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不要过度满足孩子要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越来越多的家庭只有一女或一子,在这种情况下,家长们开始溺爱孩子,只要孩子想要的,家长都会尽力满足他们,使得现在的孩子基本没有经受过什么挫折,从小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不管孩子提出的是多么无理的要求,家长都会应允,岂不知,这样不但不能帮助孩子,反而会对孩子日后的正常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习丽丽今年八岁了,读小学一年级,聪明、漂亮、活泼、可爱,是家里的独生女。习丽丽家的父母都在外企上班,家境富裕,可父母并没有因此娇惯她。

从丽丽出生到现在,父母常常带她出去玩,一开始,丽丽和其他小朋友一样,看到喜欢的玩具就非要买,父母不买她就会哇哇大哭。虽然爸爸妈妈心疼女儿,但还是没有理他,丽丽看到父母没有反应,就躺在地上打滚,谁知,爸爸妈妈不但没有哄丽丽,反而一起走开了,丽丽看到爸爸妈妈离开了自己,立刻从地上爬起来,追上他们。从那之后,丽丽再也没有因为父母不给自己买东西而吵闹过。

有时候,丽丽要买的东西确实是必需品,可爸爸妈妈身上带的钱不够,他们就会据实告诉丽丽:“爸爸(或妈妈)身上的钱不够,下次再买给你。”等到下次出去的时候,爸爸或妈妈就一定会买给她。

父母一味地给孩子物质享受,就会使得孩子认为即使不付出努力也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样一来,他们就会提升自己的需求,导致孩子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形成攀比的行为,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也会因此受限,不利于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甚至会导致孩子的人生追求被误导。

如果孩子从小到大各方面物质都能被满足,等到他长大进入职场后,很可能会出现想要而得不到的情况,容易导致孩子丧失信心或“高不成低不就”。

尤其对于条件较好的家庭来说,家长对孩子几乎是有求必应,即使自己没有,只要孩子想要,家长也会想办法让孩子拥有。表面上家长这么做会让孩子幸福,实际上,孩子获得过分满足后,幸福感会大大降低。家长不能过度满足孩子的要求,更不能一味地溺爱孩子,应当给孩子自立的机会。

在过度满足的问题上,家长主要应当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一、切忌盲目攀比

很多家长都认为:别人家孩子所拥有的一切,自己的孩子也必须拥有,不能让自己的孩子被攀比下去,岂不知,这样的过度满足行为在无形之中培养起孩子与其他孩子攀比的行为。

二、补偿心理不可有

很多家长的儿时生活不尽如人意,所以在为人母、为人父的时候就想要在孩子身上做补偿,自己之前没能得到满足的,必须满足孩子,岂不知,这样做就是在无形之中娇纵孩子,使得孩子在日后的生活中吃不了苦。

三、切忌有求必应

有的家长经常将“再难也不能苦孩子”这句话挂在嘴边,不这么做就会觉得对不住孩子,然而,家长的用意是好的,培养出的孩子却似乎不怎么理解家长的“一番好意”,认为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贪图享受,变得自私自利。

其实,说这些并不是不让家长们满足孩子的需求,而是不能过度满足孩子的需求,讲究满足的教育技巧,让满足能够产生积极作用,延迟满足,适当吊一吊孩子的胃口,比如,孩子需要一双旱冰鞋,家长可以让孩子通过做家务获取报酬,等到孩子买来旱冰鞋的时候,就会更加珍惜它,耐心地去练习旱冰鞋。可如果孩子说自己需要什么家长就给孩子买什么,孩子就会因为得来的太过容易而不懂得去珍惜,练习的过程中吃一点口头就将其放到一旁。家长应当让孩子明白幸福是来之不易的,这样孩子的满足快感才会有所提升,也自然更懂得珍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