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 一吃

第二章
甜品来一打

提到甜品,人们可能想起来的是蛋糕、仙草或者芒果西米露一类的。其实,鲜花也是甜品的配方之一,例如桂花酒酿小圆子、玫瑰花酥饼、清炒栀子花等等。

花朵不仅好看,还具有医疗价值。《本草纲目》上记载月季汤还可以治疗创伤肿痛。《饮馔服食笺》上面也有关于茉莉花的奇特做法,和豆腐一起熬制,通气凝神,清香宜人。除此之外,紫藤花制作而成的“藤萝饼”也是著名糕点之一。《燕京岁时记》里写到,把紫藤花的花瓣研制成蜜饯之后放在糖面和制而成的饼里,用炉火烤成酥饼。后人又对其做了一些改良,加入核桃、葡萄干、山楂,美容养颜,富含维生素,可以说是当代“仙女”们的必备甜品了。

上面提到的这些甜品,都是又好吃又好看,接下来要介绍的这类用鲜花做的小食,可能就不那么雅致了。我们先来看两句诗:

未忍污泥沙,牛酥煎落蕊。

明日春阴花未老,故应未忍着酥煎。

猜到这是哪种花了吗?第一句出自《雨中看牡丹三首》,第二句出自《雨中明庆赏牡丹》。若是把“未忍污泥沙,牛酥煎落蕊”翻译成现代文,大概就是“不忍花枯萎,落花煎炸吃了”。

这两首诗都是大名鼎鼎的“吃货”苏轼所作。而这道菜,便是著名的“东坡炸牡丹”。诗中所用的“牛酥”,则是用奶皮煎制而成的酥油,很像国外烹饪时所用的黄油。

想当年,苏轼被发配到全国多地,为了弥补受伤的心灵,吃遍当地美食,顺便给相中的美食命个名,例如“东坡肘子”“东坡肉盖饭”“东坡烧卖”等六十多道菜。时至今日,人们在饭馆里仿佛还能看到当年东坡才子风卷残云的身影。

作为无数菜品的命名人,苏轼将“油炸牡丹”的做法用诗句描绘得栩栩如生,尤其是那句“牛酥煎落蕊”,生动地描绘出艳丽的牡丹花瓣被撕扯和油煎的景象,伴随着阵阵热气和滚烫的气泡,带着一点儿如梦如幻的浪漫。

我们的苏东坡先生,其实并不是这道菜的创始人。宋人祝穆的《古今事文类聚》中曾提到《复斋漫录》关于“酥煎牡丹”的记载。孟蜀时,兵部尚书李昊每将牡丹花数枝分遗朋友,以兴平酥同赠,且曰:“候花凋谢,即以酥煎,食之,无弃秾艳。”其风流贵重如此。

原来,早在五代十国之时,人与人之间就有了互赠“油炸牡丹”的习惯,好比在现代社会,好友聚餐约个烧烤。只不过当时文人雅士非常懂情调,撸的串都是花做的。

南宋时期吴曾的《能改斋漫录》中曾引用到邱濬的《牡丹荣辱志》,其中“花屯难”中,有一道酥炸牡丹的吃法,“酥煎了下麦饭”,将酥油炸了牡丹之后,当咸菜拌饭吃。对于一些风雅人士而言,这好比是鲜花插在了牛粪上,有些无法接受。只是在宋代,酥煎牡丹拌饭香,再来两壶小酒,确实是古人享受生活的美味。当然,牡丹还有其他的做法,比如唐朝时期盛行的甜点,把牡丹和其他花的花瓣做成晶莹剔透的百花糕。

林洪《山家清供》中提到,南宋吴太后就喜欢这酥炸牡丹。其实,被煎炸的花朵可不只有牡丹,“薝(zhān)卜煎”是用栀子花瓣和甘草水面糊煎炸而成,味道也很清香爽口。

到了明清年间,炸花片成了流行的小吃,王世贞的《弇山园记》里就有炸玉兰的记载。弇山堂前“左右各植玉兰五株,花时交映如雪山琼岛,采而入煎”。将那新鲜的玉兰花花瓣炸成薯片一样的薄片,味道“芳脆激齿”。玉兰花瓣的油炸工艺也在清代著名食谱《调鼎集》中提到过,分为面拖、油炸和加糖三个步骤。除此之外,玉簪花、荷花、芍药花都可以油炸来吃。可以说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古人炸不了的。

普通的花瓣都是用植物油煎炸,只有炸牡丹花片是用牛酥做的油。制作牛酥首先需要将牛奶煮到沸腾,然后取其奶皮,煎至出油。可想而知,用香喷喷的荤油炸的牡丹花片,味道应该就像今天的黄油慈姑片一样,多么酥脆可口、奶香醇厚啊。

说到甜食,最重要的就是糖了。这里我们来一起看看古代的点心和糖的由来。

《上元竹枝词》云:“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要知道,甜品和下午茶可不仅仅在欧洲才有。咱们中国古代,下午加一顿餐也是极为常见的。毕竟甜点这种美食既然被发明出来了,就是给人享用的。除了先前介绍的油炸牡丹之外,古人的甜品选择非常丰富。

中国的饮茶文化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点心和茶,简直是最完美的搭配。徐珂曾在《清稗类钞》中提到过一些茶水可以“佐以酱干瓜子、小果碟、酥烧饼、春卷、水晶糕、花猪肉、烧卖、饺儿、糖油馒首”等。而江苏一带的人则会享用“苏式糕点”。苏式糕点又名“四季茶食”,以时令为引,包含“春饼、夏糕、秋酥、冬糖”,雅致美观。

朱彝尊的《食宪鸿秘》是雍正年间的一本全能食谱,提倡养生和饮食搭配,里面记载着五花八门的烹饪技巧,其中提到了中国式下午茶搭配的各式各样的点心,例如玫瑰火饼、椒盐饼、千层油旋烙饼、到口酥、素焦饼、芋饼、八珍糕、绿豆糕、栗糕等等。其中,有很多点心也是现代人的心头好,例如玫瑰酥,也被称为玫瑰火饼,千层酥皮薄而脆,和色彩艳丽的玫瑰纠缠在一起,入口留香。它的制作方法也不难,先将奶粉和温热的油调制成油酥,和面饼分数次折叠并擀开,再用玫瑰花和其他干果,如花生米和瓜子一类的,调制成馅料,像包包子一样包好即可,最终煎或烤制而成。

《清稗类钞》中提道:“玫瑰花作馅:去玫瑰花橐蕊,并白色者,取纯紫花瓣,捣成膏,以白梅水浸少时,研细,细布绞去汁,加白糖,再研极匀,瓷器收贮,最香甜,可为点心之馅。”据说,这是每次康熙去承德避暑或狩猎之时,专享的甜品。

讲完点心,我们来说糖,糖是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你知道吗?糖其实是一个“外来物种”呢!

最早甜食对于古人而言,可以说是一种奢侈品。大家都知道,人类的身体需要葡萄糖作为能量,因而从远古时期开始,大家都很珍惜带有甜味的东西,比如水果或蜂蜜。

中国和西欧都是没有糖这种东西的。根据季羡林先生的《糖史》记载,糖最早产于印度。季羡林赴德学习梵文过程中,发现各国语言中的“糖”(英文:sugar,德文:Zucker,法文:sucre,俄文:caxap),其实都起源于印度的梵文sarkarā。因为这个原因,欧美学者相信印度是糖的起源地。

关于糖的起源,可追溯到敦煌藏经洞关于古印度造糖的佛经残卷。其实,中国在唐代之前就已经可以自制蔗糖了。只是和古时候的波斯帝国一样,糖在一开始是被当作一种药材,比如止咳糖浆就是用蔗糖熬制而成的。那个时候的糖价格不菲,因而没有用到三餐饮食之中。

西域的糖自汉代由丝绸之路流传到中国,被称为“石蜜”“西国石蜜”。当时在中国,主要是将甘蔗榨出汁之后,在阳光下暴晒成黏稠的蔗糖糖浆,这种糖浆被称为“蔗饧”,再用火煎煮,最终形成蔗糖块。因为其形状如同石头,吃起来又是甜的,就被称为“石蜜”,意思是又硬又甜的东西。

古印度的制糖方法可谓登峰造极,颜色和味道都远远超过了来自西域的糖。《唐会要》中说:“西蕃胡国出石蜜,中国贵之,太宗遣使至摩伽佗国取其法,命扬州煎蔗之汁。”《唐史》也评论道:“色味逾西域。”我国古代最优化的制糖技术,可以算是从古印度“进口”的,这里最重要的功臣便是大唐使臣王玄策了。

千年前的唐朝时期,中印交流密切,王玄策西行之路常有商旅往来,只是没有明确的相关史籍记载。中印之间连接之路最出名的,是《大唐西域记》中记载的唐玄奘取经之路,从长安、河西走廊、高昌到龟兹诸国、素叶城、康国,最终从安国到印度。

王玄策所撰的《中天竺国行记》一书主要记录了大唐使臣出使天竺(古印度)期间,古代印度社会各个层面的活动,如历史、神话传说、宗教和文化。不过,王玄策西行,主要走的是“南路”,同唐玄奘的“北路”截然不同,从长安经西藏,再至尼泊尔国到印度。

然而《中天竺国行记》遗失,只有部分残本记录在《法苑珠林》中,记载了王玄策几次出使天竺的所见所闻,以及天竺与大唐往来使臣互赠礼物的事迹,可见当时中印交流颇为频繁。

比如,唐贞观二十年(646年),天竺有使臣往来,“西国有五婆罗门来到京师,善能音乐,祝述杂戏”。而当唐太宗命王玄策远赴天竺时,当时天竺的国王也是十分好客,不仅举国欢迎,还组织了大会庆祝“使人已下各赠华氎(dié)十段,并食器。次申呈使献物龙珠等,具录大真珠八箱,象牙佛塔一,舍利宝塔一,佛印四,至于十月一日,寺主及余众僧饯送使人,西行五里”,“显庆四年,至婆栗阇国,王为汉人设五女戏,其五女传弄三刀,加至十刀,又作绳技,腾虚绳上,着履而掷手弄三仗循枪等,种种关伎,杂诸幻术,截舌抽肠等,不可具述”,各种表演杂耍令人眼花缭乱,好不热闹。

不过,虽然延绵不断的交往为中国与印度的贸易交流和宗教沟通开辟了新纪元,但中间还是少不了一些小插曲。

贞观二十一年(647年),王玄策奉唐太宗之命,率领一众使臣再度前往天竺,不料遭遇天竺政变,国王西拉迪提亚被篡位,而王玄策等人也遭遇天竺军队偷袭。好不容易逃离之后,王玄策并没有直接返回大唐,而是北上赶往尼泊尔王国,为的是谈判和借兵。

这一行,王玄策等人历尽千辛万苦,穿越了甘地斯河及辛都斯坦平原,取得了尼泊尔的阿姆修瓦尔曼王的信任,最终借得七千骑兵。

带着借来的骑兵,王玄策重返天竺玛卡达国,向篡权之人宣战,以少数兵力最终打了一场胜仗,并将俘虏献于唐太宗,自此便有了“一人灭一国”的传说。而最重要的,他带了数十名制糖高手回到了长安,传授用“竹甑法”制作颜色浅黄而明亮的精砂粒糖,虽然颜色还不像现如今的白糖一样莹白剔透,却为如今的制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这几名制糖高手,还在唐朝教授了把甘蔗糖浆和牛乳相混合的方法,制糖业逐渐本土化、规模化,带动经济快速发展。

用红色的蔗糖糖浆,炼制成细腻如雪的白糖,是中国发明的技术。印度语称白糖为cīnī,意指“来自中国的”。明朝《天工开物》里曾提到过一种炼制白糖的方法,也被称为“黄泥水淋法”。可以将甘蔗糖浆制成纯净洁白的白砂糖。据说,这是当时质量最好的白糖,大大促进了中国的白糖出口贸易。

《闽书南产志》《广阳杂记》《兴化府志》中也提到过白糖的炼制方法,以及各种新的制糖方法和新产品。可见糖虽然最初来源于古印度。但白糖及其衍生的炼制方法,在中国发展迅猛,可谓“糖户之利,亦不逊岷山千亩芋,埒封君也”。一直到明末,中国的糖在东南亚和欧洲都十分畅销,在航海时代成了我国出口的重要商品之一,赚得盆满钵满。

其实很多我们现在吃的甜品,已有久远的历史。《梦粱录》和《吴氏中馈录》中记录着各种古代甜品,从蜜饯糕点到酥皮点心,样样俱全。

元末明初,百姓饱受压迫,民不聊生,掀起了各种起义。其中最有名的,要属朱元璋带领的军队了。当时烽火遍地,马革裹尸,战士们四处征战,需要携带很多干粮。朱元璋的妻子马氏想出一个好主意,将小麦、冬瓜、坚果等和在一起,磨成粉后烤成饼,这也就是老婆饼的雏形。后来的人们在“军需老婆饼”基础上加了芝麻、蜂蜜、鸡蛋、糯米等其他配料,改良创新做出油酥皮,皮薄馅软,层次丰厚,养心健脾。

据说在清末之时,广州有一家老字号茶楼,有一名潮州师傅。一日,他把店里最受欢迎的点心带回家给老婆品尝,没想到他老婆居然很嫌弃,说这些点心还没有她娘家的冬瓜角好吃呢。而这冬瓜角,就是用冬瓜、糖、面粉和鸡蛋做的老婆饼,模样精致小巧,味道也确实香软甜糯,和朱元璋妻子马氏所做的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潮州点心师傅在品尝了冬瓜角之后,将其引进到茶楼,广受欢迎,因而有了后人的“老婆饼”之名。

和明太祖朱元璋相关的,还有糖人的由来。

《明实录》中记载,刘基,字伯温,是元末明初的军事家,也是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他自幼天赋异禀,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曾被后人誉为“明朝诸葛亮”,一目十行,文笔超群,算是人中豪杰。他忠心辅佐朱元璋开创了明朝盛世,力保国泰民安,也曾被朱元璋称为“吾之子房也”,可见其重要性。

然而我们都知道,开国皇帝为了稳固自己的帝位,都会想办法除掉一些功臣,为了避免和自己一同奋战的同僚因为地位悬殊而产生异心。朱元璋本身就是领导农民起义起家的,心中的担忧和疑虑也是多了一些。在“家天下”的古代中国,没有什么比江山永固对皇帝更重要的了。所以对于朱元璋而言,绝对不允许功高盖主这件事,因此可怜了助他开创明朝盛世的一众功臣。他建造庆功楼,实则为了群杀功臣。

民间有火烧庆功楼的传说。当时的庆功楼地下,埋了很多火药和干柴。朱元璋假装喝醉,然后偷偷离开,在他离开的那一瞬间,点燃了庆功楼。大火烧得鬼烂神焦,数千名功臣、侍卫和宫女无一幸免,全部葬身火海。唯有刘伯温一人察觉了朱元璋的阴谋,所以在庆功宴上几乎没有怎么喝酒,而是暗中窥探着朱元璋的一举一动,最终跟着他离开了庆功楼。

还有一个传说,说刘伯温之前就发现了朱元璋想要效仿刘邦大开杀戒,设鸿门宴除去所有功臣,因而他提前提出了衣锦还乡的要求,说自己没有鸿鹄之志,心不在朝野。朱元璋假装挽留,却被婉言拒绝,见他是真心离去才答应他的请求,并赏赐了他金银财宝。刘伯温因而逃过一劫。

各种记载,半虚半实,也有后人流传,说这些都是清朝史籍为了诋毁朱元璋而杜撰出来的。不过我们能确定的是,刘伯温确实没有丧命于传说中的庆功楼。

相传,他在逃离之后被一名制作糖人的老人所救,后来隐姓埋名,每天挑着担子在大街小巷里卖糖人。将糖加热之后制作出各种形状,有花鸟鱼虫,还有关公等名人的模样,涂上颜色,可以边吃边玩,备受小朋友们的喜爱。

糖人制作者一般会挑着一个担子,一边放着加热的炉具,另一边则是工具和糖料。在节假日和庙会的时候,糖人是一种男女老少都爱买的小玩意儿。这门民间手艺分为三种:吹糖人、画糖人和塑糖人。吹糖人顾名思义,它从宋朝开始就有,也被称为“戏剧糖果”,主要用加热到一定程度的球形饴糖,边吹边捏,准确地做出各种造型,对制作者的手艺要求很高。而画糖人指的是用糖浆在刷过油的石板上淋出线条,“画”出不同饱满匀称的图案,从花鸟人物,到飞禽走兽,最终只需要粘上竹签凝结后再铲起来,就像今时今日的棒棒糖一样。只不过整个过程须一气呵成,千万不能断。因为一旦糖浆浇错了形状,可不能重来一遍!最后,塑糖人是需要用到模具的,同样需要制作者的技术行云流水,做出十八罗汉、楼阁宝塔等较为复杂的形状。

巧克力的味道浓厚丝柔,醇香甜腻,在当今社会象征着爱情。你知道吗?考古学家曾在中美洲伯利兹发现的一个有两千多年历史的玛雅陶瓷瓶中,找到了可可的化学成分。对的,就是那个曾经预测出“世界末日”的玛雅民族,他们有着悠久的历史,以及和现代公历不一样的历法。

显而易见,可可曾是古代玛雅文明的核心食物之一,和玉米、蜂蜜、辣椒一同食用。后来,哥伦布登陆美洲之后,将巧克力带回欧洲,在西班牙、法国等国家进行改良,添加了香草、肉桂和坚果等配料,广泛流传至今。

明末清初时,中西方交往开始变得愈发密切。西方文化在我国大面积传播,从天文、数学、地理,到医学、音乐、建筑等学术沟通,影响颇广。康熙年间,很多西方的传教士远赴中国,同时带来了很多西方的食物,其中就包括了巧克力。当时巧克力被清朝人译为“绰科拉”,被误解成是一种可以饮用的褐色药品。的确,现代研究表明,巧克力中的黄烷醇对心脑血管的功能有好处,可以提高人的注意力、信息处理能力、记忆力和认知能力,尤其对于年纪较长的人功效更明显。黑巧克力中的多酚可以让人感到幸福,心情镇静。但是,可可碱却是巧克力中的有毒物质,容易过敏的脆弱体质还是不宜多食。

康熙是中国品尝巧克力的第一人。由于当时巧克力尚未盛行,朝廷官员为了保障身体安康,写了一封一千多字的“巧克力说明书”,生怕出什么岔子。康熙读完后,只是用简短的“朕已知”三个字回复。

康熙很相信西药。他曾经有一次感染了疟疾,加上重感冒,病卧龙榻,瑟瑟发抖,后来服用了传教士带来的西药金鸡纳(又名奎宁),才得以快速痊愈。不少传教士因为医学造诣炉火纯青而被聘请为御医,得到康熙的重用。

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突遇酷暑,整个紫禁城热如蒸笼。和往年一样,康熙应当前往行宫避暑,但当时他中暑了。也是在这个时候,西方的传教士把巧克力推荐了过来,还兴致勃勃地介绍了各种巧克力的吃法。

据说,当时罗马教皇派使节多罗来到中国,照顾他每日起居的是武英殿负责人赫世亨。赫世亨心思细致,办事得力。当时传教士从西方千里迢迢运来的巧克力一共只有一百五十块左右,赫世亨特意精挑细选了五十块放在精致的柳条匣中,打造了一套白银摆盘器皿一同呈上。

毕竟是清朝,制作和保存巧克力的工艺,没有二十一世纪这么先进。因而康熙收到的,并不是一个爱心包装的巧克力套装,而是“半成品”。你可以将其理解为是今时今日我们冲泡的可可。

多罗曾说:“巧克力出自美洲和吕宋(菲律宾),共用八种原料配置。其中,肉桂、秦艽、砂糖三种原料在中国也有,但另外五种原料,中国不产。”当时的巧克力,是在玉泉水中加糖后煮着喝的,需要搅拌均匀,所以卖相很像中药。

康熙在看完“巧克力说明书”之后,确保巧克力是一种安全的“饮料”了,决定一试。只不过,巧克力是上火的,哪里有祛暑降温的功效?不知当时康熙在食用之后,是否在三伏天流鼻血。总而言之,当时更喜欢饮茶的康熙,把巧克力当作味道奇怪、又苦又涩的饮料。他自然就没再喝过了,巧克力也因此被列入了“黑名单”,并且他在赫世亨的奏折中留言:“言味甜苦属热”,“但未写有何效益,治何病。殊未尽善。着再询问”。

赫世亨看到康熙对巧克力很不满意的样子,连忙再书写了一封奏折回复:“绰科拉迪非药,在阿美利加地方用之如茶,一日饮一次或二次。老者、胃虚者、腹有寒气者、泻肚者、胃结食者,均应饮用,助胃消食,大有裨益;内热发烧者、劳(痨)病者、气喘者、痔疮流血者、下痢血水者、泻血者,概不可饮用。”

虽然赫世亨努力为巧克力辩白,解释其为健胃消食的饮品,而非降暑药材,但是饮料这种东西,中国可是有茶的,康熙哪里再需要巧克力?因而那五十块珍稀的巧克力就这样白白被浪费掉了。直到清朝末年,巧克力才在民间流传开来,曾风靡一时。

康熙日记

本人康熙,喜茶,不喜巧克力。

那年夏天,赤日炎炎,骄阳似火,暑气蒸人,在地上打个鸡蛋感觉都能变成荷包蛋。可惜没有空调,在避暑山庄里光靠宫娥手动扇风,真的非常不给力。

就算有亭台楼阁,湖光山色又怎么样?没有墨镜,晒得眼睛都要失明了。

朕不过是想要个避暑的良药,都说中药慢,西药快,中西结合疗效好。但这巧克力却偏偏性属热,喝起来还超级麻烦。泡个绿茶不香吗?真是不明白西方的传教士怎么没有好好地把我们中华民族的饮茶文化带过去。茶叶清热败火,解暑止渴。不像巧克力,又苦又涩,必须要混着糖水来煮,疗效极慢,喝多了还容易流鼻血。

清朝时期,各种珍奇的甜品驰名天下,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桂花糕、冰糖葫芦、凤梨酥、豆糕、杏仁豆腐等,古人的口福可真不浅啊!

康熙虽然不喜欢巧克力,但是每年巡游之时,总不忘将些许民间的甜点纳入宫廷甜点当中。一次南巡,康熙就将红豆松糕和西北重镇的豆腐包子带回到紫禁城。吃多了山珍海味,偶尔吃到这民间的零嘴儿,倒也新鲜。

千叟宴时,山西进贡的牛舌酥让康熙龙颜大悦、爱不释手,命人在宫廷点心里加了各种类似的酥皮甜品,比如用花制作的荷花酥、海棠酥、菊花酥。

除了康熙之外,乾隆帝也对鲜花做的酥饼情有独钟,尤其是云南特有的鲜花饼,入口芳香,酥嫩不腻,祖孙俩同为吃货人设。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乾隆南下之时也从民间带来了不少独特的糕点甜品。当年,他微服私访,路过苏州一家特别的商号,只觉得店面优雅别致,点心飘香迎面,直激味蕾,忍不住尝了一块蜜糕,当即评价其为“食中隽品,美味不可多得”。那家店便是至今家喻户晓的“稻香村”,不论是在1773年的清朝,还是在如今的中国,都是赫赫有名的点心商铺。

乾隆命稻香村送蜜糕到宫中,并且御赐了一块金匾,题有飞金“稻香村”三个大字。

除此之外,八珍糕也是乾隆和慈禧喜爱的食疗药方,分为男八珍和女八珍,是健脾祛湿的美食。其需要的材料也并不复杂,糯米、大米、莲子肉、党参、茯苓、炒白术、薏仁、芡实、山药、白扁豆,还有白糖。

除此之外,乾隆还喜欢燕窝炖观音山贡蛋,布丁一样的口感,入口即化,一品难忘。

《驾幸热河哨鹿节次照拿膳底档》里记载的孙泥额芬白糕,在清朝肯定上必吃榜,又香又软,口中留有回香,卖相好看,质感甜而不腻。满族人居住在关外,寒冷的天气下,他们需要热量滋补身体。孙泥额芬白糕主要由新鲜牛奶、鸡蛋清和淀粉制成,深受乾隆和富察皇后的喜爱。

【本章参考文献】

《本草纲目》《饮馔服食笺》《燕京岁时记》《古今事文类聚》《复斋漫录》《能改斋漫录》《牡丹荣辱志》《山家清供》《弇州山人四部续稿》《调鼎集》《清稗类钞》《食宪鸿秘》《儒林外史》《红楼梦》《糖史》《唐会要》《新唐书》《大唐西域记》《中天竺国行记》《法苑珠林》《天工开物》《闽书南产志》《广阳杂记》《兴化府志》《梦粱录》《吴氏中馈录》《明实录》《郁离子》《覆瓿集》《写情集》《犁眉公集》《驾幸热河哨鹿节次照拿膳底档》《清代起居注册·雍正朝》《清世宗实录》《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