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向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
- 张建军
- 1909字
- 2021-06-03 10:48:42
1.3 “四化同步”背景下的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特点及规律
城镇化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文明的大趋势,是任何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的深入发展关键时期,中央明确提出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体现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指明了我国现代化事业的目标路径。在“四化同步”发展背景下,从我国实际国情和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律来看,我国的新型城镇化主要有以下五个特征。
(1)城镇化是一个经济社会自然演进的过程
城镇化是人类社会的自然演进历程,而且呈现出阶段性特征,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信息化时代,不同阶段表现不尽相同。一般来说,在城镇化率低于30%的中期阶段,工农业生产水平较低,工业提供的就业机会和农业释放的剩余劳动力有限,城镇化发展较为缓慢;在城镇化率为30%~70%的中期阶段,工业发展提速,农业生产率提升,能为大批农业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城镇化加速发展;在城镇化率高于70%的后期阶段,农业人口比重较小,产业结构由工业向服务业转换升级,城乡一体化发展,城镇化质量提升。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1975)对世界各国的人均GDP和城市化水平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即人均GDP越高,城镇化水平就越高。城镇化通过规模效应、集聚效应、产业升级、提高劳动生产率,会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2)新型城镇化必须以产业现代化为支撑
国际经验表明,城镇化是产业现代化的过程,与产业现代化共生共荣,城市文明是经济社会繁荣的体现。首先,城镇化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凡是城镇化水平高的国家,农业现代化水平及农村发展效率也高。只有加快农业现代化,才能为新型城镇化提供充足的粮食和工业原料,提供大量富余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同时,城镇化的健康发展,能够为现代农业解决“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等问题。其次,城镇化要以工业化为支撑。城镇化与工业化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当城镇化发展到一定的水平时,决定城镇化发展的是城镇本身集聚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能力,而非资源拥有量或城镇规模的大小。产业是城镇化的“火车头”,工业集群与城市群的有机结合是城镇化的发展趋势。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强化产业和就业支撑;否则,就只会出现贫民的空间转移,带来农村凋敝与城市病共生的严重问题。
(3)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的城市文明提升
城镇化的主体是人,根本目的是人,要以人为核心。城镇化不仅意味着将有更多的农民进入城镇,还意味着相应的教育、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需求得到保障。从国外来看,忽视基本公共服务的城镇化,如拉美、中东、亚洲的一些国家由于缺乏适当的政策引导,城镇没有能力为迅速增加的外来人口提供住房、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会带来大量社会问题。因此,新型城镇化要以人为本,使包括农业转移人口在内的建设者和居民都能享受到城市文明的成果,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4)新型城镇化须坚持走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
早期工业化国家大多走过了资源掠夺、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这样的历史条件已经不复存在。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环境“瓶颈”约束越来越严重,而且目前我国的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低,如果工业化、城镇化继续走高消耗、高排放的老路是难以为继的。目前,我国一些重要能源矿产资源主要依赖进口,面临国家经济安全潜在风险。生态环境总体恶化趋势未得到根本扭转,一些地方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已近极限,水、大气、土壤等污染严重,固体废物、汽车尾气、持久性有机物、重金属等污染持续增加,发达国家200多年工业化进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集中出现。由于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大、增速快,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中面临压力。因此,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必须对环境倍加保护,对资源精打细算,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
(5)新型城镇化须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以合理布局为前提
从国际来看,城镇化比较成功的国家,主要有以美国为代表的自由放任型模式,以及以英国和日本为代表的政府调控下的市场主导型模式,无不是市场机制发挥主导作用。以市场机制推进为基础、政府适度引导,是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城市及城市群并不是单纯靠行政手段规划出来的,而是市场力量、技术进步与环境承载能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从世界城镇化的发展趋势来看,不能将城镇化片面地理解为发展大城市,不能将城镇化片面地理解为发展大城市,也不能搞遍地开花的小城镇,要以市场体系的发育为基础支撑,形成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协调发展体系,并在空间布局上体现出非均衡规律。新型城镇化一定要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破除行政规划的体制惯性,促进生产要素包括人口的自由流动,通过市场调节促进不同区域、不同规模的城镇有序发展,使城镇化更有效率、更具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