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辨证施治进展
在中医学基础理论中,辨证分型是最显著的特点之一,证候是辨证论治的核心和精髓,治则治法则是以辨证分型为基础。辨证分型、证候特点、治则治法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密不可分。
一、治则治法
中医治病强调审因论治。由于对中风发病原委的认识不同,造成立论不同,治则各异的局面。我们对历代主要文献进行了整理研究总结如下:
1.开窍法
清窍闭塞是中风急症中病情危重的表现,多为内风夹痰浊瘀血闭阻而成,治疗首当醒神开窍。目前常用的醒神开窍法有两种:一类是凉开,适用于阳闭-痰热内闭清窍者,多以安宫牛黄丸、至宝丹救治;另一类是温开,适用于阴闭-痰湿蒙闭清窍者,多用苏合香丸。目前醒脑静、清开灵注射液等具有开窍作用的静脉制剂为治疗重症中风患者提供了方便,提高临床疗效。
2.活血法
此法治疗中风有悠久历史。20世纪80年代前,活血化瘀法主要用于出血性中风恢复期、后遗症期以及缺血性中风急性期,而一直把出血性中风急性期视为禁区。近20年,该法在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应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李蔚生提出活血法是治疗中风的根本大法。认为每个中风患者血瘀的表现形式不一,必须在辨证的基础上分别采用理气活血、通腑活血、益气活血、滋阴活血、破血化瘀等不同的疗法,在其治疗的200例患者中脑梗死182例,总有效率93.4%;脑出血18例,总有效率77.7%。原金隆认为在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控制出血不是单纯采取止血方法,而是应用活血止血、祛瘀止血、理气止血等法。张学文采用活血利水法制成的脑窍通口服液治疗中风颅脑水瘀取得了显著疗效。现代研制的中成药如香丹注射液、复方川芎注射液、红花注射液、脉络宁注射液等以及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的灯盏花素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蝮蛇抗栓酶注射液等大多具有活血化瘀作用。
3.通腑法
大多数学者认为腑气不通是出血中风阳闭证的促发因素,又可以作为发病后的病理转化结果,也是病情加重的重要因素。相关研究认为运用通腑法治疗急性脑出血,能够促进脑组织的新陈代谢,降低颅内压,从而使气血逆乱得以改善,风、火、痰、瘀诸症得以缓解。娄永和认为急性脑出血患者90%以上有热结便秘,急则治其标,实则泻之,热则清之,六腑以通为顺,以通腑泄热最宜,而中风治宜下燥屎,去实热,疏通气机,古就有之,且该类药物尚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4.解毒法
从毒论治中风,历代医家论述甚少。《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载以治疗中风的名方侯氏黑散和风引汤,方中菊花、大黄都是常用的清热解毒药,两方中尚伍有黄芩、寒水石、滑石、石膏等清热解毒药,可看作是运用清热解毒药治中风的先声,遗憾的是以后未能发扬光大。近年来,部分作者探讨了解毒法的应用,林亚明认为出血性中风“临证施治以解毒为要”。原金隆指出,出血性中风为脑脉突然破损,出血短暂,瘀血易化。解毒法在超早期、早期运用,不但能解毒、抑毒,导毒邪外排,而且会因毒邪被及时清除而瘀滞渐化,此时如在解毒法基础上配伍活血化瘀药,不仅能使颅内血肿缩小、脑水肿逐渐吸收而意识转清,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缓解,在预后方面,肢体活动及语言功能亦会显著恢复。解毒在临床上亦有一定的应用,目前清开灵、醒脑静,运用于中风急性期的治疗,效果满意。
5.祛痰法
中风急性期痰浊症状表现突出,根据病情应以该法配合活血通络或其他法治疗本病。孙西庆采用化痰活血息风法治疗急性脑梗死32例,总有效率为95.5%。张英才采用化痰通络汤治疗缺血性中风46例,总有效率为95.6%。一项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170个病例中,属痰浊瘀阻者115例,治以化痰通络,方用涤痰汤加减,显效率达84.3%。
6.潜阳法
本法主要用于中风初起、邪气盛实者,代表方有天麻钩藤饮、镇肝熄风汤等。郝子林等认为中风者肝阳暴亢、肝经热阻型分别为中脏腑与中经络之重症,采取潜阳、镇肝、息风、凉肝、泻肝、清热之法,取得了良好效果。陈莫京用该法自拟钩芍真黄汤治疗中风38例,总有效率达89.47%。王永炎等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病例220例,属阴虚风动20例,治以平肝潜阳、育阴息风,显效率达70%。
7.补虚法
“补虚”一法在治疗出血中风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张景岳《景岳全书·非风》谓:“有邪者,邪必乘虚而入,故当先扶正气,但通经逐邪之品不得不用以为佐。无邪者,救本不暇,尚可再为杂用以伤正气乎。”路志正先生提出“高年中风宜邪正兼治”,其谓高年中风患者,既有风火痰热、瘀阻等标实之一面,又存在体质衰弱、阴津不足等本虚一面,斯时徒功痰热则恐正虚难支,单滋阴又畏滋腻碍胃,更生痰浊。吴鞠通《温病条辨》中对正气致虚,邪气复实者,主张“邪正合治法”,扶正以祛邪,祛邪以扶正,正如《素问·标本病传论》所说:“谨察间甚,以意调之,间者并行,甚则独行。”王左认为脑出血病位在肝脾肾,病机以气阴不足,脑窍闭塞为主,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治疗脑出血急性期,总以益气养阴治本,常选用《内外伤辨惑论》之生脉散(人参、麦冬、五味子)加味。值得一提的是,肾虚血瘀是老年病发病的基础,而运用补肾活血法治疗老年脑病越来越受到重视,其在脑血管病中的运用具有较强针对性,其中以地黄饮子为代表。
二、辨证分型
中医的基本观念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其中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学的精华所在。由于中风病情复杂,对于中风的治疗不但要辨病施治,还应强调辨证施治,针对其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的处理。
199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了《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该病分类为风痰火亢、风火上扰、痰热腑实、风痰瘀阻、痰湿蒙神、气虚血瘀、阴虚风动等七种证型,这对于评定中风的疗效有了客观标准,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现代医家在此基础上各自发挥,形成了自己的论治观点。
周仲瑛教授认为中风首分卒中期、恢复期(可附后遗症期),卒中期分中血脉、中腑、中脏三类,并分列其证候,恢复期则按虚实而分证。具体言之,卒中期指发病后2周以内,中脏腑可至1个月。恢复期指发病2周后,或1个月至半年以内。在急性阶段经救治后,虽神志、精神、食纳逐渐恢复,而仍有后遗症状,如半身不遂,语言謇涩或不语,口舌斜等症。若病程超过半年以上则属后遗症期,但两期的辨治原则基本相同。①风痰入络证:肝风夹痰窜于经络,或络脉空虚,风邪入中,痰阻血脉。治法:祛风化痰法,方药:真方白丸子(《瑞竹堂方》)、牵正散(《杨氏家藏方》)加减。②风阳暴亢证:肝阳化风,风火上扰,走窜经脉。治法:息风潜阳法,方药:镇肝熄风汤加减(《医学衷中参西录》。③腑热上冲证:阳明热结,腑浊上蒸,蒙蔽清窍。治法:通腑泄热法,方药:大承气汤(《伤寒论》)。④风痰火亢证:痰火内发,火盛生风,蒙蔽神机。治法:清火化痰法,方药:黄连温胆汤(《六因条辨》)。⑤瘀热阻窍证:热与血搏,血随气逆,瘀热上冲,阻滞窍络。治法:凉血通瘀法。方药:犀角地黄汤(《备急千金要方》)。⑥阳闭证(痰火瘀闭证):痰火壅盛,阳亢风动,气血上逆,瘀阻神机。治法:辛凉开闭法(息风清火,豁痰开窍法),方药:羚角钩藤汤(《通俗伤寒论》)。⑦阴闭证(痰浊瘀闭证):痰浊上蒙,瘀阻窍络,郁闭神机。治法:辛温开闭法(豁痰息风,宣郁开窍法),方药:涤痰汤(《济生方》)。⑧阴竭阳脱证:阴气耗竭,阴伤及阳。治法:救阴回阳,益气固脱法,方药:生脉散(《医学启源》)。⑨风痰瘀阻证:风痰入络,久病血瘀。治法:搜风化痰祛瘀法,方药:解语丹(《医学心悟》)。⑩气虚络瘀证:气虚不能运血,络痹血瘀。治法:益气化瘀法,方药: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⑪阴虚风动证:肾虚肝旺,内风暗动。治法:滋阴息风法,方药:大定风珠(《温病条辨》)。⑫肝肾亏虚证:肝肾精血不足,筋脉失养。治法:滋养肝肾法,方药:滋营养液膏(薛一瓢方)。
王永炎院士将本病分为4型:①风痰瘀血,痹阻脉络,治以平肝息风,化痰活络,药用钩藤、菊花、瓜蒌、胆南星、丹参、赤芍、鸡血藤。②痰热腑实,治以通腑化痰,药用大黄、芒硝、全瓜蒌、胆南星。③气虚血瘀,治以益气活血,药用黄芪、太子参、丹参、赤芍、鸡血藤。④阴虚风动,治以育阴息风,药用玄参、麦冬、珍珠母、生牡蛎、牡丹皮、丹参。
张琪教授将本病分为7型,自拟7法治之。①痰热内闭:化痰清热,通腑泻浊,用半夏、胆南星、橘红、菖蒲、郁金、黄芩、白蒺藜、元参、麦冬、菊花、黄连、大黄、生地黄,另服安宫牛黄丸、清心丸、至宝丹;②痰气郁结,窍络闭阻:辛温开窍,豁痰醒脑,导痰汤加减,配以苏合香丸辛温开窍豁痰;③阴亏阳亢,心肝二经风火上升:滋阴潜阳,清热平肝息风,用生地黄、玄参、酸枣仁、生赭石、珍珠母、川黄连、柏子仁、生牡蛎、生龙骨、甘菊花、夏枯草、怀牛膝;④血虚不能荣筋,邪热内蕴,外为风邪所中:清热养血,疏风通络,用秦艽、羌活、独活、防风、川芎、白芷、黄芩、生地黄、熟地黄、生石膏、当归、赤芍、苍术、甘草;⑤风邪夹热入于经络:疏风清热,活血通络,用钩藤、独活、菊花、黄芩、石膏、赤芍、全蝎、红花、丹参、川芎;⑥肝肾阴亏,肾气不能上荣,痰浊循心肾二经上泛闭阻窍络:培元固本,开窍豁痰,用熟地黄、山茱萸、石斛、肉苁蓉、巴戟天、枸杞子、麦冬、五味子、菖蒲、远志、肉桂、附子、茯苓;⑦气虚血滞:补气活血通络,用黄芪、川芎、赤芍、胆南星、地龙、桃仁、红花、丹参。
刘茂才教授认为,中风因主要为风、火、痰、气、瘀、虚,加上各种诱因,病后呈现阳亢、血瘀、痰盛等邪实现象,因痰浊往往与其他证候相伴,因此可有6种证型:阳亢型、血瘀型、阳亢兼血瘀型、阳亢兼痰浊、血瘀兼痰浊、阳亢血瘀痰浊。基本证型为阳亢型和血瘀型。出血中风以阳亢兼痰浊为常见,缺血中风以血瘀型为多见。在此基础上,为方便临床综合救治,提出阳类证(阳盛之体,兼有眩晕头痛,口苦咽干,甚或面赤身热或气粗口臭,烦躁失眠甚或躁扰不宁,尿赤便秘,舌质红或红绛、舌苔薄黄或黄腻,脉弦数或滑数)、阴类证(阴盛之体,兼有头晕目眩,面白唇黯,静卧不烦,痰浊壅盛,舌质黯或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细或滑),可谓删繁就简,拨云开雾。治法方面,刘教授自创清肝、平肝、镇肝、息风、育阴潜阳、通络止痉、补益气血、活血化瘀、清热化痰、温化寒痰、豁痰开窍、通腑醒神等方法。急性期治疗时,阳类证立清热、平肝、破瘀、涤痰、通腑、醒神法;治疗上急则治其标,逐邪为先,选择安脑丸(意识障碍者先使用安宫牛黄丸)、通腑醒神胶囊、协定1号处方(人工牛黄粉、水牛角、龙胆、虎杖、水蛭、益母草)以及清开灵注射液进行治疗。对于阴类证,立法上则标本兼顾,邪祛安正,立温阳、益气、破瘀血、涤痰、通腑、醒神法;选择华佗再造丸(意识障碍者先使用苏合香丸)、通腑醒神胶囊、协定2号处方(制天麻、川芎、制南星、益母草、制半夏、石菖蒲、水蛭、黄芪)以及复方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恢复期的治疗,刘教授注重肝肾同补、补益气血。他主张患者不必具有肝肾不足的典型表现,均可予以补益肝肾治疗,多以补阴为主或阴阳双补。临床常选用杜仲、菟丝子、巴戟天、怀牛膝、山茱萸、白芍、何首乌、枸杞子等。自创复方北芪口服液(专科制剂)由黄芪、何首乌、鸡血藤、龟甲胶等组成。刘教授认为中风后肢体痉挛病本在脑,病位在肝在筋,以肝阴、肾阴、血虚为本,肢体强硬拘急为标。故滋阴养血、柔筋活络是其重要治法,自创舒筋颗粒(在芍药甘草汤基础上,加用舒筋活络的木瓜等药组成),临床收效甚佳。
张学文教授结合自己长期大量的临床实践,将中风概括为四期六证,即中风先兆期、急性发作期、恢复期、后遗症期,而六证则为肝热血瘀、气虚血瘀、痰瘀闭窍、瘀热腑实、颅脑水瘀、肾虚血瘀。并根据不同时期和不同证型制定了不同的治疗方案。①肝热血瘀证:此期多为中风早期,治宜清肝化瘀,通脑活络,自拟清脑通络汤(菊花、葛根、决明子、川芎、地龙、水蛭、赤芍、天麻、山楂、磁石、丹参、川牛膝等)。②气虚血瘀证:此期可见于缺血性中风发作期、出血性中风恢复期及后遗症期。治宜益气活血,自制“通脉舒络液”(丹参、黄芪、川芎、赤芍等)静脉点滴加辨证口服汤剂治疗,总有效率达98.2%。③痰瘀闭窍证:治宜涤痰开窍,活血化瘀。张老师成功研制“蒲金丹”(菖蒲、郁金、丹参等)肌注,临床配合清开灵静滴,疗效显著。④瘀热腑实证:此期常见于中风急性期。治宜通腑化痰,活血化瘀。方选生大黄、芒硝、丹参、川牛膝、菖蒲、胆南星、瓜蒌等。⑤颅脑水瘀证:本证急则可因瘀血水浊之病理代谢产物压抑脑髓而变证丛生,病情危重。治宜通窍活血利水。可仿王清任通窍活血汤加丹参、川牛膝、白茅根、茯苓、琥珀等,并在此基础上研制成功脑窍通口服液治疗中风失语,可有效降低颅内压,对小儿脑积水、中风早期康复及脑肿瘤有明显疗效。⑥肾虚血瘀证:治宜补肾益髓,活血化瘀。常用地黄饮子加减,如加丹参、鹿衔草、桑寄生、川牛膝、肉苁蓉、桃仁、红花等,或佐黄芪以益气活血,水蛭以祛瘀生新。
三、常见证型证候特点
中风发生过程中以痰热证、气虚血瘀证、毒邪证为主,其不同证型的证候特点不同。
(一)中风痰热证的证候特点
辛喜艳等提出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痰热证维持时间较长,不易发生证候变化。在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痰热证的演变过程中,每个时点均以70%左右的概率保持原证候不变,提示在中风急性期,痰热证维持时间较长,不易发生变化。痰为气血津液代谢紊乱的产物,为有形之邪,具有黏稠重浊之性,易与火热相结,两者交结难解,不易变化。结果与既往中风证候研究成果相符合:痰湿和火热是中风急性期的主要证候要素,贯穿整个急性期,不易发生转化。痰热证的消失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改善有关,中风急性期针对痰热证积极治疗对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有意义。痰热证不变组与痰热证变化组相比,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分值在第4时点(入院后第7日)和第5时点(入院后第14日)有差异,痰热证消失组其NIHSS分值较低,痰热证不变组其NIHSS分值较高,提示痰热证的消失与否影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痰热证的消失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改善有关;从不同时点两组NIHSS分值的变化散点图可知,保持痰热证不变组NIHSS分值5时点变化不显著,痰热证消失组其NIHSS分值呈降低趋势。提示痰热证是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影响神经功能缺损预后的很重要因素。
邹忆怀探讨了王永炎教授应用化痰通腑法治疗急性期中风的经验,指出痰热腑实证基本出现在中风急性期,以证类划分多属中经证。若痰热壅盛,风动不止,救治不及时,痰热化风,风痰上扰,由中经证向中腑证转化。若痰热渐去,腑气转通,或转为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或渐显气虚之象,浊邪渐去,本虚之象已显,病情趋于平稳。此研究中痰热证不变组其NIHSS分值亦无明显变化,而痰热证消失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较轻,并随着时点后延呈降低趋势,在发病后一周至两周表现较明显。由此可见中风急性期痰热证演变特点与疾病的病情变化相关,针对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痰热证进行积极治疗可改善神经功能恢复程度。
此外,研究通过探讨痰热证的证候演变特点及证候变化与疾病的关系,提示中风急性期针对主要证候积极干预对疾病预后有积极的影响,对为完善辨证论治方案提供依据。
(二)中风气虚血瘀证的证候特点
温学红等对90例脑梗死患者,辨证分为风痰瘀阻型、气虚血瘀型和阴虚风动型各30例,同时和正常对照组30例分别对血液流变学和血脂指标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气虚血瘀型中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和红细胞沉降率明显高于其他证型。张同梅等回顾315例急性脑梗死中经络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各型患者血清胆固醇、血糖含量与30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患者中风中经络证型与性别、年龄、血糖及血脂的关系,结果显示血糖与气虚血瘀密切相关。
荣立洋等提出缺血性中风单一的证候要素较少,更多的是中医证候要素组合的形式。其中气虚证、血瘀证作为缺血性中风主要的证候要素形式出现,而证候组合中也以“血瘀证+气虚证”及“风证+血瘀证+气虚证”组合最为多见。尤劲松等根据患者发病时间以阴阳类证证候特点入手进行信息的采集与分组。结果显示:阴阳类证患者中证候组合出现频率最高的分别为“风+痰+血瘀+气虚”“风+火+痰+气虚”组合。阴阳两类证候中气虚证、血瘀证高频率的出现表明两者为中风的基本病理因素和病机。
刘强等利用90日内的调查随访,对195例中风急性期患者发病3、28、90日为代表的3个时间段的中医四诊信息进行指标聚类,根据中医理论及临床对中风不同阶段的证候表现进行比较分析,以此探讨中风中医证候发生的演变规律。通过研究结果表明,在各个疾病发展的不同时点,气虚证和血瘀证无论从出现的频率和持续的时间都最为突出,从而需要得到足够的重视。
(三)中风毒邪证的证候特点
中医界近年来提出中风毒邪说,认为毒邪是中风发生的主要原因。中风毒邪说认为中风发病是由于毒邪损伤脑络,气血渗灌失常,致脑神失养,神机失守,形成神昏窍闭、半身不遂的病理状态。毒邪源于脏腑虚损,阴阳失衡,气血运行失常,内风丛起,或夹火夹痰上犯于脑,或内生瘀血、痰浊交结阻于脑络,致气逆血乱,毒邪内生。痰、火、瘀是毒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毒损脑络是中风发病和损害的最直接病机。应该重视解毒法在中风治疗的作用,实践中使用解毒法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基于这个理论观点,韦必清通过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该院急诊科就诊的106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病例的证候类型,初步探讨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毒邪证的临床基本特征,为中风解毒疗法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他们对发病后3日之内就诊的缺血性中风患者进行病史采集,根据证候表现区分痰邪证、瘀邪证、火邪证,然后对这些证型进行神经缺损功能评分,评分标准采用NIHSS评分表。其结果显示缺血性中风年龄分布在42~85岁,平均年龄(67.77 ± 9.93)岁,其中50岁以上的发病比例较高,占92.4%;男性发病(61.9%)高于女性(38.1%)。其观察的10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痰邪证、瘀邪证、火邪证的发生比例分别为23.58%、15.09%、33.96%,三者总数为77例,占所有病例的72.64%。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病例的证候类型,区分痰、瘀、火三种证型,此三者在中风急性期所占的比例较高,达到72.64%,这可能与中风特点有关,中风多由饮食不节、情志所伤等因素,以致肝阳暴亢,气血逆乱,夹痰夹火,气血痹阻而致半身不遂等症,可见痰瘀火为中风发生的关键因素。
本研究显示火、痰、瘀三邪所致神经功能损害有一定差异,其中以痰瘀邪致病者神经功能评分较低,有显著差异(P < 0.05),这可能与痰瘀致病特点有关。痰邪易阻滞气机,致病面广,又易于兼邪致病,因而在临床上形成的病证繁多,症状表现复杂难愈;瘀邪致病影响血脉运行,病症繁多,多难以及时消散。本研究提示中风毒邪证候与患者病程及患者的体质有一定的相关性,还与疾病本身的病变特点相关。同时在研究中我们注意到痰、火、瘀并非单独出现,可兼夹并见,这就增加了研究的难度,其中的关系如何仍需进一步研究。因此,解毒以祛除损害因素,通络以畅通气血的渗灌,从而恢复脑神的正常功能,是中风治疗的中心环节。
四、中风病程证候特点
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学者对中风的证候进行研究、讨论,不同学者通过研究,得出不同结论。现将其总结如下:
(一)中风急性期
1.缺血性中风
①梁伟雄等调查广州中风急性期患者,缺血性中风则为血瘀证、痰证、气虚证;缺血性中风血瘀证、气虚证出现频率和均值显著高于出血性中风。高雪亮的研究发现在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常见的证候依次为风证、痰湿证、血瘀证、气虚证、火热证、阴虚阳亢证。刘金民观察251例急性期中风患者,发现风证在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诸证分布中,出现频率最高,血瘀证是缺血性中风的主要证候。②谌剑飞等对249例脑梗死和脑出血患者研究分析,脑梗死组前三位为血瘀证、风证、痰湿证。临床观察中得出证候组合形式共54个类型,组合规律以风瘀同时存在最多,其次为风痰、痰瘀、风火;三证组合依次为风痰瘀、风火痰、风火瘀。谌剑飞等发现脑梗死以两证组合居首,三证次之。③李聪等纳入95例缺血性中风患者进行证候学研究及分析,认为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单个证候分布情况在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最常见的证候是痰证(57例,占60.00%),其次是火热证(45例,占47.37%),然后依次是血瘀证(34例,占35.79%),风证(32例,占33.68%),气虚证(20例,占21.05%),阴虚阳亢证(15例,占15.79%)最为少见。在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痰证常与火热证相兼出现,占总人数的28.7%,其次是痰证与血瘀证相兼出现,占总人数的24.2%。在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常表现为数证相兼,以两证相兼最为常见。无论是作为独立证候还是与其他证候相兼出现,痰证均占较高的比例。此研究对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进行证候诊断,结果发现,在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常见的证候依次是痰证、火热证、血瘀证、风证、气虚证、阴虚阳亢证。
2.出血性中风
①刘金民观察251例急性期中风患者,发现风证在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诸证分布中,出现频率最高。除此之外,火热证是出血性中风的主要证候。②林建雄等收集急性期患者122例得出证候组合共出现38种不同表达。其中两证组合的诊断例数最多,以风瘀证与痰瘀证最多见;其次为三证组合表达,以风痰瘀证为主。分析得出单一基本证候出现的频率以血瘀证和风证最多,各占79.5%和55.7%。③杨利等通过对1 418例中风患者中医证候学研究分析,观察1 418例中风患者的发病过程,探讨其证候分布特点和演变的规律,经两样本比较的检验,中风在急性期以血瘀证和风证、痰证为多。④谌剑飞等对249例脑梗死和脑出血患者研究分析,发现两者始发状态证候分布概率不同,脑出血组前三位为风证、火热证、痰湿证。从对249例中风急性期患者临床观察中得出证候组合形式共54个类型,组合规律以风瘀同时存在最多,其次为风痰、痰瘀、风火;三证组合依次为风痰瘀、风火痰、风火瘀。谌剑飞等发现脑出血以三证组合居首,二证次之。尽管中风证候类型分布较为离散和繁杂,但还是有规律可循,以两证、三证组合居多,多为风证、火热症、痰湿证、血瘀证的不同兼夹。⑤梁伟雄等调查广州中风急性期患者,出血性中风证候前三位为火热证、风证、痰湿证,出血性中风风证、火热证发生频率和证候均值显著高于缺血性中风,中风的病因是多方面的,病机复杂,各种病理因素往往交织在一起。临床各种证候诊断就是对病理因素进行不同的组合兼夹,如风火上扰、痰火内闭、痰瘀交阻、气虚血瘀为二重组合;风痰火亢、风痰瘀阻、痰火瘀闭为三重组合,甚至会出现四重、五重以及更多的组和。
(二)中风恢复期及后遗症期
1.缺血性中风
①杨利等通过对1 418例中风患者中医证候学研究分析,观察1 418例中风患者的发病过程,探讨其证候分布特点和演变的规律,经两样本率比较的检验,恢复期则以血瘀证、痰证为主,气虚表现较火热多。②王建华对334例脑梗死患者进行7次追踪调查。首次调查显示,脑梗死单证、两证组合形式较多,发病1周内脑梗死组风痰瘀阻明显上升;发病1~2周,脑梗死则表现为血瘀、痰瘀互阻;发病3~4周,以下简单证候组合形式为主体,脑梗死则表现为气虚血瘀、瘀血阻络。脑梗死共出现56种组合形态。研究结果表明:证候的发生概率、得分均值、组合形式、组合形态是动态演变的,并呈现一定的演变规律。很难用少数固定的证类归纳所有的中风患者;也难以用一个证类概括一个患者的全病程。对证候学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③黄燕等认为缺血中风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动态演变过程,其证候分布及演变的复杂性使其临床正确诊断及治疗有一定的难度,掌握证候随时空变化的规律联合简化的类证诊断对于临床诊断及治疗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其研究结果显示,缺血中风在发病30日内,风证、痰证、血瘀证及气虚证为缺血中风的主要证候要素。其中气虚证为缺血中风的根本原因,痰证、血瘀证贯穿缺血中风的始终。缺血中风主要表现为多种证候要素组合出现,发病1~3日以三证组合最常见,风证、血瘀证、气虚证组合最多,其次为风证、血瘀证、阴虚证;发病4~10日及11~30日均以两证组合出现多见,多为血瘀证、气虚证两证组合,其次为痰证与气虚证组合出现。这一结果说明,风证作为缺血中风急性期的主要证候要素,在发病3日后呈逐渐下降趋势。3个时点的单一证候中,气虚证、血瘀证相对多见,而火热证作为单一证候出现的比率非常小。从研究中可以看出,缺血中风中医证候要素不论在组合上还是时间上的分布都非常复杂,而在临床工作中掌握证候要素的分布对于疾病的诊断及治疗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出血性中风
①王建华对356例脑出血患者进行7次追踪调查。首次调查显示,脑出血以三证组合为主,风火痰组合形态同时出现的概率显著高于脑梗死;发病1周内脑出血证候组合形式更为复杂,以三证、四证组合为主,组合形态依然以风火痰为主;发病1~2周,脑出血三证以上复杂组合形式仍占较高比例,显著高于脑梗死,痰湿阻络列脑出血的首位;发病3~4周,两者均以两证以下简单证候组合形式为主体,脑出血以肝风不尽列为首位。脑出血共出现55种组合形态。风证是发病时最突出的证候,3日后痰湿证是最突出的证候,终止调查时血瘀证是最突出的证候。脑出血、脑梗死病变性质和病理基础不同,各阶段的证候特征和病因病机不同。求得脑出血、脑梗死6个基本证候不同时间序列的逐阶转移概率和高阶转移概率,为预测证候的演变趋势、防止证候向恶的传变提供了客观依据。显示脑出血证候变化较快,各证候新生概率普遍高于脑梗死组。上述调查可以发现,脑出血相对脑梗死而言,证候变化多端,组合形式形态演变更加复杂。②杨利等通过对1 418例中风患者中医证候学研究分析,观察1 418例中风患者的发病过程,探讨其证候分布特点和演变的规律,经两样本率比较的检验,后遗症期风证、火热证所占比例最少,而以血瘀、气虚、痰证为主。③高颖等研究中风发病第7日及第14日的证候要素演变,提出中风第7日时实证以痰证、热证为主,虚证以气虚、阴虚为主,而随病情发展,14日时热证明显下降,气虚明显上升,提示中风病程由实转虚的过程。④王顺道等对733例中风患者进行了为期4周的7次追踪调查,发现证候的得分均值、发生概率和组合形式、组合形态是动态变化的,随时间序列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其中风证在1周内表现最为突出,发病3日后显著下降;痰湿证和火热证在发病3日后均值和发生概率分别上升为第1位和第2位,并贯穿整个急性期过程;血瘀证的变化不如其他证候明显;气虚证发病后2周均值和发生概率逐渐上升。发现风证概率最高,其次为火热证、痰湿证。其对733例中风患者调查中,共发现58种组合形态,脑出血风火、火痰、风火痰组合概率高于脑梗死;而脑梗死风痰、痰瘀组合的概率高于脑出血。中风早期多表现为风证,随病程进展转化为痰证,中风证候诊断软件对210例始发态中风患者调查表明,中风始发时,风证占重要地位;发病1~2周,风证的出现概率逐渐下降,痰湿证、血瘀证、火热证组合出现的概率增加,证候组合形式向两极分化,一部分向单一证和两证组合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