也。”《淮南子》并有“精气为人”之说。

从中医学角度而言,精是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有形精微物质,是生命之源。《素问·金匮真言论》云:“精者,身之本也。”人体之精,根据划分前提之不同,可有不同的分类。就所涵盖范围而言,可分为广义之精和狭义之精。广义之精,泛指维持生命的所有有形物质,如清·周学海《读医随笔》说:“精有四:曰精也,血也,津也,液也。”狭义之精,即生殖之精,包括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与机体发育成熟后自身形成的生殖之精。就精的来源而言,可分为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先天之精,指来源于父母的生殖之精;后天之精,指人出生之后机体从饮食物中摄取的营养成分和脏腑生理活动过程中化生的精微物质。在中医学中,精与气虽有所分,但也相互依存,相互为用,同源互化。精能化气,为气化生之源;气能生精,气动则可激发精的生成,气的固摄与推动作用并调控着生殖之精的排出。故精足则气旺,气盛则精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