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术之间:张栻的政治哲学

所谓政治哲学,是从哲学的角度去讨论政治问题,包括政治形而上学、政治伦理学等,尤其关注社会政治生活在道德意义上的合理性与正当性。[1]有学者甚至认为,政治哲学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中心。[2]在历史上,儒家最关注政治问题,孔孟对政治问题的哲学思考,成为后世儒家政治哲学的理论前提;同时,后世儒者也不乏对孔孟思想的创新与发展。特别是宋代理学家,在本体论、心性论、认识论、修养论等多方面具有创造性的贡献,将儒学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萧公权在其《中国政治思想史》中断言:“理学家哲学思想之内容互殊,而其政论则多相近。约言之,皆以仁道为政治思想之根本,则以正心诚意为治术之先图。”[3]萧先生注意到理学家在哲学思想上的多样性,但在政治思想方面,则未免过分强调共性,忽视了理学家政治思想的差异性。

众所周知,张栻作为南宋乾淳之际与朱熹齐名的学者,以理学名于世,被后人称为“一代学者宗师”。而他出身于一个政治世家,其父张浚为南宋名臣,出将入相,事功卓著。张栻本人也曾出入朝廷,献可替否。后来又历任要藩,治绩显著。数十年间,张栻一方面与朱熹、吕祖谦等讨论学术,共同发扬光大理学;另一方面在政治上也颇有建树。作为一位儒家学者,张栻对孔孟的治国理政思想深信不疑,并将其贯穿于自己治国理政的实践中。他在自身的理论建构中,也深入思考了治道与治术的问题,阐发政治哲学思想,提倡“儒者之政”。他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时代精神的治国理政主张。儒家的德治、仁政、民本思想,在张栻那里得到了很好的贯彻。张栻的政治哲学有体有用,道术合一,特色鲜明,本文试作阐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