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的STEM教育

2.2.1 STEM教育与核心素养对接的必然性(10)

2016年我国颁布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在“众创空间”、跨学科学习(STEM教育)、创客教育等新的教育模式中的应用,着力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养成数字化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信息化面向未来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支撑引领作用。同年,我国根据新世纪人才培养目标,研制出中国学生发展的全新理念与蓝图,勾勒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形象,树立起我国教育立德树人的新航标。

1.对接是全球化和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

全球化与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为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往来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也搭建了包括教育人文的交流和学习平台。每个国家和地区都基于自身发展需求,借鉴他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经验。这种现象也被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称为“世界经济的结构转型”。美国在1986年率先发起STEM教育,其他欧洲大国如英国、德国、法国等都相继制定了STEM教育的政策,一时间STEM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极速发展,中国的STEM教育也从萌芽阶段发展到初步发展阶段。STEM教育模式如果不考虑中国国情而是将其原封不动地“移植”到中国,必然会造成“水土不服”,如何将先进教育理念落地于本土化成为值得思考的问题。

核心素养作为全球性的发展战略与教育理念,体现了世界各国在21世纪对人才培养的共同诉求,核心素养在中国的发展则蕴含和体现了中国的文化背景、教育国情与人才培养的愿景,因此,将STEM教育与中国特色的教育理念的融合与对接,是促使STEM教育适应中国“水土”的良方。

发展具有时代特色的STEM教育,要求我们在深刻理解STEM教育本质的基础上,以核心素养作为推进STEM教育的指南针,而不必拘泥于STEM教育固有的形态,将核心素养与STEM教育进行高度融合与无缝对接,并适时对其进行革新与转化。在借鉴国外教育先进理念的同时,保持自身的理性,避免锐意革新的自我迷失,重视本土文化再造意识是教育在全球化与信息化社会中发展的内在要求。

2.对接是科技与人文融合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自然科学产生以前,中国与西方各国均以人文教育为主。自近代自然科学诞生以来,特别是在工业革命4.0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带给人类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也影响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间的博弈在所难免,最终科学在教育领域占据了上风,人文教育逐渐走向边缘化。在时代的发展过程中,科学技术与人文文化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与更新,逐渐意识到二者价值互补的重要性,表现出融合的意向。对于教育而言,促进科学技术教育与人文文化教育的融合与共同发展是其功能所在,教育承担着科学技术的传播和人文文化继承、发展与创新的重任。

学习者是一个完整的人,理应获得全面的发展,这就要求他们必须拥有完整而全面的生活,只有在完整的生活当中进行实践,才能获得完整的经验。科学性的经验和人文性的经验,都是“完整的人”在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如何培养促进这二者融合的全面发展的人就成为摆在教育者面前的一大难题。核心素养是世界各国根据自己的教育实情为学生制定的发展蓝图,期望学生在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这就使得学科间知识的整合与联通显得尤为重要。美国新媒体联盟发表的《国际教育信息化发展2015地平线报告(基础教育版)》指出:“STEM教育的设计理念是所有学科都能而且应该要彼此关联,这样学生才能够对真实世界获得整体的、相互联系的认知”。STEM教育既包含科学技术学科,又兼顾人文艺术学科,在传统相互分离、各成体系的学科间架起桥梁,帮助学生将零碎的知识整合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可以说STEM教育是学科知识融合的典范,它能够给予学生完整的世界体验,又满足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本质要求。STEM教育与核心素养的对接与融合是工业化、信息化时代人们对人文修养与积淀的渴求与诉求,科学技术与人文文化融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二者的融合不但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走向协同发展道路的枢纽,更是我国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人的合理范式。

3.对接是教育目标转化为教育现实的必然要求

核心素养既是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共同追求,也是我国教育发展的目标与方向,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课程是学校教育最有效的实现途径,核心素养需要以课程作为依托来进行落实。核心素养对人才的培养与发展提出了综合性的目标,而STEM教育也是基于多学科交叉融合并付诸实践的一项教育尝试与探索。STEM之所以能够成为综合性教育理念,是因为STEM教育(后发展为STEAM教育)所包含的科学、技术、工程、数学、艺术之间存在结构上的顺序关系,在人们分析和改造世界中发挥着各自作用,在STEM教育中,科学支持人们认识世界的规律;技术与工程支持人们根据社会需求改造世界;艺术帮助人们以美好的形式丰富世界;数学则为人们发展与应用科学、技术、工程和艺术提供思维方法和分析工具;人们只有在拥有了技术的前提下才可以理解科学,只有在理解了艺术和数学之后才能从事工程的研究与开发,这就是STEM与核心素养课程应该具备的内在结构与逻辑。因此,以STEM课程为载体,助力核心素养的落实,在逻辑与现实中都具有相当大的可行性。

可以说,核心素养为STEM课程提供强大有力的思想武器,STEM为核心素养的落地与渗透提供载体支撑,为核心素养的真正实现提供母体,这不仅仅是教育目标与课程彼此完善、相互统一的需要,也是在教育过程中加强理论与实践对话,促使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丰富理论,将教育目标转化为教育现实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