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临床特点

急性发热的临床特点与病因相关,表现为体温升高和原发疾病的症状和体征。首诊的医师必须全面了解患者的病史,掌握患者发热的诱因、流行病学、热度、热型、体温变化的规律及伴随的症状,才能为明确诊断提供临床依据。

(一)热度与热程

衡量发热的程度一般用热度将体温分为四级:

1.低热

37.3~38℃。

2.中度发热

38.1~39℃。

3.高热

39.1~41℃。

4.超高热

41℃以上。

热度的高低与患者的原发疾病、年龄、体质和个体的体温反应有关,需要结合其他临床信息予以鉴别。

热程是指发热病程持续的时间。急性发热的病程在2周以内,短程发热以感染多见,如病毒性感染的自然病程通常不超过3周,其次为细菌感染、输血输液反应、过敏性发热等。持续4周以上的发热称为长程发热,包括严重局灶感染如肾盂肾炎、胆囊胆管炎、支气管扩张等所致的高热,也可以先有急性细菌性或病毒性感染伴高热,经治疗感染控制,高热消退,但出现持久的长程低热,此为感染后低热。有些患者每年夏季出现低热,天气转凉后体温正常,此为功能性低热。对于虽经辅助检查尚不能明确病因的发热,不能满足于对症处理,需要门诊随访,以免耽误诊治。

(二)热型

发热性疾病中有一部分具有特殊的热型。

1.稽留热

体温持续39~40℃,达数日或数周,常24h内体温波动在1℃以内。可见于大叶性肺炎及某些传染病如伤寒、副伤寒等急性传染病的高峰期。

2.弛张热

体温持续升高,24h内波动在2℃以上。可见于脓毒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局灶性化脓性感染及恶性组织细胞病等。

3.波状热

体温在数日内逐渐上升至高峰,然后逐渐下降至常温或低热状态,不久又再发,呈波浪式起伏。常见于恶性淋巴瘤、周期热等。

4.间歇热

体温突然上升至39℃以上,常伴有寒战,数小时后又下降至正常,伴大汗淋漓,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数日,周期性交替,多见于疟疾、局灶化脓性感染。

5.不规则热

发热持续时间不定,变化无规律。常见于渗出性胸膜炎、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流感、支气管肺炎、风湿热等。

由于在发热早期即使用抗生素、退热药或者糖皮质激素等,使上述典型的热型不常见。

(三)体温升降方式

急性发热的临床过程会经历体温上升期、高热期和体温下降期,体温上升期分为骤升型和缓升型。骤升型是体温在数小时内达39~40℃,可伴有寒战,常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细菌性肺炎、脓毒血症、输液反应等。缓升型则体温逐步上升,在数日内达高峰,多无寒战,常见于结核、伤寒、布氏杆菌感染。在高热期体温上升到高峰后保持一定的时间,持续时间因病因不同而有差异。当病因去除或致热原的作用逐渐减弱或消失时,患者的体温逐渐下降至正常,表现为出汗多、皮肤潮湿。体温下降期也分为骤降型和渐降型,骤降型体温在数小时内降至正常,甚至体温略低于正常,常伴有散热增加、大汗淋漓,多见于体温骤升型疾病。渐降型体温在数日内逐渐降至正常,见于伤寒缓解期、风湿热等。

(四)发热的伴随症状

发热前伴有畏寒、寒战者,多见于脓毒血症、大叶性肺炎、急性胆囊炎、急性肾盂肾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疟疾、药物热、急性溶血及输液反应等,传染病过程中每次寒战是病原体入侵血流的信号。发热伴头痛、全身肌肉酸痛、合并脏器功能损害的明显中毒表现,见于严重感染,尤其是脓毒血症;发热伴进行性消瘦、食欲缺乏见于消耗性疾病,如重症结核、恶性肿瘤等。若长期发热而一般情况尚好,见于早期淋巴瘤、功能性低热、感染后低热状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