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草原文化是人类文明的核心成果之一,是当代世界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草原文化与游牧社会一直是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的一个传统领域。诸多的人类学经典理论与方法就是前辈人类学家在对非洲、美洲及欧亚草原地带游牧社会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综观中国历史,在多民族文化长期交融的基础上最终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文明始终贯彻着两条主线: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原农耕文明,和以草原文化为基础的北方各游牧民族所形成的游牧文明。农耕文明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意义毋庸多议,但有关游牧文明的探讨则多限于将其理解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边缘,甚至将其与农耕文明对立。这种观点有悖于多元一体理论所展现的中华文明实质。因此,重新认识和理解游牧文化,理解其所建构的草原生态基础以及生息其中的人们,讨论其历史及现实的人文价值,有待提上议事日程。

我国草原生态区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3,这个区域内居住着43个少数民族,其中19个民族以牧业为主要生计方式,这些民族创造了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在草原这一特定的生态环境下,各个民族产生出与之相呼应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形成一整套文化体系与环境知识。生态环境的多样性与民族文化的丰富性密切相关。这些草原民族的生态知识与人文价值对于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多元文化有机共生,各民族和谐相处都有着特殊价值和重要意义。20世纪80年代中国人类学研究恢复以来,已有许多研究草原生态与文化的成果面世,成为中国人类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在全球化、现代化发展的背景下,中国草原地区也正经历剧烈的变化,生态环境如何保护,民族文化如何传承,社会问题如何解决,以及草原文明向何处去,这些问题都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对此,2011年11月在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复办三十周年学术讨论会期间,特此举办“草原生态与人文价值:中国牧区人类学研究三十年”专题会议(以下简称牧区人类学专题会议),旨在对三十年来中国人类学牧区研究进行总结,讨论国内外相关研究形成的学术认识,推动中国人类学牧区研究的深入。参加会议的主要有来自内蒙古、新疆、四川、湖北、海南、北京、上海、厦门等地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40余位专家学者及师生。

此次牧区人类学专题会议主要有四个主题:一是中国牧区人类学研究:理论与经验;二是草原生态与社会、文化;三是草原生态与牧区经济发展;为鼓励从事草原牧区研究的年轻学者,我们特别设立了第四个主题:青年研究生论坛。此次会议,大家一致认为学术和社会影响重大,推动了各高校及科研单位在牧区研究方面的合作与交流。为了让广大关注草原和牧区的社会各界人士了解此次会议上专家学者们的真知灼见,我们特将会议代表们提交的论文汇编成集——《草原生态与人文价值:中国牧区人类学研究三十年》,以供同仁们参考。该书收集的论文主要为本次会议的参会论文,在此基础上又补充了一些相关文献。

当下中国经济正在以高铁般的速度发展,游牧社会及草原环境在工业化、城市化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下也正在发生快速的变化。尤其随着工业资本大量进入草原地区,引发牧区社会环境变动的因素越来越多,情况也变得更加复杂。因为草原上存在牧业、农业、工业三种经济方式,自然产生了三个阶层或群体的关系,但他们享有的环境是同一的,资源基本是重叠的,所以能否协调好这些关系是牧区社会今后能否和谐稳定的关键。同时,由于多重力量的介入,“草原环境碎片化”和“游牧文化碎片化”的趋势在不断加剧。在这个进程中,游牧民在接受现代化带来的变化时,也在冲突中寻找着对策,寻找着曾经的草原。

我们衷心地希望这本文集的出版能够让更多的人去关注草原、关注牧区、关注牧民,也更希望更多的人去保护草原!

麻国庆

2015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