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杏林散墨:王庆其医论医案集
- 王庆其
- 5627字
- 2021-06-09 17:02:33
第一讲 从文化和临床研读《内经》的体会
我从事《内经》教学三十载,稍有些许体会,归纳起来三句话:从传统文化解析经典,结合临床阐释经典,讲经典要“照着讲与接着讲”。现不揣浅陋,求正于同道。
(一)用文化阐释经典,从经典理解文化
1.文化有什么用
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曾经说过:“文化有什么用?我真的不知道,但没有文化什么用都没有。”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与灵魂。没有文化,人就没有精神追求。杨叔子院士指出:“没有人文的科学是残缺的科学,而没有科学的人文也是残缺的人文。”当代教育存在的问题是自然科学往往忽略了人文精神的成果,人文科学也没能吸收自然科学的成果。大学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在给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同时,更要使学生能够正确对待自然、对待社会、对待人类自身,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
韩启德院士曾经说,西医学在20世纪的飞速发展,给人类带来了福音,但它像脱缰的野马,速度和方向越来越难以驾驭,其原因就是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脱离。北京大学医学史中心主任张大庆认为,我们培养的医生,不能过分依赖高新技术而忽视对医学本源的探求和对医学人性化的追求。
2.什么是文化和中医药文化
文化的概念,简单地说就是文治、教化的总称。《易·贲卦》:“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思是观察天象,以了解四时的变化;观察人文现象,以教化天下。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特指精神财富,指与人的思维、意识、情感等密切相关的实践活动,如哲学、宗教、道德、习俗、文学、艺术等,具有明显的人生和社会的价值取向。
什么是中医药文化?全国第八届中医药文化研讨会的初步定义是:“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中医药本质与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笔者认为,所谓内涵即概念中所反映的对象的特有属性,对中医药文化概念界定过于宽泛反而无助于中医药文化的学习和研究。我认为,中医药文化的内涵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母体,解读中医学对生命、健康、疾病、生死等问题的价值观念、独特的认知思维方式、人文精神和医德伦理等。
3.医学是小道,文化是大道
国医大师裘沛然先生认为:“医学是小道,文化是大道,大道通小道易通。”哲学家尼采说:“教育分为两种:一种是生存教育,其目的是追求知识,获得尘世幸福,赢得生存竞争;另一种是文化教育,其目的不是个体生存需要和尘世幸福,而是直面永恒的生命意义。”《内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枝奇葩,是传统文化与医学相结合的结晶,文化是沃土,医学是大厦。我们要学习、研究、弘扬《内经》学术,必须结合对文化母体的审视和剖析,才能真正领会中医学的真谛。所谓“用文化阐释医学;从医学理解文化”。
《内经》作为医学的经典,集中反映了先人们对生命、健康、疾病、生死等问题特有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防治疾病的实践方式,以及医德伦理等,充分彰显了中国古代先哲的智慧和实践经验。中医学是医学,也是文化,那么《内经》则是文化与医学相结合的结晶。因此,我们从文化角度探讨《内经》所蕴含的深刻理念,必将有助于弘扬中医学。
4.“天人合一”“以和为贵”思想与《内经》学术
中国传统文化的范围甚广,从文化解读经典的切入点何在?张岱年先生说:中国文化对人类的独特贡献有二:一是重视自然与人统一的“天人合一”观;二是以“和”为贵的人际和谐论。这两种思想对《内经》学术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应该成为我们研究传统文化的切入点。
(1)“天人合一”与《内经》:“天人合一”是中国人最基本的思维方式,也是中国古代哲学研究的核心思想。《中华思想大辞典》说:“主张天人合一,强调天与人的和谐一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主要基调。”中医学秉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基因,是专门探讨人类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内经》没有明确记载“天人合一”的字样。但《灵枢·岁露论》提出:“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灵枢·刺节真邪》:“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它贯穿于整个学术体系之中,并以当代医学成就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天人合一”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古代哲学中的“天人合一”观与《内经》“人与天地相应(参)”思想是源与流的关系,两者的内涵不尽相同。“天人合一”观的原始含义是指“自然界和精神的统一”,是“一种内心修养理论”。《内经》“人与天地相应(参)”思想是建立在人与天地同源——“气”基础之上的。《内经》作者在肯定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前提下,把人体置于“天地人一体”的大背景下考察生命活动的规律,人体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天人合一”“形神一体”的内外相应的大系统,这一思想符合系统论的原则,包含了许多科学的元素,充分体现了中医学的学术特点。
《内经》“人与天地相应(参)”与神秘主义的“天人合一”论和汉代董仲舒“天人感应”论有着原则的区别。董仲舒认为的“天”是神学意义的天,即带有人格意志的、创造及主宰宇宙的“上帝”。“天人感应”论认为天与人可以交相感应,属于唯心主义的观念。《内经》中的“天”已经完全摆脱了宗教神学的理念,径指客观世界的本身,而人是自然的产物。所以《内经》说“人”与“天地”相应,强调“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而“天地”是不能与“人”相应的,其基本意义与“天人感应”论迥然有别。
哲学家任继愈说:《内经》中某些有价值的思想,和当时的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经常是血肉相连的。科学不断丰富和巩固了唯物主义哲学,而唯物主义哲学也经常对科学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2)“和为贵”与《内经》:孔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关于“和”的思想,《内经》记载很多。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云“阴阳和,故有子”“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素问·生气通天论》:“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素问·生气通天论》:“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素问·阴阳别论》:“阴之所生,和本曰和。”《素问·五运行大论》:“从其气则和,逆其气则病。”
最难能可贵的是《灵枢·本藏》关于“人之常平”(即健康人)的一段描述:“是故血和则经脉流行,营复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利矣。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寒温和则六府化谷,风痹不作,经脉通利,肢节得安矣。此人之常平也。”经文中“卫气和”“血和”可概括人体气血运行和畅;“志意和”可理解为精神活动正常;“寒温和”意指人能适应外界寒温环境。《内经》关于健康的理解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即人体能适应自然环境;心与身的和谐,即生理与心理协调;气与血的和谐,即人体内环境协调。对和谐的认识和追求,肇始于人的生命过程的本身,以及人的生命过程与自然过程之间那种内在的统一与和谐。自然界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过程(包括人的生命过程)只要能够保持和谐状态,就能生生不息,健康也不例外。
“和为贵”是儒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最高道德标准及处事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其内涵有二:第一,和实生物。《周易》:“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认为“和”是宇宙的根本状态,是阴阳运化的最终归宿。第二,和而不同。“和”体现的是由不同因素构成的事物多样性的统一。这种多样性的统一,可以丰富、发展并生成新的东西。和而不同是人类的理性大智慧。
中国的哲学智慧,集中体现在一个“和”字上。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和思想特质,也是中国哲学和中华文化的最高价值标准。中华民族“和”的理念或和谐哲学的实践意义,在于能够化解和匡正人类面对的生存和发展这一基本矛盾所引发的各种危机,使其沿着体现“和而不同”的理性智慧的大道前进。西方大哲罗素说“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现代世界极其需要。这些品质中,我认为‘和’是第一位的”“若能够被世界所采纳,地球上肯定会比现在有更多的欢乐和祥和”。
从文化解读《内经》的意义有三:第一,有助于深刻领会中医学理论的真谛。第二,有助于形成中医学的思维方式。第三,有助于提高中医人文化素质。
(二)合临床解析经典,用经典指导临床
《内经》是先人们临床医疗经验的结晶,离开临床实践就无法解析《内经》的隐奥,立足临床实践是研读《内经》的最高境界。张子和说,《内经》是一部治病的法书。1911年梁启超在《学与术》中说:“学也者,观察事物而发明其真理者也;术也者取所发明之真理,而致诸用者也。”严复在《原富》中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盖学与术异。学者考自然之理,立必然之例;术者据已知之理,求可成之功。学主知,术主行。”古人倡导“知行合一”,行是知之基,亦是知之成;知原于行而成于行。中医学属于应用学科,离开临床应用谈医学,难免空泛。
兹举《内经》一例。《素问·上古天真论》有云:“帝曰: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岐伯曰:此其天寿过度,气脉常通,肾气有余也。”经文原意是说,人至老年(男子64岁、女子49岁)还有生殖能力的原因有三:天寿过度、气脉(血)畅通、肾气有余。我们可以从原文进一步理解为人体健康长寿的原因是:拥有先天长寿基因、气血畅通协调、肾气充足旺盛。它启迪现代养生应该注重保持气血流通和保护肾气充足,纠正过去养生一味强调补肾之片面观念。
再进一步联系临床实践,老年病共同的病理特点:老人多肾精气亏虚;老人多瘀,《灵枢·营卫生会》:“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许多老年病与遗传基因有关。
实验表明,补肾活血方药在改善老年机体自由基代谢方面明显优于单纯补肾和单纯活血的方药,说明肾虚血瘀并存是衰老的主要病机,补肾活血是延缓衰老的有效措施。补肾活血法对老年性痴呆、脑动脉硬化、脑血管意外、冠心病、高脂血症、退行性骨关节病等老年性疾病有很好的疗效。
本人通过经典教学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体会较深。既然经典是先人们临床经验的结晶,那么治经典之学必须与临床相结合,否则就无法真正领会经典的奥秘所在,无法辨识其中的是非曲直,无法体现经典的生命活力。如果不着边际,虚无缥缈,高谈阔论,或者迂回于烦琐的文字考据之中,除了把经典之学引向空玄之外,与中医学术发展无补,经典将失去其生命的活力。如果教经典的教师不接触临床,自己没有用经典指导临床的实践体验,只是随文衍义,从文字来到文字去,把经典当作医古文来教,那么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经典的兴趣,不会真信经典有什么用,长此以往,教师自己也会没有自信,也就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照着讲与接着讲
怎么教《内经》?《内经》自己有记载。《素问·金匮真言论》:“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谓得道。”《素问·气交变大论》:“得其人不教,是谓失道,传非其人,慢泄天宝。”《灵枢·官能》:“得其人乃言,非其人勿传。”“不得其人,其功不成,其师无名。”所谓“其人”,是指热爱中医,钟情岐黄,且有一定悟性的可造之才。“得其人不教”是教师的过失;“非其人勿教”,现在看来也是教师没有尽职。
至于具体如何教?冯友兰先生的经验值得借鉴:“对古人东西要有两种态度,一是照着讲,二是接着讲。照着讲,实际就是还古人本来面目,重述古人的东西;接着讲,即从古人的东西出发,将古人提出的问题向前推进,开出一新的局面,达到一新的境界。”我觉得讲中医经典,必须将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古代研究经典也有两种方法,即“我注六经”和“六经注我”。其中,“我注六经”,就是强调恢复经典的原貌和本义;“六经注我”,是在准确理解经典原义的基础上,阐释我对经典的理解和发挥。钱文忠教授的经验是“由外向内讲”和“由内向外讲”。所谓“由外向内讲”,就是用现代的语言阐释它里面的内容;“由内向外讲”,就是先进入里面,切切实实地把自己放到那个时代的文化背景里去,站在古人的立场上往外讲,然后把它的真实意思阐发出来。
我的教学体会是分四步进行:第一步,《内经》讲什么就照着讲,讲清《内经》的本意;第二步,就是接着讲现代如何理解和发挥;第三步,讲清《内经》对当前学术发展和临床实践有什么指导意义;第四步,怎样运用《内经》。这就需要自己有一定的临床经验和体会,或者是结合历代医家及前辈医家的经验,探索怎样把《内经》应用于临床和学术研究。
要搞好教学,关键是教师应成为“明师”,即明理之师。要成为明师,教师自己就要不断学习,博览群书、精通专业、精湛技术,具备了渊博的知识,才能成为明白之师。否则“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诱惑的社会,这表现在高等教育偏重于知识技能的传授中。诚如熊十力先生当年在复性书院开讲词中说:“现今学校教育,唯重知识技能,不重器识的培养,但知能所以善其用者,在于人之器识。所谓‘器识’,是人的器量与见识,即人的胸怀、度量、见识、智慧。这些是决定一个人的品质和未来运用知识技能是否有所作为的根本。”
作为大学教师,其责任不仅是教书,更主要的是做学问。一个人之所以要读书求学问,首先不是因为要找个饭碗谋生。因为,没有学问的人同样可以谋生,甚至可能获得非常成功的生计。如果找教《内经》来求稻粮之谋,成本太大、太辛苦。
那么,什么是学问?学问不仅是知识,它还包括思想、价值、见识和智慧。学问,首先要学,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疑问,然后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再学习、思考、研究,千方百计解决问题,这就是做学问。孔子说:“困而学之。”“困”者困惑,因为“困”所以学,学是一种自觉的需要。古人云:学之为言,觉也;觉其所未知也。追求学问,就是追求人生的觉悟。
【参考文献】
[1]夏征农.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1731.
[2]吉文辉.中医学文化基础.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1-3.
[3]李存山.张岱年选集.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326-337.
[4]马中.人与和:重新认识中国哲学.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148-150.
[5]刘长林.内经的哲学和中医学的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91-95.
[6]任继愈.中国哲学史(第二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