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向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
- 张建军
- 2991字
- 2021-06-03 10:48:41
1.2 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分析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建设伴随着现代工业化进程的推进经历了一个起点低、势头猛、速度快的发展过程。城镇常住人口从1978年的1.7亿人增加到2017年的8.1亿人,相应的城镇化率从17.92%提升到58.52%,图1-1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人口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均保持较快的增长。表1-1清楚地展示了2011—2016年5年时间我国400百万人以上的城市数量增加了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量从287个增加到297个,中小城市数量均有所增加。同时,城市中的水、电、气、公共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显著提高,教育条件、医疗卫生、文化体育与社会保障等社会公共服务水平均有明显提升,人均公园绿化面积大幅增加。表1-2表明,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由1990年的72.49%逐渐提升到2016年的98.35%;人均城市道路面积由1990年的3.1平方米迅速增加到2016年的15.8平方米,26年间增加了5倍多;燃气普及率、用水普及率2016年均达到95%以上;同时,可以清楚地看到1990—2016年主要年份我国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与城镇每千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的数量变化情况。近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吸纳了大量的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使得城乡之间的生产要素快速流动、资源配置效率得以提高,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并且加剧了社会结构快速变革,全面提升了城乡人民的生活水平,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图1-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人口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资料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表1-1 2010年年底、2015年年底与2016年年底中国全部地级及以上城市对比情况
资料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表1-2 城市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1.2.2 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以上分析可知,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自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发展,2015年年底我国城镇化率约为56.1%,城镇常住人口数量增加至77116万人,地级及以上城市数量总计达到295个,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1194.8元。虽然在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是不可避免地存在一系列问题,以下就其中的一些方面进行简单论述。
(1)我国城镇化水平极其不均衡,东西部差距较大
从表1-3中可以清楚地看出2017年我国31个省份的城镇化水平状况,上海、北京、天津三个东部直辖市以及广东等东部省份的城镇化水平较高,甚至高达87.90%,东北部、中部、西部各省份的城镇化水平较低,西藏的城镇化水平最低,只有30.90%。城镇化水平东、中、西部地区出现严重不均衡发展的状况,且差距较大,如图1-2至图1-4所示。
表1-3 2012—2017年中国各省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情况
续表
图1-2 2013—2017年中部地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图1-3 2013—2017年西部地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图1-4 2013—2017年东北地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2)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镇化水平总体落后,新型城镇化进程滞后于现代工业化进程
总的来说,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起步较晚,城镇化进程滞后于工业化的发展。此外,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实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计划经济体制等因素使得我国城镇化水平明显低于同等收入的其他国家。图1-5表明,1978—2017年,我国的城镇化水平相对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与工业化水平。我国用非农增加值比重衡量的工业化水平平均增长幅度为81.45%,最高达到92.1%,而同时期我国城镇化水平的平均值仅为35.69%,最高也只有58.52%,与工业化水平相差很远。
图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比较
这里简单地采用城镇化率来衡量我国的城镇化水平,目前学者一般采用人均生产总值、非农产业增加值比重或非农就业比重作为指标来衡量工业化水平,而本书釆用国家统计局的二、三产业增加值与一、二、三产业增加值的比值即非农产业增加值比值来衡量工业化水平。
工业化的发展能提供更多供给,为城镇化的建设提供动力引擎;城镇化的发展可以创造新的需求,为工业化的发展提供良好平台,即城镇化与工业化相互作用、协同发展。我国城镇化发展滞后的现状,不仅削弱了城镇的集聚辐射作用,而且使得城镇产业规模经济效应难以充分发挥,无法满足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所以要实现新型城镇化的目标,就要协调发展城镇化与工业化。
(3)我国城镇化的质量不高,部分地区出现“半城镇化”或“伪城镇化”现象
“半城镇化”指的是农业转移人口没有完全融入现代城市、处于一种“中间人”状态下的不彻底的城镇化,虽然实现了空间转移和职业转换,但他们只具有“应然”的市民头衔,并无“实然”的市民权利。其总体特征是:就业在城市,户籍在农村;劳力在城市,家属在农村;收入在城市,积累在农村;生活在城市,根基在农村。此外,农业转移人口的行为习惯、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与现代社会还有明显的隔离,他们对城市没有认同感和归属感,日益孤立和边缘化。农民工不能融入城市,多方负担被增加。长此以往,不但会损害社会公正原则,而且会带来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不利于社会稳定,对国家的发展也有巨大影响。
1978年,我国城镇人口只有1.7亿人,2017年增加到8.1亿人,城镇化率也由17.92%上升到58.52%。然而,当前我国是以当期城镇常住人口与总人口的比重为指标来统计城镇化水平的,如果按照户籍人口(即具有城镇户口的人数占总人口的比重)计算(见图1-6),2017年的城镇化率仅为42.35%。
图1-6 2011—2017年我国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比较
资料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2011—2017年,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相比都有一定的缺口,截至2017年年底,我国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为58.52%,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大概仅有42.35%。剩余16.17%的人口是从第一产业劳动力剩余转移出去的进城务工农民工及其家属,他们长时间居住在城市并且被统计为城镇人口,然而由于严格的户籍制度,城市没有将其看成市民,仅仅将其当作生产者或者劳动者。这一群体不能享受城镇居民在保障性住房、养老、医疗、子女受教育等方面的基本权利,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政治权利,也无法像原始城镇居民一样融入现代城市生活。这就出现了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特有的现象,即“伪城镇化”或者“不完全城市化”,出现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我国目前存在的城乡户籍壁垒,其结果便是出现新的城市二元结构矛盾。
(4)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破坏严重与资源消耗量过大
城镇化的质量高低与城镇环境密切相关,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建设新型城镇化的前提。但现实中城镇化进程的开展、城镇规模的快速扩张、人口的大量集聚,超过了环境的承载能力,结果破坏了城镇的生态环境。
首先,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开展,能源和资源的消耗量大幅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大量增长,因此,近年来一些城镇特别是大中城市出现了严重的雾霾现象。2015年全国很多地方出现了连续雾霾天气,PM2.5超标严重,据北京市环保局统计,2015年北京市以PM2.5为首要污染物的重污染天数共42天,其中仅在11—12月就出现22天重污染,同比增加15天。其次,生活、生产的垃圾废弃物对环境污染严重。城镇化必然带来人口的大量集聚,城镇人口数量的增长必将带来更多的垃圾、污水与废水,然而这些大量的垃圾、污水与废水无处理地任意排放,极大地挑战了环境的承载能力。图1-7为2016年我国各城市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情况。目前我国新兴城镇对生活垃圾、污水与废水的处理率较低,许多垃圾都是露天堆放,不仅占用了较多的耕地面积,一些经由雨水冲打的垃圾通过渗透液还会造成地表以及地下水的污染,造成了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
图1-7 2016年中国各城市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
资料来源:2017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