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一 中医护理学的发展简史
任务一 古代中医护理学
一、远古至春秋时期(公元前475年以前)
1.萌芽时期 原始社会时期,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逐步学会了以植物和野兽为食,用树叶和兽皮遮体,过着“穴巢而居”的生活。氏族公社后,部落间时常发生斗争,人们逐渐发现受伤后采用泥土、树叶、草茎等涂裹伤口可以促进伤口愈合,这是外用护理法的雏形。原始社会早期人类大部分的自疗和互助的医疗活动,形成了中医护理的萌芽。
2.夏商至春秋时期(公元前476年以前) 夏商时期,人们已有洗脸、洗手、洗脚、沐浴和洗涤食具等卫生习惯。到了周代,开始养成早晨盥洗、漱口的习惯。《左传》中已记载:“土厚水深,居之不疾”和“土薄水浅……其恶易觏”的论述,说明当时已注意到水土等居住条件与健康的关系,并开始进行灭鼠除虫、改善环境卫生等防病调护活动。在河南安阳殷王墓中发掘出来的甲骨文中记载的“沐”字,很像人在盆中用水洗澡,说明当时人们已有定期沐浴的卫生习惯。
《周礼》记载的四季发病:“春时有病首疾,夏时有痒疥疾,秋时有疟寒疾,冬时有咳上气”。说明四季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气候失常会导致疾病的爆发和流行,以提示人们顺应四时变化,避免疾病的发生。《周记·天官》中云:“凡民之疾病分而治之,死终则各书其所以而入医师”。说明当时已经开始有了分科治疗和护理,并已建立了治疗文件、死亡报告等医疗文件的记录制度。这一时期,护理学基本形成的另一标志是护理和治疗患者不再求助于巫术占卜,而是通过客观检查和观察来判断疾病的吉凶。如《周记》以五音(角、徵、宫、商、羽)、五声(呼、笑、歌、哭、呻)和五色(青、赤、黄、白、黑)来判断疾病的吉凶,这是运用中医五音、五声和五色配肝、心、脾、肺、肾五脏的学说,通过观察声音和面色来判断五脏的病变和吉凶。同时随着文化的发展,中药知识也得以发展,从而扩大了给药途经和方法。
二、战国至东汉时期(公元前476~公元220年)
战国时期七国争雄,新兴封建制度建立,思想文化领域中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了《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专著,为中医药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下称《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医学专著,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内经》系统地阐述了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预防与养生,其内容包括了藏象、经络、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病证、针灸和汤液治疗等,奠定了中医护理学的理论基础,包含的基本观点主要有天人整体观、阴阳平衡观、邪正斗争观、疾病预防观等。
该书从饮食调摄、情志调护、急症急救、中医用药、音乐疗法、护理技术等方面,对中医护理学做了论述。如在生活起居方面,提出:“夫四时阴阳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时序运行,阴阳变化,天地合气,生育万物,故万物之根悉归于此”。说明四时气候阴阳变化对人体会产生影响,提示人们顺应四时气候变化,起居有常,以预防疾病的发生。在饮食方面,《内经》认为饮食必须多样化,提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的主、副食品结构,并告诫“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此外,还强调了情志护理的重要性,提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说明不良的情志刺激可导致人体气血失调、脏腑功能紊乱,诱发或加重疾病。故要求医护人员在与患者交流时要注意方式方法,“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便,开之以其所苦”。若医务人员态度生冷、语言生硬,则可使患者“精神不进,志意不治,致病不可愈”。这些道理内涵深刻,直到现在也是现实生活实践中所需要遵循的。最早见于《内经》的音乐疗法是五音疗法,是根据宫、商、角、徵、羽五种调式的特性与五脏、五志关系来选曲编排,对疾病进行辨证施治。《内经》在某些篇章中,在一定程度上对急症进行了归纳分类,其中《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病机十九条”用病机统诸疾,使六淫病邪属性、致病特点和五脏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与疾病的临床表现密切结合,浑然一体。在中医护理操作技术方面,对劳逸和情志变化所致的各种病证提出了针灸、导引、推拿、热熨、熏蒸等护理诊疗技术。
知识链接
《黄帝内经》:古代养生圣典
《黄帝内经》是集众人智慧之大成,从春秋、战国开始,一直到秦、汉几百年间,由许多医术汇集、增补删减而成,大部分内容形成于战国。后世简称为《内经》,素有“百科之母、医学之宗”的美誉。《内经》部分内容还被译成日、德、法等文字,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现分为两本书:一是《黄帝内经素问》,简称《素问》;二是《灵枢经》,简称《灵枢》。《素问》中的“素“字,可作本源、根本解释;“问”就是黄帝问岐伯的意思。对于《灵枢经》中的“灵枢”二字,明代张景岳提出:“神灵之枢要,是谓灵枢”。意思是说这本书论述了“神”与“灵”的精要内容。人身属于阳的精气叫神,属于阴的精气叫灵,结合阴阳五行,积累精气神,注意内炼,达到长寿养生。
(资料来源:陈倩,赵佳.千古中医千古事 细说中医源流典故.武汉:武汉出版社,2009.)
2.《伤寒杂病论》 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是我国最有影响的一部医学巨著。《伤寒杂病论》成书后,由于兵火战乱而散失,后经王叔和搜集整理编成《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书,与《内经》和《神农本草经》被尊称为中医四大经典著作。该书不仅为中医护理技术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也为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辨证施护开创了先河。
该书强调用药护理的重要性,记载了大量汤药的煎煮法,包括服药温度、时间、次数,药后的观察,服药注意事项及饮食宜忌等内容,并确立了用药护理要遵循辨证施护的原则。如服桂枝汤后,所载“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絷微似有汗者益佳”。同时,还指出服药的注意事项与饮食关系:“凡服汤发汗,中病即止,不必尽剂也”,“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认为合理的饮食是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得以濡养的源泉;饮食不当则可使人体正气虚弱、抵抗力下降,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金匮要略·禽兽鱼虫禁忌并治第二十四》云:“凡饮食滋味,以养于生,食之有妨,反能为害,自非服药炼液,焉能不饮食乎?切见时人,不闲调摄,疾疢竞起,若不因食而生,苟全其生,须知切忌者矣”。《伤寒杂病论》中论及多种情志疾病,如奔豚气、脏躁、梅核气、百合病、妇人杂病等。指出了痈肿可通过用手触诊病变部位的皮肤来判断有无脓液,主张通过观察患者的饮食、饮水情况,可以了解脾胃之气是否健旺,如“消谷引食”、“食不下”、“水浆不下”、“饥不欲食”、“饮食入口即吐”、“喜食糜粥”、“欲食冷食”、“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渴欲引水”、“消渴引饮”等,以及津液丢失程度。另外,书中记载了药物灌肠法、舌下给药法、急诊复苏术等护理操作内容。在饮食护理方面,提出了脏病食忌、四时食忌、冷热食忌、妊娠食忌、合食禁忌等,为后世中医护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神农本草经》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对战国至东汉时期的药物学知识和用药经验作了系统的总结。全书共收载药物365种,其中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并按药物的功效和主治,将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指出上品药物“为君,主养命以应天”,可作为保健养生、延年益寿之用,如人参、干地黄、阿胶等;中品药物“为臣,主养性以应人”,可选择性地作为补益及治疗疾病者之用,其中可补虚扶弱和祛邪抗病,如百合、当归、黄连、白芷等;下品药物“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为除寒热、破积聚的药物,主要作为治疗疾病之用,如大黄、附子。
书中较系统地概括了中药药性:四气(寒、热、温、凉),五味(酸、苦、甘、辛、咸),用药七情(单味、相须、相使、相畏、相反、相恶、相杀)等药物学理论。认为“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药有阴阳配伍,子母兄弟,根茎花实,草石骨肉。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恶者,有相反者,有相杀者”。书中还论述了一系列用药原则,如“欲疗病,先察其源,先候病机”,“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对有毒性作用的药物,强调必须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以免造成药物中毒的严重后果,为中药护理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此外,三国时期的名医华佗,不仅首次使用麻沸散进行手术麻醉,为外科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还根据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动作姿态,创造了“五禽戏”,将体育医疗、护理等卫生保健系统相结合,至今仍广泛应用于护理实践。
三、晋隋唐时期(公元265~960年)
从晋到五代,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中医护理学也向纵深发展。晋代著名医药学家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又称《肘后救卒方》,记载了颞颌关节脱位口内整复方法及使用竹筒(夹板)固定骨折,指出固定后患肢勿令转动,避免骨折再次移位,同时要求夹缚松紧要适宜。隋代名医巢元方所著的《诸病源候论》一书,对各种病证从病因、病理到治疗护理等内容描述都有相当的深度。如在“漆疮候”中提到:“禀性畏漆,但见漆便中毒……”,说明当时已认识到疾病与过敏体质的关系。
唐代孙思邈所著的《备急千金要方》(简称《千金要方》或《千金方》),蕴含了丰富而精湛的护理内容,书中详细介绍了各科临证护理、给药、食疗、婴幼儿护理保健等内容,为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他还非常重视医护人员的医德,《大医习业》和《大医精诚》两篇专论医德,指出“若有疾危来求救者,不得以其贵贱贫富……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值得后人学习和效仿。此外,孙思邈还针对尿潴留患者首创了“葱管导尿术”,这一方法比1850年法国人发明的橡皮管导尿术要早1200多年。
四、宋金元时期(公元960~1368年)
宋金元时期,医学发展迅速,流派纷呈,出现了金元四大家等著名医家。刘完素提倡“火热论”,认为“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生火”,主张以寒凉药清热降火,为“寒凉派”;张从正弘扬“汗、吐、下”祛邪三法,为“攻下派”;李东垣善用温补脾胃之法,认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为“补脾派”;朱丹溪认为人体“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提出应摄护阴精,为“滋阴派”,要求人们清心寡欲,以养生保健等。
忽思慧所著的《饮膳正要》是当时饮食营养学的代表作。全面总结并发展了饮食护理,并列举了“妊娠食忌”、“乳母食忌”、“食疗诸病”、“养生避忌”等饮食护理内容,记载了大量医疗、保健饮食等。南宋医家陈自明所著的《妇人大全良方》是中医妇产科学的奠基之作,篇中论述了妊娠随月数服药及将息法,对将护孕妇论、产前将护法、产后将护法,以及食忌、孕妇药忌等进行了专门的论述,突出胎教的重要性,其内容丰富,至今对妇产科临床护理仍有指导意义。
五、明清时期(公元1368~1840年)
明清时期,中医护理学理论与实践更加充实,逐步向独立和完整的体系发展。明代张景岳所著的《景岳全书》,对产妇的环境、饮食、起居、衣着、室温等诸方面提出了调摄护理方法,以保证产妇身心舒适、产程顺利。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详细记载了药物疗法及用药护理、注意事项,并亲自采药,为患者煎药、喂药,为后世研究饮食、服药等护理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也为医护人员树立了一个无私奉献的楷模。
温病学家吴有性在《温疫论》中,详细论述了传染病的护理措施,提出用焚烧檀香、沉香之类的药物进行空气消毒。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针对流行性热病的不同病程和病情,制定了具体而合理的食谱,其以“雪梨浆”治温病口渴。清代钱襄编著的《待疾要语》是现存古代中医文献中最早的、较全面论述中医护理的专著,记载了饮食护理、起居护理和老年护理,其中广为流传的“十叟长寿歌”,就是表述了10位百岁老人延年益寿、防病防老的经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保健常识。
知识链接
“养生十六宜”,至今对护理和养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其内容包括:“发宜多梳、面宜多擦、目宜常运、耳宜常凝、舌宜抵腭、齿宜常叩、津宜数咽、浊气宜常呵、背宜常暖、胸宜常护、腹宜常摩、谷道宜常撮、肢节宜常摇、足心宜常擦、皮肤宜常干沐浴、大小便宜闭口勿言。”
(资料来源:明代冷谦《修龄要旨》)
任务二 近代中医护理学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医学在我国广泛流传和渗透。此外,北洋政府以来,采取了一系列限制乃至消灭中医的反动措施,致使中医学的发展步履维艰。总体上看,这一时期的中医护理学,延续了前期的发展,并融入了一些新的理念,形成了中西混杂的态势,出现了中西汇通和中医科学化思潮。
1.中医护理学的发展 这一时期的中医护理学,运用中医固有的各种护理知识和手段,由医生、徒弟、助手、患者和家属共同承担护理职责。在情志护理方面,《医药卫生录·服侍部》认为:“患者应心情平和,对人对己均应宽容,对世事淡然处之,遇事要善于自我调节、自我解脱,切忌事事过于计较,怨天尤人。同时应注意患者的饮食宜忌,这样才能使疾病早日康复”。随着医护经验的积累,吴师机于1970年刊行了《理瀹骈文》。他是中国医学史上最擅长应用膏药治疗百病的第一人,主张用外治法通治内、外诸病,对内病外治机制、遣方用药、穴位敷贴等作了系统的阐述。不仅满足了当时“内病外治”的需要,同时也为中医护理提供了许多简便实用的操作技术。书中认为:“凡病多从外入,故医有外治法。经文内取外取并列,未尝教人专用内治也,内治之理,即外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以及“内外治殊途同归之旨”,如“中风口眼歪斜乃经络之病,用生瓜蒌汁和大麦面为饼,炙热熨心头(熨贴心口),此治本之法也”、“水肿,捣葱一斤坐身下,水从小便出”等。该书还把个人日常卫生和保健、防病、除疾等联系起来,主张瘟疫时,宜与患者分房别舍,健康人不得与之同住,亲朋亦不使入室,只留一二身体壮实者服侍患者,以阻断传染源,控制传染病的蔓延。
2.兴办护校,培养人才 鸦片战争以后,清廷一些主张“自强求富”的官员,开办了京师同文馆,是我国近代最早的医学院。戊戌变法之后,建校之风日起,为最终成立中医护校,奠定了基础。随着西方列强文化侵略的逐步深入,帝国主义开始在我国各通商口岸和大都市开设了医院,并逐步招收少量中国学员,这可能是我国最早出现的护士。至20世纪初,各西方国家教会、政府甚至个人在中国设立的医院、护士学校日益增多。那时医院的护理领导和护校校长、教师等多由外国人担任,护士教材、护理技术操作规程、护士的培训方法等都承袭了西方的观点和习惯,形成欧美式的中国护理专业。
1983年,我国著名护理专家王秀瑛教授以她高尚的品德、渊博的学识,成为我国第一位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此后,又有中华护理学会名誉理事长林菊英等10多位护理工作者获此殊荣。
1912年中华护士会成立护士教育委员会,1914年6月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护士代表大会。在这次会议上,钟茂芳是第一位被选为学会副理事长的中国护士。钟茂芳认为从事护理事业的人是学识的人,应称之为“士”,故将“nurse”创译为“护士”,被沿用至今。那时的理事长由外国人担任,直至1924年才由我国护士伍哲英接任。1922年,我国参加国际护士会。1925年,中华护士会第一次派代表出席在芬兰召开的国际护士会会员国代表大会。
1931年底创立的我军第一所医校——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护理教育趋向正规,培养了大批优秀护理人才。1941年、1942年护士节,毛泽东同志亲笔题词“护士工作有很大的政治重要性”、“尊重护士,爱护护士”,极大地鼓舞了我国的广大护理工作者,在我国近代护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任务三 现代中医护理学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中医药工作,制定了一系列保护和发展中医药的政策,大力开展了对中医药学的继承发扬和研究工作,中医护理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1958~1959年,上海、南京和北京先后开办中医护士学校,开启中西医结合护理教育的新纪元。
“十年动乱”中,内地中西医结合护理工作受到很大的损失。中医护士学校停办,造成人才的青黄不接。不少中医医院的护士下放到农村,实行“医护一条龙”服务,参加农村医疗队,利用“一根针、一把草”为群众防病治病,并开展新型中医疗法等,用中医传统技术和理论为贫下中农服务,为以后中西医结合护理工作的开展打下了良好基础。1966年台湾地区“中国医药大学”设立了护理专修科(大专),以“培养兼具中医、西医理念的护理专业人员”为宗旨,除给予完整的护理专业教学,更重视中医及西医的知识平衡发展,培养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创造力、自主独立的专业护理人员。
1.中医护理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随着全国中医护理临床、教育科研工作的迅速发展,各地认真做好中医古籍中有关护理内容的收集、整理、发掘和提高工作。通过临床的不断实践,陆续编写出版中医、中西医结合方面的护理著作,如《中医护理学》、《中西医结合护理浅说》、《中医护理手册》等一系列中西医护理专著。根据2003年出版的《全国中医药统计摘编》,截止2002年底,我国共有3801家中医医疗机构,其中有6万多名护士以上技术职务的人员从事中医护理工作。涌现出一批既有丰富临床经验,又有一定科研能力和管理水平的中医护理技术骨干。
2011年3月8日,国务院学位办颁布了新的学科目录设置,其中护理学从临床医学二级学科中分化出来,成为一级学科,中医护理学成为护理学科下设的14个研究方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不断地深入探讨中医护理学的理论,开展中医护理科研,使中医护理学更加系统完善,逐步成为一个独立、完整、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强调大力发展中医护理。到2015年,培养中医护理骨干人才2万名,促进了中医护理的可持续发展。中医护理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2.辨证施护与中医技术成为特色优势 中西医结合护理学科在较长时间的临床实践基础上,已逐步总结出一套从理论到实践的辨证施护方法和具有中医特色的操作规范。1984年卫生部中医司组织湖南、北京、南京的护理专家编写《中医护理常规和技术操作规程》,对中医护理提出了初步的规范和要求。199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为加强临床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和护理文件书写质量管理,进一步完善全国中医院分级管理中护理工作的检查评分办法,组织全国有关人员对《中医护理常规和技术操作规程》(1984年版)进行全面修订和补充,形成了有内、外、妇、儿等各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和有21项常用的技术操作规程,增加了5种护理文件书写规范,并附有评分标准和流程图,从而解决了长期以来中医医院护理工作中存在的职责不明和无章可循的问题,为中西医结合护理临床应用实现规范化、标准化提供了依据。2013年至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已经陆续制定并推广33个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为保持发挥中医护理特色优势,提高中医护理效果,规范中医护理行为,开辟了新路经。
3.中医护理高学历教育已成规模 中医护理的专业教育与在职教育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随着江苏南京第一期中医护理培训班的开展,逐步发展出研究生、本科、高职、中专、函授、短期培训等各类中医特色的护理教育。1999年有3所院校开设中医护理本科教育,2006年有4所院校开设中医护理硕士研究生教育。高等中医护理教育经过20多年的发展,培养了一批具有中医护理能力的高素质护理人才。台湾地区“中国医药大学”,1966年设立护理大专班,1997年培养兼具中西医理念的硕士护理人才,2002年培养兼具中西医理念的博士护理人才。2009年南京中医药大学在全国首次成为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博士点,从而逐步形成了中专、大专、本科、硕士及博士完整的中医护理教育体系。
4.中医护理学术水平不断提高 1983年,中华护理学会第十九次理事会上决定增设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委员会后,中西医结合护理学术活动开展得十分活跃而有成效。1984年6月,在南京市召开首届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学术会议,会上宣布成立中华护理学会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委员会。1985年,在北京举办首次全国中医护理理论提高学习班。1987年6月在大连市召开首次辨证施护研讨会。通过研讨,更加完善和丰富了责任制护理与辨证施护的内涵,也看到了中西医结合护理发展的前景,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护理学开辟了新思路。1991年5月全国首届中医护理工作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这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召开的首次中医护理专业工作会议,在回顾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护理工作基础上,交流经验,表彰先进,制定“八五”期间中西医结合护理发展计划,是中西医结合护理学科迈向21世纪一个重要里程碑,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2013年9月25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民政部登记注册的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护理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同年11月在南京召开了成立大会暨首届中医护理国际学术交流大会,开展了跨国际、跨学科中医护理科学研究,使中医护理走向国际。目前,各类国内、国际间的学术交流活动日益增多,来自欧、美、亚、澳等近30个国外护理代表团体经常到我国参观考察中医护理工作,不仅增进世界各国(地区)中医药护理团体之间和中医药护理学科与世界各种医药护理学科的交流与合作,同时加强了世界各国(地区)的学术交流,提高了中医护理业务水平,继承和发展了中医护理学科,加快了中医护理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进程,促进了中医护理进入各国医疗卫生保健体系,为人类健康做出了更大贡献。
5.中医护理科研成果日渐丰富 随着中医护理学科的发展,护理科研工作亦生机勃勃。1989年,成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的护理研究项目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招标中首次中标,接下来北京、上海、南京、广州等多家医院的中医护理重点学科与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对中医护理模式、辨证施护内涵、中医护理管理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取得成果。1993年,中华护理学会在北京召开的首届护理科技进步奖颁奖会上,北京针灸骨伤学院附属中医药学校吕素英主编的《中医护理学》获一等奖的科研成果。2011年12月20~22日,由中华护理学会召开的第二届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颁奖大会上,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张雅丽的《功能性便秘的中医外治贴穴护理研究》获得“中华护理学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中华护理学会科技进步奖在2009年由国家科技部批准,已成为中国护理学科最高奖。至此,中医护理工作者从不同角度对中医护理内涵、概念、模式等进行有益的探讨,取得了可喜的绩效,相继发表了许多中医护理方面的论文,出版了中医护理专著,获得了省部级科学技术成果奖。
学习效果评价·思考题
简述不同历史时期中医护理学的主要发展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