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绿水织楚绣,人水相亲促和谐——浅析汉水生态文化建设

商 鹤

湖北省汉江河道管理局

水是人类文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自古以来,人类择水而居,文明沿河而兴。水,是农业之命脉,发展之支撑,民生之保障。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动形象阐述了生态文明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由此及彼,推而广之,研究发展汉水文化,不仅要有打破时空、放眼上下五千年的纵向人文视角,同时还应具备关注社会、捕捉各领域细微变化的横向思想聚焦,探过往挖掘文化底蕴,谋未来积攒发展动力,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爱水、治水、护水、兴水,提升对汉水的文化研究、生态关怀和综合治理,推进对汉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与其全线出击,不若攻其一点。限于精力及篇幅所限,本文将选取从汉水生态与汉水文化之间的关系切入,浅析汉水生态文化建设,探讨如何实现“青山绿水织楚秀,人水相亲促和谐”。

一、文化与文明的刚柔交错

汉水生态属于文明范畴,汉水文化则属于文化范畴,为了更好地进行后续论证,有必要重新认识一下文明与文化的刚柔交错。

无论是在中文还是在西语中,“文明”(Civilization)和“文化”(Culture)都属于使用频率极高而又极为模糊的概念。有时候它们可以混用,有时又有严格的区别。但若问混用的理由在何处?区别的根据在哪里?不仅百姓日用而不知,就连学者也未必说得清楚。

在儒家经典中,“文化”与“文明”都是“德”之流行,相对而言,“文化”是“德”之用,“文明”乃是德之体也。无“德”则无以“明”,无“德”则不足以“化”。

从哲学而言,文明是文化的内在价值,文化是文明的外在形式。文明的内在价值通过文化的外在形式得以实现,文化的外在形式借助文明的内在价值而有意义。文明是一元的,是以人类基本需求和全面发展的满足程度为共同尺度的;文化是多元的,是以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不同条件为依据的。全球化的历史过程,正是人类文化不断提高其内在的文明总量的过程;这种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也正是人类文明不断减少其外在的文化差异的过程。因此,如何在增加人类“文明”总量的同时尽量保持“文化”的多样化,便成为当今人类的重要课题。

二、汉水生态与汉水文化的基因密码

视线回转,按照上述说法,细心观察,用心体会,再来考量汉水生态与汉水文化,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将会是什么呢?

没错,此时我们将会发现汉水生态与汉水文化的基因密码。

史书记载,汉水流域是华夏文明的古老源头之一。“华夏”是中国的别称。“华”,是盛开在木本植物上的花,意即美;“夏”,意即大,是大中之大,盛大。著名学者吕思勉先生在《中国民族史》一书中写道:“夏为禹有天下之号,夏水亦即汉水下流。”“先秦时代的‘中国人’称作‘夏’或‘华夏’,是因为汉水而得名。”章太炎先生说:“中国又称华夏,就因华山和汉水而得名。”至于汉人、汉字、汉语、汉族,则是经过刘邦依据汉水、汉中定国名,刘彻远击匈奴后在世界范围内铸就的威名。

从地理位置看,汉水地处长江、黄河之间,头枕秦岭,怀抱巴山,手挽武当,背靠神农架,腹怀汉中、南阳、江汉三大平原,融通南北,横贯西东,流域面积为17.43万平方公里,涉及甘、陕、鄂、豫、川、渝6省(市)的20个地(市)区、78个县(市),无论是流域面积还是人口数,自古以来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都占有重要地位,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发展较好的区域之一。

这些条件使汉江有其独特的自然生态和兼容南北文化的能量,它不仅能养育远古生命,更能培养悠扬不断的文化基因。汉水文化就是依托汉水,融巴蜀文化、荆楚文化、中原文化、秦文化等多边文化为一体,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区域性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再次证明了“人类择水而居,文明沿河而兴”的道理,也表明了自然生态的确是孕育发展文化与文明的重要前置要素之一。

三、生态之于文明的重要性

人类改造自然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与自然生态产生互动,相互造成影响。对于人类来说,就是文化与文明的兴衰更迭;对于自然,就是环境与生态的好坏消涨。

按照人类改造自然、认识自然的程度不同,可将人类文明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原始文明。约在石器时代,人们必须依赖集体的力量才能生存,物质生产活动主要靠简单的采集渔猎,为时上百万年。其时,人类活动受限,对环境影响微乎其微,生态环境主要按照自身规律发展。第二阶段是农业文明。铁器的出现使人改变自然的能力产生了质的飞跃,为时一万年。农业文明对自然依存度较大,人类活动必须顺应自然规律,生态环境基本实现自我循环。第三阶段是工业文明。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开启了人类现代化生活,为时三百年。新技术和新工具的飞速发展,使人类行为对自然生态的影响日益增大。

按照欧美发达国家在工业时代的基本发展脉络,人类发展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经历了“破坏—制约—整治—和谐”的四大过程。工业时代初期,人类一味追求发展,大肆污染环境,环境破坏显著,城市遍布的大小烟囱里经年不断的浓烟是主要标志;19世纪中后期,环境的严重破坏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化工城市附近疾病与癌症高发是显著特征;20世纪以后,人们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欧美国家投入极高代价治理严重污染的河流、土壤和大气,日本北九州市在短短20多年时间里创造了环境再生的奇迹;20世纪中后期,各国纷纷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1972年6月5日至16日由联合国发起,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第一届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提出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是环境保护事业正式引起世界各国政府重视的开端;进入21世纪,绿色经济、低碳生活已经普及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了。

由此可见,文明的发展,文化的昌盛,不单单要看改造自然的物质成果,还要综合考量环境、道德、教育和法治等各方面的发展。

四、生态文明对于中国发展的决胜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战略措施,加大了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力度,一些重点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和改善。

中国的环境保护事业从1972年开始起步,1973年成立国家建委下设的环境保护办公室,后来改为由国务院直属的部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在2008年两会后,环保总局升格为环保部,并对全国的环境保护实施统一的监督管理。但由于中国人均资源相对不足,地区差异较大,生态环境脆弱,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五位一体建设总布局,首次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提出要从源头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从战略全局的高度,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胜力量。

2014年4月2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环保法修订案》,新法已经于2015年1月1日施行。至此,这部中国环境领域的“基本法”,完成了25年来的首次修订,让环保法律也与时俱进起来。

五、汉水生态对汉水文化的影响

我们一直以“山清水秀”来形容汉水流域这个美好的家园。春秋末年,孔子来到楚国,听见小孩们在唱一首儿歌,便记了下来:“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沧浪水是古称汉江的一部分,它的清和浊,与楚国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楚国儿歌,实际上表现了当时人们和汉江母亲河的亲密关系。战国末年,屈原在《楚辞》中,充满激情地描绘了楚国的秀美山川和纯朴的民俗风物。汉水流到唐代,李白在《襄阳歌》中这样写道:“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酦醅。”李白是阅历丰富的诗人,他生长在川江,狂歌在黄河,而对汉江情有独钟,把汉江的鸭绿水当做春酒,要百年狂饮,天天不断,“一日须倾三百杯”。这说明当时中国的大江大河并不都很清澈,因而汉江的鸭绿水才弥足珍贵。

汉水流域处于我国南北交界区域,自古为战略之要冲,现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生态意义凸显。其生态环境变化基本脉络如下:先秦时期,森林广布,生态环境良好;秦汉至南北朝时期初显破坏迹象;隋唐时期山地农业兴起,浅山丘陵森林初受破坏;北宋和南宋时期平川阶地尽辟为田,广大浅山丘陵仍森林密布;元至明成化时期森林有所恢复;明弘历至清雍正时期山地森林受到较大程度破坏,水文条件恶化;清乾隆年间至民国时期之后,原始老林垦伐殆尽,水土流失严重,水灾飙升。

对应上述历史主线,从中心城市的变迁、人口密度和城镇密度的变化再来看看汉水流域核心边缘结构的演变过程:先秦两汉时期,南阳盆地是汉水流域的核心区(南阳是汉水流域的政治经济中心和最大的城市),下游地区为边缘区;到唐宋时期,襄宜平原取而代之(襄樊成为全流域最重要的中心城市);明代后期,汉口崛起,并很快发展成为包括汉水流域在内的长江中游地区乃至更大范围内的中心城市,因而下游地区理当为流域核心区,这时南阳退为边缘区。

综上所述,汉水生态环境鄂变化直接影响到汉水流域城市、人口的变化,进而影响到流域内自然和技术因素、区位条件、历史背景、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等多层次、全方位的改变,从而从生态条件、物质基础、人口支撑、思想文化等潜移默化地塑造丰满着汉水文化的发展变迁。

六、新中国成立后的汉水生态和汉水文化的密切联系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沔阳花鼓戏,形成于清嘉庆道光年间,已有200多年历史,发源于沔阳东荆河一带,据《沔阳州志》特大水灾纪实记载,清雍正二年(1724年),就有“穿街过市流浪苦,沿门乞生唱花鼓”的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解放初期全国水利事业大建设,汉江堤防进行了系统的整险加固,汉江流域从此告别了十涝九灾、背井离乡的历史。这一时期典型文学代表是电影《洪湖赤卫队》及主题曲《洪湖水浪打浪》,集中体现了革命抗战时期英雄儿女的顽强斗争和不朽传奇。

随着三峡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完工,反映汉江流域安置三峡移民、丹江口移民的文学作品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如作家何建明创作的首部全景式反映三峡移民历程的长篇报告文学新作《国家行动》、作家赵学儒撰写的长篇报告文学《向人民报告——中国南水北调大移民》等。

七、人水和谐是推进汉水生态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人类要由河流的征服者,转变为河流的朋友和保护者。全面建成和谐社会,要求我们将治水实践推进到人水和谐的新阶段。只有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人水和谐才能从抽象的哲学概念,转变为科学治水生动实践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境界。

在观念上,要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在一个更大的尺度上,人与自然都是一个复杂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在这个系统中,人与水既有主客体的对立,更有主客体的统一。人水关系中,人是主导方面。人们只有顺从并利用自然规律来改造自然,才能持续取得丰富而又合乎要求的资源来发展生产,从而保持洁净、优美和宁静的生活环境。

在思路上,要从单纯的治水向治水与治人相结合转变。水资源问题虽然表现在水上,根子则在岸上,在人类这个方面。采取各种技术手段治理水问题固然极为重要,但终究还是治标,只有调整人与人的关系,抓住人类活动这个中心,对人类行为进行约束,才是治本之策。

在行为上,要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关系。水问题看起来多种多样,但是究其根本,则是保护与开发脱节。我们必须认识到,保护与开发成为一对矛盾,乃是工业化过程中的必然。尤其是对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诸多制约,例如能源制约、水资源制约、生态环境制约,仍然不可避免地需要开发利用水资源。同时,开发又必须是可持续的,要把在开发中落实保护,在保护中促进开发作为一条最基本的原则。

八、实现汉江人水和谐的具体途径

正确处理人类与汉江的关系,保护汉江、治理汉江、开发汉江,为子孙后代留下一条健康的汉江,不仅对汉江流域,而且对整个中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在开发中落实保护,在保护中促进开发,协调生态与发展,维护健康汉江,促进人水和谐。

(一)建立完善汉江健康状况的评价指标体系

人水关系的变化多数情况下是渐进的,如果超过其生态系统平衡的最低“阈值”,则会造成不可恢复的逆转,甚至导致河流生态系统的崩溃。因此,可以确立一个判断河流健康状况的标准体系,并且能够按照这些标准来进行监测和分析,进而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保护或恢复措施。从河流生态环境功能和服务功能入手,建立了由人类经济社会健康与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相统一的健康指标体系,并设置相应的监测评价方法。

(二)修订汉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

多年来,汉江流域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巨大变化,对治江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汉江的综合治理、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的兴建,使汉江河流生态系统发生了新的变化,面临着新的问题。要认真总结以往的规划成果和六十多年的治江经验教训,围绕汉江人水关系的变化,在以往工作基础上,重点研究汉江流域管理,防洪形势及对策措施,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关系等问题,使之成为维护健康汉江的基本依据。

(三)统筹解决不同领域的水问题

汉江水问题十分复杂,不仅有上游来水大与中下游河道泄洪能力不足的矛盾,局部地区水资源供需紧张的矛盾,也有水资源污染、水土流失的问题。对这些问题,都要统筹考虑解决。同时,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必须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探索新的办法,寻求新的手段。

(四)在勘测、设计和施工中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在水工设计中,应重视河流形态多样化,注意河流湖泊与岸上生态系统的有机联系,大力开展工程精细设计、施工及加固新技术、新材料研究,尽量减少工程建设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大型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还表现在对鱼类的生长与繁殖,规划设计在这方面相应的研究工作还应加强。

(五)探索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调度运行模式

目前汉江的水库调度主要是协调防洪与兴利的矛盾,大多数水库调度没有考虑坝下游生态保护和库区水环境保护的要求,对其下游的河流生态系统造成损害。要把生态调度放在突出位置,运用先进的调度技术和手段,积极探索并改进水库调度方式,采取下泄合理生态基流、控制水库运行水位、控制水库下泄流量和时间、“蓄清排浑”等措施,统筹防洪、兴利与生态,在满足坝下游生态保护和库区水环境保护要求的基础上,发挥好水库的防洪、发电、灌溉、供水、航运、旅游等各项功能,妥善解决好水库大坝带来的生态与环境问题、泥沙问题及对水生生物的影响问题。

(六)加强社会管理

根据维护健康汉江的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规划同意书、防洪影响评价、河道管理、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采砂许可、水功能区管理、排污口管理、水土保持预防监督、水利建设管理等相关制度,核定流域内各河流水功能区的纳污能力,建立健全水资源利用总量控制指标和微观用水定额体系,确定各水功能区的限制排污总量,提高全社会维护健康汉江的自我约束能力。

参考文献

[1]马彩虹,刘莉.汉水流域生态环境的历史变迁[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6-8.

[2]邓祖涛,陆玉麒,尹贻梅.汉水流域核心-边缘结构的演变[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17(3):45-48.

[3]陈阿江.论人水和谐[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0(4):19-24.

[4]蔡其华.论人水和谐[J].水利水电快报,2006(8):1-4.

[5]喻宗汉.关于汉水几个问题的探讨[J].学习与实践,2001(6):61-63.

[6]华赋桂.汉水流域堵河文化源流考[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4):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