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症状

中风的症状多样,表现不一,历代对其症状的观察认识也是逐渐深入的过程。先秦记载症状多较急较重,与当时的认知及识别水平有关。汉代张仲景开始指出邪中部位不同而临床表现各异,至宋代《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对中风的证候描述已接近今天的中风。金元明清及之后的认识则更为细化,在前人认知的基础上发展,至现代已认识到有无症状性中风及一些焦虑抑郁相关精神症状。

一、先秦

《黄帝内经》记述中风的病状多发病突然,来势凶猛。《灵枢·经脉》云:“足阳明之脉……是主血所生病者……口唇胗……”《灵枢·经筋》曰:“足阳明之筋……卒口僻……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有热则筋弛纵缓不胜收,故僻。”《素问·厥论》云:“厥或令人腹满,或令人暴不知人……巨阳之厥,则肿首头重,足不能行,发为眴仆……太阳厥逆,僵仆……”《素问·举痛论》亦云:“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

二、两汉

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中论述:“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观察指出邪中部位不同而临床表现各异:“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华佗《中藏经·论痹》云:“或缓而不能收持,或拳而不能舒张,或行立艰难,或言语謇涩,或半身不遂,或四肢蜷缩,或口眼偏斜,或手足欹侧,或行步而不言语,或不能行步,或左偏枯,或右壅滞”。

三、隋唐

隋代《诸病源候论》记载:“风邪之气,若先中于阴,病发五脏者,其状奄忽不知人,喉里噫噫然有声,舌强不能言。”《备急千金要方》谓:“风懿者,奄忽不知人,咽中塞,窒窒然,舌强不能言,病在脏腑。”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将中风分为“偏枯”“风痱”“风懿”“风痹”四类,指出:“偏枯者,半身不遂,肌肉偏不用而痛,言不变智不乱,病在分腠之间……风痱者,身无痛,四肢不收,智乱不甚。言微可知,则可治。甚则不能言,不可治。风懿者,奄勿不知人,咽中塞,窒窒然。舌强不能言,病在脏腑……风痹者,形如风状,得脉别也,脉微涩,其证身体不仁。”

四、两宋

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叙中风论》中对中风的证候描述已接近今天的中风。其中论述:“半身不遂、手脚瘫痪、涎潮昏塞、口眼歪斜、肌肤不仁、痹瘁挛僻”。宋代王怀隐等对中风先兆的描述如:“凡人未中风时,一两月前,或三五个月前,非时足胫上忽发酸重顽痹,良久方解,此乃将中风之候也。”

五、金元

刘完素提出中风者多有“大拇指及次指麻木不仁,或手足不用,或肌肉蠕动者”的先兆症状。《世医得效方》中云:“谓卒然倒扑为卒中,乃初中之证,口眼斜,半身不遂,舌强不言,唇吻不收,为中倒后之证。”该书还进一步论述了中风恶证表现:“中风恶证,口开者,心气闭绝也;遗尿者,肾气闭绝也;手撒者,脾气闭绝;眼合者,肝气闭绝;鼻鼾者,肺气闭绝。备此五证,尤不可治。五证中才见一证,犹当审余证以救疗。盖以初中则眼合者多,痰上则鼻鼾者亦多。惟遗尿口开俱见为恶,心为五脏主君,肾为一身根本,诚不可闭绝也。”

六、明清

王肯堂《杂病证治准绳》中记载中风先兆表现:“凡人初觉大指、次指麻木不仁或不用者,三年内有中风之疾。”张三锡指出:“中风病必有先兆,中年人但觉大拇指时作麻木不仁,或手足少力,或肌肉微掣,三年内必有暴病。”李中梓《医宗必读》中记载中风脱绝之症表现:“凡中风昏倒,若见口开心绝,手撒脾绝,眼合肝绝,遗尿肾绝,声如鼾肺绝者,即是脱证。更有吐沫、直视、肉脱、筋骨痛、发直、摇头上窜、面赤如妆、汗出如珠、皆为脱绝之证。”

七、清末

清末张锡纯指出中风先兆有五种表现:“一、其脉必弦硬而长,或寸盛尺虚,或大于常脉数倍,而毫无缓和之意。二、其头目时常眩晕,或觉脑中昏聩,多健忘,或常觉痛,或耳聋目胀。三、胃中时觉有气上冲,阻塞饮食,不能下行,或有气自下焦上行作呃逆。四、心中常觉烦躁不宁,或心中时发热,或睡梦中神魂飘荡。五、舌胀,言语不利,或口眼歪斜,或本身似有麻木不遂,或行动不稳,时欲眩仆,或自觉头重足轻,脚底如踏棉絮。”

八、现代

(一)常见中风症状表现

中风首发症状最常见的两项关联是视物旋转和头晕,最常见的三项关联是恶心、呕吐和头晕。研究提取3 227例中风患者的首发症状信息,分析结果显示单侧肢体活动不利出现频率最高,占53.3%,为最常见首发症状;其次为头晕,占20.08%。对首发症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发现,中风首发症状群主要表现为中风主症之间相关的症状组合和与头晕有关的症状组合。

(二)无症状性中风表现

无症状脑卒中临床表现为不典型头痛、头晕、头昏、肢体沉重感及麻木、口舌歪斜、动作笨拙、构音障碍、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抑郁、焦虑情感、短暂性脑缺血症状、肩凝,或症状轻微为一过性、无症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