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才宇文恺

隋炀帝是不世出的强人,他短时段放射的光焰太过炫目耀眼,以致遮掩了身边许多同样杰出的人物。宇文恺就是其中一个。

宇文恺是我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城市规划师和建筑师,是营建隋大兴城(唐长安城的前身)和隋东京(洛阳新城)的实际主持者。此外,隋太庙、仁寿宫、隋文帝皇陵、广通渠以及贯通渭河至黄河的漕运河道、独孤皇后陵等工程,都出自宇文恺的手笔。

他并非诗人,没有吟咏过洛阳,却为有唐一代的诗人们搭设了长安与洛阳这两座壮美犹如天地奇观的“历史舞台”。在诗歌文学的表演舞台上,虽然主唱们都表现出色,但“舞美设计师”和“道具师”也是创造戏剧能量的有力一员。更何况,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还涉及了很多与科学、技术、工艺有关的部分。

先来看宇文恺富有传奇色彩的职业履历吧!

西魏恭帝二年(555),宇文恺出生在一个典型的北朝关陇军事豪强家族。祖先是鲜卑族,西魏以来已汉化。父宇文贵,西魏十二大将军之一。据《周书》本传载,宇文贵“少从师受学,尝辍书叹曰:‘男儿当提剑汗马以取公侯,何能如先生为博士也’”,对读书可以说是毫无兴趣,还曾当面讥嘲自己的老师。虽不爱读书,但此后从军,屡建功勋而一路升迁。他历经北魏、西魏、北周三朝,历官大司空、大司徒、太保。北周天和二年(567)卒,赠太傅,谥曰穆。从结果看,宇文贵少年时的志向一一实现,取公侯如探囊一般。有父亲做榜样,宇文恺的长兄宇文善、二兄宇文忻也都效法父亲,很早就投身军伍,并累获加官晋爵,不坠门风。

宇文恺2岁时就赐爵双泉县伯,6岁时袭祖爵安平郡公,可他却是家中的一个异数,自幼不好弓马而好读书。《隋书》本传说他:“恺少有器局。家世武将,诸兄并以弓马自达,恺独好学,博览书记,解属文,多伎艺,号为名父公子。”

简单说来,就是将门内突然冒出了一个读书种子,这读书种子还不是死读书的书呆子,不但善写文(3),还能专精多种技术,是个文理兼通的跨界奇才。因为在家中排行老三,自小又聪颖异于常人,加上父兄三人不但没有压制,反而为他提供了很多学习上的便利,家中堆满典籍书册图样不说,还为他延揽各个领域的名师来教授,所以到入仕年龄,宇文恺因门荫授官,此后累迁右侍上士、御正中大夫、仪同三司。

北周大象二年(580),宇文恺被任命为匠师中大夫。据《唐六典》卷二三“将作都水监”载:“后周有匠师中大夫一人,掌城郭、宫室之制及诸器物度量。”由此推知,当时25岁的青年宇文恺已担任北周建筑工程方面的最高主官,统率国中所有匠师。

隋开皇元年(581),隋文帝杨坚代周建隋,肃清北周宗室宇文氏。因为向来与宗室保持距离,二兄宇文忻又拥戴有功,加之宇文恺的特异才能受到赏识,宇文一家逃过了灭族一劫。隋文帝欲“修宗庙”,起用了宇文恺,任命他为营宗庙副监、太子左庶子,负责兴修事务。宗庙建成后,加封甑山县公,邑千户。宇文恺依靠自己的专业技能,完成了第一次命运的逆转。

开皇二年(582)六月,隋文帝“诏左仆射高颎、将作大匠刘龙、巨鹿郡公贺娄子干、太府少卿高龙叉等创造新都”。新都即大兴城。“以太子左庶子宇文恺有巧思,领营新都副监。”高颎只是名义领衔,“凡所规划,皆出于恺”。具体规划作业都出自27岁的宇文恺。

开皇四年(584),宇文恺率水工凿广通渠。过后出任莱州刺史,“甚有能名”。

开皇六年(586)闰八月,宇文恺二兄宇文忻因谋反被诛。家门之厄终于来了。宇文恺因受株连遭解职,“除名于家,久不得调”。这位千古一遇的能吏不得不居家多年,等同软禁。不难猜想,他之所以能逃过这一劫,保全性命,就因为有着无可替代的才具。

开皇十三年(593),隋文帝起意在岐州(今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南)建仁寿宫。经右仆射杨素推荐,宇文恺被任命为检校将作大匠,后又拜为仁寿宫监、将作少监。时隔7年,宇文恺再次复出了。

仁寿二年(602)闰十月,宇文恺受命营造皇陵太陵。独孤皇后葬后,复爵安平郡公,邑千户。他完成了第二次命运的逆转。

仁寿四年(604)七月,隋炀帝杨广继位。十一月,下诏在北魏洛阳城西面起造新城东京。宇文恺被任命为营东都副监,后迁将作大匠;东京竣工后,擢升为工部尚书。

大业八年(612)十月,宇文恺卒,终57岁。对一个天才横溢的规划设计大师来说,寿命并不是很长。这时,隋末各地的叛乱还未兴起。

宇文恺是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的多面手。除了规划大兴城与洛阳城、建造宫宇与陵墓、开凿漕渠外,他还设计了不少奇巧装置。

比如千人大帐:大业三年(607),炀帝驾临榆林(今内蒙古托克托西南)时,曾命宇文恺造一座大帐,内中可坐几千人,宴请南下的东突厥启地可汗及其部属。

再如观风行殿:一种大型可移动建筑,上为可拆卸拼装的木构宫殿,殿内可容数百人;其下安装轮毂机械,可以在地上灵活迅速地移动。

还有明堂复原:宇文恺对周朝时的朝堂前殿“明堂”进行研究,绘制建筑设计图,制作木样(立体模型)。建筑图和木样都使用了比例尺。此种利用比例关系绘图建模的方法,乃建筑技术史上的一大创举。

宇文恺还写过几部建筑规划方面的专著,有《东都图记》20卷、《明堂图议》2卷、《释疑》1卷。可惜的是,除《明堂图议》部分内容保存于《隋书宇文恺传》《北史宇文贵传》和《资治通鉴》等史籍中,其余皆已佚失。《东都图记》即隋东京的规划全图,内容如何也只能付诸我们的想象了。

尽管隋东京的营造历来颇多非议,譬如营造豪奢、盘剥民力、管束酷虐,但隋炀帝与宇文恺两人皆一时之雄才,是隋唐洛阳城的真正缔造者,这也是事实。