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班·贝尔格
(Alban Berg, 1885.2.9~1935.12.24)

奥地利作曲家。在现代主义的实验浪潮中,阿尔班·贝尔格是屈指可数的能够同时保证音乐语言的原创性和流行性的作曲家之一。作为“新维也纳乐派”的代表人物,贝尔格的音乐总是与勋伯格、韦伯恩的联系在一起。但贝尔格远比他的同伴们更结合实际,他的许多作品,尤其是《沃采克》和《璐璐》两部歌剧——都明显地倾向于施特劳斯和马勒的浓郁风格。

贝尔格出生于维也纳一个条件优渥且极富涵养的家庭。尽管没有接受过正规的音乐教育,贝尔格从十五岁起就已开始谱写歌曲。1904年,勋伯格接受贝尔格做他的学生,他对贝尔格智慧的赏识甚至超过了对他音乐才能的赏识。作为作曲家,勋伯格是一个激进的革新者;但作为老师,他却坚持学生通过学习和声及对位打下扎实的基础。尽管如此,贝尔格和韦伯恩(同时代勋伯格的另一位学生)都被老师所感染,开始怀着满腔热情探索无调性音乐表现手法的可能性。作于1910年的《弦乐四重奏》是贝尔格在勋伯格指导下完成的最后一部作品,标志了他的成熟,从中也可看出他离这种新音乐已经越来越近。尽管如此,1913年《三首乐队小品》中的两首在上演时依然引起了观众狂风骤雨般的叫好声,贝尔格笔下灵动、大气、最重要是抒情的无调性音乐风格立即令评论界青眼相向。

1914年5月,贝尔格观看了格奥尔格·毕希纳根据真实事件所作的戏剧《沃采克》的片断,这部含有原始表现主义意味的作品让贝尔格着了迷,他立刻决定将它作为第一部歌剧的故事素材。1921年,贝尔格因服兵役而中断了创作,但歌剧最终得以完成。日后,《沃采克》逐渐被视为作曲家最伟大的作品。1924年,歌剧部分选段在法兰克福上演。一年后,歌剧的完整版在柏林国立歌剧院首次亮相,指挥是埃里希·克莱伯。《沃采克》体现了作曲家空前的艺术控制力,它的巨大成功为贝尔格赢得了国际性的知名度,并引导他走向创作的巅峰期。

贝尔格为他的下一部歌剧寻找脚本时,最早相中的是格尔哈特·霍普特曼的戏剧《与皮帕共舞》(勋伯格也曾打算为该剧本谱曲),最终,他取材于弗兰克·魏德金的《地精》和《潘多拉之盒》,创作了内容大胆的《璐璐》。1934年,歌剧的缩略谱已告完成,但贝尔格没有马上补完配器部分。为了缅怀好友阿尔玛·马勒夭折的18岁女儿曼侬·格罗皮乌斯,他写了一首小提琴协奏曲。贝尔格呕心沥血的付出严重损坏了他的健康,仅4个月之后,他因被昆虫蜇咬所引起的血液中毒而去世。得知噩耗后,勋伯格写信给韦伯恩,称他们之中最伟大的一个人走了,他们现在“陷入了孤独”。

身为一位现代作曲家,贝尔格同时有着传统的一面:他的音乐仍旧保留着自然音旋律的根基,并时常引用他人作品中的乐思(包括巴赫和瓦格纳)。此外,他对古典主义音乐体裁也有着很强的依赖性。对于贝尔格的天才,也许斯特拉文斯基的描述最为贴切:“贝尔格音乐的精髓就是主题结构,而主题结构则决定了形式是否‘与时俱进’……不管这些形式多么‘数学化’,它们永远来自澄澈的肺腑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