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肃省名中医医案精选(第一辑)
- 甘培尚 李顺保
- 1405字
- 2021-05-28 17:01:04
任建华医案
温补肾阳、填精补血治疗高血压病
马某,女,55岁。
初诊:2015年2月8日。反复头晕、头痛3年余。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头痛,头重昏蒙,颈项部僵痛不适,无视物模糊、旋转及耳鸣,无恶心、呕吐,无口眼斜,无四肢抽搐,无口吐白沫,发病后在当地某诊所就诊,当时测血压140/100mmHg,即予以口服药物治疗,经治患者症状稍有减轻。期间上述症状反复发作,甚则晕倒,曾间断多次在当地各诊所口服药物治疗(具体药物及剂量不详),病情控制欠理想。刻下症见:头晕目眩,视物模糊,梦多睡眠差,腰膝酸冷,多尿,大便时溏,颜面时红,舌质淡而润,脉沉细弱。血压:180/110mmHg。西医诊断:高血压病;中医诊断:眩晕,证属肾虚眩晕,治宜温补肾阳,填精补血。拟方右归饮加减:熟地15g,杜仲10g,肉桂10g,山药10g,附子(先煎)6g,山茱萸10g,磁石12g,钩藤12g,陈皮6g,枸杞10g。五剂,水煎温服,日1剂,300mL,分三次服。
二诊(2015年2月14日):服上药后眩晕、腰酸等症状大减,血压降至140/90mmHg,尿正常,便溏、多梦等如前,脉沉细,此肾阳微复。仍以前方去钩藤,加沙苑子10g,朱茯苓12g,珍珠母12g,6剂,水煎温服,日1剂,300mL,分3次服。
三诊(2015年2月21日):头晕、头痛等症状未出现,血压稳定在正常范围,睡眠明显改善,二便如常,舌质红,苔薄白,脉缓,此为肾阳已复改用归脾汤加减以收全功。
半年后电话随访,患者上述症状再未出现。
【按语】
眩是指眼花或眼前发黑,晕是指头晕甚或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两者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独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甚则昏倒等症状。笔者认为本病的主要病机是阳气虚衰,肾阳不振,肾精不足,髓海不充。基于本病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发作期以标实为主,缓解期以本虚为主的特点。其治疗原则应先治其标,后治其本,先从祛邪入手,然后再予扶正,必要时可根据虚实标本的主次,兼顾同治。患者日久体虚,耗气伤阳,君火失用,肾阳虚衰,致心脉痹阻,胸阳失旷而发胸痹。治当温补阳气,振奋心阳,方选参附汤合右归饮加减。方中附子、肉桂、干姜培补肾中元阳,温里祛寒,“附子无姜而不热”,二药伍用,附子得姜温阳作用更甚;熟地、山茱萸、枸杞、山药滋阴益肾,养肝补脾,填精补髓,取“阴中求阳”之义,为臣药。再以党参益元气、当归养血和血,共补肝肾精血,为佐药。诸药和用,以温补阳气,振奋心阳为主而阴阳兼顾,心肾并补,妙在阴中求阳,使元阳得以归原。
正如《灵枢·海论》所说:“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其盖,下在风府。……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
笔者认为,临证中应本着“补其不足,泻其有余”的原则,在发作期应以治标为主,缓解期以补虚为主,对于虚实夹杂者,可根据虚实标本的主次,兼顾同治。任老根据临床经验,常用此方加减治疗冠心病、肾病综合征、精少不育等,疗效甚佳。
预防眩晕之发生,应避免和消除能导致眩晕发生的各种内、外致病因素。要适当锻炼,增强体质;保持情绪稳定,防止七情内伤;注意劳逸结合,避免体力和脑力的过度劳累;饮食有节,防止暴饮暴食,过食肥甘厚腻或过咸伤肾之品,尽量戒烟戒酒。
眩晕病发病后要及时治疗,注意休息,严重者当卧床休息;注意饮食清淡,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突然、剧烈的体位改变和头颈部运动,以防眩晕症状的加重,或发生昏仆。有眩晕史的病人,当避免剧烈体力活动,避免高空作业。
整理:雍玉琴;审阅:赵文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