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讲 少想多做:行动是摆脱强迫行为的开端

上一讲主要介绍了该如何应对强迫思维,本讲将介绍如何克服强迫行为。在正式内容之前,需要特别说明的有两点:第一,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无法完全分开,所以这两讲内容交叉会比较多;第二,这两讲只是相对笼统的介绍,对于一些具体的操作,我们会在后面的典型案例里讲解。

强迫行为分两类。一类是因为紧张等心理引起的不自主的躯体行为,如手抖、头抖、抽动、咽口水、出现余光等行为,这类行为是“越怕出现越出现”,属于“排斥”的误区。另一类是为了缓解内心的恐惧而出现的自主行为,如反复检查、洗手、询问、回避某些场合等行为,这类行为可以划入“屈从”的误区。在这两类行为的基础上,因为痛苦无法摆脱,不少人还会出现逃避社会功能的行为,如逃避人际交往、学习、工作、日常生活甚至闭门不出等。这类逃避行为同样属于“屈从”的误区,也是因为受制于“怕”而彻底投降的表现。

那么,对于“排斥”的误区这类因紧张而引起的不自主行为,怎么办呢?既然不由自主,说明这种行为和人的情绪、思维等一样,是人的本能,并不受人的主观控制,那就只能采取和对待强迫思维一样的策略,即视而不见。也就是随它去,不逃避它,也不排斥它,只有在“多做”的实践锻炼中慢慢放松,这些不自主行为才会自然得到缓解。

那么,对于“屈从”的误区这类用来缓解恐惧而出现的重复或逃避行为呢?这类在强迫行为里更为常见,也是本讲的重点内容。

习以治惊——应对屈从性强迫行为

对于屈从性的重复或逃避行为,解决的思路很简单:坚决不做病态行为,坚决不逃避,不要停下该做的事情,避免被病态思维牵着鼻子走。之所以出现屈从性的行为,就是因为面对“怕”时你的态度太软了。如果想战胜“怕”,必须硬一些,力争做到“坚决与果断”。

面对“怕”字,要掌握主动权,而不是被动地被它吓得无处可躲。怎么主动?“怕”的思维我们暂时是没办法控制的,但因缓解“怕”而出现的屈从性的强迫行为,却是可以通过行动慢慢改变的。怎么行动呢?我的建议是:找出自己最怕的东西,也就是“怕的主线”,主动去挑战。

我们可能有很多“怕”,但“主线”一般就是那么一两个,当然,除了“主线”,其实还有很多“副线”,也就是次要的“怕”。有的求助者问我,他从最轻微的“怕”开始,然后去慢慢挑战最怕的行不行?这也是可以的。就是说,战胜“怕”可以从两个方向着手,一是从最轻微的“怕”开始,慢慢升级,循序渐进,遇到自己原来怕的情景,尽量不逃避,在日常生活中锻炼自己,一点点战胜它。这个方法心理学上叫作“系统脱敏疗法”。二是从最怕的开始,“矫枉过正”,这个心理学上叫作“满灌疗法”。前者我称之为“小挑战”,后者我称之为“大挑战”。试想,最怕的都能战胜了,其他的“怕”当然也会迎刃而解。所以,这两个方向都行,从哪个方向进入取决于你自己。

为什么这个方法能够帮助我们克服强迫行为呢?这就涉及另一个概念“习以治惊”,就是对于令人惊恐的东西或者事情,多去接触,多去练习,慢慢就不会恐惧了。

“习以治惊”的案例最早出自元代名医张子和。他治疗过一个患恐惧症的女患者,起因是这个患者在一次旅途中听到旅店外面有抢劫、烧房子的声音,吓得躲在床下,非常惊恐。后来她只要听到大的响声,就会惊吓得晕过去,尝试了各种治疗方法无效,直到后来找到张子和。张大夫先在患者面前放了一张茶几,突然用木块猛敲,患者顿时惊慌失措。缓了一会儿以后,张子和又时不时地敲几下,后来还让人到屋外毫无规律地敲打门窗。患者慢慢就不再那么惊恐了,反而觉得好笑。到了最后,连打雷她都不怕了。

“习以治惊”其实就是一个由正常条件反射逐步代替病态条件反射的过程。详细说来就是:由“怕”的病态思维的出现,一味排斥病态思维,或一出现病态思维就被其牵着鼻子走,到病态思维出现后既不排斥,也不屈从,逐步减少病态思维对自己的干扰,直到“不惊”的状态。

我治疗过一个女性求助者,她因为怕在别人面前写字手抖,有两三年都不敢工作,逃避任何需要写字的场合,家里买家电让她签字,她都不敢。为了帮她战胜逃避行为,我鼓励她在宾馆前台让服务员看着她写字。她很紧张,我对她说:“紧张是你必须付出的代价,要想走出来需要你尽量拼一下,控制住手和脚,不要逃避。”她后来对我说,如果她在其他场合早就跑掉了,但是今天她思维上“翻江倒海”,但行为上坚持“该签字就签字”,没有逃避,终于战胜了自己一次。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习以治惊”过程中,要取得进步,除行为上进行勇敢的挑战外,更重要的是对待“怕”的内心活动过程的改变。换句话说就是,通过行为的实践去摸索思维方式的转化,也就是认识的转化。因为思维看不见摸不着,所以只能以行为作为工具和手段,最后达到心理活动过程改变的目的,也就是“由怕到不怕”。“习以治惊”的过程不但需要勇敢的实践,更需要摸索“如何避免误区,走上钢丝绳、小桥和宽阔的大路”的体验和领悟。逐步深化认识,体验“怕”的特性和脾气,摸清对付它的门道才行,而不能单纯地“斗”。否则,往往越斗越恐惧,越斗越痛苦。

十多年前,另一位怕手抖的女士就曾陷入“习以治惊”的误区。她看书里说,要与“怕”字做坚决的斗争,就要不断去实践。本来害怕聚会手抖的,遇到聚会她就勇敢地参加,不逃避,但是一段时间后,她发现自己越抖越厉害,越实践越痛苦。最后,除了在众人面前手抖的难堪回忆,好像没多大进展。她这是光实践,不认识。虽然去实践了,却还在“排斥”的误区里兜圈子,心里还是老一套:“最好不要抖,一定不能抖,要不然就太丢人了,太糟糕了。”若心态没有改变,那就很难进步。后来参加集体疏导班,我鼓励她当着大家的面“随便抖”,她反而不抖了。为什么?允许自己抖,不那么害怕抖了,认识上有了改观,行为自然会改变。

一次集体疏导班上,有一个16岁的女孩子,与人交往时非常敏感,总怕别人讨厌自己或对自己评价不好,所以经常逃避与人交往。班上还有一位先生,40多岁,社交恐惧症也非常严重,平时不敢跟人接触,上班的地方只有一两个人,人多了他就会逃避。后来,我鼓励大家各自组织,分别主动进行挑战,他们俩就一起出去挑战了。正好宾馆门口有人挑着担子卖水果,他们就坐在街边,帮着人家吆喝:“卖水果啦,便宜啦,走过路过,不要错过。”不但吆喝,还帮助人家选水果。后来这个女孩还到附近的服装店帮忙卖过服装。这期间有几天,只要是休息时间,她就到服装店,拿着衣服,在人来人往的店门口吆喝,这就是行动、挑战。为了战胜强迫症,很多时候不对自己“狠”一点儿真的不行。

总之,对于强迫症状,心理疏导疗法的精髓就是“少想多做”,甚至可以浓缩成两个字“多做”。

在鲁教授的《心理疏导疗法》一书中,他对于“怕”,提出的是三步走策略,其实和“视而不见”策略是一样的,大家也可以参考。他提出的三步走是:第一步,分清是非真假。是的、真的,就坚持;非的、假的,就坚决地丢掉。这个类似于我所说的“强迫思维的界定”。第二步,少想多做。也已经介绍多次,此处不再多谈。第三步,想到就做。意思是一想到“怕”字,就果断地做别的事情,果断地转移注意力。其中,最主要的两个字仍然是“果断”。比如,我出了门,就开始担心“门有没有关好”,我的担心控制不住,但是一担心,我就提示自己果断地去做该做的事情——控制自己的腿,坚决往前走,坚决不回头、不检查。

另外需要特别提示的是,摆脱强迫症是持久战,不是说转移注意力一两次,“小痞子”就不来了,它可能会来三百次,那怎么办?那就三百零一次不理它。坚持下去,它出现的频率会降低,每次出现的时长会减少。比如,原来一天某个念头会出现一百次,每次都要纠结三五分钟才行,但坚持一段时间后,可能这种念头每天就只出现二十次,而且纠结一两分钟你就不在乎了,这就是进步,就是长期坚持的结果。

多做——着眼行动,不管思维

在这里我还想给大家着重强调两点。

第一,有的人往往过于相信自己的领悟力和逻辑推断能力,绞尽脑汁,总觉得自己肯定能想出某种妙法或某个原理,能够一次性消除“怕”,从此告别强迫症的痛苦日子。但以我这么多年接触强迫症的经验来看,这种想法用来解决数学或物理难题或许有用,但用来对付强迫症是很难有效果的。因为大家的问题根本就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性格,或者说在于情绪、情感层面。与“怕”这种剧烈的情绪相比,逻辑的力量往往微乎其微。所以,要想战胜“怕”,只有通过实践和行动。

第二,大家面对“症状”的时候都是没有信心,甚至是很绝望的。那么,自信心怎么来?来自实践及体验。不能等自己自信了、完全想通了、认识清楚了再行动。不能总想着“我先待在家里,好好想想钢丝绳怎么走,等完全想明白了,走起钢丝绳来,就健步如飞了”。即使你有极强的走钢丝天赋,从掌握理论到行走自如仍然需要无数次的练习。“等到有自信再行动”等于“先学会游泳再下水”,那掌握游泳技能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自信产生于行动,产生于行动中的挫折、反复和你的百折不挠。慢慢地,你会发现,其实带着各种“怕”还是可以做很多事情的。也只有这样,才可以一点点积累信心,进入良性循环。

接下来,介绍一个我治疗过的焦虑症案例来说明行动的重要性。此个案虽然是焦虑症,但本质上和强迫症没有严格区别。该求助者因为过于纠结“怎么样才能不焦虑”而导致焦虑加剧,因此陷入不良循环,所以把它叫作“焦虑性强迫症”也可以。

这是一位男性求助者,他18岁时,出现过短期的死亡焦虑,当时他很执着地思考“人死了以后会到哪里去”这个问题,不过后来慢慢就忘掉了。但是,到了他40岁的时候,这个问题突然又冒出来了,虽然他知道过多思考这个问题没有多大意义,但还是控制不住对死亡的关注,继而引发了持续的焦虑,导致睡眠受到严重的影响。后来,他的问题逐渐演变为“如何才能不焦虑”。为了摆脱焦虑而焦虑,反而使得焦虑更加强烈。每天吃四片安定,才能睡两个小时。到后来,在这种高度焦虑的状态下连吃安定也没什么作用了,以至于他什么事都不想干,跟单位请了长假。

他来找我之前已经做了各种尝试,到专科医院心理科开过很多药,也到寺庙里待过,但最后还是老样子。他第一次来找我咨询时,我给他做了三次疏导治疗。我把疏导治疗的主要理念都告诉他了,建议他一定要找些事做,如找个小店做做义工。先忙起来,他的焦虑感才能得到缓解,而不是等焦虑好了,才去工作。后来他回去了,没有再和我联系。

过了几个月,他又来找我了。问起这段时间的经历,他说:“一点儿都没有改变,还是老样子。”我问他有没有去找事做,他说:“没有,一点儿心思也没有。”我知道他打牌水平很高,上次咨询时,曾建议他和别人一起打打牌或者爬爬山之类的。他说他试过几次,还是不行,他说:“感觉都活不下去了,哪儿有心思打牌啊!”静不下来,爬山、逛公园等都不想做。他总担心这样焦虑下去,自己可能活不了几年了。我看他这样下去,天天缩在家里,消极被动,恐怕是很难走出来的,于是就和他商量:“我帮你联系一个小店,你去做义工怎么样?”他同意了。后来,我把他介绍给了一个我比较熟悉的复印店老板,他第二天就去上班了。当然,是没有工资的。之后,因为我休假,就再也没联系过他。二十多天后,我到小店去看他。去之前,我想过他很有可能已经不在那里上班了。为什么?我觉得他如此焦虑,还去做那些琐碎的工作,不一定能坚持下来。但我没想到的是他竟然还在店里。见面第一句,我就问他怎么样了。他说:“我好了,没问题了!”我问:“怎么好的?”他说:“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好的,忙着忙着,慢慢就好了。”他前后在这个店工作了近一个月。而从那以后到现在八年了,他的状态一直都很好。

这就是“根治于不治之中”,或者叫“工作疗法”:将注意力放在生活本身,生命的河流自然会回到正确的轨道上,这也就是我经常说的“生活永远大于症状”。不然的话,为治疗而治疗,就本末倒置了。

前面谈了强迫思维与强迫行为的应对,我们知道了一些基本的理念,那后面的任务就是如何将理论付诸实践了。在实践的时候,我们还必须了解“视而不见”策略的关键点,否则,不了解这些注意事项,在实践中,你可能很容易失去信心,甚至对“视而不见”策略产生怀疑。下一讲将会专门谈“视而不见”策略的关键点。

【思考与实践】 结合自己的经历,思考一下,自己该如何少想多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