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西法的女儿(代译序)

剧透是不厚道的。即使由作者或译者本人亲自操作,仍然如此。

说到《走出非洲》,也许你心中出现的形象是梅丽尔·斯特里普。这部依据凯伦·布里克森同名自传体小说改编的电影拍摄于1985年,大受好评,获奥斯卡金像奖十一项提名、七项大奖。里面壮丽的东非风光、荡气回肠的爱情令观众落过泪后不禁回头去翻阅小说。

必须承认,文字的影响力远弱过画面。看电影的多,读小说的少,大部分人对作者凯伦·布里克森都所知不多。这里说得太多,也许会减弱你看正文的兴趣。但如果我告诉你,关于她,一直有一个源远流长的传说,那就是:她曾与魔鬼立约。她向魔鬼索取了一件昂贵的事物,相应的,魔鬼拿走了她的父亲、她年少时的闺中好友、她的姐姐、她的婚姻、她的情人、她的孩子、她的农场、她的健康……她曾自称:我是路西法的女儿。路西法:出自《圣经·旧约·以赛亚书》,意为“明亮之星”,指金星,是讽刺巴比伦王的说法。由于后世误传,有说法认为路西法即魔鬼,布氏也应是此意。

到底是什么,值得用这样的高价来换?

也许,你也想知道。

凯伦其人

凯伦·布里克森出生于1885年。她祖父迪内森男爵是著名的冒险家,1830年参加过法国对北非的征服。有后人开玩笑说,凯伦“在非洲有过一个祖父”。父亲威廉·迪内森1845年出生,是八兄弟姐妹中的第七人,没有继承到贵族头衔,却承继了冒险的精神;曾作为法国军官参加普法战争,也在威斯康星州进行毛皮交易——在当地留下了与奇普瓦印第安女子的后裔;后从政,以官员身份参加俄土战争。1879年,他在哥本哈根北面约二十五公里处的一个渔村买下了伦斯特德庄园,后来凯伦便在那里出生、去世,目前那里是布里克森纪念馆的一部分。他以本名及笔名出版了几本书,至今仍被认为是风格之作。

凯伦的母亲英博格·魏斯特霍勒茨出身丹麦富裕的中产家庭。他们的婚姻不够恩爱,但也没到水火不容的程度。威廉后来患梅毒,长期住在一家疗养院里,在凯伦10岁那年悬梁自缢而死。究其原因,应该是政治挫折、永远不会痊愈的梅毒导致的身心残疾及长期抑郁。

那之后的凯伦和母亲的家族住在一起,过着无忧无虑的富家女生活,随家人去挪威度假,学滑雪,在巴黎学绘画。她很早就展现出文学与艺术上的天赋,发表过作品,也曾在法国开过画展,但都没引起反响。估计在大部分人眼中,这就相当于大观园中小姐们的写写画画,只是玩儿,不值得认真对待。

她深爱母亲这边的家人,但对父亲那边的贵族亲戚,则十二分之仰慕。毕竟当时还没有电影明星,天天在报章上抛头露面的贵族,一举一动都万人追捧,就是那时代的明星。不必责备她这小小的虚荣心。据记录,光在1900年,就有五百位富裕的美国女性嫁给欧洲贵族。显然,这也会是凯伦的选择。毕竟,富有中产阶级的女儿嫁给贵族,是一种流行,也是一桩体面的、双方获益的婚姻。

1909年,24岁的凯伦爱上小她两岁的远房表弟汉斯·冯·布里克森男爵,但对方反应冷淡。四年后,她嫁给了汉斯的孪生弟弟布洛尔·冯·布里克森男爵,成为男爵夫人。

她是为了男爵夫人的头衔结婚的吗?诚实地说:是。甚至她在新婚期间即被丈夫传染上梅毒,她还在给弟弟托马斯的信中写道:“说句够粗鲁的话,只付出这么点儿代价就得到头衔,很值哦。”——“这么点儿”?她还不知道,这将意味着她一生的健康与幸福。

婚后不久,在一位夫妇俩共同亲戚(布洛尔的舅舅,凯伦的表叔)的建议下,由凯伦娘家出资,他们在肯尼亚买了一座农场,开始了咖啡种植园主的生涯。1913年,凯伦踏上了非洲大地,直到1931年,一败涂地,黯然离开。

十八年间,第一个问题是健康:她长期被梅毒困扰,多次赴欧洲治疗,但一直未愈。青霉素尚未发明,当时主要使用的含汞和砷的药物,给她带来终生的重金属慢性中毒和上瘾。这期间,她还先后感染过疟疾、西班牙流感等。

第二个问题是婚姻。布洛尔艳遇无数,又挥金如土,把凯伦娘家提供的、本该用在农场上的资金挥霍一空。他也许不算个坏人——在那个时代,他的轻浮好色、酗酒贪杯都是可以原谅的“男人的错”。他在1919年提出离婚,凯伦不同意,且努力想挽回婚姻,甚至想与布洛尔生个孩子。最终,两人在1921年正式分居,1925年离婚生效。在这段破裂婚姻中,凯伦算是无辜方。据她弟弟托马斯说,凯伦对性的态度“极端保守”。没有资料能证明她在正式分居前有过外遇。

第三个问题是孩子。凯伦一直没有孩子。她出版《走出非洲》时用的笔名是“以萨克·迪内森”。有评论家认为“以萨克”是出于《圣经》里的以撒。上帝怜恤亚伯拉罕与妻子撒拉无子,准让撒拉生育。当时撒拉已经90岁,觉得不可能,说“我和我主都老了”,大笑,后得子,取名“以撒”,便为“大笑”意。此观点不知出处何在,至少凯伦自己从没这么说过,但多少不是空穴来风,侧面证实了她求子之心的强烈。根据她与家人的信件,她曾两次怀孕,一次为1923年,另一次为1926年。曾在报过喜讯之后,有一封令人神伤的信:“我不知道如果真有了孩子会如何,也永远不会知道了……”发生了什么?是自愿流产还是被迫堕胎?幸好传记作家倾向于前者。

第四个问题是感情生活。1918年,凯伦与丹尼斯·芬奇-哈顿在穆海迦俱乐部认识,丹尼斯成为他们夫妇共同的朋友。直到1925年,凯伦正式离婚后,丹尼斯住进她家,即书中提到的:“丹尼斯·芬奇-哈顿在非洲除了我的农场之外,没有别的住址。每两次远征狩猎期间,他总住在我家,他的书和唱片都存在这里。”——这是否意味着我们这个时代的同居?难说。凯伦一直用“友谊”形容这段关系。著有《夜航西飞》的女作家柏瑞尔·马卡姆是丹尼斯的朋友,始终认为他与凯伦之间没有性关系,因为丹尼斯是同性恋。但凯伦的孩子确实是丹尼斯的,她与丹尼斯商量过。而丹尼斯的答复是:“或者,你可以把‘丹尼尔’删掉。”丹尼尔是这个可能出生的孩子的名字吗?删掉是指堕胎吗?传记作家争论不休,但有一点可以确定,丹尼斯从来没打算跟她结婚。

不过有一件事,丹尼斯做得很仗义。1928年,威尔士亲王访肯,布洛尔·布里克森男爵和丹尼斯一道负责接待。布洛尔已经再婚,殖民地上出现了新的男爵夫人,可想而知凯伦的微妙地位。显然是为了帮她撑门面,丹尼斯想办法安排了威尔士亲王对农场的访问。这次到访对凯伦很重要,她在书中几次提到。

这是爱情吗?凯伦的部分粉丝强烈反对电影《走出非洲》里面的描写,坚持认为凯伦不曾“迷恋”丹尼斯,而是“她爱丹尼斯,但她也爱非洲大陆、原住民和野生动物”。爱到底有几个名字?爱与爱是否完全一样?

第五个问题,其实是这一切问题的核心,经济问题。十八年间,农场一直亏损,原因有布洛尔早期的挥霍、蝗灾、旱灾、1923年咖啡加工厂火灾、一战带来的经济衰退、国际汇率大幅变更、咖啡价格下降、农场上不断变换经济作物……但根本原因是凯伦不懂农业。

她在书中几度抱怨农场地势太高,不适于咖啡种植。没错,科学家们后来证实了她的农场确实不适于咖啡,因为地势太低了——这是个笑话吗?当然,只要不是发生在你我或者我们爱的人身上。

能怪她吗?不。她是被当作女结婚员培养长大的,从来没想过要当女农业科学家。

至于其他的问题,比如说,在英国殖民地上,作为外国人,又被误会是亲德派,受到了冷落排挤;长期的无依无靠,身与心的极端孤独;还有1917年,她表妹兼最好的女友自杀身亡;1921年,她唯一的姐姐因病去世……

弟弟托马斯来农场考察过之后,认为已经无回旋余地。1931年,她的家人强烈要求她卖掉农场。她屈服了,农场已经出手,她还在处理未尽事宜时,丹尼斯因飞机坠毁身亡。

……一切都结束了。

返回丹麦后,新的考验还在等待她。

在非洲期间,为了不让自己沉浸于自怜,她一直没停止过写作。现在她已经47岁,还是文坛新人,有的出版商认为书写得不错,但不想出“欧洲作家的处女作”。更有出版商根本一眼都不看:这早已是少年才俊的天下。

1937年,《走出非洲》出版,52岁的她声名鹊起。随即二战爆发,丹麦被德国占领。成为二等公民的种种屈辱和不便令她内心十分痛苦。战争也令出版业几乎停滞,读者购买力急剧下降,以前的版税拿不到,新书难以出版。1942年写的书,历尽千辛万苦,耗费九牛二虎之力,才投寄到伦敦和纽约。连合同和校样都没看到,书到底出版了没有,有没有读者买?不知道。此种境况一直持续到1945年战争结束。

和平了,多年笔耕不辍,终于开花结果。她扬名天下,玛丽莲·梦露都是她的粉丝,但她的身体撑不住了,梅毒的后遗症之一就是严重的神经痛,痛楚令她寝食难安,体重跌到三十五公斤上下。1949年,她因胃溃疡做了大手术,到1955年,她已经严重进食困难。

1957年,她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但无缘折桂。当年获奖者是因《鼠疫》蜚声的加缪。

1962年,她因长期的病痛折磨去世,具体死因为严重营养不良,终年77岁。

如果你要问:她离开非洲后做了什么?就是标准的作家生活:写写写写写写写,偶尔出去走走;没有再婚,也没有恋爱。

而她身后留下什么?《走出非洲》《七个哥特式故事》《冬天的故事》《芭比特的盛宴》……

好了,现在你知道她向魔鬼要了什么吗?

也许她什么也没要。所谓与魔鬼立约,是西方一个源远流长的传说,帕格尼尼、莫扎特这类才华横溢的艺术家,都有过类似传闻。也许这一切,都不是凯伦自愿的选择,就像她在书中所说那样:“骄傲是对上帝创造我们时所怀期许的信仰。骄傲者能意识到这期许,接受使命且心领神会。……对他而言,成功便是将上帝的期许贯彻始终,并为自己的命运深感庆幸。”

在丹麦发行的1997系列钞票的五十克朗纸币上印有她的头像。而她也是除王室成员之外,唯一一个两次出现在邮票上的人物,这两次分别是1980年和1996年。

《走出非洲》其书

《走出非洲》是一部很特别的书。一方面,作者信手拈来,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另一方面,到了最后,你才恍然发现这里面暗含的结构像《一千零一夜》般环环相扣。

同样特别的还有作者的无所不说和绝对的沉默。她明明是唯一的女主角,但是关于婚姻状态、对孩子的渴求、身体的病患,都只在最万不得已的情况下,透露一两句,内敛羞怯到难以想象的程度。另一个角度,就是对非洲的所有细节:雨季的咖啡花、园子里飞来的犀鸟、原住民小孩们的名字……一一道来,处处诚实无欺。

对于她,何者为重,何者为轻?她不说,她让读者自己去寻找答案。

她的写作风格影响过许多作家,诸如约翰·厄普代克、娜依斯·宁、卡森·麦卡勒斯、彼得·赫格(以《情系冰雪》知名的丹麦作家),其中最著名的是J.D.塞林格,在《麦田里的守望者》里面,他多次提及《走出非洲》。与她同时代的海明威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曾表示:“更伟大的作家总是不会得诺奖,而如果奖项给了美丽的作家以萨克·迪内森(凯伦·布里克森),今天我会很高兴,很高兴很高兴……”美国作家杜鲁门·卡波特曾称赞《走出非洲》是二十世纪最唯美的一部作品。

到底他们说的对不对,看过书,你就知道了。

几点说明

我个人觉得,“走出非洲”是一个不太妥当的译名,精准的译名应为“失非洲”。布里克森说的不是走出非洲的过程,而是缅怀失非洲的历程。但已约定俗成,我决定从俗。

凯伦是一个知识广博的智慧女性,原著出现大量引文,有法文、德文、拉丁文、丹麦文、瑞典文,甚至意大利文,凡能查到出处的,皆以注解方式列在书内。

书中所涉及人物,其简介能控制在百字之内的,都在书内注解;字数较多的,则以小传方式附录于书后《假如你还想知道更多》内。

内文引用的《圣经》词句,大部分选用和合本翻译;莎士比亚戏剧引文,大部分选自朱生豪译本。

再闲话几句:从我着手准备翻译,到最后完工,前后耗时将近一年——如果是一场怀胎十月,现在已经有婴儿在抱。

译的过程中,我一直在问自己:值不值得?值不值得?这么多的时间,这么艰苦的寻寻觅觅,这么少的钱……

到最后,我不问了,我明白:翻译,其实就是一场最深的阅读。你看到了,似懂非懂,你认识每个字母,但不理解作者到底想说什么。为了这本书,我读了我能找到的所有资料——多么感谢互联网,提供了海量知识。我甚至狠下心,买了二手的原版书——原版新书太贵,买不起。到最后,我可能是懂了,于是我努力地试着把这“懂”也告诉你。

而在写作之重与阅读之轻之间,很庆幸,我成为搭桥的人。

再次从俗:才疏学浅,书中必有错漏之处,若有指正,请联系我qingcheng0078@vip.163.com。

叶倾城

注释

[1]路西法:出自《圣经·旧约·以赛亚书》,意为“明亮之星”,指金星,是讽刺巴比伦王的说法。由于后世误传,有说法认为路西法即魔鬼,布氏也应是此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