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要为真理而斗争。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要做自己的主人。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让思想冲破牢笼,趁热打铁才能成功。”——改编自《国际歌》。
我们总是期望别人能给予自己一些东西,结果被现实一次次戏弄打击。最后甚至不知道该怎么面对生活,只能活在别人的期待中,成为别人需要的样子。又由于这样跟内在有冲突,大事小事都要在心中纠结一番,才作出一个左右为难的决定。尽管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目标,但发现每个目标后面都不是自己想要的。而沿途的风景和人,已经变得十分模糊,或许根本就从未注意。后来发现很多时候自己认为过不去的坎儿,都是自己给自己设的障碍,然后把自己的无限可能,禁锢在各种枷锁中。经历过百转千回才明白,其实人只能由自己来解放,这是重塑身心结构、趋向强势文化的动力所在。那是真正的自己,而不是别人和社会需要的自己。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自己并不是一切,也无法完成一切。尽管不期待高人和既得利益者的高道德,但也并不影响他们已经走在前面的事实。把自己变成强者不是去否定走在前面的探索者,而是要学习和借鉴他们作为先行者的信息反馈。强者的慈悲不是施舍,不需要个人崇拜和道德绑架,他们只是唤醒自己和周围的人。而阻挡我们成为强者的最大障碍是看不见自己“坐井观天”和“摇尾乞怜”。当注意力都在外面,当然会固执己见和拒绝改变。因此,只有傲慢和自卑才是生存的障碍,而贫困不是。
贫困源于对未被满足需求的审视,没有需求,则无所谓贫困,而没有审视,则不晓得贫困。所以,不要因为自己没有就觉得低人一等,有可能别人的所谓富足,对于你而言只是负担和累赘。傲慢的人不屑于看别人,也不愿意看自己。而自卑的人则总在看别人,却不敢看自己。无论到了哪里,无论和谁在一起,自卑的人都会缺乏安全感,所以总是特别在意周围人的看法,生怕因为疏远而蒙受损失。他们将精神需求寄托在别人的描写和自我的想象中,无事时得过且过,一旦遇到具体困难,则免不了悲观消极。对于不劳而获的人而言,越是生活舒适,内心的傲慢越多,且贪心也就越重,越是这个时候,越会失去自我。唯有遭受重大疾病或者人生挫折,才会猛然间惊醒。因为只有在这个时候,内心的贪嗔痴慢疑才有可能减少甚至消失,从而让自性显露出来。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才明白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由此可知,能够激发我们对生命进行思考和行动的动力,都来自对自我解放的意愿。其实我们就是自己的救世主,只是因为我们的唯恐避之不及而让她显得那样遥远。从这个意义上讲,佛就是你自己,拜佛是为了消除自己的贪嗔痴;你自己就是上帝,忏悔是为了及时改正自己的过失。而我们离自己,其实也只有最近的距离,就看我们敢不敢解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