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语简释
  • 石锓
  • 6531字
  • 2022-07-22 15:42:01

学而第一

1.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辑注】

①何晏《论语集解》引马融曰:“子者,男子之通称,谓孔子也。”

②何晏《论语集解》引王肃曰:“时者,学者以时诵习之。”

③何晏《论语集解》引包咸曰:“同门曰朋。”皇侃《论语义疏》:“郑玄注司徒云:‘同师曰朋,同志曰友。’”

④杨伯峻《论语译注》:“《论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这里是指‘有德者’。”

【石按】

本章是《论语》的第一章,是孔子毕生为学的自述。《论语》中的“子曰”都指孔子说的话,等于“先生说”。时:按时。习:《说文》:“習,数飞也。从羽从白。”此处指反复诵习。说(yuè):喜悦,后写作“悦”。朋:此处指志同道合之人或弟子。知:了解。愠(yùn):怒。

【今译】

孔子说:“学了(《诗》、《书》、礼、乐)之后而又按时诵习,不也是很高兴的吗?有弟子从远方来(向我求学),不也是很快乐的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又不生气,不也很君子吗?”


1.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辑注】

①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曰:“弟子有若。”

②何晏《论语集解》:“鲜,少也。上,谓凡在己上者。言孝弟之人必有恭顺,好欲犯其上者少也。”朱熹《论语集注》:“善事父母为孝,善事兄长为弟。犯上,谓干犯在上之人。”

③朱熹《论语集注》:“作乱,则为悖逆争斗之事矣。”

④朱熹《论语集注》:“务,专力也。本,犹根也。”

⑤朱熹《论语集注》:“仁者,爱之理,心之德也。为仁,犹曰行仁。与者,疑辞,谦退不敢质言也。……若上文所谓孝弟,乃是仁之本,学者务此,则仁道自此而生也。”

【石按】

本章有子论孝悌之道是道德修养的根本。有子:孔子弟子,姓有,名若。《论语》中对孔子弟子多称字,只有对曾参和有若尊称“子”。其:表假设的语气副词,意思是“假如”。弟(tì):尊敬兄长,后写作“悌”。好(hào):喜好。犯上:冒犯长上。鲜(xiǎn):少。作乱:违法乱纪。未之有也:未有之也,上古汉语的宾语前置句。务:致力于。本:根本。道:仁道。仁道本于人心,有孝悌之心,才能有行仁之道。“仁”是孔子提倡的一种很高的道德规范,有丰富的内涵,如克己复礼、谨言慎行、忠恕爱人等。与:同“欤”,句末疑问语气词。

【今译】

有子说:“假如做人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却喜好冒犯长上的,这是很少的;不喜好冒犯长上,却喜好违法乱纪的,从来没有过。君子致力于根本。根本确立了,仁道就会产生。孝悌呢,大概就是仁道的根本吧!”


1.3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辑注】

①何晏《论语集解》引包咸曰:“巧言,好其言语;令色,善其颜色。皆欲令人说之,少能有仁。”朱熹《论语集注》:“巧,好。令,善也。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悦人,则人欲肆而本心之德亡矣。”

【石按】

本章孔子论述仁者必直言正色。令色:好的脸色,这里指假装和善。鲜矣仁:仁鲜矣。

【今译】

花言巧语,面貌伪善,(这种人)仁德太少了。


1.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辑注】

①何晏《论语集解》引马融曰:“弟子曾参。”

②朱熹《论语集注》:“尽己之谓忠。”

③朱熹《论语集注》:“以实之谓信。”

④朱熹《论语集注》:“传,谓受之于师。习,谓熟之于己。”钱穆《论语新解》:“传字亦有两解。一,师传之于己。一,己传之于人。依上文为人谋与朋友交推之,当谓己之传于人。素不讲习而传之,此亦不忠不信,然亦惟反己省察始知。”

【石按】

本章曾子论述省身慎行的修身方法。曾子:孔子弟子,姓曾,名参(shēn)。三省(xǐng):多次反省。朱熹《论语集注》:“曾子以此三者日省其身。”不确。此意古人多表述为:吾日省者三。谋:谋事。忠:尽心。

【今译】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谋事不尽心吗?与朋友交往不诚信吗?传授学生的知识没有每天温习吗?”


1.5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辑注】

①何晏《论语集解》引包咸曰:“道,治也。千乘之国者,百里之国也。”

②何晏《论语集解》引包咸曰:“为国者举事必敬慎,与民必诚信。”

③何晏《论语集解》引包咸曰:“节用,不奢侈。国以民为本,故爱养之。”

④何晏《论语集解》引包咸曰:“作使民必以其时,不妨夺农务。”朱熹《论语集注》:“时,谓农隙之时。”

【石按】

本章记述了孔子论修身治国的基本原则。道:治理。千乘(shèng):一千辆兵车。春秋时期,战争以车战为主,兵车多少意味着国力的强弱。孔子时代,千乘之国算比较大的国家。事:指政务。用:财政。人:人民。爱人:即惠民。以时:按时,不违农时。

【今译】

孔子说:“治理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要谨慎处理政务,不失信于民,节约用度,施惠于民,使用民力要不误农时。”


1.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辑注】

①刘宝楠《论语正义》曰:“‘弟子’者,对兄父之称,谓人幼少为弟为子时也。《仪礼·特牲馈食礼》注:‘弟子,后生也。’”

②邢昺《论语注疏》:“言为人弟与子者,入事父兄则当孝与弟也,出事公卿则当忠以顺也。弟,顺也。入不言弟,出不言忠者,互文可知也。”

③朱熹《论语集注》:“谨者,行之有常也。信者,言之有实也。”

④朱熹《论语集注》:“泛,广也。众,谓众人。”

⑤朱熹《论语集注》:“亲,近也。仁,谓仁者。”

⑥皇侃《论语义疏》:“行者,所以行事已毕之迹也。”朱熹《论语集注》:“余力,犹言暇日。”

⑦何晏《论语集解》引马融曰:“文者,古之遗文。”

【石按】

本章孔子讲人生修养当以德为本、以学为末。弟子:即子弟。入:在家。出:出门。孝:孝顺父母。弟:尊敬兄长。谨而信:谨慎从事,言而有信。行有余力:行,指“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等礼仪实践。此处的“文”指《诗》、《书》、礼、乐等文化知识。

【今译】

孔子说:“年轻人无论在家或出门都要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谨慎从事,言而有信,博爱民众,亲近有仁德者。这样做了还有闲暇,就去学习《诗》、《书》、礼、乐。”


1.7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辑注】

①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曰:“子夏,弟子卜商也。”

②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曰:“言以好色之心好贤则善。”朱熹《论语集注》:“贤人之贤,而易其好色之心。”

③朱熹《论语集注》:“致,犹委也。委致其身,谓不有其身也。”

④钱穆《论语新解》:“其人或自谦未学,我必谓之既学矣。”

【石按】

本章子夏论对待妻子、父母、君上、朋友所应有的态度,也是处世为学之道。子夏:孔子弟子,姓卜,名商,字子夏。贤贤:前“贤”字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有“尊重”之义;后“贤”字是名词,指贤人。易色:改易好色之心。致:献出。

【今译】

子夏说:“对待妻子,应尊重其品行,改易好色之心;侍奉父母,能竭尽全力;服侍君王,能献出生命;与朋友交往,说话算数。这样的人虽自称未受过教育,但我必须说他是个有教养的人。”


1.8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辑注】

①朱熹《论语集注》:“重,厚重。威,威严。固,坚固也。轻乎外者,必不能坚乎内,故不厚重则无威严,而所学亦不坚固也。”

②皇侃《论语义疏》:“言君子既须威重,又忠信为心,百行之主也。”钱穆《论语新解》:“行事以忠信为主。”

③朱熹《论语集注》:“友所以辅仁,不如己,则无益而有损。”

④何晏《论语集解》引郑玄曰:“惮,难也。”钱穆《论语新解》:“过则当勇改,不可畏难苟安。”

【石按】

本章孔子论述君子自我修养的方式。重:庄重。威:威严。主忠信:以忠信为主。无:通“毋”,不要,《宋刊论语》作“毋”。惮(dàn):怕。

【今译】

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所学也不会坚固;行事以忠信为主;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犯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1.9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辑注】

①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曰:“慎终者,丧尽其哀;追远者,祭尽其敬。君能行此二者,民化其德皆归于厚也。”朱熹《论语集注》:“慎终者,丧尽其礼;追远者,祭尽其诚。民德归厚,谓下民化之,其德亦归于厚。”

【石按】

本章曾子论述丧葬之礼与祭祀对改善民风的作用。古代宗法社会以血缘亲族关系为纽带,所以“慎终追远”关系到世俗民风。慎终:谨慎地办理丧事。终:人死为终,此指父母之丧。追远:追念死去的祖先,指祭祀先祖。远:指先祖。厚:厚道,淳朴。

【今译】

曾子说:“谨慎办理父母的丧礼,虔诚追祭历代的先祖,民间的道德风尚就会趋向厚道。”


1.10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辑注】

①朱熹《论语集注》:“子禽,姓陈,名亢。子贡,姓端木,名赐。皆孔子弟子。或曰:‘亢,子贡弟子。’未知孰是。”

②皇侃《论语义疏》:“《礼》:身经为大夫者,则得称为夫子。孔子为鲁大夫,故弟子呼为夫子也。”

③何晏《论语集解》引郑玄曰:“亢怪孔子所至之邦,必与闻其国政,求而得之邪?抑人君自愿与之为治?”

④何晏《论语集解》引郑玄曰:“言夫子行此五德而得之,与人求之异。明人君自与之。”

【石按】

本章记述了孔子德行的感召力,凭五德而能获取各国政治情况。夫子:这是古代的一种敬称。凡做过大夫的人,都可以称之为夫子。孔子曾做过鲁司寇,所以弟子称之为夫子。后遂沿袭为对老师的称呼,或用以专指孔子。抑:选择连词,还是。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以温、良、恭、俭、让得之。温、良、恭、俭、让:温和、善良、恭庄、节制、谦让。其诸:推测语气副词,大概。异乎人之求之与:异于人之求之欤,与人之求之异欤?

【今译】

子禽问子贡:“夫子一到哪个国家,必然听得到那个国家的政事。求来的呢?还是别人主动告诉他的呢?”子贡道:“夫子是靠温和、善良、恭庄、节制、谦让来取得的。夫子的这种求得的方法,大概与别人求得的方法不同吧?”


1.11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辑注】

①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曰:“父在,子不得自专,故观其志而已。父没,乃观其行。”

②皇侃《论语义疏》:“子若在父丧三年之内不改父风政,此即是孝也。”

【石按】

本章孔子论述了儒家以不改父道来考察孝行的孝道思想。观其志:看他的志向。其:他的,指儿子。没:死亡。三年:泛指多年。道:指行事的主张。

【今译】

孔子说:“(一个人)当父亲在世的时候,要看他的志向;在父亲死后,要看他的行为;多年都不改变他父亲的主张,就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1.12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辑注】

①朱熹《论语集注》:“礼者,天理之节文,人事之仪则也。和者,从容不迫之意。”

②皇侃《论语义疏》:“斯,此也。言圣天子之化行,礼亦以此用和为美也。”

③朱熹《论语集注》:“先王之道,此其所以为美,而小事大事无不由之也。”

④何晏《论语集解》引马融曰:“人知礼贵和。而每事从和,不以礼为节,亦不可行。”朱熹《论语集注》:“如此而复有所不行者,以其徒知和之为贵而一于和,不复以礼节之。……而亦不可行也。”

【石按】

本章反映了以有子为代表的“以和为贵”、“以礼节和”的儒家思想,认为“和”是“礼”的最高境界。古代所谓“礼”就是区别尊卑贵贱的等级制度及与之相应的礼节仪式。用:运用。和:和谐,调和。先王:指周文王等前代圣明的君王。道:治国方法。斯为美:斯指礼,也指和。先王之道,以礼为美。和在礼中,也就是以和为美。小大由之:事无大小,皆由礼,也就是皆由和。有所不行:如有行不通时。知和而和:只知为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不用礼仪节制和谐。

【今译】

有子说:“礼的运用,以和谐、恰当为可贵。先王的治国方法,美妙之处正在于此,大事小事都遵循这一原则。如有行不通时,只知和谐为贵而一味求和,不以礼仪加以节制,也是不可行的。”


1.13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辑注】

①何晏《论语集解》:“复,犹覆也。义不必信,信非义也。以其言可反覆,故曰近义。”朱熹《论语集注》:“信,约信也。义者,事之宜也。复,践言也。……言约信而合其宜,则言必可践矣。”

②何晏《论语集解》:“恭不合礼,非礼也。以其能远耻辱,故曰近礼。”朱熹《论语集注》:“恭,致敬也。礼,节文也。……致恭而中其节,则能远耻辱矣。”

③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曰:“因,亲也。言所亲不失其亲,亦可宗敬。”朱熹《论语集注》:“因,犹依也。宗,犹主也。……所依者不失其可亲之人,则亦可以宗而主之矣。”

【石按】

本章有子谈为人处世能慎始善终的三大原则,就是要适度把握信与义、恭与礼、因与亲的分寸。近:符合。复:实现。因:依靠。亲:亲族。宗:可靠。

【今译】

有子说:“讲求信用符合于义,诺言就可以实现。表示恭敬合于礼,行为就可以远离耻辱。所依靠的是自己亲族里的人,也就可靠了。”


1.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辑注】

①何晏《论语集解》引郑玄曰:“学者之志有所不暇。”朱熹《论语集注》:“不求安饱者,志有在而不暇及也。”

②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曰:“敏,疾也。”刘宝楠《论语正义》:“敏于事谓疾勤于事,不懈倦也。”

③何晏《论语集解》:“有道,有道德者。正谓问事是非。”邢昺《论语注疏》:“有道,谓有道德者,正谓问其是非。言学业有所未晓,当就有道德之人正定其是之与非。”

【石按】

本章孔子论述了自己的“好学”观,即:不贪图物质享受,应好学善道。君子之志不在求安饱,而在求学。无:通“毋”,不要。敏:敏捷。就:到……那里,靠近。正:匡正。已:通“矣”。

【今译】

孔子说:“君子吃的不要追求饱足,住的不要追求舒适;做事敏捷,说话谨慎;到有道之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1.15 子贡问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辑注】

①朱熹《论语集注》:“谄,卑屈也。骄,矜肆也。”

②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曰:“未足多。”钱穆《论语新解》:“可也:可者,仅可而有所未尽之辞。”

③何晏《论语集解》引郑玄曰:“乐,谓志于道,不以贫为忧苦。”

④朱熹《论语集注》:“子贡自以无谄无骄为至矣,闻夫子之言,又知义理之无穷,虽有得焉,而未可遽自足也,故引是诗以明之。”

⑤朱熹《论语集注》:“往者,其所已言者。来者,其所未言者。”

【石按】

本章孔子对子贡讲“贫而乐道、富而好礼”的治学修身观。谄(chǎn):谄媚。骄:骄横。“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两句见于《诗经·卫风·淇奥》。《尔雅·释器》:“骨谓之切,象谓之磋,玉谓之琢,石谓之磨。”子贡引此二句以比喻治学修身之精益求精。其斯之谓:其谓斯,宾语前置句。其:语气副词,表推测。之:指示代词,前置宾语“斯”。与:同“欤”,语气词。赐:子贡名。孔子对弟子都称名。往:过去。来:未来。往、来泛指已知和未知。

【今译】

子贡说:“贫穷却不谄媚,富有却不骄横,怎么样?”孔子说:“还行吧。但比不上贫而能乐道,富而知好礼。”

子贡说:“《诗·卫风·淇奥》说‘如同切呀、磋呀、琢呀、磨呀’,大概说的就是这个吧?”孔子说:“赐啊,我现在可以同你谈《诗》了!告诉你这一点,你就能推知另一点了。”


1.16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辑注】

①皇侃《论语义疏》:“言不患人不知己,但患己不知人耳。”朱熹《论语集注》引尹氏曰:“君子求在我者,故不患人之不己知。不知人,则是非邪正或不能辨,故以为患也。”

【石按】

本章是孔子一贯的思想:反省自己,不责备别人。患:担心。不己知:不知己。知:了解。

【今译】

孔子说:“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该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