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膀胱的解剖结构及特点

膀胱(urinary bladder)是存储尿液的肌性囊状器官,通常正常成人的膀胱容量平均为350~500ml,最大容量约800ml。新生儿约是成人的1/10,女性容量小于男性。老年人因膀胱肌张力下降而容量增大,但膀胱形状、大小、位置和膀胱壁厚度随尿液充盈程度而改变。当膀胱容量超过500ml时,会因膀胱壁张力过大而产生疼痛,同时排尿时平滑肌收缩力下降。膀胱空虚时位于小骨盆腔内,耻骨联合及耻骨支的后方,故耻骨骨折易损伤膀胱,充盈时则上升至耻骨联合上缘以上,儿童膀胱空虚时也达到耻骨联合上缘以上。空虚的膀胱呈三棱锥形,大体可分为4面——上面、后面和两下外侧面,分为尖、体、底和颈部4部分,各部分无明显界限。膀胱尖(apex of bladder)朝向前上方,由此沿腹前壁至脐之间有一皱襞为脐正中韧带(median umbilical ligament),该韧带为胚胎脐尿管遗迹。脐尿管下部的管腔终生存在,其管壁内衬以移行上皮,可与膀胱相通。两下外侧面之间的部分为膀胱体(body of bladder),膀胱的后面朝向后下方,呈三角形,称膀胱底(fundus of bladder)。膀胱的最下部,即膀胱后面与左右下外侧缘的汇合处称膀胱颈(neck of bladder),与男性的前列腺底或女性的盆膈相毗邻。膀胱远端开口称尿道内口,与尿道相接。膀胱上面、下外侧面和底部的汇合处为外侧角,其稍下方为输尿管穿入盆腔之处。一般情况下,盆腔仅存有少量尿液时为圆形,而充盈的膀胱可向前上方扩展,呈卵圆形。膀胱内有两个与输尿管相同的开口,称输尿管开口。膀胱镜经尿道外口进入尿道,在通过尿道内口时,要以膀胱三角为镜检标志。研究表明,从左输尿管口到尿道内口的距离为(22.89±10.59)mm,右侧输尿管口到尿道内口的距离为24.88±10.86mm,左右输尿管内口的距离为(27.21±11.11)mm。男性精索从腹股沟管浅环中穿出后下降进入阴囊,浅环位于耻骨联合上缘两侧,从左精索到左输尿管口的距离为(79.66±10.49)mm,右精索到右输尿管口的距离为(80.27±10.75)mm,在进行膀胱手术或膀胱穿刺的过程中,应注意不要伤及男性精索。

1.膀胱三角(trigone of bladder)

在膀胱底的内面,位于两侧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之间的三角形区域。两侧输尿管口之间的黏膜形成一横行皱襞,称输尿管间襞。膀胱镜下见一苍白带,为膀胱镜检查时寻找输尿管口的标志。膀胱三角是肿瘤、结核和炎症的好发部位,是膀胱镜检查的重点区域。随着膀胱疾病的日益增加,在膀胱三角开展的手术也日益增加。只有详尽地了解膀胱三角及其与周围结构的位置关系,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减少并发症。

2.膀胱的黏膜、肌层及外膜

膀胱的黏膜丰富,排空时呈皱襞状,充盈后黏膜展平,皱襞消失。黏膜的上皮为移行上皮,其层次的多少与功能和位置有关。膀胱收缩时上皮增厚可达6~8层,表面细胞呈大立方形,细胞核1~2个,胞质游离面壳层增厚;膀胱充盈时上皮变薄。细胞层减至2~3层,表面细胞变成扁平;基膜不明显。固有膜为紧密结缔组织,黏膜内有少量的淋巴结,黏膜深部组织疏松,似黏膜下层。膀胱颈近尿道口处可见小型黏液腺,与尿道腺相似。电镜观察黏膜上皮表层细胞游离面有许多排列致密的微皱和沟。胞质浅层分散,并有梭形或管状囊泡。表面质膜和外侧增厚,冰冻标本发现此层膜内蛋白颗粒聚集,排列致密,而内侧颗粒疏散,紧贴内侧下方的胞质内有成束的微丝分布,构成壳层。相邻细胞顶端紧密连接发达,其连接脊线较多而且网致密,这种结构是膀胱黏膜防止大分子物质渗透的屏障。膀胱收缩时,微褶升高,质膜下陷形成大小不等的囊泡;膀胱充盈时,微褶展开,囊泡减少。胞质内退化的囊泡被溶酶体分解和消化,再由粗面内质网合成新膜结构。细胞内退化囊泡被溶酶体分解和消化,再由粗面内质网合成新膜结构。细胞基部有排列致密的质膜内褶,以适应膀胱的收缩和扩张。

膀胱肌层比较厚,肌束之间结缔组织丰富。肌纤维相互交错,但大致可分为内纵、中环和外纵3层。在尿道内口处,中层肌纤维增厚,形成尿道内口括约肌。肌层内含有丰富的副交感神经纤维。

膀胱的外膜主要为纤维膜,纤维排列疏松,内含血管神经和淋巴管。膀胱的后上方则为浆膜。

膀胱的肌肉由平滑肌组成,根据其功能、结构及胚胎发育不同,分为逼尿肌和三角区肌两部分。

(1)逼尿肌。膀胱逼尿肌通常被描述为3层肌肉,但实际上,逼尿肌是由直径较大的平滑肌细胞交织排列成相对紧密的肌肉束,各束之间自由地交叉,没有固定方向,可以是纵行也可以是环形;也没有明显的肌肉层次,肌肉束可以从一个平面到另一个平面,如从膀胱内层起源,走向中层,出现在外层,又回到膀胱内层,完成肌束波浪网状的行程,除膀胱颈外,整个膀胱壁犹如肌束所编织的复杂网状物。逼尿肌肌束是富含胶原纤维的网状结构,只是在膀胱出口处才不太规则地分为3层,其他部位无明显肌肉层次。平滑肌肌束自由交叉移动,调整膀胱腔内容积压力变化,实现尿液存储和排出功能。在膀胱的下半部,肌纤维逐渐集中成由外向内的外纵行肌、中环形肌及内纵行肌,与输尿管肌肉层次大致相同。

(2)三角区肌。三角区肌通常分为深浅两层,浅层又称Bell肌,是输尿管内纵行肌向膀胱延续下来的,在输尿管口处分出并不间断向膀胱扇形展开,延续到膀胱基底,形成浅三角。两侧输尿管肌纤维向对侧输尿管口相互发散交叉汇集,左右两侧肌束增强融合在一起,形成输尿管间脊即三角区的上界;另外,有一些肌纤维呈扇形分布聚集于尿道内口。这些向尿道内口集中的肌纤维形成三角区的两侧缘,汇合并越过膀胱颈后唇,并向下延伸到尿道后壁中线,男性止于精阜并可能融入射精管肌肉组织,女性止于尿道远端1/3或尿道外口处。

浅层肌之下是三角区肌深层,起源于输尿管的Waldeyer鞘的肌纤维,肌肉在此处变平,肌纤维更加紧密地绞合在一起,呈扇形不间断地连续下行至膀胱底部,形成深三角。其中上部的肌纤维向中线靠拢与对侧融合,参与输尿管间脊的形成。下部的肌纤维斜行与对侧融合,与浅层肌肉排列方向一致。最后其尖端以致密的肌肉纤维胶原结构终止于尿道内口,构成膀胱颈后唇,不向尿道内延伸。深浅三角两层肌肉互不交叉,解剖上可以清楚地分离。两层三角区肌肉与逼尿肌来源明显不同,均直接由输尿管下端不间断延续而来。可以说,输尿管肌肉并不是终止于输尿管开口,而是形成扁平结构代替管状结构,并赋予了三角区特定的功能。

(毕学成 陈俊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