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急性期辨证治疗

中风,又名卒中,是在气血内虚的基础上,多种诱因触发,引起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冲犯脑,导致脑脉闭阻或血溢脑脉之外,临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中风具有发病急骤、症见多端、病情变化迅速的特点,尤其在急性期,临床征象纷繁多样,病理转变错综复杂,证候形式更是繁杂多变。中风急性期标实症状突出,急则治其标,治疗当以祛邪为主,常用平肝息风、清化痰热、化痰通腑、活血通络、醒神开窍等治疗方法。闭、脱二证当分别治以祛邪开窍醒神和扶正固脱、救阴回阳。内闭外脱则醒神开窍与扶正固本可以兼用。在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多为虚实夹杂,邪实未清而正虚已现,治宜扶正祛邪,常用育阴息风、益气活血等法。本病从病理上可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依据有无神志昏迷将中风分为中经络、中脏腑两大类,这一根据病变部位浅深和病情轻重划分中风证候分类的方法,对把握病情、预测病情进展、采用治疗对策、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一、中经络

中经络,是中风中经、中络的总称。中经,见于《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病情较中络略重。《医学正传·中风》:“外无六经之形证,内无便溺之阻隔,但手足不遂,语言謇涩者,此邪中于经也。”亦指风邪袭于经络而见瘾疹者。中络,见于《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为中风证情最轻者。证见口眼斜,肌肤不仁。因为中风中经络是中风病病情较轻的一种表现,因此其病因病机与中风基本相同。主要原因在于患者平时气血亏虚,与心、肝、肾三脏阴阳失调,加之忧思恼怒,或酗酒饱食,或房室劳累,或因外邪侵袭等原因,出现气血运行受阻,肢体筋脉失于滋养或阴亏于下,肝阳暴亢,阳亢化火,热极生风,出现血随气逆,夹痰夹火,横窜经脉,蒙蔽清窍,而形成上实下虚、阴阳互不维系的危急证候。中经络大致可分为以下几型:

(一)肝阳暴亢,风火上扰

《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所述:“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现代医家对脑卒中病机进行了较详细的解读,如任继学提出脑出血病机多为素体肝肾阴虚,肝阳失敛,阳亢生热,热极化风,肝风内动,继则引动内在之痰火,正邪相争致使经络不利,脉络受伤,络破血溢而致出血性中风,故治则应以平肝潜阳,开窍醒神为大法。因天麻钩藤饮具平肝、潜阳、息风之功效,故临床有选用天麻钩藤治疗脑卒中者,并取得了理想疗效。

证候分析:

由于情志所伤,或劳作过度,致使肝阳暴亢。气为血帅,肝阳暴亢,引动瘀血痰浊流窜瘀滞于经络之中,故见半身不遂、舌强语謇、口舌歪斜。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心烦易怒,为肝阳上亢之象。口苦咽干、便秘尿黄及舌脉,亦为肝郁化火之象。

主症:

半身不遂,偏身麻木,舌强言謇或不语,或口舌歪斜。

次症:

眩晕头痛,面红身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

舌脉:

舌质红或红绛,舌苔薄黄,脉强有力。

1.中药方剂治疗

方剂:

天麻钩藤饮加减。

治法:

平肝息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

药物组成:

天麻、钩藤、石决明、川牛膝、桑寄生、杜仲、栀子、黄芩、益母草、茯神、首乌藤。

方义:

天麻钩藤饮始载于胡光慈所著的《杂病证治新义》一书,由天麻、钩藤、石决明等11味中药组成,属平肝降逆之剂,始为“治高血压头痛、眩晕、失眠”而设,方中天麻、钩藤两药为君药,均入肝经,有平肝息风之效。石决明性味咸平,可平肝潜阳、除热明目;牛膝引血下行,直折亢阳,两者共为臣药,以助君药平肝息风之功。配黄芩、栀子清热泻火;伍益母草活血利水,以利于肝阳之平降,亦合乎“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理;再用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首乌藤、朱茯神宁心安神;以上均为佐药。全方共奏平肝息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之效。伴头晕、头痛加菊花、桑叶,疏风清热;心烦易怒加牡丹皮、郁金,凉血开郁;便干便秘加生大黄。若症见神识恍惚,迷蒙者,为风火上扰清窍,由中经络向中脏腑转化,可配合灌服牛黄清心丸或安宫牛黄丸以开窍醒神。如有语言不利,可加菖蒲、郁金祛痰开窍;口眼歪斜加重者加僵蚕、全蝎搜风通络。

现代药理研究:

天麻钩藤饮能通过抑制脂质吸收、合成及促进脂质的转运和清除,而达到调节血脂、抗氧化的作用。陆新在临床研究发现加味天麻钩藤饮可治疗阴虚阳亢证、肝肾阴虚证的高脂血症,能降低TG水平、升高HDL-C水平。有临床研究发现,天麻钩藤饮可以降低风阳上扰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TG,LDL-C水平,升高血清过氧化氢酶水平,说明对风阳上扰型急性脑梗死患者给予天麻钩藤饮干预治疗,可以降低脂质过氧化物对脑细胞的损伤,同时能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治疗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针灸治疗

治法:

平肝潜阳,疏通经络。

选穴:

以督脉、手厥阴心包经和足少阳胆经穴为主。取水沟、三阴交、曲池、内关、极泉、外关、环跳、阳陵泉、太冲。

随症配穴:

舌强语言不利者,加金津、玉液、廉泉。

刺灸方法:

针用泻法。金津、玉液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方义:

督脉“入属于脑”,水沟属督脉,内关属手厥阴经络穴,可开窍醒神,为治疗中风的主穴之一。三阴交既可疏通经络,又可滋肝肾之不足,为标本兼治之穴,亦为治中风主穴之一。太冲平肝潜阳,清泻肝火。曲池、极泉、外关、环跳、阳陵泉疏通经络。

(二)风痰瘀血,脉络痹阻

中医学认为,中风是在脏腑功能失调、气血素虚的基础上,由劳倦内伤、忧思恼怒、饮食不节、用力过度或气候骤变等诱因,而致痰浊、瘀血内生,或阳化风动、血随气逆,导致脑脉痹或血溢脑脉之外而发病。急性期多以风、火、痰、瘀等标实证候为主;恢复期多为虚实夹杂,气虚、阴虚等证候;后遗症期可见痰浊、瘀血、内风等证候,但多有气阴不足、阳气虚衰等本虚之象。由于瘀证是中风最重要的证候要素之一,贯穿了病程的始终,因此,活血化瘀治法体现在整个病程中。

出血中风之血为瘀血。离经之瘀血可阻滞脑络,影响脑髓气血疏布,更可合并各种因素(眩晕呕吐、胃纳不佳、津液丢失、卧床致气虚血滞等)致血脉凝涩等,从而形成新的瘀血,又加重原有瘀血证候,使脑脉更加瘀阻。因此,不论出血性中风、缺血性中风,发病后其基本病理为脑脉瘀阻,及时予活血化瘀可改善脑组织微循环,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有利血肿吸收和功能恢复。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活血化瘀药物对凝血机制有双向调节作用。因此,不必担心会加重出血或引起再出血。

证候分析:

痰浊瘀血流窜于经络之中,故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痰浊瘀血内停,筋脉失于温煦濡养,故见肢体麻木或拘急。痰浊蒙闭清窍,则见头晕目眩。舌脉为痰湿内盛之象。

主症:

半身不遂,口舌歪斜,偏身麻木,舌强言謇或不语。

次症:

头晕目眩。

舌脉:

舌质黯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滑。

1.中药方剂治疗

(1)真方白丸子加减

治法:

息风化痰,祛瘀通络。

药物组成:

白附子、半夏、天南星、天麻、全蝎、川乌头、枳壳和木香。

方义:

方中白附子、半夏、天南星化痰,天麻、全蝎祛风通络,配合川乌助长温经通络之力,枳壳、木香行气以助通络,诸药合用,具有较强的祛风化痰通络的功效。同时对症加减的桃仁、红花、丹参更帮助活血化瘀。在本方中,白附子具有祛风止痛、解毒散结的功效,对口眼歪斜、语言謇涩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天南星可以起到解毒消肿、祛风定惊的作用,可治神经麻痹、半身不遂;天麻应用于肢体麻木的治疗中效果已经得到广泛证实;全蝎可以祛风除湿、息风止痛;木香、枳实能够理气宽中、行滞消胀;半夏燥湿化痰。诸药合用,在充分发挥出各自优势的同时,又能弥补他药的不足,起到祛风化痰、祛瘀散结、温经通络的效果,有效缓解各项症状。

(2)血府逐瘀汤加减

治法:

活血化瘀,祛瘀通络。

药物组成:

桃仁、红花、当归、生地黄、牛膝、川芎、桔梗、赤芍、枳壳、甘草、柴胡。

方义:

血府逐瘀汤源自清代王清任所著《医林改错》,根据“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血滞气亦滞”的原理而设的血府逐瘀汤,其治瘀血诸症疗效显著,有“百方不效,用此方一剂而血”之说,广为后世医家推崇。方中桃仁破血行滞而润燥,红花活血祛瘀以止痛,共为君药。赤芍、川芎助君药活血祛瘀;牛膝活血通经,祛瘀止痛,引血下行,共为臣药。生地黄、当归养血益阴,清热活血;桔梗、枳壳,一升一降,宽胸行气;柴胡疏肝解郁,升达清阳,与桔梗、枳壳同用,尤善理气行滞,使气行则血行,以上均为佐药。桔梗并能载药上行,兼有使药之用;甘草调和诸药,亦为使药。合而用之,使血活瘀化气行,则诸症可愈。活血与行气相伍,既行血分瘀滞,又解气分郁结;祛瘀与养血同施,则活血而无耗血之虑,行气又无伤阴之弊;升降兼顾,既能升达清阳,又可降泄下行,使气血和调。若瘀痛入络,可加全蝎、穿山甲、地龙、三棱、莪术等以破血通络止痛;气机郁滞较重,加川楝子、香附、青皮等以疏肝理气止痛;血瘀经闭、痛经者,可用本方去桔梗,加香附、益母草、泽兰等以活血调经止痛;胁下有痞块,属血瘀者,可酌加丹参、郁金、䗪虫、水蛭等以活血破瘀,消癥化滞。

现代药理研究:

本方具有扩张血管增加缺血器官血流量、抑制血栓形成、抗凝、抑制动脉硬化等作用。有实验推测血府逐瘀汤可能通过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以调节自由基代谢,从而减轻缺血性脑损伤。

(3)桃红四物汤合涤痰汤

治法:

活血祛瘀,涤痰开窍。

药物组成:

当归、熟地黄、川芎、白芍、桃仁、红花、茯苓、人参、甘草、橘红、胆南星、半夏、竹茹、枳实、菖蒲等。

方义:

方中桃红四物汤活血化瘀通络;涤痰汤涤痰开窍。瘀血症状突出,舌质紫黯或有瘀斑,可加重桃仁、红花等药物剂量,以增强活血化瘀之力。舌苔黄腻,烦躁不安等有热象者,加黄芩、栀子以清热泻火。头晕、头痛加菊花、夏枯草以平肝息风。若大便不通,可加大黄通腑泄热凉血,大黄用量宜轻,以涤除痰热积滞为度,不可过量。如因经络不通、水湿停聚而出现头面部及四肢水肿,可予泽泻、玉米须等渗湿利水消肿。若肝风上扰清窍致头晕头痛难止,可加天麻、白芷、菊花等平肝息风止眩。

现代药理研究:

桃仁、红花、当归、地龙具有改善血液流变学和微循环、抗凝抗血栓的作用;川芎的有效成分川芎嗪具有减少静脉壁白细胞黏附、抑制红细胞和血小板聚集等作用;丹参可促进神经细胞、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免疫反应增强,对脑组织具有促进强营养吸收与修复等作用。

2.针灸治疗

治法:

利湿化痰,疏通经络。

选穴:

以督脉、足太阴脾经和足少阳胆经穴为主。取水沟、三阴交、内关、环跳、阳陵泉、极泉、曲池、外关、足三里、阴陵泉、丰隆。

随症配穴:

胸满痞闷、不思饮食者,加中脘、内关。语言不利者,加金津、玉液。

刺灸方法:

针用泻法。

方义:

水沟、三阴交、内关已如前所述。足三里、阴陵泉、丰隆相配,健脾利湿化痰。余穴疏通经络。

(三)痰热腑实,风痰上扰

张元素最先把通腑法运用于中风治疗,创立三化汤(厚朴、大黄、枳实、羌活);此后刘河间提出中风“若风中腑者,先以加减续命汤,随证发其表……若忽中脏者,则大便多秘涩,宜以三化汤通”(《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风论》),并指出“内有便溺之阻格者”可用三化汤以及大承气汤、调胃承气汤治疗。明代王肯堂拟三一承气汤治疗中风便秘、牙关紧闭、浆粥不入者;清代张锡纯在临床中发现,大凡中风患者多有大便燥结不通之证,并认为“是治此证者,当以通其大便为要务,迨服药至大便自然通顺时,则病愈过半矣”(《医学衷中参西录·脑充血头疼》)。清代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云:“中脏者病在里,多滞九窍……如唇缓、二便闭……邪之中较深,治宜下之(宜三化汤、麻仁丸)……中腑者病在表,多着四肢……二便不秘,邪之中犹浅。”

由于中风来势迅猛,病势暴急,具有血瘀脑络,升降逆乱的特点,同时,中风急性期胃肠蠕动受到抑制,肠内容物积留过久,肠源性内毒素进步加剧了脑血液循环障碍。所以中风急性期腑气不通具有普遍性。中风痰热腑实证的涌现腑实便秘在中风急性期,特别是从始发态(24~72h)至发病1周不断涌现。中风俗称“痰火”,中风后腑实便秘,同时可并见痰热甚至风火诸证,治疗后发现腑实痰热消长与病势顺逆密切关联,而通下法可促进新陈代谢,排出毒物,降低颅内压及高血压,减轻脑水肿。因此,对中风急性期特别是危重症患者,早期适当运用通腑法能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证候分析:

腑气不通,胃肠积热,耗伤津液,则见腹胀便秘、大便干结。热伏于内,脾胃之热熏蒸于上,故见口黏痰多。身热面赤,为阳明热盛之象。舌脉乃为痰热腑实之象。

主症:

半身不遂,口舌歪斜,偏身麻木,舌强言謇或不语。

次症:

腹胀便干便秘,头晕目眩,咯痰或痰多。

舌脉:

舌质黯红或黯淡,苔黄或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

1.中药方剂治疗

(1)星蒌承气汤加减

治法:

通腑化痰。

药物组成:

胆南星、瓜蒌、生大黄、芒硝、丹参等。

方义:

方中全瓜蒌清热化痰、理气散结;胆南星息风化痰清热,配全瓜蒌功专清热化痰,去中焦之浊邪;生大黄煎时后下,峻下热结,荡涤肠胃,通腑化浊;芒硝。软坚散结,配生大黄通降腑气。四药相配,化痰热、通腑气,切中病机,势宏力专。星蒌承气汤可随症加减,治疗中风目前临床常配合活血化瘀药物。痰热盛,恶呕、纳呆、腹满者可加燥湿化痰的法半夏、陈皮、厚朴;大便通而黄腻苔不退,少阳枢机不利、气郁痰阻者,配大柴胡汤化裁;风动不已、躁动不安者,加镇肝息风之品,如羚羊角、生石决明、磁石之类;痰火扰心、躁烦不眠,甚至昼睡夜醒者加郁金、栀子、石菖蒲、远志;瘀血重者,加丹参、桃仁、红花以活血化瘀;黄腻苔呈斑块样剥脱,已见阴伤之势者,减胆南星、全瓜蒌、芒硝、生大黄之量,加麦冬、玄参、女贞子、旱莲草等,以育阴生津,寓增液承气之意。

现代药理研究:

中药方星蒌承气汤可以通过减小脑梗死体积、抑制凋亡细胞、保护海马神经元从而促进缺血后神经功能恢复,对肢体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代经验方:

化痰通络汤加减。

药物组成:

半夏、白术、天麻、胆南星、天竺黄、茯苓、丹参、香附、酒大黄。

方义:

方中法半夏、茯苓、白术健脾化痰祛湿,香附疏肝理气,调畅气机,助脾运化;配丹参活血行瘀;胆南星、天竺黄清热化痰,天麻平肝息风,大黄泻热通便。诸药合用,标本兼治,痰浊化,瘀血散,脉络通则诸症除。气虚甚者党参易红参;兼有阴虚者党参易西洋参;心绞痛发作时,加用硝酸甘油片或冠心苏合丸。临床治疗时应把握好治疗时机,病初发时,痰热阻滞,气机不畅,传导失司,腑气不通,升清降浊之功受阻,出现便秘、便干难下病症,治疗当以通腑化痰为先,使其腑气得通,气机畅顺,浊热导下。一旦腑实痰热解除,则用活血化瘀通络方法,常配用火麻仁润肠通便。治疗时还应注意有无因虚寒之假象导致的冷秘、虚秘,以防误下伤正而致不良后果。热象明显者,加栀子、黄芩;年老体弱津亏者,加生地黄、麦冬、玄参。方使用硝、黄剂量应视病情及体质而定,一般控制在10~15g,以大便通泻、涤除痰热积滞为度,不可过量,以免伤正。如药后大便通畅,则腑气通,痰热减,则说明病情有一定程度好转。本腑气通后应予清化痰热、活血通络药,如胆南星、全瓜蒌、丹参、赤芍、鸡血藤。如头晕重,可加钩藤、菊花、珍珠母。若舌质红而烦躁不安,彻夜不眠者,属痰热内蕴而兼阴虚,可选加生地黄、沙参、麦冬、玄参、茯苓、首乌藤等育阳安神之品,但不宜过多,否则有碍于涤除痰热。

现代药理研究:

本方中药物具有降血压、扩张血管、抗血栓并拮抗血小板凝集等多种效果,能够清除氧自由基并抗氧化,并在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同时降低血液的黏稠度,从而有效转变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发现及早运用化痰通腑法有减轻脑水肿的作用,可显著提高中风的治疗效果,这为化痰通腑法治疗中风急症提供了实践依据。近20年,大量临床实践证明,痰热腑实证是中风急性期的常见证候,临床已广泛应用化痰通腑法治疗由痰火导致的各种急症包括窍闭神昏证。可以说化痰通腑、通腑泄热法已经成为今人截断扭转中风乃至各种危急重症腑气不通,痰热、浊毒壅盛病证的有力措施。

(2)大承气汤加味

治法:

通腑泄热。

药物组成:

大黄、芒硝、枳实、厚朴。

方义:

《伤寒论》中大承气汤是通腑泄热的经典方剂。后世将其类方演绎出方剂无数,如增液承气汤、宣白承气汤、陷胸承气汤、白虎承气汤、导赤承气汤、桃仁承气汤等等。方中生大黄荡涤肠胃,通腑泄热;芒硝咸寒软坚;枳实泄痞;厚朴宽满。可加瓜蒌、胆南星清热化痰;加丹参活血通络。热象明显者,加栀子、黄芩;年老体弱津亏者,加生地黄、麦冬、玄参。本型也可选用现代经验方星蒌承气汤,方中大黄、芒硝荡涤肠胃,通腑泄热;瓜蒌、胆南星清热化痰。若大便多日未解,痰热积滞较甚而出现躁扰不宁,时清时寐,谵妄者,此为浊气不降,携气血上逆,犯于脑窍而为中脏腑证,按中脏腑的痰热内闭清窍论治。针对本证腑气不通,而采用化痰通腑法,一可通畅腑气,祛瘀达络,输布气血,使半身不遂等症进一步好转;二可清除阻滞于胃肠的痰热积滞,使浊邪不得上扰神明,气血逆乱得以纠正,达到防闭防脱之目的;三可急下存阴,以防阴劫于内,阳脱于外。

现代药理研究:

大承气汤能抑制凋亡蛋白酶3的激活,推测主要是因为它具有改善脑组织水肿,减少血浆及脑组织中一氧化氮含量,减轻一氧化氮对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从而可阻断凋亡蛋白酶3激活的两条通道,达到抑制凋亡蛋白酶3的激活。有实验还发现应用Ⅷ型胶原酶造模后脑血肿很快出现,于1日达最大后下降,5日尚有少量残余,大承气汤有一定的加快血肿吸收的作用。

2.针灸治疗

治法:

通腑清热,疏通经络。

选穴:

以督脉、足阳明胃经和足少阳胆经穴为主。取水沟、三阴交、内关、上巨虚、丰隆、天枢、环跳、风市、阳陵泉、极泉、曲池、外关。

随症配穴:

口干口臭者,加内庭、劳宫。

刺灸方法:

针用泻法。

方义:

上巨虚为大肠的下合穴,天枢为大肠募穴,再配以通便要穴丰隆,共达通腑清热之效。余穴已如前所述。

(四)气虚血瘀证

《医学衷中参西录》指出:“气血虚者,其经络多瘀滞……加以通血之品,以化其瘀滞,则偏枯、痿废者自愈。”“化其脑中瘀血,方能奏效。”李东垣认为:“中风……乃气血闭而不行。”清代喻昌“偏枯不仁,要皆阳气虚馁,不能充灌所致”。张锡纯又说:“气血虚者,其经脉多瘀滞”。瘀阻经络则津液不行,经脉失养而肢体枯槁痿废不用。故治偏枯者,但当补养气血,“急溉其未枯者,然后既枯者,得以通气而复荣”。由于气虚不能运血,气不能行,血不能荣,气血瘀滞,脉络痹阻,而致肢体痿废不能用。因此,及时应用补气活血法治疗是极为重要的,这有利于尽早疏通阻塞的脑血管或建立侧支循环。

证候分析:

痰浊瘀血流窜经络,故见半身不遂、舌歪语謇。气主动,主煦之,气虚则肢体软弱、面色淡白、气短乏力。气主化津,又主摄津,气虚不能化水则手足肿胀。气虚不能摄津,则心悸自汗。舌脉为气虚血瘀或气不化津之象。

主症:

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

次症:

面色苍白、气短乏力,口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

舌脉:

舌黯淡或有齿痕,苔白腻,脉沉细等。

1.中药方剂治疗

方剂:

补阳还五汤加减。

治法:

益气活血,化瘀通络。

药物组成:

黄芪、赤芍、川芎、当归、桃仁、丹参、桂枝、穿山甲、全蝎、僵蚕、牛膝、鸡血藤、蜈蚣。

方义:

补阳还五汤出自清代王清任的《医林改错》,“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是治疗中风半身不遂的著名方剂,历来受到众多医家的重视,其主要成分:黄芪,起到了大补脾胃之元气,令气旺血行,瘀去络通,并助诸药之力的作用;当归,起到了活血化瘀的作用;川芎,行散温通,芳香走窜,能上行巅顶,下行血海,走而不守,可外彻皮毛,旁达四肢,通行血脉,并起引经作用;配合赤芍桃仁、丹参,起到了加强药力的作用;地龙为血肉有情之品,起逐瘀通血之功,使闭塞血脉得以通行。气虚明显者,加党参、太子参以益气通络;言语不利,加远志、石菖蒲、郁金以祛痰利窍;心悸、喘息,加桂枝、炙甘草以温经通阳;肢体麻木加木瓜、伸筋草、防己以舒筋活络;上肢偏废者,加桂枝以通络;下肢瘫软无力者,加续断、桑寄生、杜仲、牛膝以强壮筋骨;小便失禁加桑螵蛸、益智仁以温肾固涩;血瘀重者,加莪术、水蛭、鬼箭羽、鸡血藤等破血通络之品。手足肿胀明显者加茯苓、泽泻、薏仁、防己等淡渗利湿;大便溏甚者去桃仁加炒白术、山药以健脾。

现代药理研究:

黄芪能增加脑组织葡萄糖含量,保护脑细胞,促进脑复苏。地龙含大量水解蛋白酶等各种血栓溶解因子,能溶解血栓及动脉硬化斑,同时可软化血管、恢复动脉弹性。当归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抗氧化、清除自由基、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川芎可改善脑循环,使脑血流量显著增加,并能起到一定抗血栓形成作用;赤芍有明显的抗凝血及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经临床验证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2.针灸治疗

治法:

补脾益肾,疏通经络。

选穴:

以督脉、足阳明胃经和足少阴肾经穴为主。取水沟、三阴交、气海、足三里、肾俞、大椎、环跳、风市、阳陵泉、极泉、曲池、外关。

随症配穴:

便溏、纳呆者,加天枢、中脘。

刺灸方法:

针用平补平泻法,或加灸。

方义:

气海、肾俞补益元气,足三里补后天之本以益气行血。若加灸,其效更著。大椎为诸阳经交会穴,有助阳止汗的作用。余穴已如前所述。

(五)阴虚风动证

古代医家张景岳对中风的病因以及对症治疗早有研究,其指出:经络空虚,风邪入中是引起中风的主要原因,并且他指出对于该病的治疗应该以疏风散邪、扶助正气为主。现代中医则普遍认为中风的病理因素主要有风、气、火、痰、瘀,病理的基础为肝肾阴虚,病机为阴阳失调,病位为心、脑,并且跟肝和肾有密切关系。治宜育阴息风通络。

证候分析:

肝肾不足为酿成中风的根本,肝肾之阴不足,则筋脉失养,故见肢体麻木。阴虚则阳亢,故见眩晕耳鸣。风从内生,风主动,故手足拘挛或蠕动。虚火内生,内扰神明,故心烦失眠。舌脉亦为阴虚内热之象。

主症:

半身不遂,口舌歪斜,偏身麻木,舌强言謇或不语。

次症:

烦躁失眠,眩晕耳鸣,手足心热。

舌脉:

舌质红绛或黯红,少苔或无苔,脉细弦或细弦数。

1.中药方剂治疗

方剂:

镇肝熄风汤加减。

治法:

育阴息风通络。

药物组成:

怀牛膝、生赭石、川楝子、生龙骨、生牡蛎、生龟甲、生杭芍、玄参、天冬、生麦芽、茵陈、甘草。

方义:

张锡纯所著的《医学衷中参西录》中的镇肝熄风汤,为平肝息风法中最具代表性汤剂。该药方重镇潜阳,引血下行。牛膝具有引上部之血下行功效,生赭石具有平肝镇逆、凉血止血等功效,共为君药。而生龙骨具有重镇安神功效;生龟甲具有滋肾潜阳、养血补心之功效;生牡蛎均具有补虚养肾之功效;玄参具有清热凉血和养阴生津之功效;天冬具有归肺、肾经之功效;生杭芍具有补肝肾,滋阴明目之功效;川楝子具有疏泄肝热、止痛之功效;生麦芽为谷之萌芽,具有疏肝解郁之功效;茵陈具有保肝作用;甘草具有缓急止痛之功效。上述药材合用,使汤方具有滋阴、引血下行、清火平肝等功效,佐以镇肝息风之品,共同发挥滋阴、平肝和降逆的功效。痰热较重者,加胆南星、竹沥、川贝母以清化痰热。心中烦热者,加栀子、黄芩以清热除烦,头痛较重者,加羚羊角、石决明、夏枯草以清息风阳。失眠多梦者,加珍珠母、龙齿、首乌藤、茯神以镇静安神。该法在临床使用时,可重用虫类搜风剔络之品,常用全蝎、蜈蚣、地龙、僵蚕、玳瑁等。一般全蝎5~10g,蜈蚣2~4条,均研末冲服,药物势峻力宏,收效多捷。适当加用动物类药可大大地提高临床疗效。夹有痰热者,加天竺黄、竹沥、川贝母以清化痰热;心烦失眠者,加黄芩、栀子以清心除烦,加首乌藤、珍珠母以镇心安神;头痛重者,加生石决明、夏枯草以清肝息风。

现代药理研究:

夏荣蓉等研究了镇肝熄风汤对脑出血模型大鼠脑细胞凋亡的影响,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镇肝熄风汤组模型组、生理盐水组,生理盐水组与模型组均以生理盐水灌胃,测大鼠脑细胞凋亡,结果发现模型组大鼠脑细胞凋亡数在术后24h已增加,72h到达顶峰。而镇肝熄风汤组在4h即可显著减少大鼠脑细胞凋亡数,此作用持续72h(P < 0.05)。这一研究提示镇肝熄风汤对脑出血后脑细胞的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脑细胞凋亡有关。除此之外,镇肝熄风汤还具有加速血肿吸收,降低脑出血组织缺血、缺氧,及自由基脂质过程氧化损伤以及减轻脑水肿等功效。

2.针灸治疗

治法:

滋阴潜阳,息风通络。

选穴:

以督脉、足少阴肾经和足厥阴肝经穴为主。取水沟、三阴交、肾俞、太溪、神门、大陵、太冲、极泉、曲池、环跳、阳陵泉。

随症配穴:

咽干便秘者,加照海、廉泉、天枢。

刺灸方法:

针用补法。

方义:

肾为先天之本,内藏元阴元阳,故以肾俞、太溪补肾阴而治其本。太冲为肝经原穴,可潜降上亢之风阳以治眩晕耳鸣。用心与心包经的原穴神门、大陵调心气,与补肾阴之穴相配可交通心肾而治心烦失眠。

(六)络脉空虚,风邪入中

刘河间于《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火类》中言道“而卒中者,由五志过极,皆为热甚故也”,“或热气太甚,郁结壅滞,气血不能宣通,阴气暴绝,则阳气后竭而死”,“或即不死而偏枯者,由经络左右双行,而热甚郁结,气血不得宣通,郁极乃发。若一侧得通,则痞者痹而瘫痪也”,张琪教授依据治疗中风经验,认为“邪之所在,皆为不足,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机体的内虚状态是中风发生发展的关键,而外界环境的变化也会对机体产生负面影响。当自身正气功能处在较低的水平时,外界不良环境因素就会成为诱发中风的所谓“外风”,这也就构成了“外风”引动“内风”的可能性和合理性。无论是“外风”致病还是“内风”自发,扶正活血、祛风散邪都是中风治疗的重要法则。

证候分析:

正气不足,气血衰弱,故肌肤不仁,手足麻木。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邪得以乘虚入中经络;痹阻气血,故口眼斜,语言不利,口角流涎,甚则半身不遂。风邪外袭,营卫不和,正邪相争,故恶寒,发热,肢体拘急,关节酸痛,苔薄白,脉浮数。一般说,中络者,病邪较浅,主要症状为口眼斜,口角流涎,语言不利。若经络皆受邪者,病情较重,可出现半身不遂。

主症:

肌肤不仁,手足麻木,突然口眼斜,语言不利,口角流涎,甚则半身不遂。

次症:

恶寒发热,肢体拘急,关节酸痛等症。

舌脉:

舌苔薄白脉浮弦或弦细。

1.中药方剂治疗

方剂:

大秦艽汤加减。

治法:

祛风通络养血。

药物组成:

秦艽、羌活、防风、白芷、当归、赤芍、川芎、生地黄、茯苓、白术、生石膏、黄芩、桃仁、红花等。

方义:

大秦艽汤源于《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风论》:“中风外无六经之形证,内无便溺之阻格,知血弱不能养筋,故手足不能运动,舌强不能言语。宜养血而筋自荣,大秦艽汤主之。”方中以秦艽为君药,以祛一身之风。配羌活通利关节,去除太阳百节之风疼。独活治足少阴伏风。去除阳明经之风乃用白芷。防风治风通用,升发而散,为风药中的润剂,以防止羌活、独活的辛散之弊。方中取当归、川芎、赤芍、生地黄四物之方,即取“血行风自灭”之意。茯苓、白术健脾益气。生石膏、黄芩清热泻火,除烦止渴,防止风邪化热。石菖蒲、胆南星功在开窍化痰,针对痰邪蒙蔽心神。全方共奏祛风通络、养血活血、清热化痰、开窍醒神的作用。肢体障碍明显时,加白附子、全蝎、鸡血藤。无内热者可去生石膏、黄芩,加白附子、全蝎祛风痰、通经络。若有风热表证者,可去羌活、防风、当归等辛温之品,加桑叶、菊花、薄荷以疏风清热。若呕逆痰盛、苔腻脉滑,可去地黄,加半夏、南星、橘红、茯苓以祛痰燥湿。若手足麻木、肌肤不仁加指迷茯苓丸:茯苓、枳壳、半夏、风化硝、生姜以通利经络。年老体衰者,加黄芪以益气扶正。

现代药理研究:

方中配伍的羌活、荆芥、防风、白芷、细辛等药物亦可显著降低血液黏度、血细胞比容、血液聚集性和抗血栓形成,改善血液的浓、黏、凝、聚状态。此外,风药具有的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可改善脑血管反应性,促进侧支循环,增加脑供血,调整脑循环,减轻缺血脑组织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和脑组织的病理改变,从而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和病灶周边水肿消退,保护半暗带脑细胞,最终促进病情的好转。另需注意的是,血药与风药的配伍使用还可产生协同增效作用。方中养血活血药如当归、川芎、白芍等,对改善机体血液循环、消除微循环障碍、改善局部缺氧状态、增加局部血流量、改善血液流变性和凝固性、抑制血小板活性、促纤溶、抗凝、抗血栓等均具有显著作用;其中当归、川芎配伍使用还能明显促进急性缺血大鼠基底动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释放,加强新生血管的生成和侧支循环的建立,使血流迅速恢复,减轻组织的缺血坏死。

2.针灸治疗

治法:

疏风散邪,养血活血。

选穴:

血海、风市、膈俞、阳池、阳溪、昆仑、关元、气海、至阳。

随证配穴:

阴阳两虚者可加肾俞、阳陵泉、阴陵泉、腰阳关、至阳、神阙、三阴交。

刺灸方法:

血海、风市、关元、气海用温针灸,阳池、阳溪用泻法。

方义:

机体的内虚状态是中风发生发展的关键,而外界环境的变化也会对机体产生负面影响。当自身正气功能处在较低的水平时,外界不良环境因素就会成为诱发中风的所谓“外风”,这也就构成了“外风”引动“内风”的可能性和合理性。无论是“外风”致病还是“内风”自发,扶正活血、祛风散邪都是中风治疗的重要法则。

二、中脏腑

中脏腑是指病在脏腑,以突然昏迷,不能言语,多有神志改变为主要表现的中风证候。根据正邪情况,中脏腑有闭证和脱证两类,均为危重重证,治法不同,所以必须分辨清楚,以便正确进行临床救治。闭证的主要症状是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紧握、大小便闭,肢体强痉,此为闭证的一般症状。又有内风痰火与内风痰湿的不同;闭证又分成阳闭、阴闭两种。阳闭,为痰热闭阻清窍,阴闭,为湿痰内闭清窍。阳闭和阴闭可相互转化,当依据临床表现、舌象、脉象的变化综合判断。脱证是五脏真阳散脱于外,症见昏愦无知,目合口开,四肢松懈瘫软,手撒肢冷汗多,二便自遗,鼻息低微,为中风危候。另外,临床上还应注意辨察患者之“神”,尤其是神志和瞳孔的变化。中脏腑者,起病即现昏愦无知,多为实邪闭窍,病位深,病情重。如患者渐至神昏,瞳孔变化,甚至呕吐、头痛、项强者,说明正气渐衰,邪气日盛,病情加重。先中脏腑,如神志逐渐转清,半身不遂未再加重或有恢复者,病由重转轻,病势为顺,预后多好。若目不能视,或瞳孔大不等,或突见呃逆频频,或突然昏愦、四肢抽搐不已,或背腹骤然灼热而四肢发凉及至手足厥逆,或见戴阳及呕血,均属病势逆转,难以挽救。根据患者邪实之属性,临床常用以下具体治法:

(一)闭证

预防中风的发生,即使中风已成,治痰也是治中风的关键,未必尽有瘀血之象,尽用活血之药。从痰论治中风,注重痰浊的致病作用,更要重视临证所见,以辨证论治为核心,不可忽视瘀血、内虚和风邪的致病作用。涤痰开窍治疗中风闭症,当根据痰之寒热分阳闭与阴闭:阳闭者为痰热闭郁清窍,以面赤身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舌苔黄腻,脉滑数为主要特征,阴闭者为痰湿闭郁清窍,以神昏或嗜卧不醒,牙关紧闭,静而不烦,舌苔厚腻,脉沉滑为主要特征。阳闭兼见神昏谵语,伴高热烦躁者用安宫牛黄丸,而若痰盛气粗者用至宝丹,如属热闭神昏兼正气不足者选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牛黄清心丸。如:当代名医任继学认为中风闭症卒仆倒地,口噤目张,两手握固,二便不通,脉洪数弦大等闭证,常用开关散、三宝、三化汤开窍启关,兴奋神机。历代医家记述阴闭者较多,如明代李中梓《医宗必读》强调“最要分别闭与脱,二证明白如牙关紧闭,两手握固,即是闭证,用苏合香丸或三生饮之类开之”;清代尤怡《金匮翼》治疗中风开关法以搐鼻、揩齿、探吐等法,急开牙关窍道,再以圣济白矾散涌吐痰毒以开关逐痰、利窍醒神,通窍隧法以苏合香丸辛温开窍,豁痰息风,六版《方剂学》教材认为其适应证为闭证兼见面白唇黯,静卧不烦,四肢不温,痰涎壅盛,苔白腻,脉沉滑缓者。具体证治分类:

1.阴闭(痰湿蒙塞心神证)

历代以来,有诸多文献认为上述疾病与痰湿关系密切,如《素问·通评虚实论》:“肥贵人则高梁之疾也”;医圣张仲景治疗胸痹心痛以辛温通阳,豁痰宽胸,开痹散结为法,创制瓜蒌薤白半夏汤等著名方剂;《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有“夫短气有微饮”及“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的记载;《丹溪治法心要》指出:“头眩,痰挟气虚并火,治痰为主,挟补气药及降火药。无痰不作眩,痰因火动”,“惊悸者血虚……痰迷心膈者,痰药皆可……肥人者属痰,寻常者多是痰”,“悸者,怔忡之谓,心虚而痰郁”,皆认为这些病与痰饮有密切关系。从饮食习惯看这类患者多膏粱厚味,嗜食烟酒;从临床特征看,临床上这类患者常见头晕、头胀、心悸、胸痹、失眠、易怒烦躁,舌质多黯,舌苔多腻或滑,舌体多大,脉象常弦,也与痰密切相关;从临床治疗看,多给予半夏白术天麻汤、温胆汤、苓桂术甘汤等祛痰类方药。

痰为浊邪,蒙蔽神明轻者可见昏昏欲睡,目光呆滞,眩晕,头痛,重则突然昏仆,甚而不识人等;客于经络,使机体失养,则可见肢体麻木,半身不遂、口舌歪斜等,如《杂病广要》曰:“中风证,卒然晕倒,昏不知人,或痰涎壅盛,咽喉作声,或口眼斜,手足瘫痪,或半身不遂,或舌强不语……昏乱晕倒,皆痰为之”;若阻于肠胃,影响脾胃运化,可致呕吐、腹胀便秘等;若停留于肺,使肺失宣肃,可见咯痰或痰多,鼻鼾痰鸣等。痰不仅致病广泛,而且变化多端,所以平时无明显症状,而一旦发作,可急性起病。痰为阴邪,最易阻滞阳气,所以中风多发与40岁以后,因“人过四十而阳气自半”。痰为湿邪,具有重浊黏腻的特点,故见舌苔白腻,脉弦滑。中风证候学的研究也显示痰证在中风患者证候分布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中风演变规律方面的研究显示在其发病第7、14日痰证始终是第一位,这些都为中风治痰提供临证支持。

证候分析:

痰湿偏盛,风夹痰湿,上蒙清窍,内闭经络,故突然昏迷、半身不遂、肢体瘫痪不收。痰湿属阴,阻滞阳气,肢体不得温煦,故面色晦垢、四肢逆冷。痰涎涌盛、舌脉,均为痰湿内盛之象。

主症:

神昏,半身不遂。

次症:

素体多是阳虚湿痰内蕴,肢体松懈瘫软不温,继则四肢厥冷,面白唇黯,痰涎壅盛。

舌脉:

舌质黯淡,舌苔白腻,脉沉滑或沉缓。

(1)中药方剂治疗

方剂:

涤痰汤配合灌服或鼻饲苏合香丸。

治法:

温阳化痰,醒神开窍。

药物组成:

半夏、陈皮、茯苓、胆南星、竹茹、石菖蒲、人参、苏合香等。

方义:

涤痰汤出自《济生方》,主治“中风痰迷心窍,舌强不能言”,具有益气祛痰、化浊宣窍的作用,临床用治本虚标实、痰浊作祟之证。方中半夏、竹茹、枳实、橘红、茯苓燥湿化痰、清热除烦;石菖蒲化痰开窍、镇惊醒神;人参、茯苓、甘草补气渗湿,使湿无所聚,痰无所生,以固其本(无虚证不用人参)。涤痰汤具有涤痰开窍之功效,应用涤痰汤治疗中风既可以开窍醒神治其标,又可以补气渗湿化痰,使湿无所聚,痰无所生,以固其本。安宫牛黄丸,出自清代吴瑭《温病条辨》,是中医治疗高热症的“温病三宝”之一,素有“救急症于即时,挽垂危于顷刻”之美誉。其主要成分为牛黄、郁金、犀角(用水牛角代)、麝香、黄连、黄芩、生栀子、朱砂、珍珠、冰片、明雄黄11味药,全方具有清热解毒、镇惊开窍之功效。

现代药理研究:

竹茹、枳实能改善大脑的血液循环;茯苓有持久的利尿作用,从而减轻脑水肿;半夏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作用;石菖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降低细胞凋亡率、抑制脑电活动和降低脑水肿的作用。有实验表明涤痰汤可显著降低缺血再灌注脑组织TNF-α的表达,从而减轻其引起的炎症反应,降低脑组织含水量,改善受损的脑神经功能。现代药理实验和临床研究证明,安宫牛黄丸在颅脑损伤病症、脓毒症等的救治中有较为明显的疗效,谢裕华和徐震等通过建立闭合性脑损伤模型发现安宫牛黄丸可以明显减轻脑水肿,改善脑缺血缺氧状态,保护血-脑屏障,从而修复受损的神经系统。

(2)针灸治疗

治法:

开窍醒神,豁痰息风。

选穴:

以督脉、手厥阴心包经和足阳明胃经穴为主。取水沟、十宣、内关、足三里、三阴交、丰隆、气海。

随症配穴:

排痰不爽者,加天突。

刺灸方法:

针用平补平泻法,十宣点刺出血。气海、足三里可针灸并用。

方义:

督脉“入于脑”,水沟属督脉,刺之可开窍醒神。十宣放血为急救常用之法,可通调十二经脉气血以开关通窍。内关为心包经之络穴,心包为心之外卫,既可代心受邪,又可代君行令,心主神明,故针内关可调神开窍,使心神复明。足三里、三阴交相配可健运脾胃,以温化痰浊。再加丰隆可增强豁痰之功。气海可温通阳气以治四肢不温,又可助脾胃之气而化痰。

2.阳闭(痰热内闭心窍证)

中风痰热腑实证是指痰热结于胃肠,以半身不遂,口眼斜,言语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头痛目眩,咯痰或痰多,腹胀便干便秘,舌歪,舌黯红,苔黄腻,脉弦滑等为常见症的中风证候。

通腑泄热法主要用于中风腑实证,近年来,本法在中风急性期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普遍重视,并就其适应证、疗效机制以及在病势的转归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化痰通络法在中风治疗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由于中风痰邪多已化热或有化热之势,并多与风、火、痰、窍闭、腑实等相兼为病,因此,治痰的同时应兼顾他邪,如息风化痰、清热化痰、活血化瘀、化痰开窍、通腑化痰等,方能提高疗效。

证候分析:

腑气不通,胃肠积热,耗伤津液,则见腹胀便秘、大便干结。热伏于内,脾胃之热熏蒸于上,故见口黏痰多。身热面赤,为阳明热盛之象。舌脉乃为痰热腑实之象。半身不遂等如前所述。

主症:

神昏,昏愦,半身不遂。

次症:

起病急骤,鼻鼾痰鸣,肢体强痉拘急,项强身热,躁扰不宁,甚则手足厥冷,频繁抽搐,偶见呕血。

舌脉:

舌质红绛,舌苔褐黄干腻,脉弦滑数。

(1)中药方剂治疗

方剂:

羚角钩藤汤配合灌服或鼻饲安宫牛黄丸加减。

治法:

清热化痰,醒神开窍。

方义:

羚羊角为清肝息风主药;桑叶疏风清热;钩藤、菊花平肝息风;生地黄清热凉血;白芍柔肝养血;川贝母、竹茹清热化痰;茯神养心安神;甘草调和诸药。安宫牛黄丸是我国传统药物中最负盛名的急症用药,中医将其与至宝丸、紫雪并称为“凉开(温病)三宝”,并奉为“三宝”之首。方中以牛黄清热解毒,豁痰开窍,息风止痉;犀角(用水牛角代)咸寒,清营凉血,安神定惊;麝香芳香,通达经络,开窍醒神,共为主药。辅以黄芩、黄连、栀子苦寒泄降,泻火解毒以助牛黄、犀角(用水牛角代)清泄心包之热;雄黄解毒豁痰;冰片、郁金通窍醒神,化痰开郁;朱砂、珍珠、金箔清心镇静安神,息风止痉定惊,共为佐使药。诸药合用共收清热解毒、豁痰开窍之效,为治疗高热神昏、中风痰迷的要药。若痰热内盛,喉间有痰声,可加服竹沥水或猴枣散以豁痰镇痉。肝火旺盛,面红目赤,脉弦有力者,可加龙胆、栀子以清肝泻火;腑实热结,腹胀便秘,苔黄厚者,加生大黄、枳实、芒硝以通腑导滞。

现代药理研究:

钩藤甲醇提取物可有效地保护脑缺血对海马神经元所造成的损伤,钩藤碱能降低NO的生成,增加大脑缺血再灌注组织中SOD、乳酸脱氢酶的活性,降低自由基及NO含量,因此对大脑缺血所造成的损伤有保护作用。甘草黄酮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甘草酸静滴可提高缺血再灌注线粒体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酶、脑组织乳酸脱氢酶活性,减轻脑水肿。对脑缺血再灌注脑细胞损伤及凋亡有显著的保护作用。中药安宫牛黄丸有明显改善脑缺血模型大鼠血液黏稠度、血小板聚集率,改善红细胞聚集性,红细胞变形性明显升高,红细胞聚集性明显降低,而联合常规西药甘露醇、呋塞米、胞磷胆碱钠静点作用更加明显,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明显改善,避免了单纯西药反复应用的耐药、反跳现象及长期静脉给药带来的不良反应,这为今后临床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提供了治疗思路与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2)针灸治疗

治法:

通腑清热,疏通经络。

选穴:

以督脉、足阳明胃经和足少阳胆经穴为主。取水沟、三阴交、内关、上巨虚、丰隆、天枢、环跳、风市、阳陵泉、极泉、曲池、外关。

随症配穴:

口干口臭者,加内庭、劳宫。

刺灸方法:

针用泻法。

方义:

上巨虚为大肠的下合穴,天枢为大肠募穴,再配以通便要穴丰隆,共达通腑清热之效。

(二)脱证(元气败脱,心神散乱证)

《医宗必读》:“凡中风昏倒……若口开心绝,手撒脾绝,眼合肝绝,遗尿肾绝,声如鼾肺绝,即是脱证。更有吐沫,直视,肉脱,筋骨痛,发直,摇头上窜,面赤如妆,汗出如珠,皆脱绝之证。”《金匮翼·中风统论》:“卒中之候,但见目合,口开,遗尿,自汗者,无论有邪无邪,总属脱证。脱则宜固,急在元气也。元气固,然后可以图邪气。”

《中医名词术语选释》:“脱是指疾病过程中,阴阳气血大量耗损,而致生命垂危的病理,它的综合表现称为脱证。”并且把脱证分为“暴脱”“虚脱”两种,认为“中风、大汗、大泻、大失血或精液大泄,精气急骤耗损,导致阴阳离决者,称为暴脱,休克基本上包括在此范围内;若因久病元气虚弱,精气逐渐消亡所引起的,称为虚脱,心肺肝肾衰竭基本上包括在此范围内。”

证候分析:

由于元阳衰微已达极点,阳浮于上,阴竭于下,阴阳有离决之势,正气虚脱,心神颓败,故见突然昏仆,不省人事,面色苍白、目合口张、瞳神散大、鼻鼾、手撒、舌痿、大小便失禁等五脏败绝的危症。呼吸低微,多汗不止,四肢厥冷,脉散细弱而微、气息短促或微弱、舌紫、苔白腻等均是阴精欲绝,阳气暴脱之征。

主症:

突然神昏,昏愦,肢体瘫软。

次症:

手厥冷汗多,重则周身湿冷,二便自遗。

舌脉:

舌淡,舌质紫黯,苔白腻,脉沉缓,沉微。

1.中药方剂治疗

方剂:

大剂参附汤合生脉散。

治法:

益气回阳救逆。

药物组成:

参附汤(《正体类要》):人参、熟附子。生脉散(《备急千金要方》):人参、麦冬、五味子。

方义:

参附汤方中人参甘温大补元气;附子大辛大热,温壮元阳。二药相配,共奏回阳固脱之功。《删补名医方论》说:“补后天之气,无如人参;补先天之气,无如附子,此参附汤之所由立也……二药相须,用之得当,则能瞬息化气于乌有之乡,顷刻生阳于命门之内,方之最神捷者也。”生脉散又名生脉汤,记载于《医学启源》《丹溪心法》《症因脉治》等书,主要由麦冬、人参、五味子构成,方中人参甘温,益元气,补肺气,生津液,是为君药。麦冬甘寒养阴清热,润肺生津,用以为臣。人参、麦冬合用,则益气养阴之功益彰。五味子酸温,敛肺止汗,生津止渴,为佐药。三药合用,一补一润一敛,益气养阴,生津止渴,敛阴止汗,使气复津生,汗止阴存,气充脉复,故名“生脉”。《医方集解》说:“人有将死脉绝者,服此能复生之,其功甚大。”至于久咳肺伤,气阴两虚证,取其益气养阴,敛肺止咳,令气阴两复,肺润津生,诸症可平。两方合用增强益气回阳救逆之效。

现代药理研究:

人参可兴奋中枢,生脉可升高血压,改善微循环,增强心肌收缩力,并有镇静作用。参附汤和生脉散均有强心升压,改善微循环,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提高组织细胞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同时还有清除氧自由基,防止内源性细菌及内毒素攻击等作用。因此,对休克的治疗不但有升高血压的作用,同时能全面防止休克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展,提高休克的抢救成功率。许多临床报道证明,此两种中药制剂对轻、中度休克疗效优良,对重度休克结合西药能发挥更好疗效,同时可减轻西药的副反应和帮助西药及早、平稳地撤药。

2.针灸治疗

治法:

回阳固脱。

选穴:

以任脉、督脉穴为主。取关元、神阙、足三里、水沟、内关。

随症配穴:

烦躁不安者,加四神聪。

刺灸方法:

以大艾炷灸关元、神阙,无问壮数,以危候转轻为佳,足三里可针灸并施。水沟、内关平补平泻法。

方义:

关元为任脉与足三阴经的交会穴,且又联系命门之真阳,故为阴中有阳之穴;神阙位于脐中,脐为生命之根蒂,真气所系;故取任脉的关元、神阙两穴重灸,以回阳救逆而救虚脱。足三里可益气养血。水沟、内关开窍醒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