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份敬畏,才能离道更近

“道”究竟是什么?这是所有学习《道德经》的人都想弄明白的问题,但的确很难用语言说清楚。

“道”是一种规律和秩序,也是一种流动的能量,还是万物的创造者。

《道德经》共81章,其中有37章谈到了“道”,但每次的含义和所指又不尽相同。在老子看来,“道”无形无相,看不见,摸不着,却真实不虚;“道”的作用绵绵不绝、包罗万象,从来不掉链子。

任何事物都要遵循“道”。越是离“道”近,运行得越顺畅;越是离“道”远,越容易出问题。但自负的人类恰恰不相信这一点。而且,似乎社会越发展,人类越自信,对“道”的相信和敬畏就越少。

大道空虚无形,但用之不竭。深远啊!好像是万事万物的宗源。幽隐啊!隐没不见却又真实存在。我不知道它是谁创造的,好像它在天帝诞生之前就已经存在了。

老子早就看透了这一点,不免发出一声叹息,但还是写下了一本《道德经》,给愿意相信“道”的人们留下了一把开启“救赎之门”的钥匙。

人类是善于学习的,凡事都要搞个究竟。那么,“道”究竟是什么?它从哪里来?如何运作?如何演变?

老子试图回答上述问题的一部分,但结果可能让读者失望——“道”没有源头,没有终结,无法用五官感受到它的存在,但它确实存在。

接下来,我们一句一句解读。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冲”,不是指从什么地方冲出来。“冲”的古字为“盅”,指器皿的中间部分,也就是虚空。“道”无色无形,它不是一种可测量的物理性质的存在,但又并非“一无所有”。它的虚空状态能孕育一切,它所发挥的功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这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虚空之道,究竟是什么样子呢?老子用了“渊”“湛”两个字来形容它。

“渊兮,似万物之宗”。

渊,是川流冲积出来的深潭,有些还与地下河连接,看起来深不见底。它被老子用来形容“道”的深远、神秘而不可测。世间万物的起源,就来自这个“深不可测”。

“湛兮,似或存。”

湛的本意是舀一勺甘甜的美酒,形容生活沉迷于安逸之中,后来变成安静、澄寂、深、清澈的意思,比如精湛、湛蓝。老子认为“道”清澈、澄寂,看起来隐而未形,却真实存在。

作为三维动物,我很难理解这种“既不存在又确实存在”的状态,但这就是道的奇妙之处:不在,又无处不在;不为,又无所不为。

有些版本的《道德经》在这一章中还有一句“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但很多学者考证后都断定这是战国时期形成的错简,它本该被放在第56章,在此不予深究。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任何事物都需要有一个出处,在讨论某事物时,“从哪里来的”永远都是最基本的问题。但老子说他并不知道“道”是从哪里来的,也不知道是谁造的它,它似乎就是天地的先祖。

《出埃及记》中有一段描述,说上帝在摩西面前显现,并让摩西带话给以色列的百姓。摩西问上帝应该如何向百姓介绍他,上帝说“I AM WHAT I AM”——我就是我,不是谁的儿子,我是自有永有的存在。

“道”和上帝一样,并非被谁创造的——不是被造物,而是造物者。“道”是“形而上”的,是介于哲学、科学和宗教之间的终极存在,它至今还不能被人们充分认知,但我们不能简单地把“未知的东西”归于“不存在”。

老子深深地相信“道”的存在、“道”的作用,并把他所觉悟和体会的写下来,留给后世之人。相信就能看懂,怀疑就难有收获。

《道德经》第5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