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病机
病机,是指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及其结局的机制,包括阴阳失调和邪正盛衰两方面。中风的致病原因历代多有争议,直至民国时期,中风病因病机理论基本完善,纵览历代各医家观点,对中风病机认识分为两种,一以气血不足为因,一以肝风内动、气血逆乱为因,不同时期的医家强调各自观点,各有发展。
一、先秦
《素问·风论》曰:“风之伤人……或为偏枯……风中五脏六腑之俞,亦为脏腑之风,各入其门户所中,则为偏风”,提出中风可由外邪入中所致。《灵枢·刺节真邪》指出:“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荣卫,荣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说明荣卫不足是中风偏枯的基础,而外邪入中是直接原因。《素问·生气通天论》言:“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素问·调经论》则指出:“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认识到怒则气机逆乱,气血并走于上,壅滞于头部,导致中风发生猝然晕倒。《素问·通评虚实论》曰:“凡治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肥贵人则高梁之疾也”,认识到本病与饮食习惯有关。
二、两汉
汉张仲景指出“寒虚相搏,邪在皮肤”,“络脉空虚,贼邪不泻”是中风的发病机制;“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僻不遂”是偏瘫于半身的原因。如《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中提出:“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又曰:“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搏,邪在皮肤;浮者血虚,络脉空虚;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僻不遂”,认为该病是内虚邪中,风邪外袭,中于人体而致。
三、隋唐
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半身不遂候》说:“风半身不遂者,脾胃气弱,血气偏虚,为风邪所乘故也”,“由血气偏虚,则腠理开,受于风湿,风湿客于半身,在分腠之间,使血气凝涩,不能润养,久不瘥,真气去,邪气独留,则成偏枯”。论述气血虚衰是发病之根本,外为风所客,令血气不相周荣于肌肉,故令偏枯也。
四、两宋
唐宋以前中风多从“外因”立论,金元以后,则以“内因”为主。陈自明在《妇人大全良方》认为其病机“由血气衰损,为风所客,令血气不相周荣于肌,故令偏枯也”,当“医风先医血,血行风自灭”,认为“治之先养其血,然后祛风,无不愈者”。宋代严用和在《济生方》提出半身不遂是由于“营卫失度,腠理空疏,邪气乘虚而入”,并提出“法当调气……亦先当调气”的观点。
五、金元
金元时代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由内虚邪中逐渐深入为内因为患。
刘河间认为:“中风瘫痪者,非谓肝木之风实甚而卒中也,亦非外中于风尔。由于将息失宜,心火暴甚,肾水虚衰不能制之,则阴虚阳实而热气怫郁,心神皆冒,筋骨不用而卒倒无知也”,他明确指出:“中风偏枯者,由心火暴盛,而水衰不能制,则火实克金;金不能平木,则肝木胜,而兼于火热则卒暴僵仆”。
李东垣认为正气虚是其发病根本:“中风者,气虚而风邪中之。病在四旬以后,壮盛希有,肥白气虚者间有之”。
朱丹溪首倡“痰热生风”的病机理论,认为:“东南之人多是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也”,又云:“西北气寒有中风,东南气湿非真中风,皆因气血先虚,湿主痰,痰生热,热生风也”。同时提出“真中风”与“中风”之辨,金元时期,中风因病机轮廓基本出现,其病因有气虚、血虚、痰湿、心火、肝风。
六、明清
明清时期对中风病因病机的认识已由“外风”转至“内风”,主要病机包括情志内伤、内虚邪中、痰瘀痹阻,对中风证候的论述认为多以气血亏虚、肝肾阴虚、脾虚肝郁、风痰最为常见。
明代王纶在《明医杂著》中指出气滞、气虚、血瘀、血虚是形成中风的病机:“人身之血行于脉络,而外充皮毛,渗透肌肤,滋养筋骨,故百体和,运动无碍,若气滞则血滞,气逆则血逆,得热则瘀浊……古人论中风偏枯,麻木,酸痛,不举诸症,以血虚,死血,痰饮为言,是论其致病之根源。”
明代薛己提出“此风非外来之风邪,乃本气病也”,他认为其病机“然在半体者,肝肾所居之地,肝主筋,肾主骨,肝藏血,肾藏精,精血枯槁,不能滋养,故筋骨偏废而不用也”,强调肾精、肝血亏损为中风本源。
张景岳《景岳全书·非风》云:“凡病此者,多以素不能慎,或七情内伤,或酒色过度,先伤五脏之真阴……阴亏于前而阳损于后,阴陷于下而阳亢于上,以致阴阳相失,精气不交,所以忽尔昏馈,猝然仆倒”,提出本病多“内伤积损颓败而然”。
叶天士认为“类者,伪也,乃托名于风,实与风邪无关”,指出其病机“乃身中阳气之变动,肝为风脏,因精血衰耗,水不涵木,木少滋荣,故肝阳偏亢,内风时起”。在《临证指南医案中风》中指出,该病之发生实由厥阴肝木之脏功能失调。
王清任认为“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强调“中风半身不遂,偏身麻木由气虚血瘀而成”,首创了中风气虚血瘀之说,对后世有较大影响。
七、清末
张伯龙受西医“血冲脑气筋”启发,结合《素问·调经论》之“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认为“盖皆由木火内动,肝风上扬,以致气血并走于上,冲激前后脑气筋,而为皆不识人,倾跌猝倒,肢体不用诸证”(《雪雅堂医案》)。
张山雷指出内风之动,由于肾水虚,肝木旺,“肾虚肝旺”须分标本缓急:“惟如此证甚轻,必无痰壅一证候,则伯龙所谓养水治之法,厚腻滋填,乃可并用。如其有痰,则滋腻即不受任,亦在禁例……所以治此证者,皆当守定镇肝息风,潜阳降逆一法,而佐以开泄痰浊,方能切合病情,而收捷效”(《中风斟诠》)。
清末张锡纯将中风脑部病多分为充血与贫血,首次并将中风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中风。《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说:“夫人身之血,原随气流行,气之上升者过多,可使脑部充血,排挤脑髓神经……若气之上升过少,又可使脑部贫血,无以养其脑髓神经,亦可至昏厥。”其将中风病机归纳为“气血不足”“脑髓空”“肝阳肝风夹气血并走于上”,曰:“况人之脑髓神经,虽赖血之养之,尤赖胸中大气上升斡旋之……因上气不足,血之随气而注于脑必少,而脑为之不满,其脑中贫血可知……血之注于脑少,无以养其神经,于是而耳鸣,头倾,目眩,其人可忽至昏仆可知”(《医学衷中参西录》)。
上述“三张”所论脑贫血、脑充血、脑髓空与现代脑动脉硬化症、脑萎缩有许多吻合之处,即这时已完成了中风三大类型的病机区分,使中风的病因病机认识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八、现代
西医学研究表明,中风是由脑动脉粥样硬化、血液黏稠度增高、血流阻力增加、血管管腔狭窄所致。脑的血液供应障碍致使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引起脑组织坏死,功能丧失。这类患者往往血液黏稠度、黏滞性、凝固性均明显增加,红细胞表面电荷下降,聚集性增加,使血液出现浓、黏、凝、聚现象。现代不少学者认为,本病为气血亏虚、心肝肾三脏阴阳失调致气血运行受阻,气血瘀滞,脉络痹阻;肾虚则水不涵木,肝风内动,血瘀髓海,经脉失养。现代中医认为中风的病因病机是在气血内虚的基础上,因劳倦内伤、忧思恼怒、嗜食厚味及烟酒等诱因,引起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冲犯脑,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脉外,病变过程会出现风、火、痰、瘀、气、虚六类病理因素,初期以风、火、痰、瘀为主,后期虚、瘀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