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道经》(16)

题解

这一章老子重点强调了虚极静笃的功夫。一个人只有虚极静笃,才能由阶而上,重返先天。有道者言,只有明心见性者和明心悟性者才能完全明白此章所阐述的大道之理。虚极静笃即佛家所谓的禅定。禅定可以本命复归于道,“一如宙心,任万千世界成住坏空、时空流转,我只常应常照,如如不动;任亿万众生循环往复、生死轮回,我只清静无为,了了明知。”

圣人老子慈悲化世,但愿人类都能够明悟到宇宙人生的真如实相。明悟了道,就知道了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虚妄的,什么是永恒的,什么是短暂的。就能归根复命,返本还原,抱朴归真。

至虚极,守静笃[1],万物并作[2],吾以观复[3]。夫物芸芸[4],各复归其根,归根[5]曰静,是谓复命[6]。复命曰常[7]。知常曰明[8];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9],容乃公[10],公乃王[11],王乃天[12],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13]。

注释

[1]至虚极,守静笃:虚和静都是形容人的心境空明宁静的状态,然而由于攀缘外境,妄起尘劳,受五欲六尘、三毒五盖的蒙蔽和习染,因此心灵障蔽,真心不见,本性不显,大道迷失,所以必须“虚极静笃”,才能复归大道。极、笃,意为极度、顶点。这句话意指放空身心、人我两忘,以致达到万象咸空、一真在抱的境界。

[2]并作:并:一起。作:生长、发展、衰老、死亡。

[3]复:循环往复。意指观照万事万物的生死流转、轮回不息。

[4]芸芸:茂盛、纷杂、繁多。此指无穷无尽的万事万物,繁衍茂盛之状。

[5]归根:根指道,归根即复归于道。意指渺茫无象、漠漠无状之大道。

[6]复命:复归本性,重新孕育新的生命。一说指恢复人的本性,回到自己的内在主体,即“天人合一”。邵雍云:“冬至子之半,天根理极微。一阳初动处,万物始生时。”此即万物返本、天地来复之机。

[7]常:指万物运动变化的永恒规律,即常道。

[8]明:即明悟、了悟之意。

[9]容:宽容、包容。即常道空虚无象,无不含容,无不运载。

[10]公:即至公无私、一视同仁之意。

[11]王:一说为“全”之误。

[12]天:即天道自然之意。

[13]殆:灭亡,死亡。

译文

神定气和,绝思忘虑,放空身心、人我两忘,当达到万象咸空、一真在抱的境界之时。就能够体悟和明察到宇宙人生、天地万物的运行规律。万事万物都遵循着这个规律,从生到死,从死到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生死不已,循环往复以至于无穷。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无不归结到大道这一根源,复归于大道就能湛然常寂,湛然常寂就能万物反本,天地来复。一阳初发,万物复生就是生命万物之常道,能知常道,就能明悟大道。不明悟生命万物的常道就会轻举妄动,以致招灾惹咎。了悟了生命的常道就会无不含容,无不含容就会至公无私,至公无私就能仁民爱物,为万民之王,能为万民之王,体天地而立极,合万物以同源即是天道,德与天通,与道合同。与道合同,即使身体陨灭了,元神不死,与道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