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女儿是前世的情人

童年得到的爱,就是未来人生的光。童年的经历,为林徽因的故事搭建起一砖一瓦,塑造了她独一无二的灵魂。

父亲在林徽因的生命中是极其重要的存在。可以说,没有林长民的精心栽培,就没有她后来的惊世传奇。幼年时,林徽因对父亲没什么印象。因为当时林长民赴日读书进修,父女见面的机会颇少,她当时对父亲唯一的印象就是“那个总不在家的人”。

林长民在日本求学期间,与家人书信来往密切。信中,林长民对动荡的局势直抒胸臆,针砭时弊,表达了自己的政治抱负及独特的社会性思考,也对家中的亲人表达着热切的思念与牵挂。

林长民回国后,林徽因就常常不离父亲左右。她对父亲充满了崇拜之情,觉得世界上没有他不懂的事情,也没有他解决不了的难题。林长民对这个女儿极度呵护,希望给她最好的一切,将她培养成才貌双全的佳人。

林徽因不负众望,在姑姑对她进行诗书辞赋的启蒙训练过程中,展现出非凡的资质。每当姑姑抛出一个问题时,林徽因总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思路清楚,语气不急不缓,将观点阐述得有理有据。这一切,令林家的大人们刮目相看。

父亲渐渐觉察到了林徽因的早熟。他发现这个小姑娘在午后总是喜欢透过菱形镂空雕花的木门望进去,盯着客厅里的八仙桌。在林徽因心里,只有在吃饭的时候大家才会聚集在这里,这代表着一个家的热闹与温暖,只是她的母亲与这里无缘。

阳光透过镂空的雕花,洒在了八仙桌上。平时摆放着咸鱼酱菜的普通的桌子,此时却沐浴在一片灿烂的春日暖阳里,洋溢着温暖与宁静。林徽因看着阳光从桌上慢慢移动,笼罩着窗棂、门框,照在青石板地上,带来不同于以往的生机与朝气。生活突然就有了不一样的另一面。

林长民读懂了女儿的这种情绪,自然生出了愧疚与心疼。不过,对林徽因而言,正是这种极其敏感的感知能力,才让她后来可以写出那些美丽的诗句。对这个世界,她有着格外敏感的触角,幼年时尚且不知,那就叫作诗意。

林徽因对母亲的感情是颇为复杂的。一方面,她怜悯亲生母亲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喜爱;另一方面,她又苦于母亲日复一日的怨念与哭诉。母亲的这种负面情绪,给林徽因带来的是一种感情上的枷锁,她既怕失去母亲,又想躲开。

举例来说,每一次她去前院找二娘的弟弟妹妹玩,回到自己的偏房院落里,母亲都会没来由地拿着帕子擦泪,话里话外数落父亲对她的冷落,抱怨林徽因对自己的漠不关心。后来林徽因这样描述这种情绪:“家里弥漫着不祥的气氛,我不得不试图维持现有的亲密感。晚上就寝的时候已经精疲力竭,差不多希望我自己死掉或根本没有降生在这样的一个家庭……那早年的争斗对我的伤害是如此之久,它的任何部分只要重现,我就只能沉溺在过去的不幸之中。”

林徽因内心对父母的感情,一直是复杂的,不是单纯的爱与恨,而是交织在复杂的原生家庭中的一种难以脱离的牵挂与纠结。

由此,她对父亲也始终是小心翼翼的。在林徽因最初的记忆中,父亲永远风风火火、早出晚归,是偶像一样的人物。他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她都感知得到。只是母亲的眼神在时时提醒她,她应该更加周到和努力,否则有可能像母亲一样失去父亲的爱,被搁置在无人关注的角落里。

为了走进女儿的内心,大约从林徽因六岁开始,林长民就给她写信。六岁的林徽因,已经承担起照顾母亲与二娘还有弟弟妹妹的责任。虽然同父异母,但是林徽因这个长姐,是极疼爱弟弟妹妹的。

据说林长民与林徽因之间的家书很多,但是大部分已经丢失,无从考证。从这留下来的书信中,仍旧可以窥斑见豹。

徽儿:

知悉得汝两信,我心甚喜。儿读书进益,又驯良,知道理,我尤爱汝。闻娘娘往嘉兴,现已归否?趾趾闻甚可爱,尚有闹癖(脾)气否?望告我。

祖父日来安好否?汝要好好讨老人欢喜。兹寄甜真酥糕一筒赏汝。我本期不及作长书,汝可禀告祖父母,我都安好。

父长民三月廿日

谁能想到,这是一封写给六岁稚儿的书信呢?林长民完全没有把林徽因当作不懂事的孩子,字里行间溢满了信任和疼爱。

民国初年,时局动荡,林长民始终坚守着“民主共和,反对复辟”的信念。作为民国建立之初立宪派的名人,林长民受到了民众的拥护。尤其是张勋复辟期间,林长民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立场,受到了段祺瑞的重视,被任命为司法总长。

林长民接受任命之后,举家从杭州迁至北平。林徽因就此开始了在北平的生活。

在北平,祖父林孝恂病故,父亲林长民整日奔忙于政事,照顾全家人的重担就此落在了林徽因的肩上。林徽因要协调好母亲和二娘的关系,还要关照好几个弟妹,有时甚至还要参与林家的日常繁杂事务。无形中,小小的林徽因已然在家庭中成了重要角色。但与此同时,正如林徽因的朋友费慰梅所言:“她的早熟可能使家中的亲戚把她当成一个成人而因此骗走了她的童年。”

林长民对林徽因的要求非常严格,他接受过西方教育,又是新建的中华民国极有名望的政治家,非常鼓励林徽因开阔眼界,不仅要接受中国传统教育,还要接受西方优秀的教育思想。在这种观念的引导下,林徽因既保持着传统中国女性的温柔贤惠,又有新式女性的独立与魄力,这在那个年代是很难得的。

十二岁这一年,林徽因和表姐妹一起进入培华中学学习。进入培华中学读书,是林徽因求学生涯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转折点。

培华中学是英国教会创办的学校,采取封闭式管理,授课时使用全英文的课本,学生们平日都要住在学校,只有周末才能放假回家。

那是一段快乐自由的时光。一方面,培华中学有着先进的教育理念,林徽因在这里开阔了眼界,掌握了一口流利的英语。另一方面,压抑了太久的心得到了释放,她暂时脱离了原生家庭,可以呼吸自由的空气了。因此,走入培华中学于她而言,不仅是一段难得的教育经历,更是培养独立人格的良好时机。

培华中学的教育理念,至今仍不过时。英文老师教导她们:“姑娘们,读书吧,多读书不仅能教会你们写作,还能教会你们热爱这个世界。”

林徽因完美诠释了“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话。在培华中学读书的几年,林徽因更加温婉端庄。培华中学的校服带着浓浓的“民国气质”,更像是改良版的五四时代学生装,中式的立领上衣、西式百褶裙搭配黑色皮鞋,恰到好处地中和了中式的古朴和西式的洋派,既革新,又古典。林徽因的气质与这套校服简直是完美搭配,她安安静静地坐在那里,端庄秀美,且不失活泼之气,显然就是校园中女神一样的人物。很多名人在回忆录中都记载了林徽因年轻时的容貌。萧乾的夫人文洁若曾如此写道:“林徽因是我生平见过最令人神往的东方美人。她的美在于神韵——天生丽质和超人的才智与后天良好高深的教育相得益彰。”

民国女先生陈衡哲的妹妹陈衡粹曾这样形容林徽因:“有一天同一位朋友上山游览,半山上一顶山轿下来,我看见轿子里坐着一位年轻女士。她的容貌之美,是生平没有见过的。想再看一眼,轿子很快下去了。我心中出现‘惊艳’两字。身旁的人告诉我,她是林徽因。用什么现成话赞美她?‘闭月羞花’‘沉鱼落雁’等都套不上,她不但天生丽质,而且从容貌和眼神里透出她内心深处骨头缝里的文采和书香气息。我今生今世,认定了她是我所见到的第一美人。没有一个人使我一瞬难忘,一生倾倒。”

适逢假期在家,林徽因喜欢帮助父亲做一些琐事,比如整理书籍、书写信件,甚至处理简单的公文。父亲在日本出公差的时候,她在家中搞了一次“大工程”。林徽因把父亲收藏多年的字画都取了出来,小心翼翼地进行了分门别类的整理,然后汇编了收藏目录,编撰或许并不算成熟,但已经有模有样了。

远在日本的林长民收到了女儿的书信:“徽自信能担任编字画目录,及爹爹归取阅,以为不适用,颇暗惭。”那一刻,林长民的笑容已经难以抑制。

林长民回国后,见林徽因的功课不紧张,就会把她带在身边,父女两人形影不离。他们一起参加各种活动,林徽因凭借美丽的容颜和优雅的谈吐,很快在北平社交圈中声名鹊起。如此才貌动人的林徽因,让做父亲的林长民意识到,女儿已经渐渐长大,自然开始思考她的婚事。

林长民思想开放,他希望女儿能够找到相匹配的意中人,但并非刻意为其包办婚姻。他在好友圈子里细细琢磨了一个来回,最后锁定了老友梁启超。

在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下午,梁启超带着儿子梁思成来拜访林长民。两个年轻人的生命轨迹将因此交汇。

所有命运的奇遇仿佛都在冥冥之中已被安排好,只等待时机的到来。一段旷世情缘,即将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