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刹那芳华,念念不忘:林徽因传
- 朱云乔
- 3688字
- 2022-05-25 21:57:08
3 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林徽因与梁思成的第一次见面,是林长民和梁启超精心安排好的。
作为中国近代知名的政治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梁启超有着极高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在子女的教育方面,梁启超有一套自己独特的方法和理念,因此,“一门九子,个个成材”。梁思成作为梁家的长子,备受父母的重视和喜爱。
梁启超和林长民既是同僚,又是好友,所以都产生了将两家联为亲家的意愿。对于子女的婚姻,两人观点一致,即先仔细观察一个人的品行,再将这个人介绍给自家儿女,至于最终是否能结婚,全靠缘分。
对于林徽因,梁启超非常满意。她是挚友的长女,自小饱读诗书,对中国经典文化的领悟能力极强。更为重要的是,林徽因不仅继承了中国传统女性的优点,还接受了西方新式教育的洗礼与熏陶,品性纯良,又有开阔的眼界和思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优秀女子。
梁启超嘱咐梁思成换上丝绸长袍,整理仪容,随他一道拜访林长民。虽然父亲没有明说去做什么,但是梁思成也猜出了七八分。
一个春日的午后,阳光明媚,在景山后街的林府,梁思成见到了林徽因。在推开院门之前,梁思成心里是有些芥蒂与抗拒的。他以为,这会是一次极其尴尬与无聊的见面,觉得林家长女可能是一位含羞待放、面露赧色的小家碧玉,抑或是言听计从、低眉顺目的柔弱女子。总之,他完全没想到打开这扇门后,竟然遇见这样一位美丽的女子。
少女林徽因手捧一本诗集,坐在花木扶疏的院子里,正聚精会神地将书翻到下一页,间或吟诵一小段,低声呢喃,完全没有注意到已经站在她面前的客人。
梁思成被这粉雕玉琢的容颜、唇边的酒窝、眉眼间的柔美与诗意折服了。从此,这一颦一笑深深印在了他的心中。
随后,梁思成和林徽因客气地打了招呼。两个人都受过新式的西化教育,且年龄、家庭背景相仿,很快就畅快地聊起来。此时梁思成就读于清华学堂留美八年制预备班,在学校是一个活跃分子,喜欢音乐剧,喜欢足球,各种活动都少不了他的身影。梁思成与林徽因畅谈学校里的新鲜事,聊音乐,读诗歌,两个人成了好朋友。
1920年,林长民以“国际联盟中国协会”成员的身份前往欧洲,完成为期一年半的访问考察。林长民在接到任务后,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长女林徽因。
林长民建议林徽因暂时中断在培华中学的学业,与他一同前往欧洲。能够在十几岁的年龄游历欧洲,汲取西方教育思维的精髓,实属难得。这一次的欧洲访问,必将会给林徽因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带来新的冲击与洗礼。因此,林长民提笔写信给女儿:“我此次远游携汝同行,第一要汝多观览诸国事物增长见识;第二要汝近在我身边能领悟我的胸次怀抱;第三要汝暂时离去家庭烦琐生活,俾得扩大眼光,养成将来改良社会的见解与能力……”
阳春三月的北平春寒料峭,但是嫩芽已经爬上树梢。林徽因收到父亲的书信,心中泛起涟漪,年轻的面孔上掩饰不住兴奋的流露。即将与父亲一起远行欧洲,去探索未知的异国世界,这一切是多么令人心神向往啊!林徽因将书信靠在胸前,畅想着未来的生活,已经迫不及待地要和父亲登上邮轮了。
对于父亲,林徽因始终是仰视的。除了血浓于水,她更钦佩父亲的报国之志,憧憬着未来可以与父亲比肩,成为一样志向高远、胸怀天下的人。林徽因非常珍惜这次同父亲访欧的机会,并暗暗下决心,要成为父亲更得力的助手。
这次远行,在林徽因的生命中举足轻重。正如林长民在信中所提到的一样,他其实非常了解女儿,天资聪颖的女儿,是万不能被锁在深宅大院里的。他希望林徽因能够有更多的阅历与见识,更包容这个多样化的世界,有更长远的眼光和更清晰的人生目标。
随着一声汽笛鸣响,林徽因与父亲挥别亲友,开启了欧洲之行。邮轮在海上漂过千万里,行驶两个月,林徽因也从一开始的期盼与好奇,渐渐觉得低落与无聊。尤其是在海上的这一段日子,她因为严重晕船而身体不适,每天随波起伏,吐得不成样子。以至于最后落地之时,她仍旧有一种上下颠簸的不真实感,连走在陆地上都觉得眩晕。
在伦敦落脚之后,林徽因最不适应的是伦敦阴雨连绵的天气,那种阴郁的感觉,让林徽因不禁烦闷起来。十六岁的少女心思最为细腻,喜欢悲春伤秋,偏偏又遇到伦敦一成不变的阴雨和大雾,一切朦朦胧胧看不清晰,就像自己的未来,不知何去何从。
小雨总是淅淅沥沥下个不停,伦敦的一切都被笼罩在烟雨朦胧中,身边形形色色的异乡人说着各种口音的英语,步履匆匆。林徽因每次出去,都会沾上一裤脚的泥水,爱干净的她,非常不情愿在这样的天气里出门办事。
在异国他乡,林徽因备感孤独,这孤独的情绪在晚饭时尤其浓烈。在林宅,最热闹的时候就是每天晚饭时,一大家子人围坐在八仙桌旁,有说有笑。但是在伦敦,这一切都不一样了。
父亲每日忙于工作,去各地演讲、访问、考察,奔波于欧洲各地,时常不在英国。林徽因只得一人坐在饭桌旁,看着一双筷子、一个碗碟。
偌大的客厅里,无人陪伴。空气潮湿,环境压抑,少女心细若弦,心中的抑郁和苦闷被不断放大。林徽因时常一人静坐窗边,看着雨滴敲打窗户,无聊得直咬手指。这是一种想哭却哭不出来的痛苦,她无人诉说,只能憋在心中,任凭无助的感情一再发酵。此时,她多么希望身边能有三两知己,一同读书论道,分享心事。
后来,林徽因写信给朋友,描述自己当时在伦敦时的心境:“……差不多二十年前,我独自坐在一间顶大的书房里看雨,那是英国的不断的雨。我爸爸到瑞士国联开会去,我能在楼上嗅到顶下层楼下厨房里炸牛腰子同洋咸肉,到晚上又是在顶大的饭厅里(点着一盏顶暗的灯)独自坐着(垂着两条不着地的腿同刚刚垂肩的发辫),一个人吃饭,一面咬着手指头哭——闷到实在不能不哭!理想的我老希望着生活有点浪漫的事发生,或是有个人叩下门,走进来坐在我对面同我谈话,或是同我同坐在楼上炉边给我讲故事……”
她最高兴的时候,是父亲在家里会客的时候。林长民交友广泛,所以经常在家中举办聚会,请来各个领域的社会精英,一起高谈阔论。林徽因也热爱交际,接待客人时落落大方,游刃有余。
不过,当客人们纷纷散去,父亲也要短暂离开的时候,林徽因就会再度陷入忧伤与孤寂。
为了缓解女儿的孤独,林长民为她聘请了家庭教师,学习英语和钢琴。她的英语教师名叫斐理璞(林长民译),是一个英国人,两人很快成为朋友。斐理璞主动将林徽因带入了自己的生活圈子,介绍亲友给她认识,让她体会到了异国的温暖。
同时,这个来自东方的女孩子也渐渐引起了女房东的注意。女房东很喜欢林徽因带有灵气的双眸,觉得它总是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从林徽因的举手投足、接人待物中,她能体会到这个女孩子的端庄、教养与聪颖。也正是这位女房东,带着林徽因走出了苦闷,赶走了阴霾,走进了建筑与美的世界。
女房东是一名建筑师,她带着林徽因去探索伦敦的街道,给她讲解大大小小的建筑物。彼时,林徽因对建筑一知半解。女房东耐心地讲解,告诉她每一座建筑背后的历史故事,以及代表了怎样的文化和宗教信仰。不同的建筑拥有不同的风格,展现的情绪也不尽相同。哪些建筑是和谐与美观的,哪些建筑又是实用大气的,哪些建筑则是突兀甚至需要改造的。
林徽因站在女房东身后,看着她在画板上画远处的建筑物,仿佛开启了一扇认知新世界的窗户,领略到了一种不同于其他事物的美。女房东不仅启蒙了林徽因对建筑美学的欣赏能力,并带领她从内到外剖析建筑的原理、特点,使林徽因对建筑有了较深层次的认识。
林徽因感觉突然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在此之前,她觉得建筑物都是相似的,从没有思考过背后的文化与深意。国内的亭台楼阁、屋角飞檐,她也觉得美,只是从没有深入思考美的来源和美的细节。现在想想,那琉璃瓦、青石板,都蕴含着独特的魅力。林徽因发现只有内心的丰盈,才可以抵御时光流逝,抵御无聊苍白。她一头扎进了建筑的世界,探寻其中蕴含的美与哲学,为之深深着迷。
建筑是人文与美学的衍生物,是人类精工巧匠与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结合。林徽因在欧洲建筑中感受到了一种古朴大气之风,那些外台飘窗,暗粉色的砖瓦和高高的屋顶,一切都与自己国家的建筑风格不同。比较起来,那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美。中国的亭台水榭,花园楼阁,小桥流水,带着东方古典式的和谐隽秀,欧洲的建筑则更有张力,虽华丽却不失个性。
在跟随女房东采风写生的过程中,林徽因逐渐对建筑美学情有独钟。从此开始,她确立了自己未来的研究方向,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建筑师。
林徽因渐渐地可以分辨出哪些建筑物出自大师之手,哪些装饰有画龙点睛之妙,哪些细节又是不合时宜的。林徽因最喜欢去剑桥大学采风,因为剑桥大学的校园里保留了非常完整的中世纪建筑群。建筑是有生命、有力量、有记忆的,透过这些建筑物,后人可以读出建筑师的心境。林徽因逐渐认识到,建筑师不仅仅是盖房子的人,还是自然与艺术的沟通者,他们不仅有着一双巧手,更有着看透万物本质的心灵。
多年以后,林徽因与梁思成一同前往美国读书。那时梁思成尚未决定要研读什么专业,林徽因却笃定地告诉他,自己决定要读建筑专业。
梁思成问道:“建筑?那是house,还是building?”
林徽因笑着摇摇头:“都不是,是architecture。”
林徽因告诉梁思成,在她十六岁游历欧洲时,建筑的力量与美,哲学与人文就已经印在了她心中。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房子(house),也不是冰冷的建筑物(building),而是建筑,是古往今来大师们所留下来的思考艺术的产品,是文化的浓缩,是思绪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