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的传言中,子产是一位善用鬼神能够与鬼神沟通的人。尤其是上次子产出使晋国,搞了一个鲧化黄熊的鬼故事,指点晋国人祭祀鲧,还居然让晋平公病好了。
从此,子产善用鬼神便被传得神乎其神。子产后来干脆利用鬼神,不但请走了良霄鬼,还借机升了孔氏家族和良氏家族两个人的官。
这是子产的智慧,但子产其实是一个实干家,什么鬼啊神啊龙啊,他可以祭祀,也能够敬畏,但总是敬而远之。
相信鬼神,这是主流,作为执政大臣当然得符合主旋律。但相信不是目的,目的是要善用鬼神实现自己的施政政策。
敬而远之,就是在实践中做到能不接触就别接触,不要无节制地劳民伤财把一切希望都寄托于祭祀上。
史料记载了子产论鬼的一段故事。
子产善事鬼神的名声在晋国是很响亮的,许多公卿大夫对子产的敬重,许多是敬重子产的才智能力,许多是尊重子产的性格特点,也有不少人仅仅就是因为子产有这项独门绝技:善事鬼神。
比如晋国的中军佐赵成,他对鬼神便很迷信。所以每次子产出使晋国,他必定带着礼物去向子产请教。
有一天,赵成问子产:“贵国先执政大夫良霄卒后,他真的成为了一只恶鬼?”
子产想想都好笑,这本来只是民间丑化良霄之言,后来被自己利用,善待了良氏家族。
见赵成问,子产便故意一本正经道:“这当然是真的。人刚去世时,身体为魄,其残留的阳气为魂。魂是要散的,但什么时候散尽,因人而异。
一个人在活着的时候,如果吃得好,营养得到保证,身体健壮,那他的魂魄就强劲有力,甚至有的孔武有力的人能够在他死时将魂魄牢牢固定住,从而表现出现形的能力。
但凡魂魄现形,那是因为此人有意停留阳间,不愿早早转世投胎。
为什么要停留阳间?那是因为有心愿未了。一旦心愿了了,魂魄就会渐渐消散,直至最后无影无踪,这便是魂飞魄散。
一般的人,如果不是善终而亡,一定会有心愿未了,所以但凡有这个现形的能力,他是一定要现形的。
而现形的魂魄只能体现在附身于他人才会在阳间转悠,这便是鬼附身。
良霄本就是几代不愁吃穿,营养良好,身体健康,他本人也是孔武有力。但他却不是善终的,所以他就在卒后魂魄不散并成形,且附身他人以索命,这便成了恶鬼。”
赵成听得是连连点头,子产张口一顿忽悠,心道:“这世上,鬼话总是最令人相信,不知有多少人知晓,自己的论鬼,目的无非是为了善用这种虚幻的东西来实现自己的执政目标而已。”
正因为子产在关于鬼神方面有着绝对的权威,所以在许多相关事件的处理上,子产有着绝对的话语权。
子产就是利用这样的话语权,来制止一些劳民伤财的活动。如祭祀活动。
除了礼制规定的几个重要日子必须祭祀外,子产是反对动不动便祭祀的。在子产看来,祭祀的目的之一是安定人心。
他把主要精力用于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所以子产对一些所谓的预言家持反感态度。
在他看来,所谓的预言家,其实都是疑人弄鬼之术,搞得民众人心惶惶,根本无利于国家和人民。
公元前525年,已经预言成功了好几次的郑国预言家裨灶宣称:“宋、卫、陈、郑四国将要在同一天发生火灾。如果我们用瓘斝玉瓒祭神,那郑国就可以免灾了。”
有人来报告子产,子产冷冷道:“都说裨灶的预言很灵,但你可统计过,他每天预言了多少事?有多少灵验了?一百件事只怕一件都没有吧。
预言预言,那些所谓成功的预言,无非是百里之一的运气罢了吧。”
瓘斝玉瓒是郑国国库里的一块名贵宝玉,子产作为郑国当家人,怎么可能舍得拿出来给裨灶胡来?
但偏偏这一次,裨灶的预言还真灵验了!
公元前524年,郑国和宋、卫、陈这四国果然在同一天发生了严重的火灾。
发生了火灾,而且是大火灾,令人奇怪的是,火灾居然都发生在这四个国家的都城!
而且,正好风势特别大,风助火势,春秋史上最离奇、最惨烈的一场火灾就这样发生了!
四个国家,包括郑国的全部国家力量都投入了灭火。
子产非常冷静,他的沉着是这么多年来被各种险恶形势所培养起来的。
当时还有晋国使团正在郑国访问,德高望重的郑国大夫里析家里正在办丧事,一堆事要忙。
子产迅速召集各公卿大夫,几条措施立即落实下去:
第一,由子产亲自负责,护送晋国使团人员出东门,再派出强大的安保力量,护送晋国人取道回晋国。绝对不能让晋国人在郑国受到一丝伤害。
第二,由游吉负责,派出外交人员前往边境,谢绝一切来访的客人。
第三,派出重兵把守各国驻郑国办事处,不许任何人进出,保证使节的安全。
第四,由大夫公孙登负责,将占卜用的大龟迁到安全地带并严加保管;由负责祭祀的官员将宗庙里的神祉神位及石匣搬到相对安全的周庙。
第五,由大夫商成公负责警备宫廷,先安置年长的宫女于安全地带,年轻宫女及宫内宦官仆役等则坚守宫中,准备防火一应用具。
第六,由司马、司寇率军队奔赴一线指挥灭火;
第七,调拨城外驻军进城维持秩序,防止有人趁火打劫;
第八,命令各大家族打开武库,发放武器,武装族兵,登上城墙,加强守备,并分拨家臣参加都城灭火。
第九,由于刚过世的大夫里析家极有可能遭火,调派三十人赴大夫里析家,帮助搬运棺木及财物至安全处。
很显然,子产这些措施突出了三个重点:第一是组织力量灭火;第二是保护重要人物的安全;第三是加强戒备。
子产心里很清楚,此时晋国人正在郑国访问,火灾却突然而至,关键是居然在四个国家的都城,在同一天火灾发生,这里面难道没有值得怀疑的地方吗?
但子产没精力去调查此事,其实他后来也是肯定安排了调查力量,但现在最关键的就是灭火、保护和戒备!
在子产的指挥下,一切有条不紊!到了第二天,新郑城里的明火已全部得到扑灭,火势基本得到了控制。
此时的子产,又连续下了几道命令:
第一,命令各地的治安官加强管理,约束各地征发的徒役,确保社会稳定。
第二,派出祝史在城北筑坛祭祀,向水神、火神祈求平安。
第三,派官吏登记毁损房屋,减免受灾户的税赋,安置好灾民,免费分发食物和水,免费分发重建木材。
第四,新郑城全体民众致哀三天,停止一切交易活动。
哪怕是放到现在,政府能够做的,也无外乎这些!
可以说,当时子产承担的压力是很大的,如当时便有传言来了:就是因为子产大人舍不得一块玉,没有听裨灶大人的话及时祭祀,所以遭了灾。
而此时的裨灶又发出了第二个预言:如果再不用瓘斝玉瓒祭神,马上会有第二场大火。
百姓们都慌了,一时都城人心惶惶。就连郑国国君郑定公也来找子产,商议是否开展一场大型祭祀活动。
子产劝道:“主公,此时更需要的是修德政,您还不如多安抚百姓吧。老臣已经安排祭祀了,主公就放心吧。”
对裨灶的预言,子产更是睬也不睬,但许多公卿大夫都来找他,希望子产按禆灶要求的那样祭祀。
子产道:“天道悠远,人道切近,两不相关。如何由天道而知人道?
裨灶哪里懂得天道?这个人天天预言,他到底有几次是预言准确了?”
后来郑国又发生火灾了吗?没有!
裨灶的神预言终于被证明是无稽之谈,那什么才是有稽之谈?
子产对大家道:“火灾同时在四地发生,那是有人在搞阴谋,目的便是制造混乱,引发矛盾,最终导致破坏世界和平!
所以,我们必须加强戒备,防范有人趁火打劫,更要加强边境防务,以备他国来犯!”
是的,春秋江湖是什么地方?执政二十余年的子产的这种远见与思虑,又有谁能够与其比肩?
子产一边组织灭火救灾,一边加强防备。其他几个同样遭灾的国家不但遭受火灾重大损失,还爆发了严重的社会秩序混乱。
只有郑国,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更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