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
作者简介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世称他为“杜樊川”,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著有《樊川文集》。
泊秦淮[1]
原文
烟笼寒水月笼沙[2],夜泊秦淮近酒家[3]。
商女不知亡国恨[4],隔江犹唱后庭花[5]。
注释
译文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夜泊秦淮河时,触景生情的感怀之作。
秦淮河两岸酒家林立,夜景很美,是当时豪门贵族、官僚士大夫享乐游宴的场所。杜牧非常关心政治,并对当时唐王朝的国势前景表示忧虑。有一天晚上,他来到秦淮河岸,看见当地官员依然过着灯红酒绿的生活,他又联想到唐朝当权者的腐败昏庸,在万分感慨中写下这首《泊秦淮》,借以警惕当时的达官贵人,如果再像南朝陈皇帝陈叔宝那样整天饮酒作乐,后果不堪设想。同时讽刺那些不从中吸取教训、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的情怀。
知识拓展
清明
原文
清明时节雨纷纷[1],路上行人欲断魂[2],
借问酒家何处有[3],牧童遥指杏花村[4]。
注释
译文
赏析
清明,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但也是容易飘雨的季节。据说,若是正赶在清明这天下雨,叫作“泼火雨”。
这一天正是清明佳节,杜牧在半路碰巧遇上了这场小雨。他看到路上的行人仿佛要断了魂魄一样,此刻,行人如何去喝酒、避雨、消愁,瞬间成了他当时脑海里闪现的问题。于是他也想寻找一个可以暂时休息的酒家。可是,左寻右找也没找到。忽然看见一个小牧童骑在牛背上慢悠悠走过来,他连忙走过去说:“借问酒家何处有啊?”牧童用手一指杏花盛开的方向,这一指,似乎很远,却又似乎抬眼可见。杜牧顺着牧童手指的方向,微微一笑,这首小诗便诞生了。
这首诗对情景的描绘、旅人情怀的抒发真实自然,语言通俗流畅,音节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令人念念不忘。
知识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