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国师父子谀朱棣 刘基阖家埋祸根

再说刘基回到家中。刘基长子刘琏此时已年方二十二岁,被朱元璋封为“承德郎.布政司经历”。刘琏自幼文墨精通,唯不喜奇门术法。刘基二子刘璟年方二十尚在府中演习术数,可惜,其学识尚不及刘基十分之一。刘府上、下见老爷回府,且又被万岁爷厚赏,一片兴高采烈,唯独刘基高兴不起来。刘夫人素知老爷精通奇门推演之奥妙,如今又为大明江山立下如此大的功劳,怎么似有愁苦之色?刘基看出夫人在为自己忧虑,就如实说道:“这次为大明江山屠龙斩凤,斩九十九条,但放一条。二百年后,此龙会应出一位英雄来啊。接着就把长白山放走杂色黄龙事情和夫人说了一遍。”夫人听毕,只得安慰老爷几句。

刘基在外“屠龙斩凤”这几年,姬国卿也没闲着。他首先结交胡惟庸,争取其做自己靠山。胡惟庸是在龙凤元年投靠的朱元璋,凭借着小心谨慎和不凡才干,一路高升:先后拜中书省参知政事、太常少卿,进本寺卿;洪武六年七月,更是凭李善长推荐,任右丞相,后到洪武十年进左丞相,位居百官之首。姬国卿看准这条路,苦心钻营、巴结胡惟庸,怎奈胡惟庸鼻孔朝天,根本看不起姬国卿,姬国卿连续碰几鼻子灰后,还是一如既往地奉承胡惟庸,可心里已经增加怨恨之心。后来,姬国卿终于抓住机会,促成洪武十二年九月“胡惟庸案”发生。胡惟庸案前后株连竟达十余年之久,诛杀三万余人,成为明初第一大案。此是后话,暂且不表。朱元璋子嗣众多,截至至正二十七年底时,也就是朱元璋正式登基前,已有七子。十二月二十四日,朱元璋祭告太庙,把自己渡江后生七个儿子归因于祖上的阴德:仰承先德,自举兵以来,渡江生子七人。今长子命名曰标,……曰棣……。后来,朱元璋的后宫们,又陆续为朱元璋诞下诸多儿女。史书记载,朱元璋共有皇子二十六位,公主十六人。在诸多皇子中,皇长子朱标最得朱元璋喜爱。朱标为马皇后所生,夫妇二人对朱标非常喜爱,年纪不大就请宋濂等大儒,习学经传文史。可以说,朱标是朱元璋依照“天子”标准来打造朱标的。由于自幼受到传统文化熏陶,朱标性格仁慈宽厚,对弟弟们十分友爱。四皇子朱棣概因继承他母亲游牧民族血统,在皇子中体质确实是最好,也舍得吃苦,又经常受到铁赫、蓝玉等众多武术高手的点拨,刀枪剑戟,在他手里都能使得呼呼生风。

这一日,朱棣借着“体察民情”的借口,带着几个侍从,穿着便装,偷偷溜出王宫,在街上闲逛。逛来逛去就来到集市上,朱棣抬头一看,一群人围着一个大圈,圈子里面似乎有人拽拳飞腿正在练武。朱棣心里琢磨:平日里,大家都夸我功夫得,自己真心要和他们比试,他们不是推诿就是不敢使出本领来,真是无趣。今天遇到练武的,焉能放过这个比试切磋的好机会?想到这里,朱棣让侍从分开众人,自己走进圈子内。只见圈子里站着一个小伙子,傍边放个兵刃架子,架子上放着几根棍棒、刀枪。小伙子身高比朱棣足足高出一头,胳膊粗、眼睛大,看着挺壮实。朱棣走到圈子里,躬身一礼:“这位壮士,在下不才也学过几天拳脚,今日与壮士有缘相识,我二人可否放个对来?”小伙子不认识朱棣,但看朱棣穿着打扮,就知道其非富即贵。小伙子怕伤到朱棣而吃上官司,执意不肯。朱棣哪里肯放过这个机会?他抽冷子,照着小伙子肚子上就是一拳。小伙子这下急了,放出真本事,和朱棣动起手来。朱棣当时也不到十三岁,却接受过比较系统的拳脚、兵器训练,一般军卒真不是其对手。再看小伙子的拳脚,也是真正受过高人传授。俩人插招换势正打得难解难分时,小伙子瞅准空挡,一招鸳鸯腿,把朱棣踹飞出去。侍从们刚要上来,朱棣在地上连连摆手。小伙子一看朱棣被自己踢倒,就走上前去,要搀扶朱棣。朱棣瞅准机会,一个虎扑跃起,跟着使出一招“二鬼拍门”双掌重重地拍在小伙子胸上,小伙子被打得倒退好几步,跌倒在地,“噗”地吐出一口鲜血。朱棣得意的晃晃身形,又走过来,还让小伙子起来和他比武。小伙子此时已经受伤,知道惹不起朱棣,只得拱手服输。朱棣不依不饶,抄起傍边兵器架子一根棍子,对着小伙子就打。

刚打两下,就听到后面有人大喝一声:“住手!”朱棣回头一看,认识,此人是铁赫的弟弟铁桐,受职“虎贲卫总旗”。铁桐武艺高强,为人刚毅正直,最见不得仗势欺人之事。他今天遇到这个事,自然不肯袖手旁观。朱棣一看铁桐管起闲事,气不打一处来。他知道铁桐哥哥铁赫深得朱元璋赏识,铁桐的脾气又臭又倔,但今天当着这么多人,如果这样收手,岂不是栽跟头?动手?如果铁桐真的不给面子,当众让自己难堪,后果更是麻烦,怎么办呢?朱棣带来的几个侍从,看出来朱棣不好动手。既然皇子不能动手,我们上啊。几个人不约而同的就和铁桐动起手来。铁桐真的是个硬汉,他知道能和朱棣一起出宫的,都是朱棣爪牙,这些人平时欺负人惯了,甚至不把大明官员当回事。既然你们要动手,今天我就打个痛快。想到这,铁桐拿起兵器架子的齐眉短棍,一折两段,轮起来对着这帮侍从就是一顿揍,没几下就把这几个侍从打得倒地不起,围观的老百姓纷纷拍手叫好。朱棣一看阵势不对,带着几个侍从,连忙往回跑。

这件事后来传到朱元璋耳朵里,朱元璋罚朱棣跪在大殿思过三天,不给饭食。那天跟着朱棣惹事的几个侍从,全部裁撤,打发戍边。铁桐升百户,赏金十两。太子朱标闻讯主动到朱元璋面前给弟弟朱棣说情,陈述自己作为兄长,没有做好看管责任,请朱元璋降旨免去对朱棣责罚,请朱元璋治自己“训诫不严”之罪。朱元璋见朱标主动承担责任,很是欣慰,遂免去对朱棣的处罚。朱棣当时年仅十三岁,但胸有大志,本就对朱标被立皇太子心生不满,这次朱标替自己开脱责任,朱棣反而觉得是朱标故意在父皇朱元璋面前提高他自己形象,怨恨之情更是增加。对于铁家,这个仇朱棣暗暗记在心里。后来朱棣造反,将铁家一门绞杀,这是后话。还有一次,朱棣带着几个仆人,托着他驯养的鹦鹉“微服私访”,偶然遇到游学回来的刘璟。

刘璟为刘基二子,比朱棣年长十岁,虽然已到成年,但并未同他哥哥一样考取功名,入朝为官,更希望自己能够像父亲刘基那样,做一位易学大家、奇门圣手。刘璟自幼苦学,亦有志向,因资质不足,相面、测字、摇卦、批八字等本事也是不差,但其寻龙点穴、伏龙斩凤、奇门遁甲等功夫,远未企及其父刘基那般本领。朱棣一见刘璟迎面过来,当即上前拦住刘璟。刘璟见是皇子朱棣,一皱眉。原来朱棣是出名的跋扈外加睚眦必报。很多大臣都会嘱咐自家孩子,遇到朱棣躲远点。刘璟此时回避已来不及,只得上前施礼。“听闻刘二公子,深得家学,今天既然遇到,就请你给我算一算。”朱棣似笑非笑把趴在肩上的鹦鹉拿在手里,继续说道:“刘二公子,你算算,我手里这只鸟,是死的还是活的?”刘璟为人耿直,也知道朱棣的小把戏。他当即深施一礼:“在下愚钝,我看这只鸟死了。”朱棣哈哈一笑:“刘二公子,你真是料事如神啊。”说着话,他手上一使劲,把鹦鹉当时捏死,然后摊开手让刘璟看他手里被捏死的鹦鹉。刘璟非常厌恶地看看朱棣,转身要走。朱棣哈哈一笑:“刘二公子,别走啊,还要麻烦你给咱也算算呢。”朱棣的几个奴仆此时已走上前,拦住刘璟去路。朱棣继续说道:“听说你相面颇有些能耐,你给咱看看,咱这面相如何?”刘璟被逼没法,只得为朱棣看起面相。

看完之后,刘璟不言语。朱棣催着问:“怎么?看出来啥呀?”接连问好几句。性格率真的刘璟带着刚才“鹦鹉事件”所受的怨气,老实的回道:“殿下日后,逃不得一‘篡’字!”说完,刘璟扭身而去。“给脸不要,看我以后怎么收拾你!”朱棣暗暗叨咕一句,带着仆人回宫。而这一切,正被姬国卿的儿子姬鲲看在眼里。

别看姬鲲当时年纪也就十五、六岁,但论起心机城府比普通三十岁成人还要高。此时姬国卿正在家中烦闷:自从朱元璋下旨让刘基和铁赫去各地“屠龙斩凤”,没有委派自己前往,姬国卿心里就一直不痛快。

姬国卿当初一门心思随同,目的是自己多年前在武夷山驯养“飞僵”的事,怕被刘基搅黄。天下虽大,但要找一块真正能够合适的“养尸地”也实在不易啊。上次如果不是李靖王失手,这会儿李家父子说不定早就夺去天下。到时候,自己驾驭“飞僵”铲除异己,再杀了李家父子,这天下就姓了姬。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啊。姬国卿正在自家花园里懊恼,姬鲲走到身边,姬国卿亦没有察觉。姬鲲来到姬国卿身后:“老爷子,你猜我看到什么?”姬国卿一皱眉:“你看到什么?难道天上掉个大元宝?”“差不多,哈哈,”姬鲲一笑:“我看到四皇子朱棣戏弄刘家二小子来的。朱棣做事真挺狠,说不定将来还真是个人物”。对呀!听到姬鲲不经意的一句话,姬国卿此时也是如梦方醒。朱标别看表面儒懦,但从没有对自己存在一丝好感,回想自己这两年尽力巴结皇太子朱标,他竟连好脸色都不肯赏一个。看来,自己想攀上朱标这棵树是不太可能。

朱棣,朱棣。姬国卿暗暗琢磨着,自己确实和这皇子有过几个照面,看面相,他眉头带箭,桀骜反叛,六亲无缘,但额、口、鼻间,确隐有王者气,日后必得大业。

面相学是中国五术中的一种学问,主要从人的面上“三停五官十二宫”推测一个人的命运。面相的记载很早,《礼记》载:“凡视上于面则傲,下于带则忧,倾则奸。“如苏秦是“骨鼻剑脊“;项羽乃“目有重瞳“;周亚夫是“纵理入口“,纵理即法令,相术谓纵理入唇为饿死之相;刘秀则是“隆准日角“。面相学自出现开始到明朝乃至如今,各时期都不乏如三国管辂之流高手。而姬国卿,正是大明初期面相学造诣最高的大师。想到就要做,绝不拖泥带水,这就是姬国卿的性格。姬国卿当即吩咐姬鲲,利用机会主动去结交四皇子朱棣,成为他的心腹,将来姬家必有隆兴之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