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幸福课堂习作教学概述

第一节 幸福大课堂 体验大语文

幸福大课堂认为,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课程。本课程要发展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进而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要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通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取必要的语言交际工具和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参与社会的能力。儿童的语言和文字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语文学习本质上是一种体验式学习。因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对语文的幸福体验,更能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引导学生更好地生活,促进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愚以为,从课程特点看,语文是生命之声,是文化之根,是人的精神家园;从课程广度看,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古今中外,无所不包;从课程深度看,或赏心悦目,或回味无穷,或动人心魄,或刻骨铭心;从课程效度看,可提升道德境界,可培养审美情趣,可启迪人生智慧,可丰富文化底蕴。

一、“眼高手低”思于先

语文是对学生系统地进行语文素养教育的课程,但目前学生在知行上普遍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脱节现象,其原因就是语文教学的意义与教师教学思想的认识还存在“偏差”,有些语文教师对语文的教学任务是否完成持无所谓态度,对语文的备课只囿于应付检查,浮于表面等。为此,在教学中,笔者认为教师要“眼高手低”思于先,“眼高”就是备课、讲课着眼点高,要着眼于语文素养教育的高要求,思想情感熏陶的深层次,着眼于学生怎样学会做人,教学创特色,上水平,着眼于全册教材的整体认识,“会当凌绝顶,览胜在其间”。“手低”即在备课时要因地制宜,针对本班学生实际,制定教学措施,以生为本,掌握教学内容所蕴含的知识性和共举行的道理,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探索语文学习的真谛。

二、扣线串珠重在渗

语文课是以工具性与人文性为基本内容进行教学的。这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小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和做人的根基。所以,在教学中,应扣住“工具性与人文性”这一主线,串连如字词句段篇等“珠子”,才能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语文素养,才能有效地确保语文的教育效果,并对学生终身发挥作用。因此,在教学中,应扣好线,串好珠,做到:第一,人文性的渗透有心,要增强渗透意识,增强各个“珠子”渗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深入钻研教材的过程中,要善于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人文性因素,充分发挥学科本身的教育功能。第二,渗透得法,就是要做到结合实际,自然得体,力求渗透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体现出语文学科的渗透魅力,一是适时地扩补内容,开发课程资源,大胆对教材进行取舍,提高渗透效应。如我在教学《落花生》一课时,对“议花生”大胆作了取舍,引导学生进行辩论,“苹果石榴挂在枝头”对不对?从而懂得市场经济的不同,接着又让这些学生换个角度,一方代表落花生,另一方代表石榴苹果,说说自己的见解,引出课题,也让学生知道应该学会做人的技巧。二是把教会学生做人有机地渗透于认识的获取、情感的体验和行为的训练之中,渗透于学生的思想反馈的信息中,并及时地捕捉教育的契机,随机施教。

三、因势利导巧在激

教书以育人为先,育人以育德为先。学语文先要引导学生学做人。培养学生学会做人,要根据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因势利导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提高和巩固道德认识。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在教学中,应积极创建情境,采取新颖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愉悦心情,激起学生的学生兴趣。如教《山雨》时,我用媒体画面辅助,背景音乐在“沙沙”的细雨声中响起,伴以语言描述:山雨,像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地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逐渐清晰起来,响亮起来,由远而近,由远而近;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一幅温馨的春雨图呈现在学生面前。接着,诵读声起,民乐伴奏,时悠扬悦耳,时清新活泼,牵动学生的神经,学生情不自禁跟着叨念而爱上了语文。在诵读中生成的氛围使学生心悦神逸地步入学习状态,读成为叩启学生心灵的敲门砖、点火石。尽管只是“转轴拨弦三两声”,但能一石激浪,唤起学生的对语文的幸福求知欲,把学生顺利地带到知识的“渡口”。

四、因材施教导有路

叶圣陶先生曾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但在教学中往往出现丰富、实用的教材内容与单一、呆板的教学方法存在“反差”,语文教学规律与实际教学过程之间存在“落差”,如重授知轻导行,重主导轻主体,重明理轻激情等。为此在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文,顺应编者意图,才能发挥其“教会学生做人”的作用。如在教学《将相和》一文时,我问学生:“学习这篇课文,大家一定有许多感受,大家谈谈自己感受最深的人物。”在学生的踊跃发言中,对廉颇这一人物形象颇有争议,一些学生说“我喜欢廉颇”,一些学生说“我不喜欢廉颇”。于是我借机引导,从中各选四名同学,分成两组进行了一个小型辩论赛,正方观点是“我喜欢廉颇”,反方观点是“我不喜欢廉颇”,然后进行互辩。在辩论的过程中,学生对廉颇的人物形象有了更清晰地认识:一方面他有勇无谋,有妒忌心理;另一方面他性格直爽、不搞阴谋诡计,能主动认错且态度诚恳。在这种辩论式的教学中,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自主探索精神得到了充分体现。如此创设一个开放的教学环境,营造一种课堂上宽松自由的氛围,也就是把心灵自由的空间留给了学生。辩论式的课堂,气氛强烈,宽松而自由,为学生提供了展示生命潜能的空间,不仅提高了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应变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选择行为有效的育情方法,以“情”为线索,讲究“育”的策略,采取以理育情、以境诱情、以比促情、以情引情等多种方法,借助心理换位,设身处地,移情想象等体验方式,达到强化感情之目的。在教学时,要一环扣一环,首先应激发行为动机,使其乐于去做,其次提出行为要求,使其知道做什么,接着指导行为方式,使其知道怎样去做,再则提供行为范例,使其学着去做,最后是鼓励行为实践,使其坚持学着去做。

五、有的放矢思有度

教学活动应该是目的明确,计划缜密,步骤紧凑的高效活动。教材正文、插图、阅读材料和思考题丰富多彩,知识量很足,但教学中却常出现面面俱到,不分轻重主次,满堂灌现象依然严重,使学生听之其二,忘之其一,只限于肤浅表面的做人道理的认识,必然造成知行脱节。为此,在教学中应做到:适时,即适时提出思考,让学生带着思考题去看书,听课,教师针对思考题应有意识地讲解、强调,加深印象;定向,即要处处把握好“教会学生,学会做人”的方向,引导学生把思维重点定向在“如何学会做人”的道理上来,把人文性与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度,即要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不宜过深地讲解做人道理及伦理道德,但也不能过浅地浮于表面的认识,轻描淡写,不能充分起到感染教育的作用。如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时,我在指导学生理解“纹丝不动”词语之后,进一步启发学生用逆向思维的方法来悟邱少云“纹丝不动”中所蕴含的“动”来:同学们,邱少云此时此刻,身体是纹丝不动的,请你想一想,邱少云的什么在动呢?学生思考片刻,很快说出邱少云的牙在动,眼在动,手在动,脑在动……我又进一步引导:请你说一说邱少云是怎样动的?这一悟的环节,有的放矢思有度,引导学生由正面悟到反面,由纹丝不动悟到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动。这样的悟,让学生从邱少云的“动”中创造性地理解他的“纹丝不动”,从有字读出无字,从而读出无字的书来。这一体验的教学片断,充满了感性,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积累,调动了学生的直觉、感受、想象、情感,使学生在感性化的学习中领悟课文,完善人格,关注生命方式,得到和谐的发展。

六、精心设问引反思

语文课是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的,到了小学三年级,学生具有了一定的生活经历,他们的现实生活对于课堂教学而言是有着特殊价值的课程资源。然而,我们的课堂教学又不是学生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学生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语言文字的教育内容教育学生。因而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呈现生活经历、聚焦现实生活不是目的,目的在于引起学生对已有的生活进行反思,促进丰富学生的体验、感悟,在课堂教学中促使学生由感知生活经历上升到形成生活经验、生成生活智慧,从而进行有效的学习语文,实现个人的发展。所以,在课堂教学的引导过程中,教师的精心设问是十分重要的。如在教学《林海》一课,在直接进入课题时我问学生:本文我们到底学“林”还是学“海”?大部分的学生一时没了主意,可少数学生马上意会到了因为大兴安岭的林很多,像海一样,故称林海,因而,今天要学的应该是“林”。至此,我又紧追着问:日常我们还把什么比作海?“云海、人海、花海、草海、麦海、歌声的海洋、笑声的海洋、欢乐的海洋。”这样的悟,创新思维的种子一下子发散,由有限悟到无限,既训练了语言文字,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七、创设情境促体验

语文课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反映学生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只有当他们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时,他们的体验才是真切的,才具有人文的价值。在语文课上,学生更多的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他们愿意也能够体验的情境。引导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进来,积极自主地去体验。如《新型玻璃》一文从性能、用途等方面介绍了铁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在教学时,为了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这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假如你是新型玻璃厂的推销员,你应该向建筑公司、汽车厂、学校等单位推销什么玻璃?又该怎样介绍这种产品呢?然后让几位学生分别扮演建筑公司经理、汽车厂厂长、校长,让“小推销员”上前推销。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开展模仿推销活动,演得有声有色。在和谐活跃的氛围中,学生兴趣盎然,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而且使口语交际能力得到了提高,从而体验到了成功的幸福。

八、设计作业引参与

语文课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与学的中介。我们认识到,回归儿童正在过的生活是提升孩子们生活的惟一途径,正如在水中才能学会游泳一样。然而,即便是在水中,仅仅只是玩水,也不一定能练就游泳的本领,甚至会呛水、溺水。幸福语文学习的一个关键就是要体验,我们的课堂教学活动不仅要让学生动起来,更主要的是要通过教师精心的设计,在活动中触发学生对语文的幸福体验,否则,活动中兴奋的儿童常常是会买椟还珠的,课堂教学活动也势必热热闹闹而走过场、无实效。教育交往理论认为,活动本身是没有教育意义的,由活动引发的人与人、人与物的交往才是教育产生的地方。因而,语文课进行的教育活动就是要以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人际交往,进而丰富学生的体验。譬如以往小学语文作业的布置,大多是常规性的,不外乎于读读、写写。然而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中,我们更应重视开放型作业的作用。开放型课外作业比较注重实践性,不仅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直接的经验,又能通过实践再学习、再探索、再提高。如教完《四季》之后,我布置了一项作业: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选择一个季节画一幅画。学生们描绘的图片色彩鲜艳,想象丰富,气象万千:春天里小草抽出嫩芽,细雨蒙蒙;夏天里树木葱葱茏茏,林间小鸟欢唱;秋天里落叶纷飞,果实结满枝头;冬天里银装素裹,动物冬眠。在作业反馈时,我在黑板上贴上春、夏、秋、冬的图片,让每组选几名学生上台,将表示四季特点的图片分别贴在四季图上,并向同学们介绍四季的景色。这个作业不仅巩固了课本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说话能力,拓展了学习时空。

近年来,我们学校开展了幸福体验式假期作业。如四年级语文作业有:1.留心身边发生的事,如:有条理地整理好自己的书架和衣柜;为家人盛一碗饭、倒一杯酒;给老师、同学、亲人打3个以上的拜年电话,并把自己的感受作为日记内容写下来,要真实、具体,不少于3篇。2.以“春节”为主题出一张手抄报,突出兔年的特点。3.钢笔字作业选20张上交。4.结合好习惯伴我行活动的体验,总结近半年来自己养成了哪些好习惯,再谈谈自己在新的一年里打算形成哪些好习惯,还可以给父母写一封信,建议父母在家庭应该形成哪些好习惯,共同养成哪些好习惯。

比如打拜年电话,可别小看了这项简单的作业,要去完成,可真得花些脑筋。首先,要养成仔细保留所需要的电话号码的习惯。其次,过年时打拜年电话的时间要想好,打早了,别人还在睡觉,不太礼貌;打晚了,别人出门拜年了,找不着人。最重要的是打拜年电话要使用礼节性用语。过大年,拎起电话,第一句要说的从“你好”换成“新年好”,祝福老师要说“工作顺利,桃李满园”等,对不同的人说不同的祝福语,这里面有学问。更重要的是要把它记录下来,学生就基本学会了记叙文的习作方法。完成打电话这个作业,使学生们不但学会了交流和沟通,养成了良好习惯,还将语文的学习融入了生活。这样的“幸福体验式”寒假作业一举三得,学生们在完成过程中不会感觉到有负担。

幸福体验式假期作业还有很多。如有实践式作业——画两张有关“欢度春节”的图画、自己动手做一个元宵节灯笼、自己动手写一副春联、自己动手做一个模型或手工作品、还有体验式作业——和家长一起到银行独立取一次钱或存一次钱、学会炒一样菜、学会包饺子等,然后写一篇日记。感恩式作业——为家人盛一碗饭、倒一杯酒、倒一杯茶,然后写一篇日记。信息式作业——收集春联、制作“春联集”……这些作业符合孩子的特点,孩子喜欢,是真正的素质教育的作业。

九、幸福节日玩中学

为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展现学生的个性风采和学校整体精神面貌,引导学生博览群书,培养学生“爱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在阅读中放飞理想、感悟历史、了解科学、拓展思维、憧憬未来,我们学校每到11~12月份,都要举行幸福语文节活动,目前已经连续举办四届。幸福语文节其间,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千人诵美文(全校师生选择一篇如“少年中国说”等美文,实现熟读,然后安排在统一时间,如早操时间或升旗时间,进行集体朗读)、三字比赛、诗歌朗诵比赛、猜字谜比赛、手抄报比赛、故事会、感恩征文比赛等等,引导学生玩中学幸福成长,学中玩快乐生活。幸福语文节此地许多项目均以年级组为单位,由年级主任统筹安排,班主任和每位教师要发扬团队合作精神,认真准备,悉心指导,采取班级小组赛、年级班级赛等形式进行广泛交流,使活动更好地体现本班、本年级特色,做到活动稳步推进,扎实有效。

综上所述,语文教育要关注生命幸福,关注生命成长,关注生命健康,关注生命快乐,关注生命兴趣,关注生命习惯,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通过“教幸福、学幸福”“幸福地教、幸福地学”,使我们的师生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而幸福生活;我们力求通过教师的幸福语文教育,去培育学生拥有幸福人生而需要的幸福观、幸福品质和获得幸福能力;通过引导服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引领教师成为幸福的教育人;通过营造幸福校园文化,构建幸福课堂平台,创设幸福校园节日,培养幸福教师队伍,打造幸福课堂,开展幸福活动,培育幸福学生。

幸福大语文,引领学做人。语文课堂面对的是不断扩大范围的学生的社会生活,但是其核心是发展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与主体人格。我们的课堂教学必然要随着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起来,但我们也要持之以恒地关注学生的体验,促进有效的学习。语文课除了应使学生掌握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之外,还应培养学生学会做人,主要是使其学生懂得一些做人的基本的道理,培养一些做人的基本行为习惯,为长大以后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打下初步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