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相[1]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2]?锦官城外柏森森[3]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4],两朝开济老臣心[5]

出师未捷身先死[6],长使英雄泪满襟[7]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巩县(今河南巩义)人。二十岁后漫游吴越齐赵等地,三十三岁时与李白相遇,结下友谊。三十五岁参加科举,因李林甫阻挠而失败。之后在长安生活十年,才获一个小小的参军职位。安史之乱爆发,他亲历战乱,一度被俘。脱险后任左拾遗。后因疏救房琯,被贬任华州司功参军。不久弃官入蜀,寓于成都浣花溪草堂,入剑南节度使严武幕府,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五十七岁携家出川,漂泊于湖北、湖南一带,770年秋,贫困交加,病逝于湘水的一条破船上。杜甫一生坎坷穷困,但时刻关心国家人民,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真实地反映了唐代由盛而衰历史转折时期的社会现实,故被称为“诗史”。有《杜工部集》。

解读

诗的前四句写武侯祠的景物,后四句写武侯的才德功绩,全诗又处处流露着诗人的真诚情感。首联用自问自答的笔法,点明祠堂地点。“何处寻”三字表现了诗人急于寻访祠堂的心情,已流露出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思。“柏森森”三字写祠堂周围的松柏茂盛葱茏。因为人们爱戴诸葛亮,而自觉维护祠堂周围的树木。所以,此句虽写景,实际表达了历代人民对诸葛亮的热爱之情。景中有情,十分含蓄。三、四句仍写祠堂景物,碧草如茵,黄鹂鸣啭,春光明媚,春意盎然。这两句的传神处在“空”和“自”二字上。这两个互文见意的“诗眼”表明,此处春色虽美,莺歌虽好,但诗人不是来观赏景物的,而是来瞻仰诸葛武侯的。所以,春色、好音起着衬托作用,景越美,越能见出诗人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深。此联写景实为抒情,写物实为写人,景句实为情句。这样写,立意巧妙,含蓄蕴藉,意味悠远。五、六句从大处着笔,言简意赅,高度概括和赞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才智和品德。“三顾”句言诸葛亮之雄才大略,胸怀天下;“两朝”句言诸葛亮的忠贞品格和赫赫功业。第七句写诸葛亮的悲壮之死,虽壮志未酬身先死,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伟大精神,却成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影响着一代代的后人。“长使”一句表达了杜甫的痛惜之情。

此诗在艺术表现上,先景后情,以景写情,情景交融。景美情真,感人至深。语句含蓄,诗意曲折,韵味悠远深长。


[1] 此诗作于上元元年(760)春,杜甫到成都初游诸葛亮祠堂之时。蜀相:即诸葛亮。诗中不但盛赞诸葛亮的才德功业,而且抒发了诗人的敬慕与痛惜之情。最后二句是脍炙人口的名句。

[2] 丞相祠堂:即诸葛亮庙,是晋朝李雄在成都称王时所建,今称武侯祠,在成都市南郊公园内。

[3] 锦官城:成都的代称。详见《蜀道难》注〔29〕。森森:松柏茂盛的样子。

[4] 三顾:指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之事。天下计:安天下之大计。

[5] 两朝:诸葛亮所辅佐的刘备、刘禅两朝。开济:开创大业,匡济危时。老臣心:诸葛亮报国的耿耿忠心。

[6] “出师”句:《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载,诸葛亮于建兴十二年(234)出兵伐魏,在渭水南五丈原与魏军对垒百余日,魏军不敢出战。因操劳过度,死于军中。

[7] 长使:可解为长久使,亦可解为常常使。泪满襟:流泪多而湿了衣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