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刻在龟甲兽骨上的地名

涿鹿、阪泉是先民们流传下来、后经记载的两个地名,真正见于当时记载的地名则以奴隶社会的殷商王朝为最早。那时还没有纸张,也没有布帛,卜辞文字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这些刻字的龟甲、兽骨实际上就是当时王室的档案,其中当然包括很多的地名资料。

甲骨文中的地名

自从清末在今安阳小屯一带(即殷墟)发现甲骨后,人们又在河南其他地方以及陕西、山东、河北等一些地方陆续有所发掘。仅安阳及其附近地区估计即有10万片被发现,其中一部分已流落海外。196年出版的《甲骨文编》所收已识和未识的字达到4672个。据陈梦家估计,“卜辞中所记载的地名约在500个以上”(《殷墟卜辞综述》),其中,有商代的都城地名和不少方国地名。

周本来也是殷的附庸国,因为受到北狄的侵扰,由今陕西彬州市一带南迁到今陕西的岐山和扶风间的周原地区。近些年来在这里也发现了大量甲骨与铜器,后来周又先后迁都于丰和镐[hào浩],终于灭了殷商,建立了周王朝。

周原出土的甲骨与青铜器都较殷商时期有很大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