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孝明皇帝纪
- 后汉书(谦德国学文库)
- (南朝宋)范晔
- 4154字
- 2021-12-08 14:47:24
原文
孝明皇帝[1]讳庄,世祖第四子也。永平[2]二年春,宗祀[3]光武皇帝于明堂[4]。礼毕,登灵台[5],诏曰:“朕以暗陋[6],奉承大业,亲执珪璧[7],恭祀天地。仰惟先帝受命中兴,拨乱反正[8],以宁天下,封泰山,建明堂,立辟雍[9],起灵台[10],恢弘[11]大道,被之八极[12]。而胤子[13]无成、康[14]之质,群臣无吕、旦[15]之谋,盥洗[16]进爵[17],踧踖[18]惟惭。其令天下自殊死[19]以下,谋反大逆,皆赦除[20]之。”冬,幸辟雍,初行养老礼[21],诏曰:“三老[22]李躬[23],年耆[24]学明;五更[25]桓荣[26],授朕《尚书》[27]。《诗》[28]曰:‘无德不报。’其赐荣爵关内侯[29],食邑[30]五千户。三老五更[31],皆以二千石禄,养终厥[32]身。其赐天下三老,酒人一石,肉四十斤。有司其存[33]耆耋[34]、恤幼孤、惠鳏寡[35],称朕意焉。”
注释
[1]孝明皇帝:即刘庄(公元28年~公元75年),字子丽,汉光武帝第四子,母光烈阴皇后阴丽华。史称汉明帝,死后谥号“孝明皇帝”。
[2]永平:孝明皇帝年号永平(公元58年~公元75年)。
[3]宗祀:谓对祖宗的祭祀。
[4]明堂:古代帝王宣明政教的地方。凡朝会、祭祀、庆赏、选士、养老、教学等大典,都在此举行。
[5]灵台:古时帝王观察天文星象、妖祥灾异的建筑。
[6]暗陋:愚昧鄙陋。
[7]珪璧:古代祭祀朝聘等所用的玉器。古为瑞信之物。
[8]拨乱反正:治理混乱的局面,使恢复正常。
[9]辟雍:亦作“辟雝”,辟,通“璧”。本为西周天子所设大学,校址圆形,围以水池,前门外有便桥。
[10]灵台:学宫。
[11]恢弘:亦作“恢宏”或“恢闳”,发扬;扩大。
[12]八极:八方极远之地。
[13]胤子:后代,子嗣,嗣子。
[14]成、康:周成王与周康王的并称。
[15]吕、旦:吕,指吕尚,即姜子牙。旦,即周公,周文王姬昌第四子。
[16]盥洗:盥,洗手洗爵。古代仪礼形式之一,用水使手及酒器洁净,以示恭敬。
[17]进爵:犹敬酒。爵,酒器。
[18]踧踖:恭敬而不安的样子。郑玄注:“论语云:‘踧踖,敬恭貌。’”
[19]殊死:指殊死刑(斩首的死刑)。
[20]赦除:犹赦免。
[21]养老礼:古代对年高德劭的老者按时饷以酒食而敬礼之礼节。
[22]三老:指国三老,多以致仕三公任之。
[23]李躬:人名。《后汉书集解》惠栋曰:“躬常山人见。”东观记胡注:“桓荣传及袁纪诏:‘独言桓荣不及李躬,栋案不言李躬者省文也。’”
[24]年耆:年老。古代年六十曰耆。
[25]五更:古代乡官名。用以安置年老致仕的官员。
[26]桓荣:字春卿。生于西汉成帝阳朔鸿嘉年间。谯国龙亢(今安徽省怀远县西龙亢镇北)人。东汉经学大师。
[27]尚书:又称《书》《书经》,为一部多体裁文献汇编,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史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
[28]诗:指《诗经》。
[29]关内侯:爵位名。秦汉时置,为二十等级之第十九级,位于彻(列)侯之次。有其号,无国邑。
[30]食邑:指古代君主赐予臣下作为世禄的封地。
[31]三老五更:古代设三老五更之位,天子以父兄之礼养之。
[32]厥:代词,其,表示领属关系。
[33]存:慰问,抚恤。
[34]耆耋:指老人。《礼记》曰:六十曰耆,七十曰耋。
[35]鳏寡:鳏,无妻或丧妻的男人,鳏夫。寡,指丧失配偶。引申指老弱孤苦者。
译文
孝明皇帝,名庄,是光武帝第四个儿子。永平二年春,在明堂祭祀光武皇帝,祭礼结束,登上灵台,颁诏说:“朕以愚昧浅陋,继承帝业,亲自执掌珪璧,敬祭天地之神。敬思先帝受天命中兴汉室,拨乱反正,以求天下安宁。封禅泰山,修建宗庙明堂,设立大学,筑造学宫,弘扬正理大道,惠及八方极远之地。而我虽即位却没有周成王、周康王那样的资质,群臣没有吕尚、周公那样的谋略。净手洗爵,进奉醇酒,恭敬之余自感惭愧。诏令天下自犯死罪以下的,包括谋反、大逆不道之人,都予以赦免。”冬天,孝明皇帝驾临辟雍,初次举行养老礼。颁诏说:“三老之一的李躬,年过六旬、学问精深。任五更的桓荣,教授朕学习《尚书》。《诗经》说:‘没有施恩不报的。’赐予桓荣关内侯爵位,食邑五千户;三老、五更都为二千石的俸禄奉养终生;赐给天下的三老每人酒一石,肉四十斤。有关官员们要慰问六七十岁以上的老人,体恤幼童孤儿,善待鳏寡孤独之人,这样才合乎朕的心意啊!”
原文
六年,诏曰:“先帝诏书,禁民上事[1]言圣,而间者[2]章奏颇多浮辞[3],自今若有过称虚誉[4],尚书[5]皆宜抑而勿省,示不为谄子[6]嗤[7]也。”
注释
[1]上事:向朝廷上书言事。
[2]间者:近来。
[3]浮辞:虚浮不实的话。
[4]虚誉:不实的赞扬。
[5]尚书:官名。或称掌书,尚即执掌之义。东汉时正式成为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官员。
[6]谄子:逢迎拍马的人。
[7]嗤:音吃,通“蚩”,欺侮。
译文
永平六年,孝明皇帝颁布诏书说:“先帝曾下诏书,禁止臣民上书称颂帝王,而近来所上的奏章仍有不少浮夸言辞。从现在起,如果今后还有虚夸溢美的奏章,尚书都应该加以制止,不要阅览,以示不被谄媚之人所欺骗。”
原文
八年,日有蚀之,诏曰:“朕以无德奉承[1]大业,而下贻[2]民怨,上动三光[3]。日蚀之变[4],其灾尤大。永思厥咎[5],在予一人。群司[6]勉修职事,极言[7]无讳[8]。”于是在位者,皆上封事各陈得失。帝览章,深自引咎[9],乃以所上班示[10]百官。诏曰:“群寮[11]所言,皆朕之过。人冤不能理,吏黠[12]不能禁,而轻用民力,缮[13]治室宇,出入无节,喜怒过差[14]。永览[15]前戒,竦然兢惧[16]。徒恐薄德,久而致怠耳。”
注释
[1]奉承:继承。
[2]贻:遗留;致使。
[3]三光:日、月、星。
[4]日蚀之变:日蚀又称日食,日面被月面遮掩而变暗甚至完全消失的现象。
[5]永思厥咎:永思,长思;长念。厥,代词,其。咎,罪过,过失。
[6]群司:百官。
[7]极言:竭力陈说。
[8]无讳:不要有所忌讳。
[9]引咎:归过失于自己。
[10]班示:犹颁示,谓颁布出来,使人知道。
[11]寮:官吏,官员。后多作“僚”。
[12]黠:狡猾。
[13]缮:修补,整治。
[14]过差:过分;失度。
[15]永览:永,永久,永远。览,观看;考察。
[16]竦然兢惧:竦然,惊惧貌。兢惧,戒慎恐惧,惶恐。
译文
永平八年,发生日食,皇帝下诏自省道:“朕因没有德行,继承了帝业,而对下使人民生怨,对上扰动日月星三光。日食异象,预示着其灾祸很大。长思这个严重的罪过,其责任在朕一人。群臣应尽忠职守,直言规劝不要有所隐讳。”于是,凡在职的官吏都上书各自陈述政务的得失。明帝看过奏章后深深自责,就把所上奏章展示给百官看。并下诏书说:“群臣所言之事,都是朕的过失。百姓蒙冤而不能申诉,官吏狡诈未能制止,轻率动用民力,修补宫殿房舍,出入没有节制规律,喜怒失度无常。永察前朝的教训,就会戒慎恐惧。唯恐我这浅薄的德行,久而久之会使自己懈怠懒惰啊!”
原文
十二年,诏曰:“昔曾闵[1]奉亲,竭欢致养[2];仲尼葬子,有棺无椁[3]。丧贵致哀,礼存宁俭[4]。今百姓送终之制,竞为奢靡。生者无担石[5],而财力尽于坟土;伏腊[6]无糟糠[7],而牲牢[8]兼于一奠。糜[9]破积世[10]之业,以供终朝[11]之费。子孙饥寒,终命于此,岂祖考[12]之意哉!又车服过制,恣[13]极耳目;田荒不耕,浮食[14]者众。有司[15]其申明科禁[16]宜于今者,宣下郡国。”
注释
[1]曾、闵:曾参、闵子骞。
[2]致养:奉养亲老。
[3]椁:古代葬时套于棺外之木器,俗称套棺。
[4]宁俭:宁可俭约。
[5]担石:一担一石之粮。比喻微小。
[6]伏腊:古代两种祭祀的名称。“伏”在夏季伏日,“腊”,在农历十二月。指伏祭和腊祭之日,或泛指节日。
[7]糟糠:糟糠是指酒糟、米糠等粗劣食物,旧时穷人用来充饥的食物。
[8]牲牢:犹牲畜。古代特指供宴飨祭祀用的牛、羊、猪。
[9]糜:浪费。
[10]积世:累代,世代。
[11]终朝:早晨。
[12]祖考:祖先。
[13]恣:放纵;无拘束。
[14]浮食:多谓不事耕作而食。
[15]有司: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
[16]科禁:戒律;禁令。
译文
永平十二年,皇上颁诏曰:“昔日曾参和闵子骞,竭力奉养父母,使其欢心;仲尼埋葬儿子孔鲤,有内棺而无外椁。办丧事贵在心存哀思,礼仪宁可省俭。现在老百姓办理丧事都竞相奢侈比阔。活着的人连一担一石的粮食都没有,却把财力全用在丧葬上。伏祭和腊祭等祭日连糟糠都吃不上,却把牲畜全用于祭奠。浪费世代积蓄的家业,来供应一个早晨的费用,子孙们受饥受寒,最终怕是要毙命在这件事上。这难道是祖先们的本意吗?再说丧葬的车与礼服,都超过了礼制,恣意放纵,只图耳目外观的体面,田地荒芜不去耕种,不劳而获的人日益增多。有关官吏应申明适合现状的禁令,并把它向各郡国宣布贯彻。”
原文
十八年,帝崩。遗诏:“无起寝庙[1],藏主[2]于光烈皇后[3]更衣别室[4]。”帝遵奉建武制度,事无违者。后宫之家,不得封侯与政。馆陶公主[5]为子求郎[6],不许,而赐钱千万,谓群臣曰:“郎官上应列宿[7],出宰[8]百里,有非其人,则民受其殃,是以难之。”故吏称其官,民安其业,远近肃服[9],户口[10]滋殖[11]焉。
注释
[1]寝庙:古代宗庙的正殿称庙,后殿称寝,合称寝庙。
[2]藏主:藏,收藏,储藏。主,旧时为死者立的牌位。礼“藏主于庙”,既不起寝庙,故藏于后之易衣别室。
[3]光烈皇后:即光武帝刘秀的第二任皇后阴丽华,明帝之母。谥号“光烈”,故称其为“光烈皇后”。
[4]别室:正室以外的房间。
[5]馆陶公主:李贤注:“光武女”。因封邑而得名。
[6]郎:官名。帝王侍从官的通称。
[7]列宿:众星宿。特指二十八宿。
[8]出宰:由京官外出任县官。
[9]肃服:肃然服从。有安定之意。
[10]户口:住户和人口的总称。计家为户,计人为口。
[11]滋殖:增加;增长,增生。
译文
永平十八年,明帝驾崩,遗诏:“不要建造寝宫庙宇,将我的牌位放在母亲光烈皇后的更衣侧室。”明帝遵照奉行建武时期的制度,凡事没有违背的。后宫的家属,不得封侯参与政治。馆陶公主曾经为儿子请封为郎官,明帝没有允许,只是赐其钱千万。并告知群臣说:“郎官与上天列宿相对应,外出为官就要管辖百里的地方,如果用人不当,老百姓就要受其灾殃,因此我没有准许公主的请求。”所以当时的官吏都各称其职,老百姓安居乐业,远近的民众肃然敬服,住户及人口大量增加!
原文
论曰:明帝善刑理[1],法令分明,日晏[2]坐朝,幽枉[3]必达。外内无幸曲[4]之私,在上无矜大[5]之色。断狱[6]得情,号居前世十二[7]。故后之言事者,莫不先建武、永平之政。
注释
[1]刑理:刑法;法律。
[2]日晏:天色已晚。
[3]幽枉:犹冤屈。
[4]幸曲:宠幸偏袒。
[5]矜大:骄矜尊大。
[6]断狱:审理和判决案件。
[7]十二:十分之二。李贤注:“十断其二,言少刑也。”
译文
史官论赞说:明帝精通刑法政务,法令分明。天色很晚还坐朝理政,有冤屈之事必能通晓。朝廷内外没有宠幸偏袒的私行,身居上位没有骄矜尊大的情形。审理和断案合情合理,受刑的人仅仅是前代十分之二。所以后代向君王进谏言事之人,没有不尊崇建武、永平之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