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伤寒

一、定义

伤寒是由伤寒沙门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特征包括持续发热、表情淡漠、相对缓脉、玫瑰疹、肝脾大、白细胞减少;主要并发症有肠出血、肠穿孔。

二、临床特点

1.流行病学

(1)传染源:

患者和带菌者为唯一传染源。带菌者多为以下几类:①潜伏期带菌者;②排菌3个月以上为慢性带菌者;③暂时带菌者:恢复期仍排菌。慢性带菌者是本病不断传播和流行的主要传染源,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

(2)传播途径:

粪-口途径传播、消化道传播(水源、食物污染)。

(3)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病后免疫力持久,第二次发病少见,伤寒与副伤寒无交叉免疫。

2.临床分期

(1)初期(病程第1周):

缓慢起病,发热,体温呈阶梯形上升达39~40℃,伴乏力、食欲缺乏、咽痛、咳嗽、腹痛、轻微腹泻或便秘、畏寒,少有寒战。

(2)极期(病程第2~3周):

伤寒的特征性表现如下。①高热:多为稽留热,持续10~14d;②消化系统症状:明显食欲缺乏、腹胀、便秘,右下腹轻压痛等;③神经系统症状:与疾病严重程度成正比,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听力减退,重者出现谵妄、昏迷或病理反射等;④循环系统症状:常有相对缓脉,如并发心肌炎,则相对缓脉不明显;⑤肝脾大;⑥玫瑰疹:部分患者可于病程7~14d,在胸、腹、背部分批出现淡红色丘疹,直径2~4mm,压之褪色,可并发肠出血、肠穿孔。

(3)缓解期(病程第4周):

体温逐渐下降,食欲渐好,腹胀消失,脾脏回缩,但是应注意并发症仍可出现(肠出血、穿孔)。

(4)恢复期(病程第5周):

体温恢复正常,食欲恢复,1个月左右完全恢复健康。

(5)特殊类型的伤寒

再燃:部分患者于缓解期,体温还没有降至正常时,又重新升高,持续5~7d后退热,称为再燃。此时血培养可再次出现阳性,可能与伤寒杆菌菌血症尚未得到完全控制有关,有效足量抗生素治疗可减少或避免此情况。

复发:患者抗感染治疗退热后1~3周临床症状再度出现。血培养常阳性。与病灶细菌未完全清除有关。

三、诊断思路

1.根据临床特征 包括持续发热、表情淡漠、相对缓脉、玫瑰疹、肝脾大、白细胞减少等临床特点。

2.粪-口途径的消化道传播(水源、食物污染)流行病学发病特征。

3.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减少,嗜酸细胞减少后消失,嗜酸细胞对诊断和评估有价值。

(2)细菌培养:在第1~2周进行血培养,阳性率最高(确诊最常用)。

4.血清学检查——肥达试验:应用伤寒沙门菌的“O”与“H”抗原,副伤寒菌甲、乙、丙的鞭毛抗原“A”“B”“C”,通过凝集反应检测患者血清中相应的抗体凝集效价。2周左右出现抗体,第4~5周阳性率可达80%。痊愈后阳性可持续几个月。“O”抗体≥1∶80,“H”或其他鞭毛抗体≥1∶160或“O”抗体有4倍增高者更有意义(辅助诊断价值)。

应注意:①“O”抗原为伤寒、副伤寒甲、乙杆菌的共同抗原,故“O”抗体阳性,只能支持沙门菌感染,不能区分伤寒和副伤寒。伤寒和副伤寒杆菌的鞭毛抗原不同,鞭毛抗体也就不同。②单独的“H”抗体阳性对伤寒诊断帮助不大。③早期应用抗生素或免疫力低下者,“O”“H”抗体可不升高(假阴性)。④其他疾病出现的肥达试验假阳性(结核病、结缔组织病等)。

四、治疗原则及方法

1.非药物治疗

消毒隔离、休息、护理、发热期予以流食。

2.药物治疗

喹诺酮类药物:孕妇及儿童禁用。一般患者口服或静脉给药(已发现有耐药菌株出现)。孕妇、儿童及哺乳期妇女患者首选头孢菌素类药物。

3.隔离及预防

按肠道传染病隔离,隔离期体温正常15d或症状消失5d和10d便培养,连续2次阴性。

五、转诊及基层随访

伤寒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属于乙类传染病管理。一旦出现高热、玫瑰疹、相对脉缓以及消化道等相关症状者,须做好对传染源的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若发现疑似或确诊患者,尤其是重症者,须立即转诊上级医院进行病原学检查、明确诊断和治疗,同时进行传染病报告或疑似病人上报。

依据乙类传染病管理规定,根据病情对患者采取必要的治疗、转诊和控制传播措施;同时,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必须依照法律、法规实施消毒和无害化处置。

在基层卫生工作中,应切断传播途径,做好水源、粪便、饮食管理及灭蝇工作,做好计划免疫,切实保护易感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