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

题解〕为改变众人对道的看法,老子陈述了自己的学说和对道的感悟。

原文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译文〕真正有大德的人,可以包容一切,凡事经过思考,符合道才去做。道如果是一种物体的话,无论怎样用心去想,也只能恍惚感到像什么物体。模模糊糊,若明若暗,道中有物象存在;若明若暗,模模糊糊,道在物体中出现;幽远啊,深沉奥妙啊,道中存在着物的精华;精华体现了物的本质,道决定着万物的兴衰有规律可循。从古至今,它的名字从没有改变过,通过道可以看到众多事物是如何开始的。我怎么知道众多事物开始的情形呢?就是凭借道。

解析〕这一章老子讲的是道的特点和对道的感悟。道什么都不像又什么都像,存在于一切事物中。道可以被感知,又不能完全被感知;可以表述,又不能完全被表述。道中有象、有物、有精、有信。《周易》则是以六爻为道,认为按六爻的规则去做事,发展会顺利。老子认为六爻为道并不准确,道不可能被清晰表述。道是恍惚存在,什么都像,什么都不像,所以六爻不能代表道。《周易》认为,道是万物必须遵守的规则,道清晰,规则才明确,因此才有六爻的规定和八卦之象。

将《道德经》和《周易》所描述的道综合起来看,道应有三种形态:一是已经被感知的道,这种道是清晰可辨的,人们可以遵循道的规则去做;二是没有被感知的道,不管人们是否感知,道都在客观上发挥着作用;三是没有被完全感知的道,人们对这种道的认识不全面、不清晰,也不能完全辨别,需要继续探索。《周易》之道是已被感知的现今之道,《道德经》之道是没有被感知或没有被完全感知的古之道与现今之道。老子认为现今之道和未来之道是古之道的延续,人们对古之道不能完全感知、完全辨别,对现今之道和未来之道就不能完全感知、完全辨别,道会在现实中出现什么都像、什么都不像的情况。但不管是被感知的道还是没有被感知或没有被完全感知的道,它们的性质都是相同的,是“其中有象”、“其中有物”、“其中有精”、“其中有信”。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有大德的人可以包容一切,但只遵从道,按道的要求去做。道与德密不可分,德的责任是将道变成现实;道对德有具体的要求,不同的道对德有不同的要求,这是道的特殊性所决定的。老子“惟道是从”与《周易》德要顺从道的观点相同,说明老子与《周易》的看法虽然在道与德的关系上有所差别,但总体来说一致,“惟道是从”。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道如果是什么物体,也是恍惚像什么物体,又看不清像什么物体。《周易》没有对道的具体形态进行探讨,但认为道可以在物体中体现,八卦之象的复合体现了现实之道。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惚惚恍恍,道中好像有物体的形象存在;恍恍惚惚,道中好像有物体存在。《周易》阴阳爻组成卦,阴阳爻代表道,上下卦代表物和物象,都很明确具体。老子认为,道只能恍惚感到像什么物和是什么物,不能明确说是什么物和什么物象。道生万物,万物千差万别,都只能反映出道的一部分,而不能出反映道的全貌,所以物和物象就难以明确反映出道。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幽远啊,深沉奥妙啊,其中有物的精华;精华体现了物的本质,也就是道的本质,物都有属于自己的精华。

“其精甚真,其中有信”,物的精华非常接近物的本质,体现了道对万物的承诺和万物对道的诚信。老子和《周易》都重视诚信,都认为诚信为德。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从古到今,道的名字就没有被人忘却,通过道可以看到万物是如何开始的。

“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我是怎样知道万物开始时的情形呢?就是凭借道。老子是从根本上观察事物是如何开始的,《周易》是通过初爻来判定事物的发展变化。老子和《周易》观察的起点不同,但都没有离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