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郑文公来了,但我们在继续讲郑文公是如何领导郑国与中原诸侯周旋于春秋江湖之前,还是要再讲讲郑庄公后的郑国迅速走向衰落的那些原因。
因为每次讲到郑国,总为这个本应该成为春秋最强大的诸侯之一的国家而扼腕叹息,郑武公、郑庄公时代,郑国从一个客居中原的小国,迅速崛起成为春秋初期第一个令中原诸侯胆寒的国家,多么了不起。
尤其是郑庄公时代,平定太叔段之乱,抗击五国伐郑,再抗击四国伐郑,联齐联鲁,建成春秋郑齐鲁铁三角军事同盟,粉碎宋卫联盟,叫板周王室等等。
一桩桩,一件件,多么强势,多么霸气,哪点不令郑国人欢欣鼓舞?
但随着郑庄公去世,郑国突然一夜之间变了天。史料记录的,则是貌似郑庄公的儿子们一个个太牛了,所以反而为郑国带来了祸患。这个祸患便是争夺君位而引发的你争我斗,结果把郑国给拖垮了。
对一个国家来讲,短短二十年间,兄弟四个为了一个君位,来来去去反反复复,最后三人身死,六次更替国君之位,国家经得起这般折腾吗?
读史至此,我们不得不分析一下郑庄公指定的世子忽,也就是郑昭公。
郑昭公,姬姓,名忽,郑庄公嫡长子,生辰年月不详,母亲为邓国公主邓曼。不过这个邓曼跟后来楚武王的王后邓曼夫人是同名不同人,两人都是邓国公主,而且都是差不多同一年代,有可能是姐妹,但不是同一人。
楚武王的夫人邓曼那是被列为仁智女性的榜样,而这位郑庄公的邓曼夫人,则名不见经传。
世子忽很早便被确立为郑国世子,因为他是嫡长子,郑国完全遵守了周王朝的嫡长继位制。作为郑国世子,世子忽很早就成了周郑人质互换事件中的郑国人质,与周王室的太子狐互换,呆在洛邑。
直到周平王驾崩,公子忽才回到了郑国,回到了父亲郑庄公身边。这时的公子忽,年约二十不到。周郑互质之事,从表面上看,貌似是郑国强势压了周王室一头,突出了郑国的整个春秋江湖的地位。但对于世子忽来讲,可能便是预埋的一个悲哀。
世子忽在周王室呆了六七年,这六七年里,郑国是在做什么呢?郑国在郑庄公的领导下,一边稳固国内统治,一边东征西战。
世子忽六七年不在父亲身边,原本可以由他去执行的许多重大工作,便由世子忽的弟弟们去执行了,于是,一个叫公子突的弟弟便横空活跃在郑庄公和郑国人的视野里。
公子突在追随郑庄公南征北战中是立了赫赫战功的,这使得郑庄公很器重他。由于公子突的优异表现,使得郑国的公卿大夫中的一部分自觉站队,使世子忽失去了一部分国内支持力量。
当时的齐国国君齐僖公很欣赏世子忽,两次要嫁女给世子忽,可是世子忽却断然拒绝,从而失去了强大的齐国的支持,这便是失去了一支最重要的外部支持力量。
在这次拒婚中,世子忽还令本一心想讨好自己的郑国上卿高弥渠非常不安。高弥渠最终弑杀郑昭公,其中有两个原因。一是世子忽曾经阻止郑庄公提拔高弥渠为上卿,这使得高弥渠一直耿耿于怀。而世子忽之所以阻止,原因居然是自己不喜欢高弥渠!
想想看,高弥渠作为郑庄公时代的重要人物,为郑国做了多少贡献,连郑庄公都认可,你世子忽乱嚼什么舌头,平白无故去得罪这样一位牛人?
但高弥渠并未因此而恨世子忽,反而是一心想巴结世子忽,所以在齐国提出要把嫁女给世子忽时,高弥渠很乐意地做起了中间人。
但令高弥渠最终恐惧的是,世子忽居然又一次拒绝。换作是任何人都会害怕!高弥渠也一样。
世子忽拒齐之婚,导致的另外一个后果便是郑国另外一位上卿、郑庄公最信任的祭足对他的失望。
史料记载,祭足见世子忽拒婚,非常遗憾,可以说是对世子忽产生了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想法。你小子凭什么这么自以为是?
政治斗争是残酷的,稍有不慎,那都是灭顶之灾,祭足能不考虑吗?所以,虽然他是被郑庄公临终前嘱咐要好好辅佐世子忽的核心人物,但祭足不得不考虑,这样的后主,是否值得自己死心塌地。
世子忽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轻浮,又成了他人生的一大败笔。史料记载,世子忽拒绝了齐国的婚姻,迎娶了陈国公主郑妫,但在小俩口回到郑国都城的太庙向祖先祭告此事之前,世子忽便迫不及待和郑妫上了床。
这是严重违反了周礼关于婚姻礼数的相关规定,此事令世子忽在郑国人心目中印象大大降低。
据说,陈国人听闻此事,可以说怒火中烧:你郑国人把我陈国人看成什么人了?居然如此轻率对待我陈国公主?
所以,当世子忽继位为郑昭公时,最强有力的外部支持力量齐国和陈国,都不支持他。反而是一直被郑国压得几乎喘不过气来的宋国,此时跳了出来,想从郑庄公去世以后的郑国身上大捞一把。
所以宋国出来干涉郑国内政,扶持当时人气指数第一的公子突上位。郑昭公的第一次执政宣告失败,被迫逃亡。
如果不是郑厉公实在忍受不了宋国无休止的索贿,下决心除去受宋国胁迫的上卿祭足却事败,郑昭公是没有机会复位的。
当时祭足反戈一击,迫使郑厉公逃亡,从而也解除了宋国对自己的胁迫,迎郑昭公复位。
那郑昭公应该好好把握机会,善用大臣,并消除隐患。但郑昭公仍旧以缺乏政治人物应有的那种政治素质,没能好好重视自己与高弥渠之间的关系。
你要么就想办法先除掉高弥渠,要么就想办法消除高弥渠对自己的防范之心,委以大任,多加赏赐,将这位郑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收于自己门下。
但郑昭公还是令人失望了,主要的是令高弥渠失望了。于是,高弥渠抓住机会,先发制人,弑杀了郑昭公。
郑昭公的一生,本应是英雄的一生,他很早便表现出了遗传于父亲郑庄公的军事素养,曾经在帮助齐国大胜北戎入侵之战中大显异彩。
在郑宋之战中,宋卫联军突袭都城新郑时,他作为留守监国,率郑国军民苦苦抵抗,最终令宋卫联军无功而退,为郑庄公率军回援争得了时间。
但他实在是太过于骄傲了,在齐国人面前表现出来的是拒婚,在陈国人面前表现出来的是轻浮,在郑国人面前表现出来的是自以为是。
要知道,郑国国君之位,虽然指定由你世子忽来坐,但并不代表着你能安稳地坐下去啊。
反观郑厉公,他也是一位少年英雄,在追随郑庄公征战中表现出来才能,令郑庄公也对他非常欣赏。
他善用外部力量,比如宋国,并依靠宋国夺取了政权。他本想通过除掉祭足来实现郑国的权力集中,可惜人算不如天算,他用错了雍纠导致了失败。
逃亡栎城,他表现出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先是诱杀了栎城守将,然后便是联合外部力量积极反攻。在以宋卫为主的外部力量干涉郑国再一次失败后,他的复位计划受到了严重挫折,但他并未气馁。
整整17年,他苦心经营栎城,把西栎城建设成为自己稳固的根据地,最后抓住机会,一举攻入都城,成功复位。
在后来,春秋江湖出了一个叫晋文公重耳的,他整整花了19年,流亡国外,最终回国成功夺取政权。而郑厉公整整花了17年。这样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本事:无比坚韧的意志!
郑国,理应由郑厉公来领导。郑厉公之所以薨后谥号为厉,应该就蕴含了厉害之意。当然,也有人认为他恩将仇报杀了自己复位中立下大功的傅瑕,逼死老臣原繁,给世人以诟病。
但我们能不能这样说,如果没有郑厉公当年的失位,他可能不知道作为国君,该使用铁腕手段必须使用!至于恩情、亲情,在残酷的权力斗争面前,那是不足以道的。
郑昭公,看看你的二弟郑厉公吧,你真不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