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 一吃

第三章
小吃vs宫廷御膳

古代的主食从隋唐五代时起就是米饭了,和现代的饮食几乎一模一样。

《东京梦华录》记载,饭的种类主要有羊饭、煎鱼饭、生熟烧饭、随饭、荷包白饭、大小米水饭、素米饭、水饭等,可以作为主食,也可以做成随性的小吃点心,同时也可以制成稻米粥、粟米粥、麦粥、豆粥、粳米粥、蔬菜粥,还有肉粥。稻米和麦面的饮食文化,可以算是南北习俗随着社会的发展互相影响的一大特征。

那时候的饺子有很多不同的名字,包括角子、角儿、馉饳(ɡǔ duo)儿、扁食等,《东京梦华录》中还有细料馉饳儿、旋切细料馉饳儿等其他名字的记载。饺子深受百姓官员的喜爱,连皇上也会一边吃饺子,一边观赏歌舞。

还有一种有名的面食,叫作冷淘,相当于现代人吃的凉面或冷面。用井水将煮熟的面条浸冷了食用即可。宋朝之后,槐叶淘、甘菊淘、银丝冷淘、丝鸡淘等各种冷面被发明了出来,还有用腌菜的齑(jī)淘和卤肉拌面,风味非常多样。

有主食,当然还需要有蔬菜啦!《山家清供》记录,古代的蔬菜可以制作成酱菜、盐醋腌菜、干菜。同时,古人也吃各种肉类、水产类,和现代人几乎没有区别,做法也是多种多样。羊肉、鸡肉、牛肉、鹅肉、鸭肉、马肉、驴肉、野禽肉等等,反正能抓到的,都是古人餐桌上的美味。

《陶朱新录》中就记载了关于野味的典故,宋朝蔡京府在皇宴上一连烹饪了一千多只鹌鹑!宋神宗时期,宫廷每年要消耗四十三万斤的羊肉,那个时期从辽、西夏等地传入了大量新颖的烹饪手法,这也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相融合。

不管是古代还是二十一世纪,羊肉的食疗功效都大受追捧,酒蒸羊、绣炊羊、五味杏酪羊等等都是古人餐桌上的美食。用鸡肉制作的菜肴也是数不胜数,像如今餐馆里能买到的豉汁鸡、炒鸡、白斩鸡等等。《乌青镇志》和《阅世编》记载过各种鹅、鸭制作的美食和美食盛宴,不仅做法考究,而且摆盘也很有要求。

猪全身是宝,猪肉和其内脏都是古人的挚爱。还记得我们的吃货大人苏轼吗?当他被贬至黄州时,也不忘吃、研究吃,用烧猪肉加酒制作成了东坡版的红烧肉,还写了首《猪肉颂》:“洗净铛,少着水,柴头罨(yǎn)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羙(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喫(吃),贫者不解煮。早辰起来打两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另外,苏轼在《格物粗谈·饮馔》中还写过如何制作火腿:“火腿用猪胰二个同煮,油尽去。夏天以生苋菜辅饭上,置凉处,经宿不馊。夏天肴馔悬井中,经宿不坏。凡饮酒,先食盐一匕,则后饮必倍。草果为细末,遇饮酒,以少许置盏内,即醉。煨皂角一挺置盐内,不走油。藏火腿于谷内,数十年不油,一云谷糠。”同为吃货,李渔在《闲情偶寄》曾表达过他对鱼、虾、蟹等水产品的喜爱。

可见古今中外吃货的共性,就是研究各种烹饪的方法!

畜牧业和家禽业对古人的饮食也是至关重要的,毕竟肉食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东京梦华录》记载,东京每天有数万头猪来自汴京郊区民间,“唯民间所宰猪,须从此入京。每日至晚,每群万数”,可见当时养猪的行业发展很快。

有主食,那肯定就有小吃。现代人嘴巴无聊了,随时能找点零食吃。在古代,小吃也被称为“小食”,最初指的是早餐,后来渐渐发展为零食的代名词。现在有的汤圆、麻球,可以追溯到千年前的古代,那个时候什么都有,各种甜品等都在范成大的《吴郡志·风俗》里面有过记载。

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人家吃不着的。

比如像《酉阳杂俎》里记载的唐朝小吃(bìluó),是装馅的点心,还有古楼子,类似于羊肉夹馍。《岁时杂记》里面的重阳糕,《事林广记》里的高丽栗糕,《吴氏中馈录》中的五香糕、煎堆,都是现在餐厅里可以找到的美食。一般的小吃,都是由主食演变而成的。这里我们就来一起看看美味小吃的历史渊源。

唐代白居易曾写过这样的诗句:“午斋何俭洁,饼与蔬而已。”《东京梦华录》记录过各种卖饼的店,有油饼、胡饼,可见饼在宋朝时期已经是常见的食物。宋人黄朝英曾说,烧制而成的是烧饼,用水制作而成的是汤饼,而蒸出来的是蒸饼,种类繁多,甜的、咸的都有。古人甚至还发明出了一些奇怪的口味,比如说莲花肉饼、蜂糖饼、菊花饼这些,放在现在的点评网站上,应该是各个饭店的招牌特色菜了。

说起解馋的健康零食,不得不看看丰富的水果品种。自从古代南北的往来增多之后,百姓们日常可以买到北方和长江流域的各类水果,以及来自亚热带的果品。同时,储藏和加工的手法也在日益精进,冷藏、窖藏、密封等方法被发明出来,虽然防腐剂的技术没有现今社会发达,但是通过将鲜果制作成炒货、干果、蜜饯、果脯等方式,延长了水果的保存期限。

从先秦到明清,中华美食数不胜数。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的发达,我国与邻国的交流日益频繁,各种外来食物丰富了我国吃货们的食谱。

我们今天司空见惯的食物和调味料,很多都是古代时外来的。对于这些外来食物,古人在它们的名字前面会加上“胡、洋、番”等字样,方便区分。

“胡”字打头的食物有胡荽、胡桃等等。胡荽就是香菜,源于地中海地区,而胡桃就是核桃,原产于西域,都是西汉时期由张骞带回中原地区的。

带“番”字的食物,比如番薯,本来是墨西哥、哥伦比亚等美洲国家当地人的主食,通过西班牙殖民者引入东南亚国家,最终传入中国。番木瓜就是木瓜,据说是唐宋时期或者直到明末时期,由墨西哥传入中国。番荔枝也被称为佛头果、释迦果、番梨,主要产自热带美洲陆地,或加勒比海的海岛,和西印度群岛上,到十七世纪才传入中国的热带地区进行培植。

带“洋”字的外来物种包括西洋苹果、西洋参、洋芋、洋姜等,也是在古代从欧美传到中国的。由此可见,不论是什么样的外来物种,都与当时的文化交流、社会发展和地理条件息息相关。

《礼记·王制》记载:“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中国、夷、蛮、戎、狄,皆有安居、和味、宜服、利用、备器。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

可见,来自不同地区的古人,吃的东西也不一样!这个差异性是与当时民俗、环境、经济和原材料息息相关的。像现在的文化差异一样,语言都不一样呢,那“吃”上面的喜好,肯定也不尽相同。

汉武帝建元年间,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大家应该都有所了解,他数次被俘虏,历经千难万险平安返回中原。不过,也正因为他,我国开辟了这条从长安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带动了中原和西域少数民族的交流,也带来了很多西域的美食。

那个时候,西北方的少数民族被称为“胡人”。和“胡”字相关的,比如胡麻、胡饼、胡荽(香菜)、胡桃、胡蒜等,大都是从西北传入的食物。西北少数民族除了带来很多瓜果蔬菜和调味料,还带来了不少新鲜的美食,像乳酪烹饪、羌煮貊炙、胡羹、羊盘肠等,都是从西域流传至中原的。

所以,很多现代中餐必备的调味料,都是在古代来源于少数民族地区哦!举个例子,姜是源自南方的少数民族。连葱都是齐桓公带回来的。

做菜的话,没有“油水”怎么行?古代的中原地区主要食用的是动物油脂,比如猪油、牛油、羊油。植物油的使用,一直到芝麻引进后才开始。《齐民要术》和《梦溪笔谈》里有记录,芝麻是“脂麻”的谐音,是张骞从大宛引进来的“油麻之种”,芝麻来自南部的热带草原,本来在中原地区是找不到的。

魏晋至唐宋时,陆续从国外引进了各种各样的瓜果蔬菜。《齐民要术》中,记载了从印度传入的茄子、黄瓜。黄瓜产于印度,之前被称为胡瓜。如果没有张骞,我们现在的盘中餐真的要少好几道菜啊!

有一种“千金菜”,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就是我们的莴笋了!吃起来清脆爽口,是当时呙国进贡的美食,所以在古代非常稀有。隋朝朝廷为了求得莴笋的种子,可是花了大价钱,所以才取名为“千金菜”。

唐朝盛世,唐太宗广受拥戴,被四方奉为“天可汗”。“贞观之治”开启了唐王朝的鼎盛时期,奔放自由和开明的生活方式,吸引了四面八方的人们前来长安。

食物不仅仅代表着古代中国的昌盛繁荣,更能体现出国家与国家、文化与文化之间的交流互通。真正受到影响的,除了吃的东西,还有吃饭的方式。

唐朝之前,古代的中国人是跪坐着吃饭的,类似于现在韩国人、日本人的礼节。当时大家吃饭的时候,习惯分开席地跪坐,每个人在小食案分而食之。可以脑补一下这个画面,饭菜来了,一个人一个小桌子,跪坐在自己的小垫子上吃自己的那份餐,想跟同桌聊个天,可能需要提高嗓门,是不是想想就累?

胡人本身就比较奔放,吃饭也不讲究“分餐制”,这种分餐制对于他们而言,不利于沟通交流。

在唐代,胡人的吃饭习惯开始对中原地区有了深远的影响。如果没有当时引入的“胡床”和“貊盘”,可能我们在二十一世纪还得跪坐着吃饭,一顿饭后可能腿都麻了。这里的胡床类似于马扎儿一样的小椅子,而貊盘则是盛放食物的盛器。在此之后,中国百姓开始习惯合食,而不是分开跪坐着吃饭了。

《本草纲目》记载,油菜来自西北少数民族,上古时期已经传入中原民间,一开始是被当作菜,到唐朝才开始用其榨油,宋朝时期得名油菜。

在宋、元、明、清几个朝代,西方美食不断进入中国的菜谱当中。

十五世纪末到十六世纪初期,麦哲伦首次完成环球航海,标志着世界进入“大航海时代”。也是在这个时代,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欧洲人进军美洲建立殖民地,往来的商队将大洋彼岸的农作物带到了世界各地,其中也包含当时的中国。

“郑和下西洋”是在公元1405年至1436年间,三宝太监郑和前后七次花了三十余年的时间,西下大洋,从东南亚到东非去了三十多个国家,带回来了很多美食和奇珍异宝。

明朝时期传入中国的蔬果,有原产于墨西哥的辣椒,原产于印度尼西亚的苦瓜,原产于南美的菠萝、土豆、甘薯、玉米、花生。明朝人王象晋的《群芳谱》中记载,向日葵也是明朝时期传入的。可见明朝时期的百姓口福不浅,向日葵不仅好看,葵花籽还可以解馋。

“番”这个字,也是这个时候开始兴起的。“番有”是“外来”的意思,其他的国家则被称为“番邦”。说到“番”字,我们来了解一下关于番茄有趣的历史。番茄也被称为西红柿或狼桃,原产于美洲,后传入欧洲。当时,由于其颜色过于艳丽,曾被人当作有毒的东西,大家都不敢吃。根据考古学家的调研,在西汉古墓中就有番茄的种子了,史学家推断西红柿是沿着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只不过当时人们并没有把番茄当成食物,而是作为观赏植物,一直到晚清光绪年间才正式成为人们的盘中餐。

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清朝的统治渐渐走到了尽头。这个时候西方人带来的物品前面都会加上一个“洋”字,比如西洋苹果、洋梨、西洋参、洋芋、洋姜、洋白菜。

从先秦到明清,最终到现代,国人的食谱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变化、丰富,满足了不同历史时期吃货们的胃口。

外来美食大盘点——苦瓜篇

苦瓜,原名锦荔枝,又名癞葡萄,元时名红姑娘。郑和的翻译官费信撰写的《星槎胜览》里面记载:“苏门答剌国一等瓜,皮若荔支,未剖时甚臭如烂蒜,剖开如囊,味如酥,香甜可口,疑即锦荔支也。”

虽然苦瓜从明初就在我国南方开始种植,但是因为它味道苦涩,并没有受到美食家的喜爱和青睐。因此,很多美食相关的典籍如《中国古典食谱》《闲情偶记》和《随园食单》里﹐都没有苦瓜的记述。

可渐渐地,人们发现苦瓜虽然味道苦,但苦过之后,别有一番清新的味道。更有文人赞颂苦瓜“口苦能为偈,心清志方操”,可见,品尝过人生的甘苦,能够令人更明白节操的价值。

苦瓜的种类有很多,其中有一种“白玉苦瓜”以其精美的外观,洁白的肤色令人印象深刻,这种苦瓜比常见的绿色品种口感更加脆爽,苦味也要淡一些。同时,白玉苦瓜兼具精致的外形和苦瓜清凉解毒,明目助消化,低热量等特点。在炎炎夏日,无论是凉拌还是清炒都是一道美味又对身体有益的佳肴。

当然,我们平时比较常见的,还是表皮绿色的苦瓜。如果你不喜欢它的苦味,可以通过泡盐水,用沸水焯烫的方式来祛除。而且,苦瓜是蔬菜中的“自苦”型选手,它的苦味并不会沾染到一同烹饪的其他食材上,还会显得其他菜更甜、更好吃,所以也被称为“君子菜”。

明代王象晋创作的《群芳谱》中称苦瓜为红姑娘,此外,苦瓜还有红羊、红绫鞋等称谓。如果你看过苦瓜从青涩到成熟的过程,就会明白。当苦瓜成熟的时候,瓜身先是会慢慢变黄,然后从内而外地红起来,苦味也褪去,转变为甜味。苦尽甘来,这就是苦瓜带给我们的人生感悟。

当代著名作家、诗人、学者、翻译家余光中先生,还曾创作过一首名为《白玉苦瓜》的现代诗。他在故宫博物院观赏一件白玉雕琢的苦瓜时灵感乍现,以物寄情,表达了诗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珍惜之情。

《诗经》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在古代社会,地位最高的就是帝王了。作为一国之君,不仅位高权重,吃的穿的肯定都得是最好的。当时的宫廷肴馔,放在今天可算是奢华的大餐了,一般人想吃都吃不到。这里我们来一起看看,宫廷御膳是如何一步步地从皇宫深闱走进现代餐厅里的!

御膳最开始还比较简单,毕竟远古社会的资源有限。后来,宫廷宴会变得烦琐奢华,对色香味还有情调都有极高的要求。《诗·小雅·鹿鸣》里描述了周王与群臣欢聚一堂,在宴会上尽享宫廷美食的情景,当时不仅要吃得畅快,而且需要音乐助兴。

其实,周代的御膳已经比较复杂,吃的东西有肉酱米饭,烤羊羔和烤乳猪等。各种肉类的做法和现在的做法差不多。那时的御膳席已有私席和官席之分,私席指的是亲友旧故间的聚餐,而官席是指天子招待朝臣或者外邦使臣时设立的大规模筵席,听起来排场就很大。当时的宫廷宴席讲究礼仪不说,连天子吃饭都要祭祀,衣服还要换好几套。餐品空前丰盛,工序也比较烦琐。试想一下,咱们现在吃饭,如果其间要烧香叩拜还要换好几套衣服,是不是等坐下都饿过劲儿了?

战国末期,食玉之风终于被六畜八珍替代,六畜包括猪、牛、羊、马、鸡、狗。而八珍则为龙肝、凤髓、鲤尾、豹胎、熊掌、羊脂、猩唇、鹗炙。猩唇听起来很诡异,却是当时秦国丞相吕不韦的最爱。当时主食主要是稻、黍、稷、粱、麦、菰这六谷,喝的有六清。外加百余款山珍海味和酱料,吃饱吃好肯定没问题!古人还对五行养生极为考究,吃饭讲究应合四时之变,因而每个时间点都有不同应季的食材。比如春天适合品尝小羊、小猪,夏天适合吃鱼,秋天可以品味小牛和麋鹿,而冬天适合食用大雁。

古代的御膳主要可以分为几种。

第一种被称为“祭终御膳”。“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周王室非常重视祭祀。祭祀结束后,王室会与大臣们进行聚餐,祭终御膳排场大,餐品质量高,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御膳。

第二种是“农事御膳”。讲的是天子、诸侯、公卿、大夫,以及各方官员选良辰吉日,直接参与到农耕活动当中,与民同乐。礼毕,宴席就开始啦。

第三种被称为“私旧御膳”,又称“燕饮”。指的是君臣一起品尝好吃的。

第四种是“竞射御膳”,这里的“射”指的是射礼。射箭在当时,是君臣间以及家人间常见的活动之一,而与诸侯国之间的“宾射”之宴则是帮助大家促进感情的好方法之一,氛围好不热闹。

第五种是“聘礼御膳”,是天子特意设宴款待外臣的,场面颇为隆重盛大!大家边吃边看节目,是比较重要的外交活动。

第六种是“庆功御膳”,也就是庆功宴。同样排场盛大,载歌载舞。

宫廷御膳既然是呈给历代帝王的,必须代表着每个朝代厨艺的最高水平。每个朝代对御厨的要求也不一样,如果能把他们召唤到现代,我们就有口福了!

夏朝时的庖正是专门负责君王膳食的官职,相当于后来的御府。此后御厨渐渐有了分类,负责烹饪的“庖厨”,负责宰杀牛羊的“宰夫”,负责鱼类的“司鱼”和负责汤品的“内瓮”,共同负责御膳和祭祀。

西周时期,御膳和政治融为一体,强调的是礼乐精神和等级制度,菜品比较多样化。《周礼》中记载,管理御膳的一共有二十个部门,专门负责天子和后宫王后、世子的饮食服务。“膳夫”负责天子,而“庖人”“内饔”“亨人”等则负责王后和世子。

那么在御膳之上,大家吃的都是什么呢?

秦汉时期平民一天只吃两顿饭,而西汉时期的帝王一天可以食用四餐,诸侯一日三餐。

宫廷中的饮食肯定跟民间的不一样。比如先秦时代的西周王室居然食玉!传说玉是阳精之纯,《穆天子传》中有记载周穆王向西寻玉的事迹。而当时他们吃的并不是一整块玉,毕竟那样光想想就觉得容易伤着牙齿。在新年和祭祀的时候,皇亲国戚会把玉屑放到食物里来吃,就像如今大厨会在食物上放金箔一样。

秦汉时期的御膳和周代差不多,只不过吃的种类更多了一些。比如面食添加了汤饼、蒸饼和胡饼,还有各种豆制品和豆豉等调味酱。负责天子御膳的有上千人,吃起饭来非常讲究,烹饪的方式如酱、腌、糟、醉、蒸、煮等应有尽有,厨艺很是高超!

汉代的时候,已经形成了鲁、川、粤三大菜系,所以御膳必须包含八珍。“水陆八珍”包含鱼翅、海参、明骨、花胶、燕窝、熊掌、鹿筋、雪蛤,而“动物八珍”包含熊掌、象拨、驼峰、猩唇、鹿尾、猴脑、豹胎、燕窝。皇帝御膳宴请朝臣时,把酒言欢,觥筹交错,也少不了丝竹之乐。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原饮食受到少数民族地区饮食的影响,宫廷御膳的种类更加丰富。烤肉、涮肉都流行了起来。晋代流行奢侈的饮食,晋武帝司马炎曾经在驸马王济家里吃过用牛奶和人奶做成的乳酪,听起来有一点变态!而东晋时期因为建康临近长江,所以宫廷的御膳流行起鱼来。同时,皇宫中还流行用鲨鱼肠肚制成的酱,伴着美酒,真是我们现代人也想象不到的盛宴。

隋朝时期比较短,谢讽所著《食经》曾描述过昏庸无道的皇帝花天酒地的故事。唐代太平盛世,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所以御膳更加丰富创新,名字起得也非常好听,比如百花糕、清风饭、王母饭、红绫饼(dàn)。御膳名菜包括浑羊殁忽、灵消炙、红虬脯、遍地锦装鳖、驼峰炙、驼蹄羹等。

唐朝天宝年间春节之时,唐玄宗曾用熊肉和鹿肉包子宴请宠臣,名为“玉尖面”,伴着鹿血炖煮鹿肠,味道十分特别。

皇帝非常看重宴席酒会。唐朝时期的宰相韦巨源特意为唐中宗设计出“烧尾宴”,山珍海味奢侈无比。《清异录》中记载,韦巨源举办的烧尾宴包含了五十八种菜肴和二十多种糕点,荤菜有熊、鹿、驴、狸、鸡、鸭、猪、牛、羊、兔、鹌鹑,还有虾、蟹、青蛙、鳖、鱼,快把动物园搬到餐桌上了。

辽国皇帝喜爱野味,过年的时候会用毗狸(一种鼠类,即竹䶉)做菜,因为这种动物非常稀有,所以只有一品官员和皇室子弟才得以享用。可见当时过年的食物,除了家畜家禽和各种主食之外,野味也登上了舞台。

至元代,蒙古族人一统天下,所以宫廷宴席主要以蒙古族的特色食物为主,比如酥油、乳酪、马奶酒、驼乳糜、炙天鹅、野骆驼蹄、鹿唇。《饮膳正要》曾收入了各式少数民族菜品近百种,原材料主要是以牛羊肉为主。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贫寒,曾经吃一个白菜豆腐做的“珍珠翡翠白玉汤”就满足了,但是成为皇帝之后,他仅午餐就能摆满一大桌子,菜单包括胡椒醋鲜虾、烧鹅、火贲羊头蹄、鹅肉巴子、咸豉芥末羊肚盘、蒜醋白血汤、五味蒸鸡等,还有各种茶饮佐味。

从明朝之后,御膳机构逐渐完善,同时分工明确,包含尚膳监、尚食局、光禄寺和太常寺,在这里工作的就有好几千人,常见御膳就有两百多道菜。当时的宫廷御膳强调吃时令菜肴,同时添加了江浙菜系的南方味道,南北混合后种类更加繁杂。烹饪的方法和菜品种类繁多。《事物绀珠·国朝御肉食略》记载:“凤天鹅、凤鹅、凤鸭、凤鸡、凤鱼、棒子骨、烧天鹅、烧鹅、白煠(炸)鹅、锦缠鹅、清蒸鹅、暴腌鹅、锦缠鸡、清蒸鸡、暴腌鸡、川炒鸡、白煠(炸)鸡、烧肉、白煮肉、清蒸肉、猪屑骨、暴腌肉、荔枝猪肉、臊子肉、麦饼鲊、菱角鲊、鲟鳇鲊、饟鱼、蒸鱼、猪耳、暴醃肫肝、煮鲜肫肝、玉丝肚肺、蒸羊、羊。”

清代的宫廷早膳就可以吃到燕窝扁豆锅烧鸭丝、酒炖鸭子、燕窝肥鸡丝、竹节卷、糊猪肉这些美味,而午餐更是有百种之多。清朝的菜品名字都有着“吉祥如意,长命百岁”等寓意,可见清朝时期人们不仅在意食物的味道,而且名字好听也很重要!

清宫宴可以说是御膳的巅峰,其受到满族菜、鲁菜和淮扬菜的影响。虽然很多菜肴在民间也有,但完全比不上清宫中的奢华,比如一道普通的八宝鸭放到皇宫,制作起来就要复杂许多,工艺和味道必须是最好的才可以!

清朝的御膳房,其实是御茶膳房的简称,它包括御茶房、御膳房及其附属机构,由内务府管理。康熙比较节俭,御膳房一年的花销有几千两。但是乾隆就奢侈多了,乾隆晚期御膳房一年的花销高达两万两。

各地每年还需要向清廷进贡特产,山东是扁豆和凤尾菜,浙江则是酱菜和南方菜系,而福建负责闽姜。为了储存新鲜的食物,紫禁城内造了五所冰窖,常年储存寒冰,可谓是天然的冰箱。

清宫的御膳房包含荤局、素局、挂炉局、点心局、饭局等五局。荤局顾名思义,包含鱼、肉、海味菜,素局则负责青菜、干菜、植物油料等,挂炉局负责制作烧、烤菜点,而点心局主管制作包子、饺子、烧饼,以及各种糕点等。最后饭局负责粥、饭的制作。御膳房里面设立各种岗位,皇上每日的吃食都有规定的厨师和配料,不允许随意更换。

清朝皇帝对于饮食格外看重,连喝的水都是京西玉泉山之水,所以每日都有络绎不绝的马车专门负责运送新鲜的泉水。同时,皇上每天的御膳至少有二十余品菜肴、四味主食、二品粥汤,鸡鸭鱼肉、奇瓜异果,还有从各地进贡的山珍海味,应有尽有,每天都变换着花样,连皇宫里的米饭都是黄、白、紫三色的上等贡米。

所谓“美食须美器”,御膳中所使用的餐具也都是制作精美,仿佛艺术品般讲究。有金、银、玉、水晶、瓷、珐琅、翡翠,以及玛瑙制作的盘、碗、匙、箸等。在食用御膳之前都需要用银器“试毒”和太监“尝膳”,保证食物安全。《清朝野史大观》记载,乾隆时期的张安官是乾隆南巡时带回来的御厨,以“冬笋炒鸡”赢得了皇上的胃,这个人还在金庸先生的《书剑恩仇录》中出现过,可见在当时是非常有名了。

慈禧太后的膳食非常奢侈,据说她的正餐摆放起来需要用三张桌子,菜品有百余种。慈禧的寿膳房中有一名厨王玉山,拿手好菜被称为“四大抓”:抓炒里脊、抓炒鱼片、抓炒腰花、抓炒虾 。

除了日常的御膳,宫廷中还有不胜枚举的筵宴,比如太和殿筵宴、乾清宫家宴、皇太后的圣寿宴、皇后千秋宴、皇子成婚宴、重华宫茶宴,还有千叟宴等等,加上逢年过节各种宴席数不胜数。

《啸亭杂录》记载:“国家肇兴东土,旧俗所沿,有喜起、庆隆二舞。凡大燕享,选侍卫之獧(狷)捷者十人,咸一品朝服,舞于庭除,歌者豹皮褂貂帽,用国语奏歌,皆敷陈国家忧勤开创之事。乐工吹箫击鼓以和,舞者应节合拍,颇有古人起舞之意,谓之‘喜起舞’。又于庭外丹陛间,作虎豹异兽形,扮八大人骑禺马作逐射状,颇沿古人傩礼之意,谓之‘庆隆舞’。”可见丝竹声乐中享受盛宴,有的时候还有杂技表演,很有情调。

清朝的御膳中,以乾隆年间的“满汉全席”最为著名,也是最盛大隆重的御膳宴席。一般会邀请朝廷官宦和王公贵族盛装赴宴,奇珍馔馐琳琅满目,配以百余种菜品和鼓乐伴舞助兴。千余人前来赴宴,张灯结彩,热火朝天。

“满汉”顾名思义,包含“满菜”和“汉菜”,吃的时候也要按照这个顺序,吃到一半的时候还需要更换桌面“翻桌”。既然排场如此盛大,那么礼仪也是非常隆重。在奏乐声中,宾客坐下食用点心,行敬酒礼后才能正式吃饭。

乾隆甲申年间李斗所著《扬州画舫录》曾绘制过满汉全席中的千百名馔,作为清朝皇宫菜品种类最多的御膳宴席,满汉全席规定菜肴总数为一百零八道,其中五十四道为北方菜系,五十四道为南方菜系,还有四十四道各式各样的满洲饽饽,主、副食随时都可以添加。

满汉全席的雏形在雍正年间形成,重大发展在乾隆、嘉庆两朝,菜肴要分五次才能上完。第一份是海鲜,有头号五簋碗十道,以汤羹为主,包括燕窝鸡丝汤、海参烩猪筋、鲜蛏萝卜丝羹、海带猪肚丝羹、鲍鱼烩珍珠菜、淡菜虾子汤、鱼翅螃蟹羹、鱼肚煨火腿、鲨鱼皮鸡汁羹、血粉汤等。第二份是水陆八珍,有簋碗十道,包括鲫鱼舌烩熊掌、糟猩唇猪脑、假豹胎、蒸驼峰、梨片伴蒸果子狸、蒸鹿尾、野鸡片汤、风猪片子、风羊片子、兔脯奶房签等。第三份是时鲜菜,有细白羹碗十道,包括假江瑶鸭舌羹、猪脑羹、鸡笋粥、假斑鱼肝、芙蓉蛋、鹅肫掌羹、糟蒸鲥鱼、甲鱼肉、肉片子汤、茧儿羹等。第四份则为蒸烤佳肴,包括毛鱼盘件,炙、油炸猪羊肉,挂炉走油鸡、鹅、鸭、鸽臛,白煮猪羊肉,白蒸小猪子、小羊子、鸡、鸭、鹅等。第五份算是下酒菜,包括洋碟、热吃劝酒、小碟、枯果、鲜果等,将奢华美食宴席发挥到极致。

满汉席包含六种宴席:蒙古亲潘宴、廷臣宴、万寿宴、千叟宴、九白宴,还有节令宴。

蒙古亲潘宴是清代皇室和蒙古亲族的御宴,每年都要举办,满族一、二品大臣都必须参加,放在今天有一种工作应酬的感觉!虽然饭很好吃,但是伴君如伴虎,朝臣们吃起饭来可能心也挺累的。

无私殿的廷臣宴设立在每年正月十六日,大学士和功臣还有蒙古王公都可以参加,赴宴的时候需要遵从宗室宴之礼,坐在高椅上饮酒作诗,算是每年皇上拉拢群臣的一种聚餐方式。

万寿宴顾名思义,就是清朝帝王过生日的派对,后宫佳丽还有文武百官,包括皇亲贵族都必须参加,同时进贡贺寿礼,乐舞宴饮,各种珍贵的食材一应俱全,分外壮观!

康熙帝席赋《千叟宴》用来描述在阳春园举行的千人御宴,后被称为“千叟宴”,在乾隆时期发展得格外盛大,可谓“恩隆礼洽,为万古未有之举”,御宴上的菜品也可谓飞禽走兽搜罗毕至。

道光皇帝曾作诗“四偶银花一玉驼,西羌岁献帝京罗”,描述的就是康熙年间,蒙古部落每年都会进贡“九白”:白骆驼一匹、白马八匹。“九白宴”因此得名。

节令宴指的就是按照节日举办的筵宴,包括冬至宴、元日宴、除夕宴、元会宴、春耕宴、端午宴、乞巧宴、中秋宴、重阳宴等。清宫的文化受到中原的影响,所以清朝皇宫中按照节日民俗所吃的特产和民间相仿,比如腊八粥、元宵、粽子、冰碗、雄黄酒、重阳糕、乞巧饼、月饼等等。办元旦宴的时候会用燕窝摆成“三阳开泰”,非常奢华,以表吉祥和祝福。

简而言之,古代的皇宫动不动就喜欢举办个宴会。可以说,历朝历代的宫廷御膳,代表了那个时期厨艺的最高水准!

古代御用食谱

大名鼎鼎的烤鸭

北京烤鸭其实源于南京板鸭。明成祖迁都北京时,带走了南京烤鸭的高手,清朝嘉靖年间烤鸭渐渐从宫廷传至民间。清朝时期用玉泉山填鸭来烤。填鸭和普通的鸭子不一样,长得快而且肉质鲜美。烤鸭需要制作者在清洗完填鸭的内脏之后,在脖子处充气撑起鸭脯,用沸水和饴糖水淋过鸭子之后晾干再烤,外酥里嫩,肥而不腻。吃的时候切成片,鸭皮蘸白糖,连皮带肉的鸭肉则配甜面酱、黄瓜、葱丝,还有蒜泥一起包在饼里吃。

百鸟朝凤

御厨在乾隆帝为庆贺其母钮祜禄氏六十岁的寿宴上创作了这道菜,主要是用母鸡和鸭胗制作而成,同时在砂锅中放入绍酒、葱和姜,小火慢炖之后加入猪油、蟹黄、少量盐和胡椒粉继续煮煨,最后放置于扁长形酒盅内,抹上猪油,同时将香菇和火腿摆出凤凰的翅膀和尾巴,每个酒盅加入一枚鸽蛋,蒸熟后摆成百鸟朝凤的样子,淋上香醇的汤汁即可。

红娘自配

光绪初年,由御厨梁会亭根据《西厢记》为慈禧太后定做出来,为的就是让侄女梁红萍出宫。一连吃了三年,慈禧才同意让宫女出宫。这道菜主要由鲜香酥脆的炸虾和猪里脊肉调制而成,同时加入绍酒、淀粉、番茄酱、胡椒粉、面粉、葱姜等调味料,还有少许香菜。

猴首庆寿

菜如其名,是为了给慈禧太后庆寿制成的大餐。制作过程需要先用猴头蘑做成猴头的样子,加上鱼丸来代表蟠桃,灵感来源于《西游记》中孙悟空偷蟠桃的故事,加上鸡油、料酒、胡椒粉及葱姜等调味料精工细作,最后被列入到满汉全席当中。

雍亲王府烧鹿筋

雍正曾经最喜欢吃鹿筋,因为“吃什么补什么”,食用鹿筋据说可以强身健骨。烧鹿筋就是以鹿筋为原料,加上卷心菜、枸杞和浓鸡汤,成为御用名菜。

“末代”西餐

末代皇帝溥仪钟爱西餐,曾下令成立两种膳房:野意膳房主要做中餐,而番菜房主要负责西餐。同时,为了能让清宫中的西餐和洋人所做的相媲美,还特意聘请了西方的厨子,同时在番菜房中增添了西方人吃饭所用的刀叉勺,还有咖啡壶和一系列碗盘等西餐餐具。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评价:“耗费人力、物力、财力最大的排场莫过于吃饭。”

中国的对外活动始于秦汉时期。自西汉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正式开通,古代中国和沿途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开始愈加频繁。张骞从西域引进了胡人的食物,同时也把中原的食物,比如桃、李、杏、梨、姜、茶叶等土特产带到了西域。原西域地区的汉墓还挖出来了筷子,可见中原的筷子,还有传统烧烤肉啖炙法,对于中亚和西亚地区的饮食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丝绸之路分为西北和西南两条路线。北起西安,从成都经云南直达缅甸和印度的西南丝绸之路,对我国食物的出口至关重要。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军队曾经南征,一直到今日的越南等地。东汉王朝官兵在两国交界处留驻时,正好是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当时汉兵吃粽子,到现在东南亚端午节还保留着吃粽子的习惯。

海上丝绸之路途经泰国。从唐朝开始,泰国与中国交往密切,我国很多南方居民甚至移居到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定居,也将我们的米食、挂面、豆豉、腊肠、腌鱼、干肉和餐具带了过去,此外还包括其他制作美食的工艺,比如制糖、制茶、豆制品加工这些技术,以及陶瓷的制作工艺。在中国的陶瓷传入泰国以前,当地人吃饭是用植物的叶子做盛具的。

缅甸、老挝、柬埔寨等国家均受到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元朝军队曾进入缅甸驻扎,同时还有福建的很多商人去了缅甸,一直到现在缅语中还有很多用福建方言拼写出来的词汇,像筷子、豆腐、荔枝和油条。

中国的很多蔬菜水果也传到了菲律宾,比如白菜、芹菜、大豆、梨、柿、柑橘、石榴、水蜜桃、香蕉。除此之外,菲律宾还有一些中国特色的美食,尤其是我国南方的食物,譬如馄饨、米线、春饼、叉烧包、杂碎、烤乳猪,还有米粉、面干、豆干、豆豉。当地人做饭用的锅碗瓢盆,都有中国文化的影子。

马来人的祭祀活动、礼仪、饮食习惯和古代中国人的习惯非常相似。举个例子,“塔夫”在马来语中是“豆腐”的意思,深受当地人喜爱,当地人还会将豆腐和咖喱一起制作,可以说是融合了中国和当地的文化。

移民到印度尼西亚的中国人带去了酿酒、榨油、制茶、制糖、水田养鱼等技术,也带去了不少特产美食。

日本料理同样深受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唐朝高僧鉴真东渡日本之时,带去了薄饼、干蒸饼、胡饼等一系列糕点,日本当地称这些糕点为“果子”。除此之外,鉴真东渡带去日本的还有中国的饮食文化,其中包括筷子的使用,面条、馒头、饺子、馄饨等主食和酱料的制作方法。当时日本留学生来到唐朝,将我国的民俗和饮食习惯带回到日本,譬如元旦饮屠苏酒,正月初七吃七种菜,三月上巳摆曲水宴,五月初五饮菖蒲酒,端午节吃粽子,还有九月初九饮菊花酒。日本人还改进了中国的粽子,根据当地人民的口味发明出喜粽、饴粽、葛粽、朝比奈粽等其他口味。

后来,清代中国僧人黄檗宗带着素食菜来到日本,这种素食菜称为“普茶料理”。之后还有一种荤素菜肴流传到了日本,被称为“卓袱料理”。胡麻豆腐、松肉汤等也在日本广为流传。

豆酱在日本被称为“唐酱”,蚕豆被称为“唐豇”,辣椒被称为“唐辛子”,萝卜被称为“唐物”,花生被称为“南京豆”,豆腐皮被称为“汤皮”。做饭常用的调料如酱油、醋、红曲,还有经常食用的豆腐、酸饭团、梅干、清酒都是从中国传入日本的。同时,还有一些来自中国的食物,就直接用“引进者”的名号来命名。比如明朝万历年间,日本僧人泽庵来中国学习厨艺,他用萝卜拌上盐和米糠腌渍后的菜,便被称为“泽庵渍”。清朝顺治年间,日本僧人隐元将菜豆带回日本,菜豆被称为“隐元豆”。

如今,日本料理中最著名的就是刺身了。刺身对于日本而言,就如国粹,也是古代日本招待外国使臣最高的礼仪。这种生吃鲜鱼的方法,其实来源于中国,在我国古代被称为“鱼脍”。

《论语》《春秋》《孟子》中就有关于生鱼片的记载。刺身在唐宋时期极为盛行,唐人《斫脍书》是一本专门讲切生鱼片刀法的书。宋代食神苏东坡在《仇池笔记》中也记录了生鱼片的制作工艺。

唐朝的饮食文化对日本影响颇深,“鱼生”正是在唐朝时期传入日本。刺身最初被称为“切片”,指所有生食的切片食物。

人们常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日本是四面环海的岛国,盛产海鱼,海鱼体内的寄生虫一般无法寄生在人体内,所以很快日本人就发现吃鱼简直是太美味太容易了!只是我国明清时中原地区人在养鱼的时候,经常用人畜粪便作为肥料,人们生食这样的鱼导致寄生虫感染,因而在明清时期,生鱼就没那么受中国人喜欢了。

公元七世纪,日本天武天皇颁布了第一条“食肉禁令”:“亦四月朔后,九月三十日前,莫置比满沙伎理梁。且莫食牛、马、犬、猿、鸡之宍,以外不在禁例。”其中四至九月份为禁食期,主要是为了保护资源,也应了孟子曾说的“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之后历代统治者竞相效仿,所以这条禁令也是鱼类成为日本主流美食的一大原因。

随着提倡“众生平等”的佛教传入日本,“食肉禁令”包含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续日本纪》记载:“和买畿内百姓私畜猪头,放于山野令遂性命。”为的正是保护猪和维持政治社会之需,同时避免资源开采过度,保护农业生产链。

可以说,中国的饮食文化受到了世界多地的风俗影响,同时也影响了其他国家的饮食文化和民俗习惯。也正是文化与文化之间的互补和交流,让每个国家的餐桌都丰富了起来。

【本章参考文献】

《酉阳杂俎》《岁时杂记》《事林广记》《吴氏中馈录》《东京梦华录》《猪肉颂》《格物粗谈》《乌青镇志》《吴郡志》《萍州可谈》《阅世编》《闲情偶寄》《汤饼》《续资治通鉴长编》《山家清供》《陶朱新录》《诗经》《汉书》《吕氏春秋》《礼记》《齐民要术》《梦溪笔谈》《左传》《茶经》《本草纲目》《群芳谱》《广雅》《四民月令》《肘后方》《史记》《星槎胜览》《救荒本草》《博物志》《说文解字》《西斋偶得》《周礼》《论语》《膳夫经手录》《南史》《食经》《卢氏杂记》《清异录》《饮膳正要》《明宫史》《事物绀珠》《清朝野史大观》《书剑恩仇录》《啸亭杂录》《扬州画舫录》《清稗类钞》《千叟宴》《西厢记》《曹操集》《我的前半生》《春秋》《孟子》《仇池笔记》《天武天皇令》《续日本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