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关于资本概念的不同理解

西方经济学中的资本概念一般都认为是物,是劳动工具,是生产资料等。重商主义把货币本身看作资本,实际上是把资本与资本的货币形式混同起来,他们是从流通领域认识资本的,认为货币形式的资本才是资本。重农主义的代表人物魁奈把农业生产资料当作资本,实际上他看到的只是资本的生产形式,而把货币资本排除在资本概念之外。他提出的资本就是“原预付”,生产农产品的“原预付”包括劳动工具、牲畜、房屋和用以改良土壤的各种材料。亚当•斯密一方面认为资本是为资本家提供收入(利润)的积累劳动,另一方面又认为资本是继续生产的积累,即生产资料。在他的逻辑中是把资本和资本的物质要素相等同,把资本和生产资料相等同。亚当•斯密的两种资本概念是矛盾的。按照前一种观点,即资本是为资本家带来收入的积累劳动,资本就是一种社会关系,即资本是依靠占有工人的剩余劳动而带来利润收入的。按照后一种观点,资本则被看成生产资料本身,好像生产资料就能为它的所有者带来利润,这就否定了资本所体现的社会关系。大卫•李嘉图沿袭了亚当•斯密对资本的理解,他依然是把资本和资本存在的物质形式相混同,认为生产资料尤其是生产工具就是资本。他说:“即使是在亚当•斯密所说的那种早期状态中,虽然资本可能是由猎人自己制造和积累起来的,但他总要有一些资本才能捕猎鸟兽。没有某种武器,就不能捕猎海狸和野鹿。”(77)在这里,大卫•李嘉图甚至把原始人捕猎使用的武器也当作资本了。但是大卫•李嘉图比起亚当•斯密又有一些新的见解。他一贯坚持劳动价值论,认为只有工人的劳动才能创造价值,生产资料只是把原有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而不能创造新价值。大卫•李嘉图已经隐隐约约意识到了资本是一种对工人劳动的无偿占有关系,只是没有也不愿意去探索这个具有“爆炸性”的问题罢了。萨伊把资本完全等同于生产工具。他认为土地、资本、劳动是一切社会生产不可缺少的三个要素。一切产品都是由这三个要素共同创造的。由于这三个要素在生产产品的效用时各自提供了生产性服务,因而分别获得地租、利润和工资等相应的收入。

马克思的资本概念与西方经济学的资本概念根本不同。首先,马克思认为资本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凡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看到物的地方,马克思都能透过物的表面现象,揭示被物所掩盖的人与人的关系。他说:“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后者体现在一个物上,并赋予这个物以独特的社会性质。”(78)

其次,马克思认为资本是一种自行增殖的价值。他说,“价值不断地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在这个运动中永不消失,这样就转化为一个自动的主体。如果把自行增殖的价值在其生活的循环中交替采取的各种特殊表现形式固定下来,就得出这样的说明:资本是货币,资本是商品。(马克思在这里加了一个注,引用了麦克劳德关于货币就是资本和穆勒关于商品就是资本的观点——作者加)但是实际上,价值在这里已经成为一个过程的主体,在这个过程中,它不断地变换货币形式和商品形式,改变着自己的量,作为剩余价值同作为原价值的自身分出来,自行增殖着。既然它生出剩余价值的运动是它自身的运动,它的增殖也就是自行增殖”。(79)

再次,马克思认为资本是一种运动。他说:“它是一种运动,是一个经过各个不同阶段的循环过程,这个过程本身又包含循环过程的三种不同的形式。因此,它只能理解为运动,而不能理解为静止物。”(80)资本的价格化就是资本家。资本家的“目的也不是取得一次利润,而只是谋取利润的无休止的运动”。(81)

最后,马克思认为,资本自行增殖的源泉在于工人的活劳动。他说:“当资本家把货币转化为商品,使商品充当新产品的物质形成要素或劳动过程的因素时,当他把活的劳动力同这些商品的死的对象性合并在一起时,他就把价值,把过去的、对象化的、死的劳动转化为资本,转化为自行增殖的价值。”(82)“作为资本家,他只是人格化的资本。他的灵魂就是资本的灵魂。资本只有一种生活本能,这就是增殖自身,创造剩余价值,用自己的不变部分即生产资料吮吸尽可能多的剩余劳动。资本是死劳动,它像吸血鬼一样,只有吮吸活劳动才有生命,吮吸的活劳动越多,它的生命就越旺盛。”(83)“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84)

我国学术界关于资本的不同观点。马克思认为资本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有经济范畴。因为,资本作为预付价值,它的增殖功能与运动功能是资本主义私有制所产生的。没有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就不会有雇佣劳动制度,从而就不会有死的资本通过对活的劳动的榨取来实现无休止的增殖与运动,资本也就不可能存在。

卓炯提出了与资本相对的“社本”概念。他最早提出剩余价值有一般和特殊之分。他主张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应接纳剩余价值范畴,但不能接纳资本范畴。他认为,“资本是资本主义的特殊经济范畴,与资本相对立的作为社会主义的特殊经济范畴,我把它叫作社本……资本是资本主义之本,而社本便是社会主义之本。至于资金我把它作为资本和社本的一般范畴”。(85)

资本具有共性和个性之分。资本的共性是现代市场经济共有的经济范畴。资本既不姓“资”也不姓“社”,它与市场经济同在。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第一次在党的文献中使用了“资本”概念,之后,我国学术界逐步接受了这种观点,即资本不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经济范畴,而是市场经济共有的经济范畴,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共有范畴。资本的个性是它存在于哪个社会,就体现为哪个社会的生产关系,即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体现的是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关系,社会主义社会的资本体现的是不同所有制经济之间的合作关系,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体现的是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内部的经济关系。

实际上,作为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资本范畴,它都具有社会性、增殖性和运动性的基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