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禹治水救天下的英雄蜀王
大禹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是国人崇敬的治水救天下的英雄,他更是四川人的骄傲。在2017年首届四川历史名人评选中,大禹毫无争议地名列第一。大禹生在四川,长在四川,还曾在四川大会各部落首领,是当然的盟主。因此,他是实际上的“蜀王”。后来,他跟父亲到了中原,被舜帝任命为司空,接替他父亲鲧治理天下洪水。大禹劈开无数大山,疏导无数大江,历时13年,终于让洪水乖乖听话,造福于民;他开创夏朝,划九州,铸九鼎,建立起真正的国家政权;他把蜀文化带到中原,让蜀文化同中原文化融合,并成为中华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禹姓姒,名文命,字高密,号禹,后世敬称他为大禹。他的父亲名鲧,母亲为有莘氏女修己。禹是黄帝的玄孙、帝高阳(颛顼)的孙子。虞舜也是帝高阳的后代,是他的六世孙,比较起来,大禹的辈分就高太多了。也就是说,大禹的辈分比虞舜的祖父还要高两辈。按四川人的说法,大禹是虞舜的“老老辈子”了。但也有说法认为禹应为帝高阳(颛顼)的六世孙。其实个人认为这个说法比较合理。因为即使大禹家代代都是最小的,辈分大概也高不了虞舜这么多,何况虞舜肯定比禹年长很多。这个问题存疑。
禹出生在蜀地。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四川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段渝先生根据古籍记载和考古发现分析得出结论,禹生于西羌之地的石纽,石纽就在今天四川西北岷江上游地区。现在基本上有三个说法:一说在汶川附近,一说在茂县,一说在北川。总之不出岷江上游和涪江上游地区,即在今天四川省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绵阳市境内。至于涂山说和绍兴说,确实没有得到可靠依据的印证。
禹不仅生在蜀地,也成长于蜀地。东汉《巴郡朐忍令景云碑》曾记述“术禹石纽、汶川之会”,就是说禹曾在石纽和汶川举行过盟会。故而,禹最早应该是蜀地各部落的盟主,相当于后世的蜀王。所以,我们说禹虽然未称蜀王,但他是实际上的蜀王。是后来才从“地方”到了“中央”的。
禹在蜀地当盟主之时,他的父亲可能正在外地治水。这时的中原正是尧当政。是时洪水滔天,没人能治。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尧问众大臣谁能治水,大家都说鲧可以。尧说,鲧要是治水不成,很可能毁了咱们一族,不行啊。而掌管四方的大臣四岳却说,行不行,让鲧试了才知道啊。于是,尧听从了四岳的意见,让鲧治水。
鲧的确也是个能人,早就名声在外了。据文献所载,鲧是中国历史上建造城郭的第一人。《吴越春秋》载:“鲧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此城郭之始也。”《淮南子·原道训》更是对鲧作城池给予高度评价:“昔夏鲧作三仞之城。”可见,鲧是城墙城郭的发明人、首创者是没有问题的。大概四岳等大臣正是因为鲧善于造城,觉得他治水肯定也没问题,所以推荐鲧去治理洪水。
受到众大臣的推荐,鲧对于治水当然也是信心满满。因为鲧修筑城郭,不仅可以御敌,也可以防水防火。因此,鲧便用修筑城郭的思路去治水:筑堰、筑坝、筑堤拦截洪水。其实,从水利学的角度看,这个思路本身是没有错的,拦河筑坝,沿江筑堤,当然可以减缓和抗击洪水。但是,该泄的洪水还是要让其泄流,该疏通的河流还是要让其通畅。也就是说,该疏的疏,该堵的堵,双管齐下,治水才能从根本上奏效。而鲧一味地堵、堵、堵,最后干了9年,依然没有治好洪水,反而被流放羽山,后来被处死在那里。
不久舜接了尧的班,又命四岳等推荐贤良的大臣。四岳便首先推荐了禹作司空,并强调禹一定能为帝舜创造辉煌的业绩。舜知道禹是个能人,在蜀地就很有威望,而且有了父亲治水的经验教训,于是点头称善。这样,禹从蜀地到了“中央”任司空之职。舜专门召见禹,语重心长地嘱咐他:“禹啊,你就好好干,努力干吧,把洪水平息,让水土保持,令百姓安居,干成了,就是泽被天下的大功一件!”
于是禹立即与益和后稷一起,开始了伟大的治水工程。他们召集百姓前来协助。禹视察河道,总结了其父亲治水失败的教训,改革了治水方法:疏堵结合,双管齐下。禹以疏导河川为治水主导,利用水向低处流的自然趋势,疏通了洪水泛滥的河流。司马迁在《史记》里为禹画了一幅像:禹“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也就是说,治水期间,禹翻山越岭,趟河过川,拿着测量仪器工具,从西向东,一路测量地形的高低,树立标杆,规划水道。他带领治水的民工,走遍各地,根据标杆,逢山开山,遇洼筑堤,以疏通水道,引洪水入海。禹为了治水,殚精竭虑,吃尽千辛万苦。他亲自率领老百姓风餐露宿,屡过家门而不入,整天在泥水里摸爬滚打,疏通河道,把平地的积水导入江河,再引入海洋。经过13年艰苦卓绝的治理,终于取得成功,消除了中原以及整个天下洪水泛滥的灾祸。因为治理洪水有功,人们为表达对禹的感激之情,敬称他为“大禹”,即“伟大的禹”。
四川省历史学会会长、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谭继和认为,大禹治水,岷山导江,东别为沱,扩及九州,不仅在物质上创造了大禹时代的美丽中国的最初版图,为都江堰的创造和天府之国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在精神上更具有重要意义,产生了“协和万邦”的概念。
帝舜对大禹所建立的治水功绩也是佩服得不得了,他在位33年时,正式把帝位禅让给禹。17年以后,舜在南巡中病逝。3年治丧结束,禹谦虚地避居夏地的一个小邑阳城,将帝位让给舜的儿子商均。但天下的诸侯都离开商均去朝见禹王。为了顺应天时民意,在诸侯的拥戴下,大禹正式即王位,居住在阳城,国号夏。分封丹朱于唐,分封商均于虞。
据记载,涂山大会之后,为表示敬意,各方诸侯常来阳城献金(即青铜)。后来,九州所贡的金年年增多,大禹想起从前黄帝轩辕氏功成铸鼎,为了纪念涂山大会,就准备将各方诸侯进献的金,铸造成九个大鼎。后冀州鼎、兖州鼎、青州鼎、徐州鼎、扬州鼎、荆州鼎、豫州鼎、梁州鼎、雍州鼎铸成,鼎上铸着各州的山川名物、珍禽异兽。九鼎象征着九州,其中豫州鼎为中央大鼎,豫州即为中央枢纽。九鼎集中到夏王朝都城阳城,借以显示夏王大禹成了九州之主,天下从此一统。九鼎继而成为“天命”之所在,是王权至高无上、国家统一昌盛的象征。而当时的蜀地,就属于梁州之域。
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谭继和给予大禹高度评价,他认为,大禹公忠体国,利民厚生,留下了宝贵治水治国经验。同时,大禹提出的家国同构的理念,以及“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与“五子之歌”的家训,至今依然具有重要时代意义。大禹精神可谓历时而弥光,永垂而不朽。
历史学者段渝总结了大禹的三大历史功绩:
第一,治理洪水,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大禹作为率领华夏先民走出洪荒的第一人,既是治理滔天洪水的千古功绩影响后世深远的贤人,也是中国古代传说时代与尧、舜齐名的帝王。大禹“与大洪水英勇搏斗,治水13年,以大无畏的精神和气度战胜了洪水,为中国人民留下了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二,建立夏朝,创造了国家形式。在夏朝以前,中国是一个部落联盟,就是若干个原始部落结合在一起,还没有形成国家。正是大禹通过家天下,划九州,铸九鼎的形式,创立了第一个国家,也就是中国最早的王朝——夏朝。第一次确立了君主世袭的政治制度。段渝认为,大禹开创了中国古代文明,“我觉得这个比治水更加重要”。在此基础上,段渝阐述了大禹“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在段渝看来,大禹的这个思想,是我国民本思想的渊源,在世界上也是最早的,有着重大意义。后世关于“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贵君轻思想,即来源于大禹,在历史上影响十分巨大。
第三,大禹促成了蜀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融合。段渝认为,大禹生长在蜀地,到中原建立了国都,他必然要把蜀文化也带到中原。所以蜀地和中原交流的枢纽,通过大禹来进行。我们说中华文明是多元一体,这是什么意思?就是有很多不同的地域文化和文明,有自己的特色,集中在一起,显示出它非常丰富的内容,既趋同又各异,蜀文化在中华文明里面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在2017年四川第一批历史名人评选中,大禹毫无争议地居于第一位,专家学者们还专门总结了大禹精神:公而忘私、为民造福的奉献精神;勇于探索、务实求真的科学精神;艰苦奋斗、坚韧不拔的创业精神;九州一家、共同发展的民族团结和谐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据《史记》记载,大禹即位10年后,在东巡时逝世于会稽。其子启继夏朝天子位。
禹死后安葬在浙江绍兴市南的会稽山上,现存禹庙、禹陵、禹祠。从秦始皇开始历代帝王都来禹陵祭祀大禹。
遗迹:
陵寝
大禹的陵寝位于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禹陵乡禹陵村,是后人为颂扬和纪念中国古代第一位治水英雄和夏朝的奠基者大禹而修建的。主要包括禹陵、禹祠和禹庙三大部分。禹陵的建筑主要是明、清和民国重建之物。
禹王碑
禹王碑位于岳麓山巅的紫色石壁上,在蟒蛇洞南面。面东而立。碑文记述和歌颂了大禹治水的丰功伟绩。
岳麓禹王碑高1.7米,宽1.4米,碑文分9行,每行9字,计77字,末行空四字。其文字形如蝌蚪,既不同于甲骨钟鼎,也不同于籀文蝌蚪,很难辨认,很可能是道家的一种符箓,也有说是道士们伪造的。但远在1200多年前,即为韩愈所闻及,还亲登南岳岣嵝峰寻访禹碑,并留有诗记。即使是唐宋时的赝品,作为纪念大禹治水之丰碑,也是十分珍贵的。全国有十余处镌立禹碑,据说皆由岳麓禹碑模本复刻。
禹穴
在四川北川禹穴沟石崖上刻有“禹穴”二字。据明曹学佺《蜀中名胜记》,二字为李白所书。
2 蚕丛氏神秘的“纵目”蜀王
蚕丛氏是古蜀国资格的“先人板板”(四川话,意为地位很高),历代史书都将其列为第一。蚕丛氏又无比神秘,据说是“纵目人”,三星堆巨大的青铜面具,留下了他们夸张的尊容。他们的先辈其实就是蜀山氏,后来在黄帝元妃嫘祖的教导下学会养蚕、缫丝、织绸,成为了不起的蚕丛氏。夏初时,蚕丛氏浩浩荡荡地离开蜀山,以雷霆万钧之势冲杀至成都平原,开创出一个酋邦性质的古蜀王国。一代伟大的蚕丛氏蜀王炫目登场。
据历史学者段渝所著《四川通史·先秦卷》,蜀的本意是指蚕桑。作为地名,蜀最初是指岷江上游的蜀山,即岷山;作为族名,蜀最初是指生息繁衍在蜀山并以饲养桑蚕为业的蜀山氏。后来,黄帝元妃嫘祖入蜀山,教民养蚕,蜀山氏便转化为以饲养家蚕为业的蚕丛氏。蚕丛氏继承了蜀的名号,称为蜀王,其族类也就称为蜀。由此,便在蚕丛氏的基础上形成了古蜀历史上的早期蜀族。
这代蜀王蚕丛氏,跟黄帝有莫大的关系。《史记·三代世表》禇少孙补曰:“蜀王,黄帝后世也,至今在汉西南五千里……”
段渝认为,在中国古史系统里,蜀的早期历史与黄帝及其元妃嫘祖,以及他们的儿子昌意和孙子颛顼帝有着极为深厚的关系。从族系关系上看,黄帝族源出西北,与氐羌先民同源;而蜀族也是原居岷江上游的氐羌族类。后来,黄帝又娶西陵蜀族女嫘祖为妻,嫘祖成了黄帝元妃,生下了青阳和昌意二子。昌意后来又娶了蜀山氏女昌濮氏,生子颛顼帝。再后来的大禹就是颛顼帝的孙子。看看,黄帝本人娶的是蜀女,黄帝的儿子娶的也是蜀女,黄帝的蜀系子孙既有中原政权之君,也有蜀族之王。这是没有疑问的。
嫘祖不但让儿子昌意娶了蜀山氏的女儿,自己还亲自到了蜀山氏部落,教会蜀山氏人民把桑蚕驯养成家蚕,教会他们缫丝、织绸、织锦,蜀山氏就变成了真正的蚕丛氏。蚕丛氏的首领就号蜀王。由于他长了双瞳,人称“纵目”。所以后人都认为蜀王蚕丛氏为“纵目人”。
实际上,蚕丛氏部落不但养蚕、缫丝、织绸缎,同时也从事高地农业,以解决部族的食物来源问题。当然,猎取自然界的动物、采摘漫山遍野的植物果实、挖掘植物根茎做菜肴,也是他们的重要劳动。
段渝认为,蚕丛氏部落进入成都平原的年代,大约在早商之前,与夏代相当。据笔者分析,应该在大禹建立夏朝之后。因为大禹在蜀与各部落会盟时,还在石纽、汶川,显然还没有到成都平原。大禹后来在中原建立了夏朝,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完善了国家机构。这个消息一定会传回蚕丛氏部落。于是,蚕丛氏从岷江上游南迁到成都平原,并建立起一个酋邦组织,这种酋邦离真正意义上的国家还有一步之遥,但比部落联盟又前进了一大步。《华阳国志·蜀志》说:“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死,作石棺石椁,国人从之。”说明蜀王蚕丛已经拥有超越部众和组织的权力,也就是说,蜀王蚕丛不但拥有对部众实施政治权力的力量,而且还拥有实施经济权力和宗教权力的力量。这已经不是纯粹血缘组织那种平等社会的特征,而是建立在等级制基础上的酋邦组织的特征。蜀王蚕丛不但握有号令部众的权力,而且还在相当深广的程度和范围内表现出自身的意志,王者的意志不再取决于全体部众的意志,无须再经全民会议或其代表批准通过,这正是酋邦组织中拥有集中权力的首领的特征。
因此,这酋邦的“君长”,就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代蜀王。故而,汉代扬雄《蜀王本纪》说:“蜀王之先名蚕丛。”
需要特别说明白的是,蚕丛不是某一个蜀王的名字,而是一代蚕丛酋邦首领蜀王共同的名字。每一个首领上任后都变成蜀王蚕丛,而不再称他原来的私名。所以才被后人认为蜀王蚕丛氏活了数百岁,“神化不死”。柏濩王和鱼凫王也是这样。
根据历史记载和考古资料的综合分析,段渝认为,蚕丛、柏濩和鱼凫三代蜀王之间是一种在有限空间内同时并存,为争夺成都平原这块膏腴之地而角逐争雄的酋邦关系,他们是文献所见古蜀地区最早的酋邦社会。
这是学术的说法。也就是说,这三代古蜀王不是接替关系,而是曾经并存于成都平原。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何况三虎呢?他们之间为了争取生存空间,占领更好的土地、资源,必然要产生冲突,甚至不惜进行大规模战争。
蚕丛氏从岷江上游南迁成都平原,自然是沿岷江河谷而下,经灌口从成都平原西北角进入成都平原。在岷江南入成都平原之地,古有蚕崖关、蚕崖市、蚕崖石等地名,就证明了这一点。蚕丛氏南出今都江堰市灌口,与居住在这里的土著柏濩氏发生冲突,一场争夺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的旷日持久的战争便不可避免地爆发了。
显然,后来肯定是蚕丛氏打赢了。柏濩氏虽然没有被彻底消灭,但一定是拱手称臣,岁岁纳贡,而后逐渐衰败,最终被蜀王蚕丛氏兼并。蚕丛氏不但成功地进入了成都平原,而且深入到了腹地。并且在三星堆建都,一个全新的蚕丛氏酋邦诞生了。三星堆一期考古的遗迹很可能就是蜀王蚕丛氏留下的。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于1998年、1999年在广汉三星堆遗址的夏商城址内的月亮湾地点发现了时代更早的城墙基础,很可能就是蜀王蚕丛氏筑城后留下的遗迹。
后来,蜀王蚕丛氏又被另一支从岷江上游南迁到成都平原的同族打败,在三星堆原蜀王蚕丛氏的基础上建设起一个更加强大,文化更加辉煌的鱼凫王朝。
本书作者之一,四川省社科院党委书记、博导、教授李后强通过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大禹是蜀之西羌人,西羌是夏后氏的发迹之地,夏代是古羌人建立的国家。禹的祖先同蜀山氏通婚,考古学家林向提出“蜀夏同源说”是很有道理的。可以说,是大禹创建了三星堆古国。大禹实际就是古蜀国第一个国王蚕丛,也是夏朝的第一个统治者。他的意思是,大禹便是蚕丛氏第一任蜀王。他离开蜀地去中原担任司空治水时,把蚕丛氏蜀王称号让给了继任者。后来他在中原开创了夏朝。
另据《锦绣青神》人物篇记载,蜀王蚕丛氏中的一位巡游到岷江中游青神一带时,见到这里山清水秀,气候温和,土地肥沃,便迁移一部蚕丛氏子民在此定居。他们运用嫘祖传授给蚕丛氏的一整套技术,在此栽桑、养蚕,缫丝、织锦,逐步形成了一条产业链。
据说这位蜀王蚕丛氏喜欢穿青色的衣服,当地人又把他尊为天人,因此呼他为“青衣神”。后来,这位蜀王蚕丛氏巡游到今四川眉山市洪雅县瓦屋山时,因感风寒一病不起,临终前让随行侍从将他就地安葬。为了祭祀这位民众心中的“青衣神”,当地的人们在瓦屋山蚕丛氏墓前修建了规模宏大的青衣川主庙和圣德堂。为了纪念他,北周时将此地命名为青神县,至今美名依旧。青神县人还在城北建立青衣土主祠,每年正月二十一为土主会,百姓身着青衣,聚集在祠里敬香祭祀。不仅如此,还把流经青神的一条美丽江河名之为青衣江,亦名平羌江。
青神民众自古保持着崇尚蚕丛时代青衣服饰的民风。青年男女喜欢穿青色的衣裤,中老年男女喜欢用青黑色的布帕或纱帕裹头。这种古蜀遗风一直沿袭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
由此青神县形成了深厚的蚕丛文化,并致力打造蚕丛故里。2007年,青神县在城北原青衣土主祠遗址旁修建起了青衣广场,广场中央塑造了一尊高大壮观的青衣神雕像。
遗迹:
蚕丛墓
据《锦绣青神》一书介绍,蜀王蚕丛氏中的一位葬在今眉山市洪雅县境内瓦屋山,但现在已经不可寻。
纪念物
为纪念这位蜀王蚕丛氏,即当地人称的“青衣神”,四川青神县在城北原青衣土主祠遗址旁修建青衣广场,广场中央塑造了一尊高大壮观的青衣神雕像。
3 柏氏成都平原的土著蜀王
柏濩氏,也称柏灌氏。这代古蜀王大概是历史上的弱者。有云,弱国无外交,弱者无历史。因为历史大都是强者即胜利者书写的。故而关于柏濩的历史记载是少而又少。扬雄的《蜀王本纪》说:“蜀王之先名蚕丛,后代名曰柏濩,后者名鱼凫。”以后再未提及。常璩的《华阳国志》里对柏濩也只有一句话:“次王曰柏灌。”大诗人李白的《蜀道难》干脆连柏濩都不提,直接是“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大概李白也认为柏濩的事迹太不可考,可以忽略不计。
《四川通史·先秦卷》作者段渝认为,按照一些学者的研究,柏濩氏应该是成都平原西北部今都江堰市灌口、观坂一带的土著居民,那里正是成都平原较早开发的地区之一。这一观点也为近年来成都平原的若干考古新发现所证实。柏濩氏是一支从事低地农业的族群。他们祖辈生活在那里,没有战争,也不用备战。日子过得安静而祥和,简单而舒适。
终于有一天,柏濩部族凄厉的呼号打破了平静。岷江上游的蜀王蚕丛氏,率领部族从西北角突进成都平原,遭遇到土著的柏濩部族,一场争夺地盘和资源的战争打响了。剽悍的蚕丛部族显然占了上风,毫无防备的柏濩部族迅速土崩瓦解。为了避免更大的牺牲,保全部族的生存,柏濩王选择了投降,不但让出了成熟的土地,还奉上自己的粮食和财富,并且年年纳贡,俯首称臣。后来逐渐被削弱,慢慢被蚕丛氏兼并。
不过,关于蜀王柏濩氏,也有另外几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
在商代,居住在岷江上游的蚕丛氏由于反抗商的统治,被商朝大军围剿,遭受重大损失。后来其中一支从山谷转移到今天四川盆地西部。然而,商朝军队再次残酷围剿,蜀王蚕丛氏中箭身亡。于是蚕丛一族消亡。
后来,另一支氐羌人在一位颇有见识的青年带领下,重新进入今四川盆地,以躲避战争。他们扶老携幼来到一处有河流流经的柏树林(今四川彭州市境内)落脚,那里有丰富的铜矿和玉石、陶土可供生活需用。这位带头青年发现柏树林间有白鹤栖息,觉得部族像白鹤那样飞离了战争,于是他提议把部族改为“柏灌氏”,那位带领大家安家的青年人被推举为新的部落首领,他便成为蜀王柏濩氏。他们领地范围涵盖今彭州、什邡、郫县一带,一直存在了数百年。据考古所知,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玉石器上有鹤的模样。因此,如果说三星堆早期跟蜀王蚕丛氏有关的话,那么很可能也跟蜀王柏濩氏有关。
至公元前1000年左右,势力衰弱的柏濩氏部落被南边新崛起的鱼凫氏部落兼并。
第二种说法:
重庆大学中文系教授、硕士生导师贾雯鹤在其论文《柏濩考》中指出,柏濩又作柏灌,最初居住在岷山,以鹳鸡为图腾或崇拜,并因此得名。柏濩族后来迁徙到达成都平原,取代蚕丛族,成为新一代蜀王,并在辗转迁徙过程中,留下了一些自己族类标志的地名,如“和夷”“灌口”“瞿上”等。蚕丛、柏濩、鱼凫三代蜀王都曾建都瞿上,瞿上所在地可能就是三星堆。
贾雯鹤教授认为,柏濩族就是以鹳鸡为图腾,或者说以鹳鸡为神鸟崇拜的部族,并因此而得名。柏濩族既然源于岷山,而岷山古为氐羌族聚居之地,因此他推测柏濩族和蚕丛、鱼凫族一样同样是氐羌族。
第三种说法:
成都理工大学地理学教授刘兴诗等在《柏灌迁移路线及其影响研究》一文中指出,约4500年前的亚北方期灾变气候,促使中国西部部族向东大迁移。古蜀族亦分别沿岷江而下及翻越龙门山,先后进入成都平原。前者形成以宝墩文化为代表的遗址系列。后者由柏濩带领,翻越龙门山到达龙门山镇一带,并在沿途发现大量矿产,特别是在龙门山镇附近发现了铜矿,即今大宝铜矿。该地距离三星堆遗址直线距离仅数十公里。其铜矿成分与三星堆遗址青铜器成分相同,且沿湔江、鸭子河而下,这些铜矿石可以很容易被运送到三星堆遗址。正是由于龙门山镇铜矿的发现,使三星堆和继后的金沙遗址得到了物质基础而顺利进入青铜时代,因而远较宝墩文化系列先进。
刘兴诗等人的意思是,柏濩氏较蚕丛氏晚一些迁移到成都平原,而且是翻越龙门山通过宝山、龙门山镇到达成都平原的。三星堆遗址跟柏濩氏有关系。
从上面的一些观点可以看出,不少学者都认为,柏濩氏跟三星堆有很大关系。从三星堆考古结果看,“纵目人”和鸟的确是三星堆文化包含的重要元素。这样的推测有待于进一步证实。
遗迹:
柏濩王墓
柏濩王墓位于成都市温江区寿安乡长青村,相传为古蜀王柏濩之墓,俗呼“八卦山”,“八卦”系“柏濩”讹音。距新修的温玉路约2公里。据民国《温江县志》载:此地“历代相传为蜀王柏灌之墓”。墓为单座墓、土冢,长50米,宽30米,高3.7米,方圆4亩。1949年后,由于当地农民开荒生产,现仅存一圆形土丘。
4 鱼凫氏开创三星堆辉煌青铜文化的蜀王
鱼凫氏同蚕丛氏一样,也是蜀山氏的一支,同样是黄帝之后。他们也曾以渔猎为主,兼种高地农作物的部族。这个剽悍的部族后来同蚕丛氏一样,沿岷江上游南下经灌口进入成都平原。此时,蚕丛氏已经是当时成都平原上的霸主,鱼凫氏必然要与蚕丛氏以战争的形式一决高下。经过旷日持久的战争,最终,蚕丛氏被后起之秀鱼凫氏打败,一部分被征服,一部分逃往今云南姚安、四川西昌等地。
有观点认为,这个曾经以渔猎为主的鱼凫氏部落进入成都平原后,先是在今成都市温江区境内进行农业生产,族群日益壮大繁荣。鱼凫氏在这里建立城池,开创基业,然后再向周边地区持续拓展。最终,日益强大的鱼凫氏通过残酷的征战,打败了蚕丛氏,然后迁都至三星堆。胜利者鱼凫王在三星堆蚕丛氏的基础上建立了新都城,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古蜀王国,鱼凫王就成为这个国家政权的第一代君主。也就是说,鱼凫王最终征服了蚕丛氏、柏濩氏,初步统一了成都平原,建立起了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强大的古蜀王国——鱼凫王朝。这标志着古蜀地区开始迈进文明时代,古蜀历史翻开了全新的一页。
历史学者段渝认为,三星堆文明是长江上游地区最早的古代文明。它的初创年代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稍晚于中原夏王朝的建立;它终结于公元前1200年左右,相当于商王朝的晚期。这个辉煌的青铜文化王国兴盛了800余年,把古蜀带进了文明的时代。通过考古我们知道,三星堆遗址不但有规模巨大的城市,大量的金属器物如青铜器、金器等,也有刻在器物上的古蜀文字,还有大型祭祀场所,等等。这一切都证明了三星堆王朝物质文明的发达,与精神文明的共生。
总之,一任又一任鱼凫王在三星堆建立起城墙高耸的巨大城市,总面积达到3.5-3.6平方公里。远远大于总面积为1.9平方公里的早期商代都城偃师,也超过总面积2平方公里以上的中期商代都城郑州商城。
在三星堆巍峨耸立,宽大而坚固的城墙外面,是宽阔的壕沟。意味着城池的易守难攻。城池里面,有壮观的宫殿区,有神圣的祭祀区,有世俗的生活区,还有忙碌的作坊区。各色人等,按照自己的分工,从事着自己的职业。可以想见,这座城市当时的繁华和富足。
这种繁华与富足,已经从我们考古出土的文物中得到证实。
三星堆一号祭祀坑出土了一柄金杖,它是用较厚的纯金皮包卷而成的金皮木芯杖。杖长143厘米,直径2.3厘米,净重463克。杖的上端有一段长46厘米的平雕纹饰图案,分为三组:最下一组线刻两个前后对称、头戴锯齿状冠、耳垂系三角形耳坠的人头像;上面两组图案相同,下方为两背相对的鸟,上方为两背相对的鱼。鸟的颈部和鱼的头部压有一枝羽箭。有专家认为,这个图案明确无误地告诉我们,它的主人就是:鱼、凫、王!所以,这柄金杖,就是鱼凫王的权杖,代表着当时至高无上的王权。不仅如此,专家还认为,金杖杖身上端三组人、鸟、鱼图案,可以充分表明金杖既被赋予人世间的王权,又被赋予着宗教的神权。它本身既是王杖,又是神杖,是政教合一的象征和标志。
理所当然,金杖还象征着财富。因为黄金自古便是珍贵之物,财富的代表。因此,黄金权杖还意味着对财富的占有,象征着经济上的垄断权。故而,专家们认为,三星堆金杖有着多种特权复合的象征意义,标志着王权、神权、财权,这三种特征的同时具备,集中赋予一杖,就象征着蜀王鱼凫氏所居的最高统治地位。这表明,这个古蜀王国,是一个神权政体;也表明,处于夏商时代的古蜀文明,是完全的神权文明。
三星堆一、二号祭祀坑出土了数百件青铜器,总重量超过1吨。这些青铜器构成一个神权的世界:青铜大立人头戴兽面高冠,形象与金杖图案上的人头一致,表明是最高神权政治领袖,即蜀王鱼凫氏,同时也是群巫之长;其余各式青铜人头雕像,则是各族首领、部落酋长、次级群巫,代表着鱼凫王国的臣民;被缚、跪着的青铜像代表被统治的奴隶;各种动、植物青铜器,代表着除了人以外的世间万物;通天神树代表着上天的“天梯”,人与神沟通的渠道;巨大的纵目人面具,是蜀王鱼凫氏用来号召、统治蚕丛氏遣民的法器……
三星堆鱼凫王国无疑是一个富有的国家。考古发现,除了数百件青铜器,这个遗址还出土了上百件金器,如金手杖、金面罩、金虎等;同时,有数量巨大的玉器,如玉璧、玉琮、玉璋等;也有来自印度洋的贝币数千枚;来自滇、缅、印的整象牙六七十支。当然,这些财富都为鱼凫王室和大臣、贵族们占有。
这个王国的富有,还可以从另外的方面得到佐证。三星堆遗址出土了大量青铜和陶制的酒具,说明当时的王公贵族们嗜酒如命。而酿酒需要大量的粮食,由此可见当时的粮食生产一定规模很大,质量很高。农业的较高发展水平,也标志着这个国家的强盛。
三星堆鱼凫王国无疑也是一个强大的国家。专家认为,它以其神秘的宗教势力为影响,以强大的军事势力为后盾,控制了西南夷各族。换言之,控制了其主要资源。据测定,铸造三星堆青铜器的铅、锡以及铜矿原料基本上来自云南;数千枚海贝中的白齿贝来自印度洋;当然,还有大量的亚洲象象牙,也来自印度。这些都说明三星堆鱼凫王国控制了南中的矿产资源,才奠定了其辉煌青铜文明的基础。对于西南夷来说,鱼凫王国的宗教中心地位对他们有强烈的吸引力;同时,鱼凫王国强大的军事力量是他们的保护伞;再者,通过鱼凫王国的转介,南中的矿产得以进入中原,其贸易得以进行。据考古测定,殷墟五号墓出土青铜器的部分矿料来自云南,看来就是通过蜀地中介从云南获取的。这也是蜀人控制了南中与中原之间贸易路线的证据。
三星堆鱼凫王国还是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王国。除了祭祀文化、青铜文化之外,巴蜀文字也在这里孕育。三星堆考古在各种器物上发现了大量的巴蜀符号。四川省社科院党委书记、博导、教授李后强认为,这些巴蜀符号同在四川省雅安市荥经县发现的大量巴蜀符号印章上的图案一样,是一种“过渡图字”,既不是纯粹的图形,也不是纯粹的文字,正处于从图到字的转化过程中,相当于六七个月的胎儿,是中原文化、楚文化、巴蜀文化、域外文化的混合产物,但绝不是一种文字。巴蜀符号是模仿自然现象(动植物、云水、山谷等形态)雕刻成的图纹,处于象形字前期,不是真正的文字(如殷商甲骨文)。遗憾的是,巴蜀符号还没有来得及演化成表意文字,就被中原文化、楚文化同化,所以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字体系。
鱼凫氏建立的王国与夏、商同时,但它是独立的,即是与夏、商是平起平坐的独立王国。鱼凫王国与夏、商自然也发生联系,这种联系既有商贸与文化,也有战争与和平。据古籍记载和商代卜辞,夏的晚期和商代,都与鱼凫氏打过仗,但鱼凫氏似乎损失不大,大不了送几个美女,被抓几个俘虏。三星堆鱼凫王国始终兴旺发达。
有专家根据成都金沙遗址考古成果认为,鱼凫王国还在今成都市区金沙一带建立起一个次级政体。其族群是与三星堆文化相同的一个族群或亚族群;金沙城的首领也许是鱼凫王的兄弟,也许是其子孙。因此,从金沙出土的青铜器形制明显比三星堆青铜器小,但其风格一脉相承。
然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辉煌强盛的鱼凫氏王国没有被强大的夏、商王朝吞并,却灭亡于名不见经传的杜宇。“自天堕”的杜宇率领周朝大军突然袭击了鱼凫王国。这末世鱼凫王想必也已经昏庸无能,神秘巫师的诅咒也阻止不了敌军铁蹄的践踏,久不打仗的鱼凫军队几乎一触即溃。眼见大势已去,鱼凫王命军队将所有国家重器、财宝、祭祀用器匆匆掩埋,甚至连自己神圣的金杖也一起埋藏。末世鱼凫王同少数亲信化装潜逃,临行前点起一把冲天大火,将这座神秘而灿烂的三星堆鱼凫王城付之一炬。杜宇追至湔山,将鱼凫王一行斩杀。于是,扬雄《蜀王本纪》说:“(鱼凫)王猎于湔山,便仙去。”常璩《华阳国志》也说:“鱼凫王猎于湔山,忽得仙道,蜀人思之,为立祠。”其实是一个意思,鱼凫王归天了。
不久,杜宇又攻占了金沙城,鱼凫王国彻底覆灭。
后来,杜宇自立为蜀王,号望帝,又建立起一个新的王朝。
遗迹:
鱼凫遗址
鱼凫遗址位于温江区万春镇报恩村,现依稀可见城墙遗迹。古城遗址埂长1810米,到目前保存较完整有1300米,城址呈新月形。1996年10月至12月进行了初次发掘勘探,出土大量的陶片和体形较小、打磨精美的石斧、石凿、石锛等石器。其中石器100余件、陶器数十件,以及房址、城墙、墓葬等大量文化遗存。创下了川西平原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之最。考古证实:该城距今约4500年,早于广汉三星堆遗址,属新石器时代,成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1999年,鱼凫古城遗址被批准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显然,此鱼凫不是三星堆那个鱼凫,二者到底什么关系,有待专家考证。
鱼凫王墓
相传鱼凫王墓位于寿安乡火星村,俗呼“大墓山”,距新修的温玉路约200米。清乾隆《温江县志》、嘉庆《温江县志》和民国《温江县志》均载:“大墓山,城北二十五里,相传为鱼凫王陵。”1985年7月,经成都市人民政府批准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该墓坐南向北,单冢墓土冢,长85米,宽62米,墓高5米,占地3000多平方米。1949年后,由于当地农民开荒生产,墓周已成田地,在鱼凫王墓北约1000米处,原有鱼凫王妃墓(俗呼“小墓山”),现已成平地,但较周围略高,遗址隐约可辨。
5 杜宇氏传说死后化为杜鹃鸟的蜀王
杜宇这个名字有点现代,虽然文质彬彬,但此人却勇武凶悍,他从天而降,率领大军仿佛飓风一般,把无比壮丽璀璨的鱼凫王朝席卷一空。杜宇不但建立起全新而强大的国家机器,还不断开疆拓土,形成一个规模更大的王国。
杜宇是如何把鱼凫王国消灭,坐上蜀王宝座的,史籍上并未明确记载。史家认为,很大可能是因殷周战争,天下大乱,政局巨变所致。根据文献和周原甲骨铭文“伐蜀”“克蜀”等物证分析,史家得出这样的判断:周文王时,为了最终推翻殷纣王朝,曾先行伐蜀,灭掉了蜀国的鱼凫王朝,将蜀地纳入了周的版图。因此,在武王伐纣时,得到蜀地强大军事力量的支持,蜀师甚至成为伐纣的主力兵团之一。可以肯定地说,蜀中不仅有“金戈铁马”,还有财富和粮食、衣物的丰富供给。因此,《华阳国志》记载说,“周武王伐纣时,实得巴蜀之师,著乎《尚书》”。《史记·周本纪》记述周武王牧野之誓时也提到,其麾下有庸、蜀、羌等各部劲旅。
正是由于蜀师参与伐纣,立下大功,西周建立之初,蜀即被周王室册封为诸侯,这个蜀侯,就是“从天而降”的杜宇。在周成王时,蜀侯派使参加成周大会,并献上“文翰”,实际上就是有文彩的凫,即鱼凫王朝的标志,或者说“国徽”。说明杜宇对鱼凫王朝的彻底取代。
那么,杜宇究竟是怎样打败鱼凫王,建立起新的蜀王朝的呢?扬雄《蜀王本纪》说:“鱼凫田于湔山,得仙。今庙祀之于湔。时蜀民稀少。后有一男子,名曰杜宇,从天堕,止朱提。有一女子,名利,从江源井中出,为杜宇妻。乃自立为蜀王,号曰望帝。治汶山下邑,曰郫化,民往往复出。”
扬雄的记载似乎有点神,但结合史学家的考证,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解读:有一位威武雄壮的武士,名叫杜宇。他是朱提人,也就是今天云南昭通人。他受周王指派,率军伐蜀,一路势如破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占了鱼凫王国的首都三星堆。由于袭击突然,杜宇如神兵天降。所以扬雄称其“从天堕”。杜宇追至湔山,将出逃的鱼凫王等一网打尽,全部诛杀。鱼凫王于是“仙去”。不久,杜宇又攻占了鱼凫王朝的次级政体金沙城,彻底毁灭鱼凫王朝。杜宇收编了蜀国的军队,并组成了强大的蜀军兵团,参加了武王伐纣的战役。功成名就之后,他被封为蜀侯,又回到蜀地。他看上了江源(今四川崇州境内)一个叫利的美女,这位意中人是蜀地一名贵族的女儿。于是,杜宇和这位蜀中贵族成功联姻,欢天喜地地迎娶了利。雄霸蜀中,一统江山,自认为功高盖世的杜宇不甘心只做蜀侯,便自立为蜀王。他在金沙城基础上建起杜宇王朝的国都,并把城区扩展到今成都市区十二桥一带。同时,杜宇把郫邑(今四川郫都)作为别都。后人称其为望帝。
实际上,杜宇同蚕丛氏、柏濩氏、鱼凫氏一样,应该也不是指一个人,而是指一代君主。也就是说,蜀王杜宇也有若干世,只是共用一个杜宇王的称号罢了。因此,我们也可以称其为杜宇氏。
杜宇氏王朝时的政治制度有了很大变化,已经不再是鱼凫王朝时的神权至上,而是王权至上了。因而,杜宇氏又号杜主。即为人之主。他无须再用神权来号召民众,统治民众,他是周天子分封的蜀侯,又是蜀王,受命于天,当然的人主。因此,他至高无上的权威是不容置疑的。他还与周朝分封制同步,建立起了职官制度,设立了丞相、卿、大夫等职位。
杜宇氏王朝的疆域已经十分广阔。北面达到今天陕西的汉中,南面管到今天的四川青神,东面饮马嘉陵江畔,西面可攀今天的芦山、天全。南边的今宜宾、凉山、云南、贵州一带都是蜀国的附庸,被称为蜀王出猎的园囿。实际上,蜀国的影响还包括当时整个巴国。
杜宇氏中有一位特别务实的蜀王,也许他对战争产生了厌倦,他认为人们应该休养生息。于是,他一面开疆拓土,一面倡导蜀民务农。这便是后人把杜宇尊为农业之神的缘由。在他的倡导下,蜀王国农业发达,物产丰饶,丝织业繁荣,百姓富足。
这便有了一个美丽而凄婉的传说:由于这位杜宇氏蜀王热爱农民和农业,死后变成了杜鹃鸟,也叫布谷鸟。每到春天,杜鹃鸟便在田野里鸣叫:“快快播谷,快快播谷!”提醒农民们不误农时。由于杜鹃鸟口腔和舌头都是鲜红的,人们往往认为这鸟竟然为劝农耕种而啼出鲜血来。故后人的很多诗歌借题吟咏。李商隐在《锦瑟》一诗中吟道:“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南宋词人朱希真也有“杜鹃叫得春归去,吻边啼血苟犹存”的佳句。
后来,由于突然而来的天灾,某一世杜宇氏蜀王把都城从金沙迁移到了别都郫邑,把瞿上(今四川双流)作为别都,继续杜宇氏王朝的盛世。
可惜末世的杜宇氏蜀王颇为昏聩。他一面重用从荆楚来的能人鳖灵,任其为丞相,授治国之权给他,把蜀国治理得井井有条;但另一面又趁鳖灵治理岷江水患不在朝中,占有了鳖灵的娇妻,导致鳖灵愤而反叛,将杜宇赶下台。杜宇王逃亡,不知所终。
不过,后人还是念及杜宇氏蜀王为蜀中百姓所做的贡献,为其修墓建祠,以为祭祀。可见,只要是为人民做过好事的人,百姓是不会忘记的。
遗迹:
望帝陵
望丛祠在今成都市郫都区,是为了纪念古蜀国王望帝杜宇和他的继任人鳖灵丛帝而修建的祀祠,祠外相邻建立了杜宇和鳖灵的陵墓,这是中国西南地区唯一的一祠祭二主、凭吊蜀人先贤的最大的帝王祠和陵冢。
6 鳖灵首决玉山治岷江的蜀王
鳖灵无疑是一个品德十分高尚的人,他不远千里从荆楚来到蜀中,帮助杜宇王朝打理国政,致天下太平。他又劈山治水,造福蜀民,开创了开明王朝数百年基业,共历十二世。其功可谓上追大禹,下启李冰。
鳖灵又称鳖令、鄨令。关于这位号称治水英雄的蜀王鳖灵,由于史籍记载甚少,又语焉不详,恐怕传说多于史实。
传说鳖灵本来就住在长江边,是一鳖精修成。自然,他非常熟悉水性,甚至可以生活在水里。他还是个多情的男人,每天夜里都要到井边的一棵合欢树下同情人朱莉幽会。不仅如此,鳖灵还是一个胸怀天下的侠义之士。后来他听说蜀国水灾泛滥,便沿江而上,到了蜀国,向望帝杜宇表明了自己治水的才能和决心。杜宇大喜,于是任用鳖灵为相,命其治水。鳖灵显示出过人的治水才干。他带领民众治理洪水,打通了巫山,使水流从蜀国流到长江。这样,使水患得到解除,蜀国人民又可以安居乐业了。鳖灵在治水上立下了汗马功劳,望帝杜宇感激万分。他觉得鳖灵更受蜀民爱戴,便自愿把王位禅让给鳖灵。鳖灵也不客气,接受了禅让,号称开明帝,又叫丛帝。这是一个版本。
还有一个传说更玄乎,是扬雄《蜀王本纪》里记载的。说鳖灵是荆人,死了以后,其尸体被扔在长江里。奇怪的是,这尸体不是顺流而下,反而溯长江水而上,还一直通过岷江上浮至郫都,不但复活了,而且还面见了蜀主杜宇。杜宇听说他有治水的才能,便将他立为丞相。后来岷江发大水,望帝派鳖灵前去治理。鳖灵治理好水患,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就在鳖灵艰辛治水时,杜宇却在家趁机把鳖灵的老婆给占有了。待到鳖灵治水凯旋,杜宇感到十分惭愧,认为自己的治国能力和道德行为都不如鳖灵,于是让帝位于鳖灵,自己归隐于西山。鳖灵即位,号开明。后人称为丛帝。
当然,历史学家笔下的鳖灵自然没有那么神。他们通过文献分析,考古论证,认为这位开明王朝的开创者应该是生长在鄨水之畔。这里古属夜郎之地,就在今天的贵州遵义市西。这个地方位于黔中,战国时是楚国统治的地方。因此,鳖灵被称为楚人或荆楚之人。古时生活在这一带的人称为僚人或濮人,鳖灵便应这些人的首领,故有鳖令之称。因为某种缘故,鳖灵带着精干的部族,背井离乡,投奔蜀王杜宇氏。
见鳖灵精明强干,这位末世杜宇氏蜀王大喜,于是封他为丞相,委以国政。鳖灵不负所望,把蜀国治理得井井有条,而且还不断为蜀国开疆拓土。因此,这位异乡来的鳖灵丞相,日益得到蜀民的拥戴。后来,岷江洪水肆虐,蜀国百姓流离失所,蜀王杜宇氏束手无策。鳖灵自告奋勇率领一支队伍前去治水。他带人劈开玉山,开凿宝瓶口,将岷江分流,控制流入成都平原的水量。泛滥不羁的岷江乖乖地成了灌溉万顷良田的不竭水源。成都平原,终成沃野千里,富庶天府。于是,鳖灵声望日高,权倾朝野。
而此时的末世杜宇氏蜀王则年老昏庸,沉湎情色,竟然趁鳖灵治水之时,霸占了美貌的丞相夫人。鳖灵觉得蜀王杜宇氏早就该“下课”了,这夺妻之恨正好成为他推翻杜宇氏王朝的借口。他振臂一呼,一大批将士都愿意跟他干。浩浩荡荡的队伍跟着鳖灵涌向都城郫邑。杜宇闻讯大惊,赶忙命人抵抗,可这时身边已经没有几个心腹了。这位曾经不可一世的蜀王只好带着几个死党落荒而逃。鳖灵驱逐杜宇后,建立起一个开明王朝。此时大概在春秋中后期。最初依然定都郫邑,后于开明五世时迁徙到成都(今四川成都市区)。
鳖灵即位后,号称丛帝,又称开明帝。以后他的子孙继承帝位,也都称开明帝。从鳖灵建立开明王朝,直到公元前316年,开明十二世时蜀王国被秦灭亡。如果按25年为一代,这个时代大概跨越春秋中后期到战国中后期。
遗迹:
丛帝陵
丛帝陵墓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望丛祠内,与望帝陵墓相邻。
7 开明二世卢帝敢于叫板秦国的蜀王
据相关史书记载,古蜀开明王朝共延续了十二世。但流传下来的只有开明立国的丛帝、二世卢帝、三世保子帝、五世开明尚、十二世“末帝”的一些史实及传说。其余各世都湮没无闻。
卢帝,大概生活在春秋末期。他是开明氏立国之王鳖灵的儿子。为蜀国开明氏第二世王,号万通。他的生卒年不详,生平也没有更多记载。但他是一个勇武之王应该属实。据《华阳国志》记载,他曾率兵攻秦国至雍地(今陕西凤翔)。说明那时的蜀国还是比较强大的,不但不怕秦,还敢跟秦叫板,主动进攻。卢帝去世后,其子保子帝继立。
8 开明三世保子帝征伐四方的蜀王
卢帝去世后,开明三世继位,称为保子帝。这位保子帝的事迹也多不见经传。他同他老子一样勇武。《华阳国志》称他曾攻打青衣,就是今天的芦山县一带,当时居住在那里的是青衣羌。他还到处耀武扬威,平定僚人、僰人的反抗。看来,他是一个喜欢四处征伐的蜀王。
9 开明五世最早迁都成都的蜀王
开明五世(《华阳国志》称其为九世,综合其他记载,似乎称五世更为合适),又称开明尚。他是一个很有作为的蜀王。不过,他的作为似乎不在武功,而在于文治。他干了几件大事足以在历史上留下深深的印记。
第一件大事,是他把国都迁往成都。成都第一次成了王城,以后的历朝历代,几乎都把成都作为国都或首府。成都,成都,自此成都。据记载,开明子孙四代的国都在郫,五世开明才迁往成都。对于成都这座古城而言,这可是伟大的贡献。因为成都得名后,一直延续2500多年至今。这在中国,是首屈一指的城市。
第二件大事,是他去帝号、称王。为什么?我们现在的人认为帝似乎比王要高一等,其实,那个时候除了周天子称王,只有楚国国君称王,一般的国君都还只称公、侯、伯、子,并没有普遍称王。到公元前320年左右,战国各国的国君才普遍称王。可见,当时称王是很厉害的,连邻近的秦国也还只称公。帝,原来只指天帝、上天。人家周天子都不称帝,蜀国之主称什么帝?称王已经同周天子平起平坐了,地位已经超过了当时众多国君。我们知道,《史记·五帝本纪》里的帝,实际上是后人加的,原来根本没有什么尧帝、舜帝。从根本上说,他们都只是部落首领而已。
第三件大事,是他开始设立宗庙,让祖先有了专门的固定的祭祀场所。而且他还制定了祭祀的礼仪:以酒曰醴,乐曰荆。
第四件大事是颜色崇拜和墓葬习俗改革。当时对故去的先王还没有谥号,只是按颜色命名为青、赤、黑、黄、白诸帝。这位开明五世开明尚就崇尚赤色。那时开始形成习惯,每当蜀王去世,就要立大石于墓前作为标志,长达三丈,重达千钧,后人称为石笋。这些石笋唐时犹在,杜甫还亲眼见过,并写了一首《石笋行》,诗云:“君不见益州城西门,陌上石笋双高蹲。”说明唐时开明王墓已经在城中。由此也可以见证成都城市发展的迅速。
10 开明十二世多情贪财的蜀王
开明十二世是先秦时的最后一位古蜀王。他没有留下大名,也不知他生于何时,只知他“牺牲”于公元前316年秦国伐蜀的战争中。但他留下的故事颇多,可以说,他是一个多情之君,好色之君,贪财之君,爱乐之君,亡国之君,恐怕后来的李煜李后主在他面前也要“稍逊风骚”呢!
大概那是在周显王的时候,蜀地国强民富,蜀王开明十二世自然常常不把邻近的秦国放在眼里,甚至还要趁其不备,亮亮粗壮的膀子,夺取秦国汉中、南郑之地。有一次在打猎的时候,开明十二世蜀王在边境遇到了秦惠文王。秦惠文王很大方地送了蜀王一笥黄金。这个笥呢,是一种方形的竹器,平时用于盛饭食或衣物,相当于一个小筐。可想而知,一笥黄金至少得有几十千克吧!人家那么大方,蜀王也不能含糊啊!咱不是天府吗?因此,蜀王也礼貌地回馈了一些珍玩之物。但秦惠文王启匣观看,却发现里面装的是土!秦惠文王不由大怒:你蜀王还敢耍我?而群臣却齐声道贺:“恭喜大王,贺喜大王,秦国将获得蜀地天府,这土就是地啊!”秦惠文王一听此言,不由得转怒为喜。从此,他知道,这个蜀王贪财。
由于当时秦蜀之间的通道狭窄艰险,不利于大军攻蜀。于是,秦惠文王心生一计。他命人用巨石雕出5头石牛,配备了养牛的士卒上百人。既然是石牛,咋个还要人养呢?原来,秦惠文王命一部分士卒早上在牛屁股后面扔黄金,又叫一部分士卒假意发现,说是石牛拉出黄金来。这个消息传到蜀中,贪财的蜀王不禁大喜,心想如果能得到这5头石牛,天天屙黄金,我岂不就成了天下最有钱的人了?于是,他隆重地派出使臣,送去好多礼物,向秦王请求把这5头石牛送给蜀国。
秦惠文王假意踌躇了好久,似乎很艰难地做出决定,最终恋恋不舍地答应了蜀王。蜀王高兴极了,便派出五丁力士前去迎接,把5头石牛拖回来。这个五丁力士不是五个人,而是一支特别的军队,都是精悍强壮的勇士,武艺超群的高手。力大无穷的五丁力士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把秦蜀之间的通道大大拓宽,费尽千辛万苦把这5头石牛拖回了成都。于是,秦蜀间就有了这条通途,后来被称为石牛道。蜀王乐滋滋地想看石牛拉金子,哪晓得等了三天三夜也没见到一块金子,才知道上了秦惠文王的当。于是,一边将这石牛遣还,一边恨恨地嘲骂道:“狗秦王,简直就是傻乎乎的东方放牛娃儿!”秦惠文王闻知此言,于是偷着乐:“我就是放牛娃儿,咋个?但下回就要到你那蜀地去放牛了!还不晓得到底哪个傻呢!”
成都北面200多里有个武都城,就在现今的四川绵竹市附近。那里有个男人,长得秀美异常,比妲己还媚,比西施还娇。他化作女子,风情万种,那种美艳,世上绝无仅有。于是人们认为他是山精变化而成。蜀王闻其艳名,遂将其纳为王妃,迷恋不已,朝夕相伴。然而,这个男人化成的美女,却不服成都的水土,生生地要回她的武都去。蜀王哪里舍得?为了把她留下,煞费苦心地为之作了一首《东平之歌》来讨好她。可是没有多久,这位妖艳的“万人迷”还是香消玉殒。为了让她回到“故土”,多情的蜀王特命五丁力士到武都担土回成都,垒成数亩之宽,七丈之高的陵墓,并在墓上镶嵌一面巨大的石镜。后人把这陵墓称为武担山,就是“从武都担来的山”,位置就在今天的成都市区北较场东南角。蜀王伤心不已,又作《臾邪歌》《龙归之曲》来悼念这位非凡的艳妃。看来这位蜀王如果放在今天,一定还是个高产的作曲家呢!
周显王三十二年,开明十二世蜀王派遣使者朝秦。因为蜀王迷恋美色的名声也传到了秦国,秦惠文王多次送美女给蜀王,蜀王当然也感念秦王美意,因而朝秦。其实,这里面包藏着秦国大大的祸心。秦惠文王知道蜀王好色,于是投其所好,一为消磨其意志,二为麻痹其警惕。后来,秦王又异常大方地把5个美女嫁给蜀王,并派人送礼送亲。蜀王大喜,又派五丁力士前往迎接。回来的路上,走到梓潼附近,一位力士看到一条大蛇钻进穴中。一条大蛇见到人来,吓得钻洞,本来没什么稀奇。它钻它的洞,关你啥事?但这个力士自恃有几分勇力,非要显摆一下,终于酿成弥天大祸。他眼疾手快,上前一把揪住这大蛇的尾巴往外拽,哪知竟然拽不动。另外的五丁力士见状也上前一齐发力拽蛇。哪知一声巨响,山崩地裂,可怜这些五丁力士和5位秦国美女以及全部随从,瞬间葬身于山石之下。那山竟分为五岭,顶上有平石如碑。多情的蜀王听到噩耗,急匆匆赶到现场,伤心之余将这五岭命名为“五妇冢山”,并在山顶的平石上作思妻台,以缅怀那5个连面都没见到的秦国美女。
开明十二世蜀王有个小弟,名叫葭萌。他很疼爱这位小弟,于是将其分封于汉中,号为苴侯,并把这块封地也命名为葭萌。这葭萌就是今天的四川广元市昭化古镇。也就是说,这位苴侯的封地可不小,从广元至汉中都是他的势力范围。哪知苴侯不争气,却去同巴王眉来眼去,完全忘了蜀与巴乃是世仇。开明十二世蜀王也是个火爆脾气,一生气就去讨伐这个不义之弟。苴侯哪敢同老哥对仗,只好投奔巴王而去,而且还向秦国求救。
秦惠文王一直惦记着蜀国这块肥肉,一听说蜀国闹起了内讧,兄弟阋墙,心头不由得翻起一千万个笑脸。他让群臣讨论到底先伐楚还是先伐蜀。大家议论纷纷,莫衷一是。见识不凡的大将司马错道:“蜀国兄弟俩正在窝里斗,我们正好渔翁得利。蜀国富饶,要是先把蜀地拿下,所得的布帛金银,足以充当军费。然后顺手牵羊把巴国给灭了,并把剽悍的巴卒收入我军,再建造坚船快舰,顺流而下,楚国也就唾手可得了!因此,得蜀则得楚;而楚亡则天下都是我大秦的了!”秦惠文王听得眉开眼笑:“一个字:好;两个字:很好;三个字:非常好!”
周慎王五年秋,也就是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公元前316年)秋,秦大夫张仪、司马错、都尉墨率大军从石牛道伐蜀。蜀王才明白秦王当年用石牛戏弄他的险恶用心。郁闷之余,蜀王亲率蜀军到葭萌迎战秦军。可惜蜀王的军队抵挡不住凶悍的秦军,差不多是一触即溃,兵败如山倒。蜀王败走,逃到武阳,即今天眉山市的彭山区东北,被秦军追上。可怜这最后的开明十二世蜀王,风流一世,却死在了乱军之中。蜀王的宰相、太傅及太子等一干高级官员,也在今天的彭州白鹿山被秦军统统杀害。到冬十月,整个蜀国被秦军平定。开明王朝历经十二世后终于灰飞烟灭。接着,苴侯和巴国也遭遇蜀国同样的命运。
蜀灭亡后,有一位号为安阳王的蜀王子,率领部属兵将3万余人辗转南迁,最后到达交趾(今越南北部),建立起一个新的王朝,称雄差不多有120年之久,约在公元前180年左右,被南越王赵佗征服灭亡。
秦灭蜀后,不再设蜀王。但为了便于统治蜀人,降格另设蜀侯,在原蜀王旁支贵族中找人担任。后来相继有公子通国、公子恽、公子绾任蜀侯。然而,他们不过是秦王朝的傀儡,毫无实权,而且一个个都相继死于非命。再后来,到秦昭王二十二年,干脆连蜀侯都彻底废除,只设蜀守了。而蜀守则是秦王朝派遣的,蜀人治蜀连形式都不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