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

一、定义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又称“日本脑炎”,是由乙脑病毒经蚊虫叮咬传播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经蚊媒传播,发生于夏秋季,儿童多见。临床上以高热、意识障碍、抽搐、脑膜刺激征及病理反射征为主要特征,病死率高。

二、临床特点

1.流行病学

传染源:乙脑是人兽共患自然疫源性疾病,猪是主要传染源。

传播途径:蚊子是乙脑的主要传播媒介。

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多为隐性,可获持久免疫力。

2.临床分期

潜伏期4~21d,一般为10~14d。

(1)初期(病程1~3d):

起病急,体温急剧上升至39~40℃,伴头痛、恶心和呕吐,部分患者有嗜睡或精神倦怠,可有颈项轻度强直及抽搐。

(2)极期

1)高热:

体温持续上升,可达40℃以上,一般持续7~10d,重者可达3周;发热越高、热程越长、病情越重。

2)意识障碍:

嗜睡、昏睡乃至昏迷,昏迷越深,持续时间越长,病情越严重,神志不清最早可发生在病程第1~2天,多见于第3~8天。

3)惊厥或抽搐:

先出现面部眼肌口唇的小抽搐,随后肢体抽搐、强制性痉挛,重者有全身强直性抽搐。

4)呼吸衰竭:

中枢性呼吸衰竭为主,呼吸节律不均和幅度不均,如叹息样呼吸、潮式呼吸等。外周性呼吸衰竭,先快后慢,呼吸减弱,但呼吸节律整齐。

5)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

体格检查可发现脑膜刺激征,瞳孔对光反应迟钝、消失或瞳孔散大,腹壁及提睾反射消失,深反射亢进,病理性锥体束征如巴宾斯基征等可呈阳性。

(3)恢复期:

多数2周内完全恢复,重者(5%~20%)可有神志迟钝、痴呆、失语、多汗、瘫痪等恢复期症状,积极治疗下6个月内不恢复为后遗症。

(4)后遗症期:

发病半年后仍留有精神、神经系统症状者,称为后遗症。后遗症以失语、瘫痪和精神失常为最常见。

三、诊断思路

1.临床上以高热、意识障碍、抽搐、脑膜刺激征及病理反射征为主要特征,结合疫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进行诊断。

2.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在80%以上。脑脊液:外观无色透明或浑浊,压力增高,白细胞计数在(50~500)×106/L。早期以中性粒细胞为主,随后淋巴细胞增多,蛋白稍增高。

3.血清学检查 特异性IgM抗体在发病后3~4d出现,可作为早期诊断的指标。补体结合试验:补体结核抗体为IgG抗体,用于回顾性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四、治疗原则及方法

1.非药物治疗

隔离防蚊,昏迷患者防止肺部感染和压疮。

2.药物治疗

一般治疗:重型患者静脉补液,纠正酸中毒。

对症治疗:①高热以物理降温为主药物降温为辅,同时降低室温。②抽搐:因高热所致者以降温为主,以脑水肿所致者应加强脱水治疗(甘露醇),脑实质病变者用镇静剂(地西泮)。③呼吸衰竭:氧疗;脑水肿者脱水治疗;中枢性呼吸衰竭:呼吸兴奋剂(洛贝林、尼可刹米);改善微循环,减轻脑水肿(东莨菪碱、山莨菪碱、酚妥拉明);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切开或插管。

五、转诊及基层随访

流行性乙型脑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属于乙类传染病管理。一旦出现高热、惊厥、意识障碍等相关症状者,须做好对传染源的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若发现疑似或确诊患者,尤其是重症者,须立即转诊上级医院进行病原学检查、明确诊断和治疗;同时,进行传染病报告或疑似病人上报。

依据乙类传染病管理规定,根据病情对患者采取必要的治疗、转诊和控制传播措施;同时,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必须依照法律、法规实施消毒和无害化处置。

对于流行性乙型脑炎后遗症患者,恢复期应在基层康复人员指导下,尽早进行语言或肢体康复训练,以促进其各项功能的恢复。在基层卫生工作中,做好适龄婴幼儿计划免疫,切实保护易感人群。向居民宣教牲口、家畜与人分居,做好防蚊灭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