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缺什么越喊什么

中国人的道德观受儒家文化影响颇深。传统上,中国人认为,所谓的道德,就是在外要忠君爱国,在家要慈孝和睦,做人要有仁有义。

但在老子看来,这些都是失道失德的表现,人们正是因为偏离了大道,才需要强调仁义忠孝。在真正有道德的状态下,忠孝仁义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不需要赞美,更不需要强调。

这让我想起禅宗六祖惠能的故事。惠能本姓卢,南海新兴人。因早年丧父,家境贫寒,从小就要帮家里干活儿,所以他没机会上学识字。

有一天,他在集市卖柴时,听到有人在诵读《金刚经》,感觉顿悟佛法,便安顿好家中老母,辗转前往蕲州,拜在禅宗五祖弘忍禅师门下,学习佛法。弘忍禅师把他安排在厨房干粗活儿。

大道被破坏了,才需要仁义来维持;家庭不和睦,才需要强调孝和慈;国家昏乱到撑不下去了,才会需要忠臣。

某天,弘忍禅师把诸弟子叫到跟前,让大家各做一首偈诗,如果谁能悟到佛法的真谛,便把衣钵传给他,认他为禅宗第六代祖师。寺院中的优等生神秀在墙上写了一首偈诗:“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师兄弟们看了纷纷表示赞许,觉得这衣钵肯定非神秀莫属。惠能不识字,听人传诵此偈诗后就知道神秀师兄还未开悟,便托一个会写字的同学,也在墙上写了一首偈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弘忍禅师一见此偈诗,便知道不识字的惠能才是开悟之人,可担心他资历浅而无法服众,便半夜悄悄把衣钵传给他。惠能带着衣钵潜往岭南,从此禅宗分为南北两宗。

惠能比神秀师兄高在哪呢?高在他悟到了“佛性本空”——如果什么都没有,到哪里去惹尘埃呢?若需要“时时勤拂拭”,不就是因为尘埃太多吗?

这个道理,和老子在《道德经》第18章里所讲的思想是相通的:人们总是越缺什么越喊什么。

如果没病就无须良药。许多东西人们觉得好,是因为它能弥补不好。比如那些名贵的滋补药材,人参可以补气,灵芝可以安神,但人们之所以需要滋补,不正是因为身体亏空太多吗?

如果理应做的事情都被称赞为“仁义”,只能说明这个世界已陷入混乱,缺乏基本的信任;如果孝慈需要被赞扬,说明社会上的亲子关系已经普遍不好了;如果忠诚的部下特别突出和难得,恰恰表明组织已经非常昏乱。

仁义、孝慈、忠诚都是人理应具备的,如果这些要被强调、被推崇,说明这个世界已经人心败坏,正在反向而行!

鱼在水中,不觉得水重要;人类时时刻刻都在呼吸,不觉得空气重要。如果家里的空气净化器越来越高级,就说明PM2.5越来越“浓郁醇厚”啊!

正因为如此,老子才会对他所处的这个崇尚仁义、孝慈、忠诚的时代,感到失望。

《道德经》第19章

绝智弃辩,民利百倍;绝伪弃诈,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