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向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
- 张建军
- 25字
- 2021-06-03 10:48:42
2 当前中国各省份“新四化”融合发展水平测度对比研究
2.1 “新四化”融合发展的时代背景
2.1.1 “新四化”概念的提出
改革开放初期,由于人力、物力、财力及科技实力等资源有限,我国实际上采取了“非均衡发展”战略。这种“非均衡发展”战略在当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但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这种战略所带来的社会贫富差距加大、农村经济发展明显滞后于城市等问题逐渐显现。在这种背景下,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四化同步”的发展理念,2015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指出:“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
“新四化”同步发展理念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通过实践不断演化、改进形成的。1954年,工业、农业、国防、交通“四个现代化”在首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第一次被提出,自此,“四化”在我国长期发展中占据特殊地位。1964年,周恩来总理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进一步将“四个现代化”表述为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国防,1979年,邓小平将其量化为在20世纪末实现人均GDP1000美元的小康目标。2003年,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城乡统筹发展,并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指出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党的十七大又进一步提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者协调发展。在“三化”的基础上,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增强“新四化”发展的整体性。
“新四化”同步发展理念的提出,是目前解决我国当前面临的产业结构不合理、城乡差距大、环境污染等社会矛盾的关键选择,也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与此同时,我国各地区对于“新四化”子系统以及综合发展水平处于一个怎样的发展阶段,“新四化”融合水平以及融合发展水平如何,各区域“新四化”融合发展是否存在显著差异以及发展趋势如何等关键问题依然认识模糊。因此,本书选择31个省份,对“新四化”概念内涵进行界定,分析“新四化”融合发展的理论依据和相互作用机制,对各地区“新四化”的融合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对比分析,试图系统、深入地回答上述问题。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对促进区域“新四化”联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1.2 中国“新四化”的概念及其理论内涵
本书所研究的“新四化”是指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以及信息化,与传统“四化”相比,其重点是突出“新”的内涵。关于城镇化,不同的学科对其有不同的解释,本书所研究的城镇化是指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以及信息化密切相关的新型城镇化。它是剩余劳动力不断从农村向城镇转移的过程;是伴随非农产业向城镇集聚,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不断减少的过程;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而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工业化和信息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着眼农民,涵盖农村,逐渐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过程;是城镇的生活生产方式能够适应并且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城镇功能不断得到完善的动态发展进程。这种新型城镇化主要包括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生活城镇化、设施城镇化以及生态城镇化(见图2-1)。
图2-1 新型城镇化的特征
传统的工业化是从产业结构或者经济结构出发,它是指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在国民收入和劳动人口中的比例连续上升的过程。本书所研究的新型工业化不仅包含传统工业化的含义,还更加注重工业效率、资源消耗以及环境污染,是一种以信息化为支撑、以科技水平为引领、以生态文明和循环经济为理念的新型工业化。
与传统的农业现代化不同,本书所研究的新型农业现代化不仅仅指现代农业,而是与其他“三化”相融合、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新型农业现代化。它是一种从传统手工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是一种以先进技术和现代工业武装农业,促使其走向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过程;是一种现代经营管理理念不断渗透农业生产领域的过程;更是一种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建设美丽、富饶、文明、和谐乡村的过程。
传统的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本书所研究的新型信息化不仅包括计算机,还包含移动通信、网站、传统报刊等一切有利于信息传播的载体,是一种渗透到人民生活、企业生产各个方面的过程;是一种与新型城镇化、工业化以及农业现代化不断融合的过程;是一种不断提高信息透明度、减少信息闭塞,从而促使各种生产要素更加有效利用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